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奥斯曼帝国瓦解:欧洲列强趁势而入中东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the Ottoman Empire)为土耳其人所建立的一个帝国,创立者为奥斯曼一世。近代土耳其人发源于中亚内陆地区,后迁至小亚细亚的安纳托利亚半岛,日渐兴盛。极盛时势力达欧亚非三大洲,拥有南欧、巴尔干半岛、中东及北非之大部分领土和属地,西达直布罗陀海峡,东抵里海及波斯湾,北及今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南至今苏丹与也门。自消灭东罗马帝国后,定都于君士坦丁堡(后改名伊斯坦布尔),且以东罗马帝国的继承人自居。故奥斯曼帝国的君主苏丹视自己为天下之主,继承了东罗马帝国的文化及伊斯兰文化,因而东西文明在此得以统合。
奥斯曼帝国在沟通亚洲、欧洲、非洲三大洲文化与文明交流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奥斯曼帝国地跨东西文明交汇处,并掌握东西文明的陆上交通线达六个世纪之久。在其存在期间,不止一次实行伊斯兰化及现代化改革,使得东西文明的界限日趋模糊。奥斯曼帝国对西方文明的影响举足轻重,其建筑师希南名留至今。16世纪,苏莱曼大帝在位之时,国力日趋鼎盛,其领土规模在17世纪达最高峰。
在15~19世纪,奥斯曼帝国是唯一能挑战崛起的欧洲国家的伊斯兰势力,但奥斯曼帝国终不能抵挡近代化欧洲国家的冲击,于19世纪初趋于没落,并最终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败于协约国之手。伴随着奥斯曼帝国的分崩离析,凯末尔领导激进的青年军官起义,击退欧洲列强势力,建立土耳其共和国,奥斯曼帝国至此灭亡。
1914年,早就被称作“欧洲病夫”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丢失了几乎所有欧洲和非洲的属地,但在亚洲,除了土耳其本土安纳托利亚高原外,其仍控制着从巴勒斯坦、黎巴嫩、叙利亚到伊拉克的新月形地带(即作为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的肥沃新月地带),加上包括圣城麦地那、麦加、今天的也门首都萨那在内的阿拉伯半岛西侧狭长地区。奥斯曼帝国为了增强凝聚力,与欧洲列强抗衡,开始改革以教派自治为基础的统治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并利用泛突厥主义和泛伊斯兰主义增强凝聚力,但收效不大。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枪炮,很快瞄准了奄奄一息的奥斯曼帝国。
在奥斯曼帝国的瓦解过程中,值得一提的是1916年5月签订的《赛克斯-皮科协定》(Sykes-Picot Agreement)。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中东战场仍未分胜负之时,英国、法国、俄国之间签订了一份瓜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秘密协定。这份协议的草案是由英国的中东专家马克·赛克斯(Mark Sykes)和法国外交官弗朗索瓦·皮科(Franois Georges-Picot)制定的,因此被称作《赛克斯-皮科协定》。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列宁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政府不仅宣布退出该协定,放弃由协定规定的在战后划归俄国的土耳其海峡等地区,还把协议全文加以公布。这一协议很快被英国的《曼彻斯特卫报》(后改称《卫报》)公开发表,引起中东各民族和教派的普遍不满。协议的主要内容如下。
①黎巴嫩和叙利亚西部沿海地区,由法国直接占有;
②伊拉克中部和南部以及巴勒斯坦的海法和阿卡两港,由英国直接占有;
③巴勒斯坦由国际共管;
④在叙利亚东部和摩苏尔(合称“甲区”)以及伊拉克北部和外约旦(合称“乙区”)建立一个独立的阿拉伯国家或独立的阿拉伯邦联国家;
⑤“甲区”和“乙区”分别划为法国和英国的势力范围。
从《赛克斯-皮科协定》的内容来看,这一领土和势力范围的划分完全无视中东地区的自然地理、民族、宗教和历史传统,把阿拉伯人、库尔德人和土耳其人都划分到不同的国家,而把伊斯兰教逊尼派为主的地区和什叶派为主的地区强捏在一起,又没有满足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双方对巴勒斯坦地区的要求,因此引起各方不满。后来,因为英法之间的矛盾、土耳其凯末尔革命的胜利和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兴起等,这一领土和势力范围划分的方案没有完全实现。但是,中东核心地区的“黎巴嫩、叙利亚和伊拉克三国的雏形,就是《赛克斯-皮科协定》划出的”。[1]黎巴嫩和叙利亚遭受法国委任统治,伊拉克遭受英国委任统治。协定中规定的英国对波斯湾南岸各个酋长国的支配地位,后来被美国继承。
事实上,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参战的协约国签订了多个秘密协议,计划瓜分奥斯曼帝国,《赛克斯-皮科协定》只不过是其中最为见不得人的协议之一,核心的内容是由英国及法国划分中东东部(又称大叙利亚)。英国还通过《贝尔福宣言》,鼓吹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推动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定居,主要理由是那里曾是古以色列王国的所在地,但在当时,那里的人大多是阿拉伯穆斯林。作为协约国之一的俄国虽然与英国和法国签订有关瓜分奥斯曼帝国的战时协议,但在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相继爆发以后,俄国(苏俄)此后并没有实际参与瓜分奥斯曼帝国。
《赛克斯-皮科协定》对中东地缘政治的影响是深远的,它奠定了当代中东民族国家边界形成、教派和民族关系的基础。正因如此,一些不满当年英国和法国暗中操作别国命运的势力,一有机会就提及当年被别人“安排”的命运。2014年在中东崛起的“伊斯兰国”(IS)势力,在中东的重要目标就是要改变《赛克斯-皮科协定》强加给中东国家的命运,企图建立一个不受边界控制的“哈里发国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及法国军队占领伊斯坦布尔,奥斯曼帝国随即崩溃,并于1920年与协约国签订《色佛尔条约》。但条约被认可之前,土耳其独立战争迫使协约国重返谈判桌。协约国与大国民议会于1923年签订《洛桑条约》,以替代《色佛尔条约》及解决领土纷争。尚未解决的纷争则在后来由国际联盟商讨。奥斯曼帝国的瓦解奠定了现今的阿拉伯世界及土耳其共和国的基本领土框架。国际联盟“委托”法国、英国托管原来属于奥斯曼帝国的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阿拉伯半岛的部分地区。这一由欧洲主要殖民国家“托管”中东核心地区领土的局面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并对战后中东地缘政治的发展带来直接和深远的影响。
(一)法属中东殖民势力范围
法国是奥斯曼帝国瓦解后获得领土托管地位的重要欧洲国家。叙利亚成为法国的受保护国(名义上是国际联盟托管地),基督徒聚居的海岸分裂成黎巴嫩。法国划分了一个叫大黎巴嫩的地区,这是现今黎巴嫩国家的雏形。大黎巴嫩存在于1920年9月1日至1926年5月23日。法国开拓“黎凡特”(Levant)[2]的大片地区,为马龙派基督教徒创立一个“安全港口”。此后,法国经常以保护基督教马龙派的名义干预黎巴嫩事务。从1923年起,法国正式托管叙利亚,直到1943年叙利亚宣布独立。
(二)英属中东殖民势力范围
奥斯曼帝国瓦解后,伊拉克及巴勒斯坦均成为英属托管地。沙里夫·侯赛因的儿子费萨尔成为伊拉克国王。巴勒斯坦被一分为二,东半部即是外约旦,由沙里夫·侯赛因的另一个儿子阿卜杜拉统治,西半部直接由英国管治,境内的犹太人受英国保护。阿拉伯半岛的其他部分则交由英国支持的伊本·沙特家族管治,他在1932年创立沙特阿拉伯王国。
根据1923年所签订的《洛桑条约》,摩苏尔划归英属美索不达米亚托管地,但新成立的土耳其共和国宣称摩苏尔曾经是土耳其的心脏地区。1925年,英国建议摩苏尔加入伊拉克,由英国托管25年,以确保库尔德人的自主权。土耳其不承认这个决定。1926年6月5日,英国、伊拉克及土耳其签订协议,决定遵从国际联盟的决定。摩苏尔纳入英属美索不达米亚托管地,直到伊拉克在费萨尔的努力下于1932年独立。英国则可保留其军事基地及在伊拉克运输军队的权利。
根据《赛克斯-皮科协定》,英法分得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中东的几乎一切领土(那些未来将布满井架的沙漠和绿洲)。另外,英国还控制着巴勒斯坦沿海的海法和阿克等重要港口。在石油资源争夺中,英国再次大获全胜。就连美国石油巨头洛克菲勒标准石油公司也认识到,它们的英国盟友十分巧妙地把它们排除在外。这个秘密协议让英国首开随意划分领土的先例,这使得今日的中东地图边界多平直如线,状若拼图。在中东,几乎赢得英德、英法博弈全胜的英国唯有一个失算,那就是忽视了沙特阿拉伯,当时那不过是一个布满黄沙,还没有勘探出石油的游牧人的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