文学批评的应许与期许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批评之视角:评奖、传播与表达

随着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研究的逐层深入,位居核心的“经典化”将朝两翼展开:一是围绕重要作家作品身世、创作年谱、作品的辑佚考证即将展开,这种实证研究将作家作品重新置入真切发生的社会情境中,为经典作品研究提供可靠的根据;二是通常所说的“文学制度研究”,它们拟细分文学评奖、获奖、会议、杂志、编辑审稿、作品推介与宣传、翻译与海外传播等区域。这种研究以思想史带史料,采取压缩式的文本架构来处理问题,是塑造“文学”与“批评”关联的整体性研究。本章所借鉴的资料如下。在文学生产方面,皮埃尔·布迪厄以《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阐释了“艺术场”中艺术作品的地位是由生产者和大众间的互动甚至斗争结构决定的;在文学评价方面,罗贝尔·埃斯卡皮尔以《文学社会学》将文学与社会学两个学科联系起来,他通过跨学科的姿态对文学的实证主义研究做了拓展;在文学接受方面,姚斯以《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深度挖掘了读者在美学实践过程中的重要性,他视读者的“接受”为又一次创作,并由此确认了艺术作品的非永恒性。

观察一个年代的文学舆情,“文学评奖”是重要窗口,1990年代以来,“文学评奖”在当代文学史研究中的作用凸显,在著名学者洪子诚、孟繁华、程光炜、吴俊的带动下,很多年轻研究者对此发生了浓厚兴趣。洪子诚《1956:百花时代》(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对五六十年代《文艺报》编辑部“改组”现象的精确分析,孟繁华《1978:激情岁月》(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对该年全国短篇小说评奖的敏锐研究,程光炜《文学史的兴起》对1981年、1982年全国中篇小说评奖与“文学选本”关系的深入讨论(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这些成果给人丰富的启发。用力最勤最值得注意的是吴俊和黄发有两位学者。吴俊的文章《〈人民文学〉的创刊和复刊》(《南方文坛》2004年第6期),以“起源回望”的方式,精彩地提示了我们为什么中国作家协会会把1978年度的“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奖”委托给这个杂志的文学史问题。黄发有的《以文学的名义——过去三十年中国文学评奖的反思》(《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以整体反思的角度叙述了“文学评奖”对于重建“文学自主性”的特殊意义。其他如李丹、范国英、张丽军等也都在“1978”等时间点上各自做出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