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努力接续中华伦理传统
一 中华伦理观甄别
人类社会的基本组织结构,最初是在血缘氏族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旧石器时代,以母系血缘关系为核心出现了母系大家庭。在文化观念上形成了女性生殖崇拜,出现了以女巫为核心的巫术信仰,并成为维系氏族稳定、规范日常行为的重要方式。但是,女性地位的尊贵并不意味着男性受到了歧视。男性是猎手、渔夫,也是氏族冲突中的战士,加上儿童教育培养中的舅权身份,都意味着他们不可能受到歧视。
父权推翻了母系社会后,以父系血缘关系为中心,逐步建立了父系的婚姻制度。这是人类首次出现了制度化的婚姻形态,具有社会强制性。中国早在商周时代,就产生了比较系统的婚姻家庭伦理观念。对女性的道德行为规范之“三从”,最早见于《仪礼·丧服·子夏传》。
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特别强调伦理纽带的作用,伦理纽带的核心就是“夫妻关系”。中华伦理秩序是由“夫妻关系”产生出“父子关系”,由“父子关系”推导出“君臣关系”,这是整个社会伦理大厦的支柱——“三纲”。这是其区别于西方家庭观念的重要特征。因此,中国的婚姻家庭是社会秩序的支点,同时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石。
中国的婚姻家庭伦理观念,有其限制个人自由的一面,也有其维护社会家庭稳定的一面。当今,利用法律法规去掉其限制个人自由的部分,汲取其维护社会家庭稳定的部分,应该是合理合情的选择。这是因为在当下的婚姻家庭领域,主要问题已经不是个人权利与自由被禁锢,而是责任感缺失带来的婚姻家庭震荡,导致部分人群老无所养、幼无所依。在这种情况下,主流家庭伦理电视剧选择回归传统伦理道德,肯定、彰显孝敬、忠贞、爱幼、友邻等品德,如《渴望》《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孝子》《金婚》《婆婆》《家和万事兴》《家有儿女》《家事如天》《嫂娘》《大哥》《大姐》《常回家看看》《中国式结婚》《老有所依》《父母爱情》《媳妇的美好时代》《金太郎的幸福生活》等。
电视剧《家风》比较早地表现了重建家庭伦理价值观的主题。工程师家庭出身的张旭,顶住家庭和舆论压力,与水泥工刘海泉结合。虽然遭到一系列误解和怀疑,但最后还是凭借自己的真诚付出与不懈努力,赢得全家人的尊重。
只有少数家庭伦理电视剧继续对传统伦理道德抱怀疑态度,如《双面胶》《中国式离婚》《婆婆来了》。
即使是表现婚姻破裂、第三者插足内容的电视剧,也更多地表现婚姻家庭破裂给家人特别是孩子带来的伤害,并让出轨的男人幡然悔悟重归家庭,选择做一个负责任的丈夫和父亲。
二 在爱情婚姻领域重提“忠贞”与“责任”
与“作家文学”(或称“严肃文学”)相比,绝大部分家庭伦理电视剧推崇爱情婚姻中的个人“忠贞”与“责任”。与古代社会“重男轻女”的道德取向不同,新的家庭伦理道德,要求双方都承担对婚姻忠贞的责任。“婚外情”,特别是“婚外性”受到了一致谴责。电视剧中,无论是女“小三”,还是男“小三”,形象大多负面化。
克制个人欲望、维护婚姻家庭稳定是新时代家庭伦理电视剧的基本价值观。早在电视剧《渴望》中,这种基本价值观就被凸显出来了。刘慧芳与宋大成是可以互相欣赏的一对,但是,阴差阳错的现实使他们无法结婚。他们在各自缺少真爱的家庭中,默默坚持,把爱深藏在心底,成为现代版男女关系“发乎情,止乎礼”的典范,感动了成千上万的观众。一时间到处有人传唱“娶妻要娶刘慧芳,嫁人要嫁宋大成”。刘慧芳与宋大成成了当时女性和男性的楷模。而此时,作家文学还在探讨如何继续扩大个人在所有公共领域和婚姻家庭领域的自由。这种矛盾和冲突也鲜明地体现在作家王朔身上,他一边在自己的小说里嘲弄道德、释放人欲、游戏人生,另一边却在策划电视剧《渴望》时选择重塑道德、克制欲望、回归传统。
后来的家庭伦理电视剧接续了《渴望》的价值观。《老有所依》中,江木兰对丈夫酒醉后失贞的行为极为愤恨,不肯原谅,当即提出离婚。《金婚》《中国式结婚》中的婚姻当事人,对伴侣都有一定的出轨恐惧,电视剧的编导和受众予以同情式理解。《空镜子》谴责了个人利益至上、游戏人生、游戏婚姻,甚至游戏于性的不负责任的行为。即便是表现第三者插足题材的电视剧,也对“小三”形象进行了一系列再道德化包装,这反映了电视剧编导对传统伦理道德的某种敬畏。
三 在隔代亲人伦理题材上,重提“亲亲”“尊尊”的“孝亲”观念
“孝道”题材的文学作品,在中国经历了过山车式的逆转、再逆转过程。五四运动之前,“孝道”是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千年来从未受到重大挑战。五四运动之后,反对家长制权威,要求个性解放,成为新文学的主要诉求。父亲的形象大多变得冷漠、专横,自然就抽空了父子情感,所谓“孝道”也就变成了被压迫的儿子苍白的表演。新中国成立后,文学作品刻意回避了“孝”的问题,有限的一些表现父子关系的作品,也将父子关系演绎成平等的同志关系。
随着当代中国老龄化问题逐步加剧,虐待、遗弃老人的行为引起社会公愤,缺乏社会养老传统的中国已经面临养老危机。
进入21世纪以来,家庭伦理电视剧敏锐地发现了这个问题,开始重新提倡“亲亲”“尊尊”的“孝亲”观念,如《嫂娘》《大哥》《一个大姐半个妈》《大姐》《亲情树》《孝子》《咱爸咱妈》《守望幸福》《婆婆》《老有所依》等。在《咱爸咱妈》中,兄妹四人争先恐后孝养罹患癌症的老父亲。大儿子为了筹钱给父亲治病,不管妻子如何反对也要卖了女儿的钢琴,还四处找人借钱。在是为父亲看病,还是保全婚姻的两难选择中,毅然选择了父亲。
在这方面下足了功夫的是电视剧《老有所依》。剧中的江木兰不仅是孝顺父亲、爷爷的好女儿、好孙女, 更是孝顺公婆的好儿媳。
四 讨伐家庭婚姻领域的嫌贫爱富行为
几乎所有的家庭伦理电视剧都对以贫富贵贱择偶、择亲、择友的行为进行了谴责。这是中华伦理道德一以贯之的价值尺度。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到《秦香莲》,再到《王宝钏》,古代文本即有对嫌贫爱富之人的激烈鞭挞。
古代文本多是表现追求富贵的男性对女性的抛弃,而家庭伦理电视剧则突出表现了追求金钱的女性的灰色婚恋观,像《老有所依》中的田咪、《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中的毛莎莎、《媳妇的美好时代》中的龙瑾、《蜗居》中的海藻、《空镜子》中的孙丽、《走过幸福》中的女艺人梁微微等。
五 凸显道德的感召力
家庭伦理电视剧的主流作品,都在不遗余力地突出个人道德的力量。电视剧《渴望》中,女主人公刘慧芳不仅用她个人的道德魅力征服了电视剧中的人物,也征服了电视机前的亿万观众。
家庭伦理电视剧的各类人物中,出现了一批个人化的“道德英雄”形象,他们用各自的道德力量拯救婚姻家庭,拯救亲人和亲情,避免了很多人间悲剧的发生。
电视剧《嫂娘》中的张敏(宋佳饰),婚姻生活并不美满。丈夫曾经婚内出轨,让她怨恨不已。丈夫突然出车祸去世,家里上有卧病在床的婆婆,下有五个年幼的弟妹。尚未生育的张敏理所当然可以再嫁,寻找自己的幸福生活。毕竟这六个人都与她没有血缘关系,而丈夫的离世,又解除了她与他们的姻亲关系,于情于理,张敏都可以无愧地离开这个家。村民和她的婆婆都认为她非离开不可,甚至都劝她离开。但是,张敏却做出了令所有人都十分意外的决定,她要留下,继续做孝顺的儿媳,继续做慈爱的嫂娘。这样做的理由只有一个:她不忍心看到,因为她的离去,一个家庭陷入绝境。这六个与她没有血缘关系的鲜活生命,拴住了张敏的心。她就这样牺牲了自己的个人利益和幸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日没夜地操劳,看着她一手抚养长大的弟妹,上了大学,走向社会。在送走了高寿的婆婆之后,身心透支的张敏却永远倒下了,留下悲痛欲绝的弟妹们用一生缅怀他们的嫂娘。
这是个令人难以置信的道德英雄的故事,它让我们关注的不是这个人物是否真实,而是这个人物对观众产生了莫大的道德感召力。人们期望在家庭伦理亲情关系上被感动,用来在精神上对抗这个日益冷漠的社会环境,正如人们热衷于传颂和崇拜宗教式的“大师”“圣人”形象,以对抗这个日益平庸化的世界。
富有爱心和同情心、会忍耐、委曲求全、以德报怨、无私奉献,是家庭伦理电视剧中道德人物身上的共同特征。
六 在庸常的家庭生活中发现人性的美
在人们的心目中家庭生活一直被认为是庸常的、琐碎的、重复的,甚至是无意义的。家庭由一个半封闭的空间构成,是家庭成员日常交流的私密场所。在这个空间发生的事情一般不会让外人知道,家庭内部的矛盾冲突更需要保密、遮掩,家里吵架被外人知道是很丢人的事情,所谓“家丑不可外扬”。
人都有好奇心,越是要保密的东西,越想知道。好奇心重的人会有窥探别人隐私的冲动。一般而言,大部分已婚人士都想知道别人家是怎么生活的,为什么别人家那么和睦,为什么别人家那么富有?他们希望在别人家的生活经验里找到解决自己家庭生活问题的办法。这是观众特别喜欢观看家庭伦理电视剧的心理原因。
在庸常琐碎的日常生活中发现美,从而给广大受众以精神启迪,起到树立样板、警醒世人、鞭挞丑恶、化解矛盾、解除压抑、净化心灵等作用,应该是家庭伦理电视剧追求的基本目标。
家庭的半封闭特征和漫长的重复的生活情境,会剥去当事人的所有伪装,便是极高明的间谍在配偶面前也会露馅。家庭成员之间,真性情相见,个性碰撞,没办法藏着掖着。因此,家庭必然是摩擦、冲突不断的地方,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由于家庭生活的庸常性、琐碎性、重复性、私密性,家庭矛盾往往无法按社会矛盾的解决标准和方式化解,“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讲大道理没用,世有“清官难断家务事”的感叹。
家庭伦理电视剧就是试图在家庭矛盾纠葛中,推出最后让所有人都钦佩的人物来。这个人往往是女性,一般角色是儿媳妇。《渴望》中的刘慧芳、《婆婆媳妇小姑》中的于小娇、《嫂娘》中的张敏、《媳妇的美好时代》中的毛豆豆,都是在日常生活漩涡中磨炼出来的家庭伦理模范。
《嫂娘》中的张敏在做出自己人生选择的时刻,那种崇高可以说是惊心动魄的,但是,在选择之后,几十年的劳作和付出是平凡的和琐碎的。她就在崇高与平凡之间走完了一生。类似的道德人物还有《亲情树》中的孙雨欣(剧雪饰),也是一个崇高的承诺,让她放弃了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选择抚养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三个弟妹。
人们评价道德模范时常用一句话:“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家庭伦理电视剧中的道德人物正是这种好人类型的形象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