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建筑文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东北传统建筑体系与文化特征

一 东北地区传统建筑的基本体系

东北地区传统建筑的类型比较丰富。按结构体系来分,既有木构建筑,也有砖石结构建筑,还有一些生土建筑。

(一)木构架结构体系

中国古代建筑木结构体系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房屋以木构架[1]为结构骨架,承载屋顶或楼层自重形成完整的木构架体系。木构建筑的墙壁作为围护结构[2]只承受自重,“墙倒屋不塌”就是对这种结构体系的形象表述。

木构架房屋的基本构造特点是柱架平摆浮搁于础石之上,梁柱节点采用榫卯连接,梁架与下部柱架由铺作层连接。木构架在结构功能上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无论是哪种木构架,最显著的特点是榫卯技术。榫卯是木质构件间的联结构件,通过木质构件之间的插接而不需要其他构件、材料的辅助制成结构体。考古发掘证明,河姆渡遗址建筑的木榫卯技术就已经很成熟了。可以说榫卯技术是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关键技术。

1.抬梁式和穿斗式

中国古代木构架体系可分为抬梁式、穿斗式和井干式三大类。穿斗式和抬梁式是使用最广泛的木构架类型,井干式多为南方民间应用,东北“木刻楞”也属于井干式结构体系。官式建筑基本上是抬梁式的,《营造法式》和《工程做法则例》中描述的,以及现存的古建筑实例反映出来的基本上是抬梁式。[3]

抬梁式,又称“叠梁式”,是一种梁柱结构体系(见图2-1)。抬梁式的结构构造大体上是,是在屋基(柱础石)上立柱,柱上支梁,梁上立短柱(瓜柱),短柱上再置梁,如是层叠而上,各层梁的长度逐层缩短,最上层梁中央立脊瓜柱,从而形成三角形构架。各三角形构架用枋、檩斗接而成木构架空间体系,具体是在柱上端沿屋脊方向(房屋横向)设枋;梁的两端及瓜柱上设檩,脊瓜柱上设脊檩。柱和梁是构架中主要的承重、传力构件,多用整根圆木制成。由于抬梁式结构的室内少柱或无柱,可以获得较大的室内空间,但这种结构用材尺寸较大,比较消耗木材。抬梁式是北方地区常用的木构架形式,具体又分殿阁式与厅堂式二种。宫殿、寺院等大型建筑基本上采用这种结构。

图2-1 抬梁式木构架示意图

穿斗式,又称“立贴式”,是一种檩柱结构体系(见图2-2)。穿斗式的结构构造大体上是,采用落地柱与短柱直接承檩,柱子之间用数层穿枋贯通相连;落地柱由中间向前后两侧逐次递减,从而形成三角形排架。然后用枋、檩斗接而形成木构架。屋面荷载主要通过檩、柱传递。穿斗式无梁,是南方地区常用的木构架形式。与抬梁式相比,柱网密,空间跨度小。由于穿斗式用料小,结构简单,屋顶、墙面轻薄,多用于民居和较小的建筑物。

图2-2 穿斗式木构架示意图

2.具有地方特色的檩杦式木构架

在东北,抬梁式木构架有官式做法和民间做法两种。东北地区抬梁式的官式做法基本上与中原地区的相同,主要用于宫殿、坛庙、寺院等大型建筑。民间则对抬梁式进行了简化,称为檩杦式木构架。这种做法构造较为简单,广泛用于传统民居。宫殿、寺庙等类型的建筑也有使用。

檩杦式木构架的做法是,首先将柱子立在屋基(柱础石)上,柱上端承托梁,梁上立瓜柱,瓜柱上再承梁,如是层叠而上,各层梁的长度逐层缩短,最上层梁中央立脊瓜柱,从而形成三角形构架。各三角形构架用杦、檩斗接而成木构架空间体系,具体是在柱上端沿屋脊方向(房屋横向)设杦;梁的两端和瓜柱上设檩,脊瓜柱上设脊檩。柱、梁、檩等大多用圆木制作。与中原地区抬梁式不同的是,这种梁架形式用“杦”替换了“枋”,因为“杦”的尺寸接近“檩”,有研究认为,用横截面为圆形的“杦”代替横截面为矩形的“枋”,既简化了木材加工的麻烦,节省造价,又符合当地木材资源丰富的优势。檩杦式按规模大小,依次有五檩五杦、七檩七杦和九檩九杦等三种。最常用的是五檩五杦式。檩杦式的特点是面阔较大,进深较小。

东北地区常见囤顶房的木构架,可看做抬梁式的特例。这种构架大致做法是,梁(柁)置于檐墙或柱上,根据檩条间距在梁上立若干低矮的短柱(瓜柱),而且位于中间屋脊处的短柱高,然后向前后檐部位递减,短柱上置檩条,檩条上置椽子(也有不设椽子的情况),从而形成向上略微拱起呈弧形的梁架形式。

东北地区现存最古老的木构架建筑是位于辽宁省锦州义县的辽代奉国寺大雄殿,该殿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单檐木构建筑。

受到地理气候条件的限制,东北地区民间的传统木构架结构体系有别于中原地区的,是一种砖木混合结构承重体系,它由墙、木柱与木梁(木构架)共同承重,墙体材料主要有砖、土坯等。笼统地说,这种木混合结构主要分砖木结构和土木结构两类。

(二)砖石结构

砖石结构是由砖、石块等砌筑成的组合体(谓之砌体)构成的结构体系(谓之砌体结构),具体可以分为砖结构和石砌结构两类。这种结构体系既可以用于供人们使用的房屋,又可以用于其他建筑物、构筑物,如城墙、墓葬、佛塔、桥涵等。就房屋而言,砖石结构的承重墙既包括外墙也包括起承重作用的房屋内部墙体,按材料的不同分为砖墙、石墙、土坯墙等。

在东北民间,土坯墙是主要的构筑砌体形式。土坯墙就是用土坯砌筑而成的墙体,其优点是防寒、隔热,取材方便,价格经济,其弱点是怕雨水冲刷,必须使用黄土抹面。凡筑土坯墙都要抹面,每年至少要抹一次才可保证墙壁的寿命。与土坯墙所用主要材料一样为“土”的还有“干打垒”结构形式。

历史最为悠久、规模最为宏大的砖石结构构筑物是“万里长城”。辽宁境内的长城是东北地区最早修建的,当始于战国燕昭王时期,之后秦汉、北齐、辽金直到明清都有修筑。重要的遗址有燕长城(赤北长城)、赤南长城、汉长城等。明代在东北地区修建有一段“水上长城”,这就是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境内的九门口长城(见图2-3)。

图2-3 九门口长城

九门口,古称一片石,是东北进入中原的咽喉要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现存的九门口长城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是明长城跨越河道的一段。据记载,早在北齐年间(479~502)就已经开始修建九门口长城。洪武十四年,明将徐达主持修建蓟镇长城,其中就包括九门口长城。该段长城南端起于危峰绝壁间,与自山海关方向而来的长城相接,距山海关15公里;向北一直延伸到九江河南岸。因其跨越九江河,成为“水上长城”。又因其城桥下有九个泄水城门而得名“九门口关”。现存九门口长城全长1704米,城桥长97.4米。在宽达百米的九江河上构筑有规模巨大的过河城桥,以此向北延续。九门口长城以跨九江河的城桥和一片石关城为主体,包括南北两侧的城墙。城桥有八个船形桥墩,两侧有围城和用铁件连接巨石铺成的7000多平方米的过水石面。两侧城墙还有九座敌楼、哨楼及由拦马河、拦马墙组成的防御体系。“城墙用石条为基,三合土夯筑,内外全用城砖包砌”。

1.砖结构

从东北地区现存的古代建筑遗存来看,砖结构构筑物的典型代表是各朝代的佛塔。特别是辽金时期的佛塔更是以砖结构为主,尤以辽塔为主,它们大多是密檐式实心塔。在辽金时期仿木构的砖石构造做法技术已很成熟,如仿木额枋样式、砖雕及其他细部装饰等。东北地区现存最古老的砖结构佛塔是唐渤海国时期的“长白灵光塔”。

传统的砖结构房屋无论是平屋顶的还是坡屋顶的,均应是木混合结构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平屋顶的房屋(如碱土房)一般以土坯或砖墙承重,屋顶部分则是采用简单的木材构成骨架。囤顶是平屋顶的一种特殊形式,多采用混合结构,有墙体承重的,也有木柱承重的。屋顶采用其特有的木构架形式。坡屋顶的砖结构房屋仍然保持着传统木构架结构,由墙体与木柱共同承载屋架,民间常常是取消山墙处的木柱由墙体直接承托梁柁等。可见这种砖结构房屋虽仍属于木结构的范畴,但由于砖砌墙体把木柱都包在墙体内,使得房屋的外部造型发生变化。正面由突出木结构的美转向突出砖结构的美。[4]

东北地区砖结构房屋是在明代手工制砖业得到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得到广泛应用的,到了晚清,使用青砖砌筑房屋墙体已经成为东北地区传统建筑最常见的形式。砖墙砌筑方式一般采用卧砖和空斗两种砌筑方式。墙体厚度一般后檐墙最厚,前檐墙其次,山墙再次,以满足冬季防寒保暖的要求。

2.石砌结构

石砌结构简称石构。东北地区目前能看到的传统石构遗存的种类不多,主要有高句丽墓葬、城墙,以及为数不多的佛教石窟、石塔,桥涵等,在东北还有一类特殊的石构物,就是“石棚”。

(1)高句丽山城、墓葬建筑遗存。

在东北,最具代表性的石构建筑当属高句丽山城、墓葬建筑。这些石构建筑的石材加工技术、施工工艺等极为杰出。

高句丽山城、平原城就采用了石构形式。这也是高句丽城墙建设的最大特点,虽然高句丽山城、平原城的城墙有石、土石和土等多种结构形式,但绝大部分以石构为主。从高句丽初、中期的中心地区桓仁、集安、新宾占,到中、后期的西部防线和朝鲜半岛地区,石构城墙都占据多数。

高句丽石构城墙大体上有两种砌筑方法。第一种砌筑方法采用的是“干插石”垒筑法。石构墙体所用石材一般都要经过修琢,加工成扁平的梯形(楔形石)。楔形石一头大一头小,大头呈扁方或正方,较平整;小头多扁形。楔形石大小不一。砌筑时大头朝向墙外壁,小头朝向墙内,每层逐渐向内收分。上下层之间的楔形石压缝垒砌。缝隙较大处用碎石填塞。墙的最底层一般以较大的石条铺1~2层,墙的内部用扁条拉结石层层交错叠压。这样砌成的石墙相当牢固,以致有时墙皮坍塌,而墙心依然不动。这种结构和筑法,不仅在高句丽初、中期的腹地桓仁、新宾、集安等地的山城中流行,而且在高句丽中、后期的西部防线中仍然使用,如西丰城子山山城、铁岭催阵堡山城、沈阳石台子山城、普兰店吴姑山城、庄河城山山城、岫岩娘娘城山城等,还有凤城凤凰山山城和宽甸虎山山城也采用了这种结构和筑法。[5]第二种砌筑方法是土、石混筑法。具体有三种形式。一是用石材垒筑内外石墙皮,墙心则以土和碎石充填。这种方法的施工程序大致是先将墙基稍加整平后砌2~5层的基石,再用工整的石材砌筑墙体两侧的面石,墙体中间则用土、碎石等填充。由于石材大小料使用合理,砌筑时石材相互压缝,严谨有秩,墙体表面平齐。这种形式砌筑的城墙宽窄较匀称,外面几乎呈垂直状,里面则略有收分,截面略呈梯形。[6]如柳河县罗通山城和铁岭催阵堡山城。二是内石外土,即用较大的碎石块砌成的单列石墙,上面再堆土加固,如抚顺高尔山城和龙井城子山山城。三是用山皮土和碎石混合夯筑,如开原的三座山城,或者是用黄土掺杂凝灰岩碎石块迭筑,如吉林龙潭山山城。[7]

有学者认为,“从早期以巨型自然石块和楔形石砌筑的‘干插石’垒筑法,向兼用土、石混筑土城的演变,反映了汉文化对高句丽建筑文化和城邑制度的持续影响”[8]

东北地区现存最古老的且具有明显体系的石构建筑是高句丽王陵及贵族墓葬等大型石构墓葬,它们以吉林省集安境内的长寿王陵、太王陵等为代表。特别是长寿王陵(俗称“将军坟”),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外观与埋葬古埃及法老的金字塔陵墓颇有几分相似之处,所以又被誉为“东方金字塔”。

(2)渤海国石构遗存——石灯幢。

渤海国时期,石材也是建筑中常用的材料。例如上京城遗址出土的建筑构件中有些就是采用玄武岩这种石材的。玄武岩是牡丹江地区火山岩浆喷发而形成的火成岩,含铁、镁等金属,质地细密坚硬且不易破损,因此在上京龙泉府的建筑中石材主要用来做城门门道、台基的包柱、柱础及火炕的炕面等,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建筑材料之一。[9]在上京城遗址内的兴隆寺现有一石灯幢[10],据考证,这是渤海国遗留的唯一一件保存完整的大型“石雕”(见图2-4)。石灯幢坐落在黑龙江宁安市渤海镇西南的兴隆寺院内,现高6米,主要包括刹顶、相轮、幢盖、幢室、仰莲钵、幢身柱、覆莲盘和基座等部分,共十二节块,重20多吨。其中,塔盖形似亭榭,八角攒尖,雕刻盖脊和瓦垄。塔室镂空,八面均雕刻长方窗孔,其上还有小窗孔,与塔盖相接处雕刻仿木构斗拱。石灯幢由玄武岩雕刻组合而成,各节块均为铆榫衔接并用黏合剂加固。

图2-4 渤海国石构遗存——石灯幢

(3)石棚。

石棚属于巨石建筑[11]的一种。

石棚是辽东半岛巨石文化[12]的产物,源于人们对于大石崇拜习俗,是在地上立巨石围合空间,其上覆盖大石板形成“棚”状构筑物,进行祭祀活动。共有三种类型:单一大石棚、大小相配的双石棚,以及大石棚与石棚式石棺、大石盖墓的组合。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立石遗址——石柱子,也属于巨石文化的组成部分。[13]对石棚的记载,最早见于《三国志·魏书八》:“时襄平延里社生大石,长丈欠馀,下有三小石为之足”[14]。金代王寂在《鸭绿行部志》有如下描述:“石室上一石,纵横可三丈,厚二尺许,端平莹滑,状如棋局,其下壁立三石,高广丈余,深亦如之,了无瑕隙,亦无斧凿痕,非神功鬼巧不能为也,土人谓之石棚。”[15]

关于石棚的功能,早期认为是墓葬,也有以为大石棚是宗教祭祀纪念物,或墓葬与祭祀纪念物兼而有之。近年来,有人认为地上石棚是祭祀功能的纪念建筑物。建筑界称誉石棚为中国保存最早的地上建筑。[16]现存最著名的石棚是“石棚山石棚”。该石棚位于辽宁省盖州市二台子农场石棚村南台地上。清代该石棚曾被当作“庙宇”利用,故又名“古云寺”。

石棚山石棚是我国国目前所见规模最大、做工最精、保存最好的一座石棚,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棚,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石棚是由四块经过加工磨制的巨大花岗岩石板构筑而成。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北三面各立一块大石板围合成壁,南面开敞无立石,上顶覆盖一整块大石板。石棚外高3.1米,内高2.4米,前宽2.1米,后宽1.95米,深2.65米。盖石四面伸出各立壁之外,相互对称,南北两面伸出较长。从侧面看,南高北低,貌似一个平顶房。

(4)其他石构遗存。

东北地区目前遗留的一些其他种类的石构遗存,现分别列出。

辽宁省葫芦岛沙锅屯石塔是辽宁境内发现的唯一一座金代石塔;辽宁省锦州蛇盘山多宝塔是东北地区为数不多的采用花岗岩建造的塔,该塔为喇嘛塔,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辽宁省抚顺万佛堂是东北地区开凿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佛教石窟;辽宁省凌源天盛号石拱桥,建于金世宗大定十年(1170),该桥由民间修建,素有“关外第一桥”之称;牛庄太平桥是辽宁省境内最重要的清代石桥,其桥墩、桥面全部采用花岗岩砌筑。

总之,砖石结构虽然不是我国古代建筑结构体系的主流,但这种结构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结构形式,从古至今,一直被广泛应用。

(三)关于建筑的模数与单位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体系,以单体建筑为单位组成各种形式的建筑组群。一般情况下,每个建筑组群围合而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形成多个院落。就单体建筑而言,中国古代建筑的单体建筑平面形式多为长方形、正方形,并以长方形平面最为普遍。在古代平面形式的不同,直接影响着单体建筑的立面形象。

1.“间”的概念

在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体系中,“间”是构成单体建筑为基本单位。

所谓“间”,是四柱二梁二枋构成木构架房屋空间的基本单元。两榀梁架之间的空间称为一“间”。间可以左右相连,也可以前后相接,又可以上下相叠,还可以错落排列或变通组合成其他形状平面。从而使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体系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2.面阔与进深

面阔、进深均是用来衡量木构架单体建筑平面长宽尺寸的专有名词。

面阔是用来度量建筑物平面宽度的单位,指间的宽度,简单说就是平行于檩条的相邻两柱间的水平距离。相当于现在人们所说的“开间”。通面阔是指一座建筑物所有“间”的总宽度,包括可能有的廊深。进深是用来度量建筑物平面长度的单位,是指间的深度,简单说就是垂直于檩条的相邻两柱间的水平距离。通进深是指一座建筑物所有进深的总尺寸,包括可能有的廊深。廊深是指木构架单体建筑有檐廊(即“出廊”)时,檐柱到金柱之间的水平距离,通俗地讲也就是屋檐下的柱子与房屋外墙(柱)的间距(见图2-5)。

图2-5 面阔、进深、廊深示意图

木构架单体建筑的大小,正面(面阔)以间数,侧面(进深)以檩数区别。间的大小主要以相邻两根正檐柱的间距,也就是两榀架梁之间的距离来区别大小。间按位置的不同,名称也有规定,分别有明间、次间、梢间、尽间。例如七间的房屋,居中的一间称之为明间,其左右两侧依次为次间、梢间、尽间,九间以上者增加次间数,用次一间、次二间等表示。在宽度上或各间全部相等,或明间最大,次间、梢间相等,尽间最小。这种各间面阔的不等宽的情况见于清代建筑。相应地,房屋的间数越多,通面阔也就越大。房屋间数的多寡,不仅标志着房屋规模的大小,而且标志着使用者身份地位的尊卑高低,间数越多等级越高,一般由低到高,分别为一、三、五、七、九间。到清代,间数最大达到十一间,如北京故宫太和殿,太庙大殿等。间的尺寸或相等或以明间为中左右递减。

间以奇数为主,但也有偶数的。在东北,传统礼制类建筑、宗教建筑和宫殿、官府等都遵循奇数开间的规制,而居住建筑则有偶数开间的情况,例如,锡伯族传统民居中二开间的形式是较为常见的;在满汉杂居地区普通满族人家从经济角度考虑,也修建有二开间的房屋。

明清时期,房屋的进深以“步架”作为计量单位。所谓步架是指相邻檩木之间的水平间距。相邻两檩之间为一步架。木构架正脊两侧的步架称脊步,檐檩内侧的步架称檐步,脊步与檐步之间的步架称金步。如有金柱,则檐柱与金柱之间的步架称檐步或廊步。檩木数量决定步架的多少。架数越多,进深越深。通常仅表示单体建筑的纵深时,称几步几架;若表示单体建筑的面积时,则与“间”合用,称几间几架。

3.斗口

斗栱是中国古代木构架结构体系中的重要部件。

早期的斗栱是具有关键性的承重意义的结构构件。简单地说,斗栱是较大单体建筑物的柱与屋顶之间的过渡部分,位于横梁和立柱交接处。斗栱整体形态是下小上大向外挑出,以承托屋檐以上部分(屋顶)的荷载,荷载经斗栱传递到立柱。斗栱使屋檐能够较大程度地向外伸出。

斗栱是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中最有形式感的构件。唐、宋时期斗栱除了主要起承重作用外,同时具有重要的装饰作用,随着木构建筑结构体系的不断演变,斗栱比例与尺度逐渐缩小,结构意义变得不是很重要,到清代,斗栱几乎成为单纯的装饰构件,更多的成为中国传统建筑的标志性符号。

斗栱主要由斗、升、栱、翘、昂等组件构成。栱是矩形断面的短木,外形如弓,从柱顶上探出并与建筑物表面平行。栱的中间有卯口,以承接与之相交的翘或昂,栱的两端向上弯曲如弓,其上安升子。翘与栱的形式相同,也是一弓形木,前后端翘起,但与栱成直角。最底层的翘从下向上,伸出量逐层增加。昂位于斗栱中心线上,前后伸出贯通斗栱的里外跳,前端下斜带尖,尾昂与翘形式不同但作用相同。斗是斗栱中承托栱、昂的方形木块,上开十字卯口。升,又称升子,栱与翘或昂交点之间,栱的两端与上层栱之间的斗状方木块。升只承托一个方向的重量,只开一字口。

定型后的斗栱分为宋式斗栱、清式斗栱。斗栱按照所在位置的不同,名称也各有不同,清式斗栱分为柱头科(即宋式的柱头铺作)、平身科(即宋式的补间铺作)、角科(即宋式的转角铺作)。简单说它们分别位于柱头上,柱间额枋上,屋角柱头之上。

斗栱还是确定建筑等级的依据。在清代根据斗栱的有无,将建筑分为大式做法和小式做法二类。

斗口是清式平身科斗栱坐斗(大斗)迎面承托昂、翘的卯口。在清代,斗口被作为衡量官式建筑尺度的标准。“斗口”作为模数单位量,又称“口数”“口份”。

《工程做法则例》将斗口从六寸至一寸共分为十一个等级,每半寸为一个级差。一等(即六寸斗口)为最大,十一等(即一寸斗口)为最小,清代斗栱较之前朝用材普遍缩小,常用的斗口为六至八等(三寸半至二寸半斗口)。只要选定斗口尺寸,就大致能确定每个单体建筑物各部分的主要尺寸数据。例如,从建筑物的地盘布局与间架组成,到各部件径寸大小、卯眼出入搭接长短等多用斗口表示。

清代这种以斗口尺度作为设计的基本模数的方法被称为“斗口制”。带斗拱的官式建筑,都是以“斗口”为基本模数的。而无斗拱的建筑则以“檐柱径”为基本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