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19年春之卷/总第25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汉语疑问数词“多少”的生成机制

——兼谈中古疑问数词系统的复杂性

〔日〕松江崇[1]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汉语疑问数词“多少”的生成机制。在中古汉语(东汉魏晋南北朝)中,“多少”多用于非疑问用法,疑问用法较少,且用于疑问用法时,受到各种限制;到了近古汉语(唐宋时期),“多少”不再受到限制,可以认为其已经发展为典型的疑问数词。非疑问用法中表示多寡概念的“多少”经常出现在表达说话者疑惑性语气的语境或语法环境中(例如认知动词“不知”的宾语小句等),结果它吸收这种疑惑性语气,获得了疑问用法,最终变成典型的疑问数词。

关键词:疑问数词;多少;中古汉语

上古汉语向中古汉语转变的过程中,汉语词汇系统(包括功能词系统)发生了较大变化,疑问代词(包括疑问数词)系统也不例外。上古疑问数词系统由“几”和“几何”构成,而中古疑问数词的成员有“几”“几许”“几所”“几多”等,增加了“多少”。即到了中古,上古已有的“几”的双音节化形式和中古新出的“多少”形成了与上古不同的疑问数词系统。从历史语法学的角度来看,其中“多少”并不来源于上古时期的任何疑问数词或疑问代词,所以其生成过程值得深入探讨。也就是说,就中古汉语以后新出现的汉语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疑问数词)而言,大部分在词源上都可能来源于上古疑问词,所以它们在产生之际已具有疑问功能,而“多少”则是通过某种变化过程获得了疑问功能。尽管有不少研究探讨“多少”的生成过程,但它们的重点往往放在“多少”的出现时期、其句法功能等问题上,很少深入探讨获得疑问功能的机制问题。

本文将对中古时期的“多少”,从疑问功能和指称功能的角度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试图阐明其获得疑问功能的机制。

一 中古疑问数词系统

在开始探讨“多少”的疑问功能和指称功能之前,先概括介绍一下中古疑问数词系统。表1是对《三国志》及裴松之注、《六度集经》《世说新语》《佛本行集经》中疑问数词进行穷尽性调查的结果。

表1 中古文献中疑问数词系统概况[2]

从表1可以看出,中古时期的疑问数词以“几”“几许”“几多”“几何”等“几”系疑问数词居多,但“多少”也出现了不少。关于表1,在此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同样是“非疑问用法”,“几”系疑问数词与“多少”表现出来的“非疑问用法”的内涵是不同的。“几”的非疑问用法原则上限于受否定词修饰(或受否定动词支配)且表示不定的少数数量这种用法[3],如:

(1)太子出城。第二天帝化为老人,当其车前。头白背偻,倚杖羸步。太子曰:“斯人何乎。”御使对曰:“老人矣。”“何谓为老?”曰:“四大根熟,余命无几。”(《六度集经》3/41a)[4][表示时间量]

(2)夫论事料敌,当以己度人。今诞举淮南之地以与吴国,孙壹所率,口不至千,兵不过三百。吴之所失,盖为无几。若寿春之围未解,而吴国之内转安,未可必其不出也。(《三国志·魏书·钟繇传》400)[表示“损失”的量]

(3)子发闻之,衣不及带,冠不暇正,出见而礼之。左右谏曰:“偷者,天下之盗也,何为礼之?”君曰:“此非左右之所得与。”后无几何,齐兴兵伐楚。子发将师以当之,兵三却。楚贤大夫皆尽其计而悉其诚,齐师愈强。(《三国志·蜀书·郄正传》裴松之注引《淮南子》1039)[表示时间量]

而“多少”可以直接表示非疑问语义,具体可以分为三类:(A)多寡概念;(B)不定的少数数量;(C)任意的变动性数量。如:

(A)多寡概念

(1)见太尉袁逢,逢问其西域诸国土地、风俗、人物、种数。旻具答言西域本三十六国,后分为五十五,稍散至百余国;其国大小,道里近远,人数多少,风俗燥湿,山川、草木、鸟兽、异物名种,不与中国同者,悉口陈其状,手画地形。(《三国志·魏书·臧洪》裴松之注引《谢承后汉书》231)

(2)为人有记功,从桓宣武平蜀,按行蜀城阙观宇,内外道陌广狭,植种果竹多少,皆默记之。后宣武漂洲与简文集,友亦预焉。共道蜀中事,亦有所遗忘,友皆名列,曾无错漏。(《世说新语·任诞》3/885-886)

(B)不定的少数数量

(1)至晋泰始三年,张掖太守焦胜上言,以留郡本国图校今石文,文字多少不同,谨具图上。(《三国志·魏书·明帝叡》裴松之注引《搜神记》106)

(2)谢公在东山,朝命屡降而不动。后出为桓宣武司马,将发新亭,朝士咸出瞻送。高灵时为中丞,亦往相祖。先时,多少饮酒,因倚如醉,戏曰:“卿屡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今亦苍生将如卿何?”(《世说新语·排调》3/94)

(C)任意的变动性数量

(1)昔者菩萨,守戒隐居。不慕时荣,依荫四姓为其守墓。若有丧葬,辄展力助。丧主感焉。以宝惠之,所获多少,辄还四姓。(《六度集经》3/19a)

(2)尔时毕钵罗耶父母,即共迦卑罗迦大婆罗门,立于言契,交关下财。随索多少,办具种种饮食杂味、无价璎珞、妙宝衣等。(《佛本行集经》3/864a)

下面将从疑问功能与指称功能的角度探讨“多少”与“几”系疑问数词在语义功能上的差异。

二 “多少”的疑问功能

1.中古时期“多少”的疑问功能

从疑问功能的角度来讲,我们可以看出“多少”的疑问用法在中古时期(特别是中古前期)只在特定的语法条件下才能实现;在这一点上,其和“几”系疑问数词不同,在我们调查的范围内,中古前期用于疑问用法的“多少”出现需要满足以下四个条件之一:(A)间接疑问句的宾语小句中;(B)自问疑问句中;(C)存在其他具有疑问功能的词语的句法环境中(主要包括“为”“宁”“不审”等副词);(D)前后存在其他疑问句的话语环境中。如:

(A)间接疑问句的宾语小句中

(1)太守王匡起兵讨董卓,遣诸生于属县微伺吏民罪负,便收之,考责钱谷赎罪,稽迟则夷灭宗族,以崇威严。林叔父挝客,为诸生所白,匡怒收治。举宗惶怖,不知所责多少,惧系者不救。(《三国志·魏书·常林》658)

(2)譬如国王有边城,城周匝方直,牢固坚密,唯有一门,无第二门。立守门者,人民入出皆从此门。若入若出,其守门者,虽复不知人数多少,要知人民唯从此门,更无他处。(《杂阿含经》2/131a)

(3)尔时彼女父母兄弟,共如是言:“我等今者若取此形阎浮檀金,不观彼家钱财多少。又不谙悉其国礼仪法则高下。”(《佛本行集经》4/861c)

(4)难曰:“易曰:‘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礿祭。’夫言东邻不若西邻,言东邻牲大福少,西邻祭少福多也。今言鬼不享,何以知其福有多少也?”曰:此亦谓修具谨洁与不谨洁也。纣杀牛祭,不致其礼;文王礿祭,竭尽其敬。(《论衡·祀义》4/1054)[5]

(5)密见养于祖母。治《春秋左氏传》,博览多所通涉,机警辩捷。事祖母以孝闻,其侍疾则泣涕侧息,日夜不解带,膳饮汤药,必自口尝。本郡礼命不应,州辟从事尚书郎,大将军主簿,太子洗马,奉使聘吴。吴主问蜀马多少,对曰:“官用有余,人闲自足。”(《三国志·蜀书·杨戏》裴松之注引《华阳国志》1078)

(B)自问疑问句中

(1)尔时世尊复如是念:不用处天寿命多少?有于限量边际以不?尔时世尊内心智见,知不用处寿命有边,六万三千大劫寿命。(《佛本行集经》3/807c)

(2)尔时座上有菩萨名曰无量觉慧。心自念言:“最胜大士遗身舍利分布在世,兴发道心。度人多少,为有几许?”(《最胜问菩萨十住除垢断结经》10/1032c;俞理明所引用例)[6]

(C)存在其他具有疑问功能的词语的句法环境中

(1)有一智人见而问曰:“汝等众人何等作为?”众人报曰:“王家大象暴战没在深泥。以数千象力及以人众共挽不能移动。”智人问曰:“此象先时力为多少?”众人报曰:“此象战斗力无涯限。”(《出曜经》4/646a)

(2)彼典兵宝复白王言:“不审圣王须兵多少?”王告之曰:“吾须前后左右各各万葙。”(《最胜问菩萨十住除垢断结经》1041030b)[7]

(D)前后存在其他疑问句的话语环境中

(1)尊者舍梨子即坐其床,坐已问曰:“长者所患今复何似?饮食多少?疾苦转损不至增耶?”长者答曰:“所患至困饮食不进。疾苦但增而不觉损。”(《中阿含经》1/459a)

(2)王子猷作桓车骑骑兵参军,桓问曰:“卿何署?”答曰:“不知何署,时见牵马来,似是马曹。”桓又问:“官有几马?”答曰:“不问马,何由知其数?”又问:“马比死多少?”答曰:“未知生,焉知死?”(《世说新语·简傲》908)

上述情况可以概括为:在中古时期,疑问数词“多少”原则上不能单独构成典型的疑问句。但在南北朝以后的一些用例中,“多少”可以单独充当句子的疑问焦点,不过这种“多少”似乎都是用于询问事物的情状的[8],如:

欣泰少有志节,不以武业自居,好隶书,读子史。年十余,诣吏部尚书褚渊,渊问之曰:“张郎弓马多少。”欣泰答曰:“性怯畏马,无力牵弓。”渊甚异之。(《南齐书·张欣泰传》881[9]

总之,尽管存在这些可以单独构成疑问句的较特殊的“多少”,但是我们认为“多少”用于询问数量时仍然需要符合上述四个条件之一。

上述现象表明:在中古时期,“多少”的疑问功能尚未成熟;其只有在一定的句法、话语条件下才能充当句子的疑问焦点。对此现象,我们可以参考井上对日语疑问句的理论所做的具体解释。[10]井上根据木村、森山等前人对日语疑问句的研究,着眼于疑问功能,把疑问句分为两种:一是要求听话者提供信息的疑问句;二是只专门表达说话者疑惑而不要求听话者提供信息的疑问句。[11]在日语中,这两种疑问句的区别反映在不同的疑问形式上。本文借鉴这种日语现象,认为:中古汉语的“多少”的疑问功能近似于上述第二种疑问句,其语义重点在于表达说话者的疑惑,而要求听话者提供信息的疑问功能较弱。正因为如此,中古汉语的“多少”一般只出现在间接疑问句的宾语小句或自问句等要求回答的疑问功能较弱的语法条件中;而只有在该疑问句中存在其他具有疑问功能的词语的句法环境或者前后存在其他疑问句的话语环境等情况下,才能构成要求回答的疑问句。

2.近古时期“多少”的疑问用法

到了近古时期,“多少”的出现已不再受到上述四个条件制约,其疑问功能接近于“几”系疑问数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疑问数词了。比如,下列用例中的“多少”不符合上文所示(A)-(D)的任何情况,但其用于疑问用法询问数量。如:

(1)大王便唤业官、伺命、司录,应时即至。“[是]和尚阿娘名青提夫人,亡后多少时?”业官启言大王:“青提夫人[亡来]已经三载,配罪案总在天曹录事司太山都尉一本。”(《大目干连冥间救母变文》1027)

(2)看灯却回大内,皇帝问:“诸州悬(县)皆如此否?”净能奏曰:“蜀都有灯,供养至极,伏恐京国不如!”皇帝又问:“剑南去此多少?”净能奏曰:“去此三千里。”(《叶净能诗》337)

(3)后问贫波娑罗王,王却问给孤长者:“有其何事?”长者启贫波娑罗王:“别无何事,请佛为王说法。”给孤长者启王:“王园计地多少?”“其园八十倾(顷)。”(《不知名变文(二)》1134)

(4)遂唤二将,总在面前,遂问二将:“随文皇帝殿前有言,请军(君)克收金璘(陵)。如今贼军俯追,甚人去得?若也得胜回过,具表奏闻。”将军才问,韩衾虎越班便出:“启言将军:衾虎去得。”“要军多少?”“要马步军三万五千。”便令交付。(《韩擒虎话本》300)

三 指称功能

1.中古时期“多少”的指称功能

“多少”和“几”系疑问数词在指称对象方面具有很多共同点,这些词都可以用来询问具体物、生命体、价格、时量、抽象观念(“罪”“功德”等)等。但是,二者在指称对象事物的语义特征方面存有差异:相对于“几”系疑问数词,“多少”在指称对象事物的语义特征方面受到一些限制。在本文调查的范围内,难以看到“多少”出现在(A)疑问数词短语中的中心语为单位词、带量词的名词;(B)询问个别性较高的有生物;(C)询问高度、深度、年龄、数量等。但“几”系疑问数词可以询问(A)(B)(C)的指称对象事物,如:

(A)疑问数词短语中的中心语为单位词、带量词的名词

(1)问梵志曰:“缘得斯儿?”对之如事。曰:“卖儿几钱?”梵志未答。男孙剿曰:“男直银钱一千,特牛百头;女直金钱二千,牸牛二百头。”(《六度集经》3/10c)

(2)菩萨受教,端心内净,东行索之。数日即止。深自思曰:“吾宿薄佑,生不值佛。世无沙门,君臣愦愦。无知佛者,明度无极。除冥尊师去斯几里?”(《六度集经》3/43b)[12]

(3)诸比丘不知当作几条衣。佛言:“应五条,不应六条。应七条,不应八条。应九条,不应十条。乃至十九条,不应二十条。若过是条数,不应畜。”(《四分律》22/855b)

(4)人有诣祖,见料视财物。客至,屏当未尽,余两小簏著背后,倾身障之,意未能平。或有诣阮,见自吹火蜡屐,因叹曰:“未知一生当著几量屐?”神色闲畅。于是胜负始分。(《世说新语·雅量》422)

(B)询问个别性较高的有生物

(1)即随路还,复问世尊:“云何瞿昙过去世时复有几佛?”佛告婆罗门:“过去世佛亦如无量恒河沙数。”(《杂阿含经》2/242a)

(2)尔时梵志白世尊曰:“过去诸佛为有几所?”佛告梵志:“过去诸佛数如恒沙。”(《出曜经》4/617a)

(3)梵志白曰:“云何世尊于当来世,为有几许等正觉耶。”世尊告曰:“将来世诸佛数如恒沙。”(《出曜经》4/617a)

(C)询问高度、重量、年龄、数量等

(1)冢上汗气彻天。遂命发冢。方见开目,张口,引声而言曰:“快者醉我也。”因问希曰:“尔作何物也?令我一杯大醉,今日方醒,日高几许?”墓上人皆笑之。(《搜神记》235)

(2)天神又复问言:“此大白象有几斤两?”群臣共议,无能知者。亦募国内,复不能知。大臣问父,父言:“置象船上著大池中,画水齐船,深浅几许。即以此船量石著中。水没齐画,则知斤两。”即以此智以答。(《杂宝藏经》4/449b)

(3)六群比丘打户,房[圣语藏本无此字]内比丘应声。六群比丘言:“汝等几岁。”答言:“若干岁。”六群比丘言:“汝起出去,我是上座。”(《十诵律》23/245b)

(4)朗与文休书曰:“文休足下:消息平安,甚善甚善。……今者,亲生男女凡有几人?年并几何?仆连失一男一女,今有二男:大儿名肃,年二十九,生于会稽;小儿裁岁余。临书怆悢,有怀缅然。”(《三国志·蜀书·许靖》裴松之注引《魏略》967-968)

在此需要补充说明的是,问年龄时要用“几”系疑问数词,但问寿命时可用“多少”,也可用“几”系疑问数词。

(5)尔时世尊复如是念:不用处天寿命多少?有于限量边际以不?尔时世尊内心智见,知不用处寿命有边,六万三千大劫寿命。(《佛本行集经》3/807c)

(6)太祖不时立太子,太子自疑。是时有高元吕者,善相人,乃呼问之,对曰:“其贵乃不可言。”问:“寿几何?”元吕曰:“其寿,至四十当有小苦,过是无忧也。”无几而立为王太子,至年四十而薨。(《三国志·魏书·文帝丕》裴松之注引《魏略》57)

上述现象应是疑问数词“多少”的某种语义特征的反映。虽然目前很难阐明具体的语义特征,但本文暂且提出以下假说:“多少”所表示的疑问的含义是,先把指称对象事物视为一个整体加以把握(不关注个体成员),然后对其整体的量级程度表示疑问[13](不要求以数目回答)。采用这种假说,比较容易解释为何“多少”不适于询问(A)和(B)的情况。这是因为,两种情况中的指称对象都是个别化程度较强的事物,这类事物所具有的语义特征和“多少”所具有的“将指称对象事物视为一个整体加以把握”的语义特征相矛盾。此外,“多少”也不适于询问(C)。这可能是因为(C)中的指称对象一般都要用某个尺度上的数目来表述,似乎不适用于表示量级程度的概念。

2.近古时期“多少”的指称功能

到了近古时期,“多少”的指称功能有了新的发展,可以出现在上述(A)(B)(C)的情况了。如:

(A)疑问数词短语中的中心语为单位词、带量词的名词

有僧与疏山和尚造延寿塔毕,来白和尚。和尚便问:“汝将多少钱与匠人?”僧云:“一切在和尚。”疏山云:“汝为复将三钱与匠人?为复将两钱与匠人?为复将一钱与匠人?若道得,与吾亲造塔。”僧无对。(《祖堂集》9/449)

(B)询问个别性较高的有生物

饶州刺史与师造大藏殿。师与一僧同看殿次,师唤某甲。僧应诺。师曰:“此殿著得多少佛。”曰:“著即不无有人不肯。”(《景徳传灯录》51/362c)

(C)询问高度、年龄

(1)师到兴善大彻禅师处,禅师问:“从什摩处来?”师云:“从天台来。”禅师云:“天台高多少?”师云:“自看取。”(《祖堂集》14/653-654)

(2)当日初夜后,师教侍者唤从上座,上座便上来侍立。师问:“从上座年多少?”对云:“二十八。”师云:“太嫩在!甚须保持。生缘什摩处?”(《祖堂集》9/419)

四 疑问数词“多少”的生成机制

探讨疑问数词“多少”的生成机制时,我们需要搞清:(1)是从原来的“多少”的哪个语义发展而来的;(2)获得疑问功能(对指称对象事物表示疑问的这种疑问功能)的机制是怎样的。对于这两个问题,本文的推定是:疑问数词“多少”是从多寡概念的语义而来的,其获得疑问功能的机制为:多寡概念的“多少”频繁出现在带有疑惑性或疑问性语气的语境中,使得原本属于语境的疑惑性或疑问性的语气逐渐被“多少”吸收,结果“多少”便获得了“表示疑问”的功能。

在此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上述语境同时也是疑问数词、疑问代词的疑问用法能够出现的语境。这种相同的语境可能促进了“多少”受其他疑问数词、疑问代词的类推作用,从而获得了疑问功能。

结论

(甲)在中古时期,“多少”的疑问用法尚未成熟,疑问用法的出现限于:(A)间接疑问句的宾语小句中;(B)自问疑问句中;(C)存在其他具有疑问功能的词语的句法环境中;(D)前后存在其他疑问句的话语环境中。我们可以认为这种情况表明“多少”的语义重点在于表达说话者的疑惑,而要求听话者提供信息的疑问功能较弱。

(乙)“几”系疑问数词和“多少”在指称对象方面具有很多共同点,但是二者之间在指称对象事物的语义特征方面存有差异:相对于“几”系疑问代词,“多少”在指称对象事物的语义特征方面受到一些限制,难以看到“多少”出现于以下几种情况:(A)疑问数词短语中的中心语为单位词、带量词的名词;(B)询问个别性较高的有生物;(C)询问高度、深度、年龄等。但“几”系疑问数词可以用于询问(A)(B)(C)的指称对象事物。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多少”所表示的疑问的含义是,先把指称对象事物视为一个整体加以把握(不关注个体成员),然后对其整体的量级程度表示疑问(不要求以数目回答)。

(丙)关于“多少”获得疑问功能的机制,本文初步推定为:疑问数词“多少”是由多寡概念的语义而来的;其获得疑问功能的机制为:表示多寡概念的“多少”频繁出现在带有疑惑性或疑问性的语气的语境中,使得原本属于语境的疑惑性或疑问性的语气逐渐被“多少”吸收,结果“多少”便得到了“表示疑问”的这种功能。

余论:中古疑问数字系统的复杂性

上面探讨疑问数词“多少”的生成机制时,指出了“多少”和“几”系疑问数词之间的功能差异,但上中古疑问数词系统比较复杂,还存在内部成员之间的其他重要的功能差异。比如,中古疑问数词系统在“要求听话者用具体数目回答还是用约数来回答”的这一功能上呈现出对立格局:“几许”“几所”“几多”“几何”只能要求听话者用约数的方式来回答([+约数]),而“几”可以要求听话者用具体数目和约数这两种方式回答([±约数])。如:

[几许]

(1)后太祖宴会,有荒外归化人在坐,上问琛:“库中仗犹有几许?”琛诡答:“有十万人仗。”(《宋书·顾琛列传》2076)

(2)问主人言:“如是牛舍可有几许?”牛子报言:“从彼摩诃娑陀罗村已来,至于毗耶离城,半由旬间,置一牛舍。”(《佛本行集经》3/864b)

(3)复如是念:“非非想天寿命几许?有边际不?”是时世尊心生智,见非非想天寿命八万四千大劫。(《佛本行集经》3/807a)

[几多]

尔时彼诸婆罗门辈,阿难去后,取百数叶,隐藏一边。阿难回已,诸婆罗门,于是复问:“仁者阿难,汝复来也。乞更观此尸奢波树,有几多叶。”尔时阿难仰观树已,即知如是婆罗门等所擿藏叶若干百数。便即报彼婆罗门言:东枝合有若干百叶若干千叶。如是南枝西枝北枝。亦言:“合有若干百叶若干千叶。”(《佛本行集经》3/931c-932a)

[几何]

(1)初辟丞相府史,事孔光,光称为长者。时尝出行,有人认其马。茂问曰:“子亡马几何时?”对曰:“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其谬,嘿解与之,挽车而去,顾曰:“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后汉书·卓茂列传》869)

(2)又问:“吴之戍备几何?”对曰:“自西陵以至江都,五千七百里。”又问曰:“道里甚远,难为坚固?”对曰:“疆界虽远,而其险要必争之地,不过数四,犹人虽有八尺之躯靡不受患,其护风寒亦数处耳。”(《三国志·吴书·孙皓》裴松之注引《晋纪》879)

[几]

(1)许因谓曰:“妇有四德,卿有其几?”妇曰:“新妇所乏唯容尔。然士有百行,君有几?”许云:“皆备。”(《世说新语·贤媛》789-790)[具体数目]

(2)观见岐,疑其非常人也。因问之曰:“自有饼邪,贩之邪?”岐曰:“贩之。”宾硕曰:“买几钱?卖几钱?”岐曰:“买三十,卖亦三十。”宾硕曰:“视处士之望,非似卖饼者,殆有故!”乃开车后户,顾所将两骑,令下马扶上之。(《三国志·魏书·阎温》裴松之注引《世语》552)[具体数目]

(3)瑜曰:“有军任,不可得委署,傥能屈威,诚副其所望。”备谓关羽﹑张飞曰:“彼欲致我,我今自结托于东而不往,非同盟之意也。”乃乘单舸往见瑜,问曰:“今拒曹公,深为得计。战卒有几?”瑜曰:“三万人。”备曰:“恨少。”瑜曰:“此自足用,豫州但观瑜破之。”(《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江表传》879)[约数]

至于“多少”,其只是对指称对象事物的量级程度表示疑问,并不要求用数目回答,所以和上述语义的对立特征无关。不过,往往“量级程度”也可以用约数回答,所以可以看到用约数来回答“多少”疑问句的用例。[多少]

周字伯南,沛国竹邑人。位至光禄大夫。子陔,字元夏。陔及二弟韶、茂,皆总角见称,并有器望,虽乡人诸父,未能觉其多少。(《三国志·魏书·胡质》742)

现代普通话中的“几”原则上不能询问10以上的数量[14],而“多少”未受到这种限制,在这一点上“几”和“多少”形成了相对立的格局。[15]但是中古汉语中的“几”可以用于询问10以上的数量,所以中古疑问数词系统还和现代疑问数词系统存在明显的差异。

(1)时有长老比丘来问达腻伽:“长老几岁。”答言:“尔所岁。”(《摩诃僧祇律》22/238b)

(2)其下诸婆罗门遥见阿难来欲到边,各相告言:“汝辈当知,此是沙门瞿昙弟子,于诸聪明多闻之中,最第一者。”作是语已,阿难便至。白言:“仁者。今请观此尸奢波树合有几叶。”尔时阿难观其树已,而报彼言:东枝合有若干百叶若干千叶。如是南枝西枝北枝。合有若干百叶若干千叶。作是语已,遂即舍去。(《佛本行集经》3/391c)

(3)宣王对曰:“渊弃城预走,上计也;据辽水拒大军,其次也;坐守襄平,此为成禽耳。”帝曰:“然则三者何出?”对曰:“唯明智审量彼我,乃预有所割弃,此既非渊所及,又谓今往县远,不能持久,必先拒辽水,后守也。”帝曰:“往还几日?”对曰:“往百日,攻百日;还百日,以六十日为休息,如此,一年足矣。”(《三国志·魏书·明帝叡》裴松之注五引《干窦晋纪》111)

参考文献:

[1]方一新,曾丹.“多少”的语法化过程及其认知分析[J].语言研究,2007(3).

[2]俞理明.佛经文献语言[M].成都:巴蜀书社,1993.

[3]井上優.「日本語と中国語における無標疑問文·有標疑問文の機能負担」,『木村英樹教授還暦記念·中国文法論叢』(木村英樹教授還暦記念論叢刊行会編).東京:白帝社,2013.

[4]木村英樹,森山卓郎.「聞き手情报配虑と文末形式」,大河内康憲編『日本語と中国語の対照研究論文集』(下).くろしお出版,1992.

[5]木村英樹.「中国語疑問詞の意味機能-属性記述と個体指定-」,『日中言語研究と日本語教育』創刊号,2008.


[1] 作者简介:〔日〕松江崇(1971- ),男,京都大学人间环境学研究科准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汉语词汇史与中古汉语语法。

[2] 在此以《左传》为例补充一下上古汉语中的情况。

《左传》中可以看到未受否定词修饰(或受否定动词支配)的“几”用于非疑问用法(表示少数数量)的情况(做状语的2例),如沈尹戌曰:“亡郢之始于此在矣。王一动而亡二姓之帅,如是而不及郢?诗曰‘谁生厉阶?至今为梗’,其王之谓乎!”(《左传·昭公二十五年》4/1453)

[3] “多少”受否定词修饰时,其所表示的语意和“几”有所不同,似乎带有“不管多少”的语义。如:“既有明才,遭朱阳之运,于时名势赫奕,若火猛风疾。当涂之士,莫不枝附叶连。宾客如云,无皆为设食。宾无贵贱,候之以礼。”(《三国志·魏书·方技·管辂》裴松之注引《辂别传》826-827)

[4] 本文引用佛典文献,据《大正新修大藏经》,所引经卷以括号标注文后,斜线前数字为卷数,斜线后数字为页码,字母表示栏次。《祖堂集》据孙昌武、衣川贤次、西口芳男点校“中国佛教典籍选刊”,斜线前数字为卷数,斜线后数字为页码。其他非佛典引文只注页码,主要引自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中华书局,1990)、黄晖《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二十四史缩印本(中华书局,1997)、汪绍楹《搜神记校注》(中华书局,1979),话本、变文等引自黄征、张涌泉《敦煌变文校注》(中华书局,1997)。

[5] 方一新,曾丹.“多少”的语法化过程及其认知分析[J].语言研究,2007(3).

[6] 俞理明.佛经文献语言[M].成都:巴蜀书社,1993,(P174).

[7] 俞理明.佛经文献语言[M].成都:巴蜀书社,1993,(P174).

[8] 方一新、曾丹(2007)已经指出,中古时期存在用例(2-9)这样询问事物的情状的“多少”。

[9] 方一新,曾丹.“多少”的语法化过程及其认知分析[J].语言研究,2007(3).

[10] 井上優.「日本語と中国語における無標疑問文·有標疑問文の機能負担」,『木村英樹教授還暦記念·中国文法論叢』(木村英樹教授還暦記念論叢刊行会編).東京:白帝社,2013,(P197-212).

[11] 木村英樹,森山卓郎.「聞き手情报配虑と文末形式」,大河内康憲編『日本語と中国語の対照研究論文集』(下).くろしお出版,1992,(P3-43).

[12] 但是有一个用“几许”的反例。如又问:“里为边地。”答曰:“千里之外山,海艰隔者是也。”(《比丘尼传》50/937c)

[13] “几”系疑问数词所表示的疑问的含义是,先把指称对象事物视为由复数个体构成的集合体,然后要求听话者提供该集合体的数量信息(要求用数目回答)。

[14] 木村(2008)对现代汉语中的疑问数词进行详细的探讨并指出:“几”是询问基数的疑问基数词,所以其原则上询问预测10以下的基数,而“多少”则是询问数量的疑问数量值,所以其不能询问基数(如,“一年有多少百多少十多少天?”),且不能询问纯粹的数目(“现在多少点多少分?”)。探讨疑问数词的历时演变时,我们可以参考木村(2008)的观点。

[15] 木村英樹.「中国語疑問詞の意味機能-属性記述と個体指定-」,『日中言語研究と日本語教育』創刊号,2008,(P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