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读教育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工读教育,亦称专门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使用的是“工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使用的是“专门”。

工读(专门)教育是为了挽救处在违法犯罪边缘的“问题青少年”而实施的一种特殊教育。它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也是少年司法工作体系的重要保护处分措施。目前,其主要依托工读(专门)学校开展工作。1955年北京海淀工读学校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工读(专门)教育的开始。时至今日,其已走过了63年的风雨历程。

63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重视下,工读(专门)教育积极探索,努力作为,从教育转化有违法或者轻微犯罪行为的中小学生,到教育矫治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虽然法律和政策法规对工读(专门)学校职能等的表述有所不同,但工读(专门)教育挽救处在违法犯罪边缘的“问题青少年”的目标定位没变,其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当然,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引起的争议也是不容回避的。

工读(专门)学校教育自创办以来,一直是摸索前行,其间,各职能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并发挥作用。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专项组)办公室、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共青团中央社区和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曾多次联合或以各种组合方式进行调研,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对解决问题、完善法律和政策法规等提供了帮助。其中,2007年出版的红皮书《中国工读教育研究报告》为加强专门学校建设提供了依据,为进一步探索构建完善我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机制提供了支持。

近年来,特别是2012年以来,国家加大推进教育发展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力度,工读(专门)教育取得了新成效,工读(专门)学校建设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但面对转型期依然严峻的涉案未成年人数量(当然,自2009年始,我国法院判处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呈现逐年下降趋势),面对社会普遍关注、需要高度重视的校园欺凌频发问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所做的《2017年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研究报告》显示,未成年犯、成年犯(未成年时期)、工读生、普通中学生、大学生(未成年时期)遭受过校园暴力的在各自群体中所占比例分别是60.5%、51.7%、45.2%、19.9%、16.4%),应发挥一定作用的工读(专门)教育仍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现实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对此,2017年,中央政法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办公室、共青团中央社区和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和中国教育学会工读教育分会启动“新时期专门学校发展研究(2007-2017)”课题研究,再次联合对工读(专门)学校教育展开全面调研,期望借此研究推动工读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本红皮书是课题的研究成果,具体内容用调查报告、五个篇章及附件的形式来呈现。

调查报告主要是对专门学校教育的研究。通过对调研数据的分析,总结专门学校的学生结构、师资力量、教育矫治内容和方法等现状,分析制约专门学校教育发展的因素,从法治化、科学化视角提出对策和建议。

探索篇主要从总体上谈工读教育,涉及工读教育的时代价值、创新和完善的思考、法理基础和功能,社会、司法和教育功能,以及中外比较中的理论反思等方面。

专题篇主要从工读学校的功能拓展和教育矫治方式的深化完善角度来谈工读学校教育,涉及工读(专门)学校教育向家庭的“辐射”、社工的介入和从情感维度理解、探究工读教育的方式方法等方面。

借鉴篇主要呈现的是德国、英国、日本、中国香港在“问题青少年”教育矫治方面的情况和通过对比研究得出的启示。

个案篇主要呈现的是我国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工读学校的个案,包括北京市海淀工读学校、上海市浦东新区工读学校、武汉市砺志中学、成都市第五十二中学、杭州市城西中学、深圳市育新学校、太原市明德学校、长沙市工读学校、昆明市金殿中学和遵义市新雨学校等。

最后一个篇章是反思篇,与第一篇章探索篇相呼应,都是从总体上谈工读教育,但反思篇更多谈的是问题和期许,主要涉及“专门教育”专门化、工读学校“去工读化”和正当化的困境等问题。

附件中呈现的是对1987年国办发〔1987〕38号文件《关于办好工读学校的几点意见》的修改建议稿。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建议稿的文件名与《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表述相衔接,中国教育学会工读教育分会和专家建议稿的文件名与38号文件相一致。此外,附件中还呈现了近年来对工读(专门)学校发展评价指标和硬件标准的研究成果。

“新时期专门学校发展研究(2007-2017)”课题也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立项的“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课题的子课题,得到了国家财政专项资金的资助。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诸多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和支持,他们是:团中央书记处徐晓、傅振邦、尹冬梅,团中央权益部王锋、史学林、姚建龙、张蔚红、梅峰、王天佐、李天国等,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王义军、刘俊彦、张良驯等,中国教育学会工读教育分会林炎志、兰宏生、高妙根等。

调研工作得到了中国教育学会工读教育分会和有关工读学校的支持和帮助。它们是北京市朝阳工读学校、北京市丰台区工读学校、北京市门头沟区工读学校、上海市浦东新区工读学校、上海市辛灵中学、上海市龙潭中学、上海市新晖中学、上海市浦东育华学校、上海市崇明培成学校、河南洛阳市旭升中学、河南郑州市九十九中学、广西北海市工读学校、广西桂林市工读学校、广东广州市新穗学校、四川成都市第五十二中学、云南文山市第十二中学、云南昆明市金殿中学、江苏南京市建宁中学、吉林市五十八中学、长春市晨光学校、辽宁丹东市二十中学、湖北武汉市砺志中学等。

深入一线调研的同志为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们是:路琦、赵智鸿、郭开元、胡发清、刘燕、张晓冰、王鹏飞、赵宸梅、刘怡等。

本书由主编路琦和法学博士张晓冰统稿,三位副主编郭开元、陈晨、刘燕同志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本书的编辑出版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附件1的撰写由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负责,路琦主持,郭珞等参与。附件2的撰写由中国教育学会工读教育分会刘燕副秘书长负责,其中参与撰写的有广州市新穗学校书记胡俊崎、中国教育学会工读教育分会副秘书长刘燕、北京市海淀工读学校科研室副主任付俊杰和上海市浦东新区育华学校教科研主任谢忠华;参与论证的有中国教育学会工读教育分会常务副理事长谭朴、副理事长胡新懿、山西太原市明德学校校长王春生、北京市海淀工读学校校长肖建国、上海市浦东新区育华学校校长卫宝弟、湖北武汉市砺志中学校长罗立新、成都市第五十二中学校长程鹏强、中国教育学会工读教育分会办公室林艳等。附件3的撰写由郭开元主持,张晓冰等参与。附件4和附件5由中国教育学会工读教育分会提供。

工读(专门)教育事关青少年特别是有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犯罪预防问题,需要加强研究,需要完善顶层设计,需要对现有模式进行改革创新。本书作为一项研究成果,希冀出版后能引起更多有识之士对工读(专门)教育的关注和关心,从而推动工读(专门)教育进一步发挥好应有的作用。

由于水平有限,本书难免有疏漏与不妥之处,敬请专家和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路琦

2018年1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