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中的规则偏好与信任合作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结构

一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制度变迁与社会转型是一个复杂且系统的问题,而这一过程是由各参与方的决策信念和偏好支配的。秉承经济学解释人类行为的根本目的,对于经济转型与制度变迁过程的理解应回归到微观个体起点上,从心灵和头脑开始,North(2006)将这一过程表述为“现实-信念-制度-政策、组织-结果-改变了的现实”。

由于外显制度层面的改变与内隐的认知层面调整所具有的同构性(North,2006),制度或规则的改变与决策者的认知是协同调整的,制度结构为参与人提供稳定的互动规则、策略知识和行为预期,人们在这一共同知识的基础上展开交往和互动;而长期生活在一项特定制度运行或政策实施中,随着个体经历时间足够长,其相应偏好、知识和信念也会发生与制度相对应的变化。这样形成了一个制度、认知与行为的反馈循环。

本书的重点在于,在上述制度内生演化框架下,建立个体“偏好-信念”认知状态与社会、组织及其实施特征转型过程之间的关联。首先,针对经验现实和实验室博弈结构简化、提炼两个维度的规则偏好,尝试将包含过程评价的规则偏好融入个体决策分析中;其次,借助田野调查和实验室控制实验方法,将这一复杂的现实问题进行简化抽象,刻画社会转型中决策主体的认知转型状态,识别认知转型过程中可能的影响因素;最后,在此基础上,对持有不同规则偏好的个体决策及其相互间的互动过程进行考察,从微观行为机制角度回答匿名合作秩序的发生问题。

概括起来,本书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研究任务:一是异质规则偏好的简化、识别与刻画;二是面对社会转型带来的“旧场景-旧规则”向“新场景-新规则”调整的过程,个体新的规则认同和策略知识的习得过程;三是规则偏好异质性决策主体间的互动与协调。具体技术路线如图1-1所示,圆点表示本书研究的起点;数字1是本书研究的第一部分——规则偏好的简化与刻画及一般分析框架的讨论;数字2和3分别指代第二部分以城镇住宅小区共享资源治理为例的田野调查工作,第三部分以独裁博弈、最后通牒博弈、信任博弈和公共物品博弈等经典博弈结构为基础开展的实验室控制实验工作的内容。

图1-1 本书技术路线

二 研究方法

(一) 基于个体认知的内生制度演化分析框架

本书采用制度内生演化视角,将博弈多主体互动的均衡状态作为制度,即制度是内生于博弈过程的均衡现象,而博弈互动中的各方参与主体的认知状态、行为决策和策略互动则是制度得以自我实施的微观基础。在这样的理论框架下,制度是博弈主体间共同知识的自我维系系统,是关于如何与外界互动(参与博弈)的知识联结的集合(晏鹰,2010),这使得从个体认知角度考察制度成为可能。

作为制度微观基础的个体互动行为,之所以能够相互协调并达至均衡,源于群体内的个体具有关于具体场景下应该如何行事的心智结构和共享知识,这种心智结构[4]和共享知识的实质是个体间互动的稳定交往模式和预期,而制度演化和变迁则源于个体心智结构和共享知识的调整与更新。

从个体认知角度理解制度变迁,是将制度变迁过程理解为个体认知与系统环境互动调整的过程,是一个信念学习、试错、调整和收敛的过程,将个体的主观认知和行为决策当作制度均衡的稳定力量和制度变迁的重要推动力。

本书关注转型社会下匿名个体间合作秩序的产生,从个体认知的信念、偏好和知识结构(其中部分源自代际传承)出发,将其纳入多个个体互动下的“公共决策-制度内生演化”的分析框架,进而考察其信念、偏好和认知结构,以及这些因素作用下均衡的动态演化过程和收敛状态,同时本书也关注个体认知状态的更新与调整过程,尤其是个体认知对以往长期运行的制度状态产生的适应性调整及其面对新不确定性的滞后调整问题。

(二) 微观个体决策与行为博弈理论

基于内生演化机理,将规则正当性认同作为偏好,构建匿名个体“互动决策状态-交往规则认同-共享偏好信念”的个体决策框架,形成三者的映射与关联分析。

以微观个体决策为基础,引入关注规则与过程的规则偏好,扩展以物质利益结果为导向的效用函数设定,依照经典的社会偏好思路,扩展关于行动、规则及评价的效用函数内涵,检验个体信任与合作决策的影响因素。

以异质规则偏好、社会偏好个体的互动为基础,考察引入场景信号、策略学习、信念调整的交往模式调整过程,检验匿名个体间在去人格化的交往和交易中信任与合作关系的产生。

(三) 田野调查与实验室控制方法

越来越多的经济学研究不再陶醉于复杂的数学模型和完美的抽象理论来解释现实世界,如其他科学一样,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意识到实验的价值,开始尝试借鉴自然科学领域的实验方法来研究人类行为,这种尝试主要包括实验室控制实验和田野实验,本书将现实世界与实验室行为相结合,综合田野调查和实验室控制实验方法,对现实问题进行抽象简化。

本书的田野调查工作选取城市住宅公共池塘资源(Common Pool Resource)这一集体物品的供给制度为考察对象,构造个体规则认同与策略预期等认知状态指标变量,同时结合小区治理过程中对具体事项的投票表决行动作为集体行动决策指标变量,综合考察个体认知状态与新旧治理规则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体认知状态对新治理规则下合作行动的影响分析。

数据来源为两次以南京小区为样本的围绕共享资源治理的田野实验:一次是2014年7月,针对两个典型的存在治理困境小区的调查和案例分析(第四章第二节内容);另一次是2012年7月到12月,选取了41个住宅小区(有效样本为35个小区),根据政府福利政策覆盖范围差别,将全部样本小区分为控制组(18个小区,350份问卷)和对照组(18个小区,350份问卷),用于考察影响共享资源治理的多种因素分析。

实验室控制实验采用苏黎世大学z-Tree实验平台,在实验室构建与现实相符合的操作条件和控制变量、设定决策环境和决策任务,将决策者带入实验室,通过货币激励,采集相关指标的行为数据,模拟和分析现实世界中个体行为和个体间互动决策。结合本书要考察的问题,我们综合采用独裁者博弈、最后通牒博弈、信任博弈以及公共物品博弈等多种结构对应刻画现实运转中的不同规则和匿名合作场景,采用显示偏好思路,通过决策者有成本地选择愿意进入的互动场景或愿意采用的互动规则来表征其对特定运转规则的偏好,通过决策者愿意花费个人成本而改善他人收益来表征其社会偏好,同时采用信念诱导技术,用可观测的替代表征推断不可观测的个体信念,采集策略互动中的行为决策及调整,尝试分析匿名个体信任与合作达成的内生机理。

数据来源为四次综合的实验室实验:①2012年12月进行,全部118名被试(南京理工大学招募的学生)依次完成否决权购买、信任实验和公共物品实验三个实验局的决策实验;②2014年3月进行,全部60名被试依次完成独裁分配实验、最后通牒分配实验与可选择的独裁和最后通牒组合分配实验,尝试通过场景选择来度量个体的规则偏好;③2014年4月进行,全部80名被试依次完成信任博弈条件返还表格信任实验,用来度量个体互惠规则偏好,随后进行标准(无承诺)信任实验、隐秘承诺信任实验和公开承诺信任实验,用于考察不同互惠规则认同偏好、承诺对于信任合作的影响及其机制;④2014年9月进行,全部80名被试依次完成规则选择实验、标准信任实验和引入惩罚的信任实验,用于考察规则偏好、惩罚对于信任合作的影响及差异。

上述四次实验均在南京理工大学招募学生被试,全部被试自愿参加实验,实验在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计算机中心进行。

三 内容与结构安排

本书运用理论与实证、田野调查与实验室控制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全书除第一章外,其余内容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对国内外已有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综述,是本书讨论转型背景下资源配置规则、规则偏好及其对亲社会行为(信任与合作)影响的理论渊源;第二部分从现实中简化资源配置规则,即本书的核心解释变量,讨论了这一核心变量的思想基础、内涵框架,同时基于资源配置规则偏好,构建理解制度均衡和非均衡调整的综合框架;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是本书的实证检验部分,通过田野实验工作与实验室控制实验工作采集个体决策数据,识别规则偏好及其异质性,并讨论规则偏好的影响。本书主要研究内容概要与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提出了本书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对本书研究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介绍了本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对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和综述,首先,讨论了认知偏好、行为与制度之间的内在关系,奠定了从资源配置规则偏好讨论转型背景下信任合作发生的理论基础;其次,针对结果导向的社会偏好、过程导向的规则偏好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为本书实验工作提供了关键的指导;最后,对经济学中信任与合作的讨论进行了简单梳理。

第三章是本书的理论框架,首先从现实中简化提取本书的核心解释变量——资源配置规则及偏好(规则偏好),是全书的主要内容之一,系统地界定了这一变量的内涵,给出了以此进行制度分析的综合框架,同时对包含规则偏好的个体效用函数的一般形式进行了简单讨论,为下文工作提供设计框架。

第四章为田野实验工作,以城镇住宅小区公共资源治理制度转型为例,考察业主对于小区治理规则的偏好取向与策略预期,并讨论了影响规则偏好和策略预期的相关因素。

第五章为规则偏好度量的实验工作,从博弈论视角对转型期资源配置规则及其偏好做进一步简化,处理为关于决策集不对称的互动规则的偏好,称为公平规则偏好(或不公平规则厌恶偏好)和对等互惠交往规则偏好,并给出了三种对规则偏好进行度量的方法。

第六章和第七章,在上述实验中规则偏好度量的基础上,讨论异质规则偏好对信任与合作两种典型的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第六章分别采用信任实验和公共物品实验对匿名自发信任与合作行为进行考察,第七章是在信任实验基础上尝试引入惩罚和交流两种外在干预,进一步考察规则偏好与外在干预对于上述过程的影响及影响机制。

第八章为结束语,总结了本书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指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后文中提及的规则认同与规则偏好在本书中具有相同的含义。

[2]现实中存在不同表现形式和互动结构的资源配置规则,在下文进行了简单的展开。结合中国转型特征,本书重点讨论这两种运转规则。

[3]个体主义思想是指从个体的主观体验出发来理解社会和思考问题,主观体验包括个体的选择、个体的主观感受、个体的判断以及个体和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等。

[4]诺斯认为,协调个体间一致行动的认知源于人类的心智结构。作为制度发生的可检验的微观基础,心智结构可以理解为个体在获得环境反馈之前对环境所做的预测或期望,它是个体所形成的用来解释和应对周围世界的内在知识体系。心智结构可以被修正、改进或被彻底否定,这取决于所做出的预期是否得到了环境反馈的检验。哈耶克运用大量理论心理学和神经心理学的证据详尽地论证了个体心智发育何以造成个体群制度的自发扩展,而这也夯实了认知制度主义的经验根基,成为认知制度分析方法的精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