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四大区域现代服务业发展分析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的划分办法,我国的经济区域被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中部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西部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东北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本章将现代服务业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第二个层次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业、保险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第三个层次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研事业,生活福利事业等;第四个层次是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以下具体分析这四个层次的现代服务业2013年在四大区域的发展现状及特点,提出四大区域现代服务业部门发展的新趋势。
一、四大区域流通部门的发展现状与特点分析
(一) 发展现状分析
流通部门是指在商品的生产、运输以及销售过程中起到指导、干预、监督、控制作用的单位或机构。以下主要从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几个方面比较分析四大区域现代服务业在流通部门的发展现状。
四大区域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从业人员数如表1—1所示,可以看到,铁路运输业方面,西部地区绝对人员数量最多,占全国总量的30%左右,这是由于西部地区包含的省份多,从业人员数量最大。各个区域内的省均数值表明,东北地区省均铁路运输业从业人员数最多,中部其次。道路运输业方面,东部地区绝对人员数量最多,占全国总量的47%,东北地区绝对人员数量最少,占全国总量的7%。各个区域内省均数值,东部地区道路运输业从业人员数量最多,中部其次,东北、西部分别位居第三、第四。水上运输业方面,东部地区绝对人员数量最多,占全国总量的73%,西部地区由于水路有限,其从业人员仅占全国总量的8%。各个区域内省均数值差别更为明显,东部地区省均35295人的从业人员数,是中部地区的4.3倍,是西部地区的11倍,是东北地区的2.5倍。航空运输业方面,依旧是东部地区绝对人员数量最多,占全国总量的64%,东北地区绝对人员数量最少,占全国总量的6%。各个区域内省均数值差别更为明显,东部地区省均31659人,是中部地区的4.9倍,是西部地区的3.5倍,是东北地区的3倍。其余的管道运输业、装卸搬运和运输代理业、仓储业和邮政业的情况基本相似,东部地区的从业人员数无论是在绝对数量上还是在省均数量上均占有绝对优势。总体比较而言,东部地区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行业的从业人员数均领先于其他三个区域,只有铁路运输业方面,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从业人员数略多,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东北和中部地区的流通部门仍然集中于传统的铁路运输,而东部地区的流通部门种类繁多,产业升级迅速,绝对优势明显。
表1—1 四大区域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从业人员数 (单位:人)
注:本章全国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四大区域数据通过对《中国统计年鉴》的各省数据加总得到。由于有的数据在《中国统计年鉴》上全国≠各省加总,所以四大区域加总≠全国,但总体差别不大。本章下同。
进一步比较四大区域的各种运输线路长度,如表1—2所示,铁路营业里程方面,西部地区运输线路最长,占全国总线路长度的38%,省均来看,东北铁路营业里程最长,中部其次,东部地区最短,这与东北和中部地区地域广阔、东部地区面积狭小不无关系。在内河航道里程方面,东部地区运输线路最长,占全国总线路的42%,东北最短,仅占全国总线路的6%。从四大区域内省份平均的数值来看,中部地区最长,最短的是东北地区。公里里程方面,西部地区最长,占全国总里程的40%,东北最短,占全国总里程的8%。从四大区域内的省份平均数据来看,中部地区最长,西部其次,最短的是东部地区。等级公路方面,西部地区最长,中部和东部地区位居第二、第三,相差不大,东北地区最短。具体到高速公路,省均最长的是西部地区,其次是东部地区,再次是中部地区,最后是东北地区。西部地区虽然地域广阔,在运输线路长度方面有一定的绝对优势,但是在省均、高等级道路方面,仍然是落后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相反,其等外公路里程长度长,说明其运输线路质量升级、层次提高的空间仍然很大。
表1—2 四大区域运输线路长度 (单位:公里)
2013年的客运数量方面,如表1—3所示,东部地区占全国客运总量的34.81%,位居第一,中部地区占全国客运总量的28.93%,位居第二,西部地区占全国客运总量的26.52%,位居第三,东北地区占全国客运总量的8.08%,位居第四。从四大区域省均的数据来看,中部地区客运量最大,东部地区其次,东北地区第三,西部地区最少。铁路客运量方面,东部地区客运量最大,占全国总客运量的43%,中部地区第二,占全国总客运量的24%,西部地区第三,占全国客运总量的19%,东部地区最后,占全国客运总量的14%。铁路方面省均客运量却是东北地区最大,东部地区其次,中部地区第三,西部地区最少,西部地区的省均客运量仅为东北和东部地区的1/3。从铁路的隶属分析,无论是国家铁路还是地方铁路,东部地区的客运量都最大。但是按照省均分析,东北地区的省均客运量最大,但东北地区没有合资铁路,落后于其他三个区域。公路客运量方面,东部地区绝对数量最多,中部地区省均客运量最大。水运客运量方面,东部地区的绝对数量和省均数量都是最大的,西部地区的绝对数量和省均数量都是最小的。
表1—3 四大区域客运量 (单位:万人)
四大区域的邮电业务量的比较结果如表1—4所示,东部地区在邮电各业务上业务量均较大,绝对数量和省份平均的结果一致,在四个区域中均排名第一;其余区域中,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均有位列第二、三名的情况,个别业务量相差不大,东北业务量均比较小,基本位列第四名,由于在土地面积比例和人口数量上,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差异比较明显,绝对数值并不能说明问题。从区域内省均的相对邮电业务量上看,中部和东北地区均有位列第二、三名的情况,个别业务量相差不大,西部地区的省均邮电业务量均比较小,基本位列第四名。由此可以得出东部地区邮电业务最发达、西部地区邮电业务最落后的结论。
表1—4 四大区域邮电业务量
近些年来,随着国际、国内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快递业务量也发展迅速,2013年四大区域的快递业务量如表1—5所示,东部地区的快递业务量最多,约74亿件,快递业务收入达到约1176亿元,平均每件快递收入约为16元。其中国内异地快递件数最多,占到70%的比例,国内同城快递件数其次,占到26%的比例,国际及港澳台快递件数最少,占到3%的比例。中部地区的快递业务量其次,约9亿件,快递业务收入约为114亿元,平均每件快递收入约为13元。其中国内异地快递件数最多,占到82%的比例,国内同城快递件数其次,占到17%的比例,国际及港澳台快递件数最少,占到0.8%的比例。西部地区的快递业务量排在第三位,约为7.3亿件,快递业务收入约为110亿元,平均每件快递收入约为15.1元。其中国内异地快递件数最多,占到78%的比例,国内同城快递件数其次,占到21%的比例,国际及港澳台快递件数最少,占到0.7%的比例。东北地区的快递业务量最少,约为2亿件,快递业务收入约为41亿元,平均每件快递收入约为20.5元。其中国内异地快递件数最多,占到81%的比例,国内同城快递件数其次,占到17%的比例,国际及港澳台快递件数最少,占到1.5%的比例。
表1—5 四大区域快递业务量
表1—6为四大区域的邮政业网点 (处)及邮政线路2013年年底的数据,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的邮政营业网点 (处)最多,其中快递营业网点占到97%,农村投递路线、城市投递路线长度位于四大区域之首。西部地区的邮政营业网点 (处)数量排在第二位,其中快递营业网点占到93%,农村投递路线长度位于四大区域第二位,城市投递路线长度位于第三位。中部地区的邮政营业网点 (处)数量位居第三位,其中快递营业网点占到87%,农村投递路线长度和邮路总长度均位于第三位。东北地区的邮政营业网点 (处)最少,其中快递营业网点占到99%,农村投递路线长度、城市投递路线长度和邮路总长度均处于四大区域最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土地面积分别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9.5%、10.7%、71.5%和8.2%,东部地区的邮政业务网点最密集,邮政线路的相对距离最长。西部地区邮政业务网点最为分散,覆盖面十分有限。
表1—6 四大区域邮政业网点及邮政线路 (2013年年底数)
(二) 流通部门区域发展特点分析
1.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特点
根据以上对发展现状的分析和讨论,四大区域流通部门的发展特点可以总结为:首先,从绝对数量上看,以交通基础设施为代表的流通领域,四大区域相差并不大,而且近年来中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幅还超过了东部地区,但是从相对数来看,东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在全国的比例仍然最高,交通基础设施方面也最为发达,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提升的空间仍然很大。另外,中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在东部、中部地区呈现出很强的空间聚集特征,交通运输、邮政等流通部门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中部沿江等发达地区,并形成了由东往西逐步递减的梯度。其次,以西部和东北部为代表的流通部门欠发达地区,仍然需要加强自身的体制与机制建设以吸引私人投资,提高私人部门投资与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利用便捷的交通网络吸引生产要素与经济活动向本地区聚集。东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表明交通基础设施作为一种社会先行资本,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之一。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水平最为滞后,因此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最小。
根据以上结论,本章提出了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流通部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对于东部地区来说,交通基础设施累计投资已具有相当规模,货物运输量也很大,因此,东部地区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与京津冀三大经济圈,在继续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存量的同时,更加需要努力实现交通基础设施质的提升,建立现代化程度高、运作架构完善的综合运输交通体系,以交通基础设施的一体化来促进三大经济圈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对西部地区来说,目前交通基础设施规模仍然很小,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偏低,当地政府需要继续加快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但是这些地区的经济基础和自我积累能力都较差,短期内很难有足够的资金,这就要求中央政府运用转移支付手段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同时制定能够吸引国内外机构投资、民间投资的优惠政策,努力实现交通基础设施的全面发展。而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要崛起,就必须交通先行。应该重点和优先发展中部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建立以中部地区交通枢纽省份为中心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这不仅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是全国经济和谐发展、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要求。中部地区的交通建设不仅对当地经济增长的作用很大,而且在全国的运输体系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部地区联贯东西,水运、公路等运输网络健全,中部地区的交通发展对于扩大东部地区的经济腹地、提高西部地区的通达性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快递服务发展特点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我国的快递服务及相关行业不断发展壮大,快递服务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商品配送方式。快递服务 (简称快递)是指按承诺时限将货物递送到收件人处或指定地点,并获得签收的寄递服务。快递服务包括收寄、投递、签收等服务环节,具有时效性、准确性、安全性、方便性等特点。2013年,我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85万亿元,同比增长42%,是2011年交易额的2.4倍。近些年,电子商务的年增长率是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率的近6倍。
从统计数据分析,我国快递服务业的发展规模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我国东部地区快递服务业的发展规模大,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快递服务业的发展规模相对较小。2013年,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快递量占全国的比例分别为80.1%、9.7%、7.9%和2.3%,全国快递量高度集中在东部地区,中部、西部与东北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总量的90.4%,人口总数占全国的61.8%,但快递量仅占全国总量的20%。由此可见,我国快递服务业不仅在发展规模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而且在快递量的地理密度方面差异明显。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快递量占全国的比例近80%,构成了我国现代服务领域三大黄金快递圈。同时,存在南部地区快递量大于北部地区,城市地区快递量大于乡村地区等区域不平衡的问题。快递交割的数量和地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快递的用户分布情况。国内快递占快递总量的97%以上,国际及港澳台快递量占快递总量的不到3%,快递用户分布以国内为主。国内“同城”快递业务原指同一城市的服务,现在“同城”的地理范围均扩展到了省内区域,2013年,“同城”快递量占24%,跨省的异地快递量占76%,这反映出快递企业主要服务于跨省域的国内客户,快递服务为改善地区资源不平衡作出了贡献。
二、四大区域生产和生活部门的发展现状与特点分析
(一) 发展现状分析
生产和生活部门是指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业、保险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以下利用区域数据,分析这些现代服务业部门的发展现状。
金融业在现代服务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方面,金融业本身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金融服务是促进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必须充分发挥金融业的双重推动作用,既要加快金融业自身的发展壮大,又要充分发挥金融业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以下从四大区域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以及各种保险指标说明我国各区域的金融业发展状况。
如表1—7所示,2008年至2013年,全国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的总量稳步上升,总体的趋势是东部地区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金额最大,占总量的50%以上,中部和西部地区相差不大,占总量的19%左右,东北地区所占比例最小,为9%左右。从时间趋势上看,东部地区所占的份额在近些年有下降的趋势,2013年下降至52%,中部和西部地区所占份额上升,西部地区的份额略高于中部地区,为20%左右,但两地区相差不大。东北地区所占份额有所下降。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数量是金融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条件,东部地区优势十分明显,平均到土地面积、人口比例上优势仍旧明显。中部、西部地区储蓄所占份额与其地区人口比例相比较,均略低于人口比例,说明居民的储蓄量与东部地区还有较大差距。东北地区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虽然绝对数量最少,但是其所占比例与其地区人口比例相当。东部地区发展金融业的条件和基础比较成熟,其他地区金融业的发展还有赖于居民储蓄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表1—7 四大区域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 (2013年年底余额)
保险是金融发展的支柱,如表1—8所示,比较四大区域原保险保费收入和赔付支出的情况,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从原保险保费收入上来看,东部地区保费收入占到54%,财产险业务和人身险业务所占比例相同;中部地区原保险保费收入占到19%,财产险业务所占比例略低于人身险业务;西部地区原保险保费收入占到19%,财产险业务所占比例略高于人身险业务,所占比例分别为21%和18%;东北地区原保险保费收入占到7%,财产险业务所占比例和人身险业务相差不大,所占比例分别为7%和8%。以人口平均数来看,东部地区原保险保费收入高,东北地区原保险保费收入所占比例与人口比例相当,中部地区原保险保费收入所占比例略低于人口比例,西部地区的人口只占有全国20%左右的收入,原保险保费收入水平最低。从赔付支出的比例看,各地区的赔付支出比例与收入比例基本持平。
表1—8 四大区域原保险保费收入和赔付支出情况
自2012年8月起,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工作全面启动,以上两种保险合并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区域分析的结果如表1—9所示,中部地区参保人数占全国参保人数的34%,占比最高;东部地区参保人数占全国参保人数的32%,位居第二;西部地区参保人数占全国参保人数的29%,位居第三;东北地区参保人数占全国参保人数的5%,占比最低。中部、东部、西部和东北的人口占全国的比例分别是27%、38%、27%和8%,相对于人口比例,西部地区参保比例并不算低,东北地区参保比例略低,中部和东部地区参保比例与人口比例基本持平。从保险基金收支上来说,东部地区收支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中部和西部,东北最小,累计结余在各个地区的分配的比例与收支比例基本相同。
表1—9 四大区域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情况
技术服务业也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及专利情况进行统计,数据如表1—10所示,可以看出,R&D人员全时当量东部最多,占全国68%的比例;中部其次,占17%;西部再次,占10%;东北最少,仅占5%。R&D人员全时当量比例与R&D经费比例、R&D项目数比例基本相当。在专利申请数量上,东部地区专利数量占到全国71%的比例;其次是中部,占16%;西部排第三名,占10%;东北最少,仅占3%。有效发明专利数东部占比最高,为74%,中部、西部和东北所占比例依次递减。可以看出,R&D人员和经费是科技活动的基础,具备基本数量的科技人员和经费是进行专利发明、有效专利发明的前提条件,中部、西部和东北基础条件与东部差距明显,使得其科技活动的发展状况远落后于东部地区。
表1—10 四大区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 (R&D)活动及专利情况
表1—11为四大区域技术市场成交额2006—2013年的数量和比例,可以看出:东部地区一直比例最高,近些年有下降的趋势;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基本持平,近些年均有上升趋势,尤其是西部地区的上升趋势还比较明显;东北地区所占份额最低,并有下降趋势。可以看出,中部和西部的技术市场成交额在逐步提升,以科学技术市场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在中、西部地区近些年蓬勃发展,势头强劲。
表1—11 四大区域技术市场成交额
(二) 生产和生活部门区域发展特点分析
基于市场基础、资源禀赋、原始积累和区位优势等因素的不同,以及金融资源的供给与需求在空间分布上的非均衡性,四大区域的金融发展及金融运行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以下进行具体分析。
1.区域金融业发展特点分析
首先,区域金融利用程度方面,资本市场的发展情况体现了一个区域对国内外资本市场的介入和利用程度,如区域上市公司的数量、规模、再融资能力及上市资格等方面。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对于推进地区的金融发展,促进整个金融制度的市场化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四大区域内,个别区域过度依赖银行间接信用的问题十分突出,融资渠道单一且结构不均衡。企业资金来源中直接融资占比偏低,银行贷款仍占主导地位。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属于传统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低,公司总体经营效益不好,在二级市场上的再融资能力较差。
其次,银行机构数量和信贷总量方面,经济发展的规模、增长速度及结构决定着金融发展的规模、增长速度及结构,同时不同经济主体间的金融需求是有差异的、分层的,四大区域,除了东部地区,均表现出银行机构的规模相对不足、多样化程度也不够的特点。金融的快速发展可以起到分散投资风险的作用,可以推动技术和资本的结合进程,从而使对高风险的产业进行投资成为可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技术进步。而区域金融业发展的相对滞后则会导致其带动上下游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不足,进而导致区域间的差距更大。
最后,金融业自身发展后劲不足。金融发展依靠企业存款、居民储蓄等资金来源的支撑才能得到长期可持续发展。但长期以来,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人均金融资源低于平均水平,人均储蓄存款总量小,资金统一管理的模式使资金滞留率低。各区域银行业面向企业推出的新产品种类总体上有所增加但经营效果并不理想,相当一些业务品种推出后长期未得到发展。产品需求的不充分制约了区域金融业新产品供给的提高。总体来看,各区域银行业服务仍以传统领域为主,粗放式经营特征明显,获利手段单一。中间业务没有形成规模,仅有基金托管、委托代理、承兑业务、初级电子银行业务等少数服务项目。
2.区域保险业发展特点分析
近年来,我国保险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主要构成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我国保险业发展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根据近年来相关指标的数据,以下从保险业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三个方面对我国东、中、西、东北四大区域的发展差异进行了比较。
首先,保险业发展规模区域差异明显。保费收入是衡量保险业发展规模的一个重要指标。从2013年我国东、中、西、东北四大区域年保费收入的比较可以发现,各区域保险业发展规模的差异很大,东部地区的保费收入最高,分别是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2.8倍、2.8倍和7.3倍。同时,保险市场规模的扩张速度是衡量保险业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而保险市场规模的扩张速度又通过保费收入的增长速度体现出来,用保费收入的增长速度表示保险业发展的速度,各区域每年的保费收入增长速度由其所包含的各省 (区、市)每年的保费收入增长速度加总后平均而得。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虽然以往东部地区的保险业发展速度比中部、西部、东北地区都要快,但从近年各区域的平均值看,中、西、东北区域保险业发展速度已经反超东部。
其次,东部地区的保险业发展在利用传统方式完成了必要积累以后,应当立足于核心技术的培育和自主创新,及时转变保险业的发展方式,实现由“经济增长”的单一发展动力向“适应经济发展、满足保险需求、完善保险供给”的多重发展动力转换。为了推动保险业的结构改革,东部区域可以先行建立试点,虽然在改革初期难免会牺牲一些总量上的增长,但应树立长远的眼光,认识到这些损失都是暂时的,是有利于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北京、上海等地区还可以凭借其资金运用的优势和金融中心的地位,建立保险人才培训基地和新产品研发中心等,积极推进保险业在经营和监管上的信息化建设,在保险市场的国际化和规范化方面起好带头作用,在人才、资金、经营管理等方面发挥辐射源作用。东部地区的政府部门则需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保险的社会管理和资金融通功能上,积极引导和支持保险机构的发展。
再次,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保险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但是发展的绝对水平仍然偏低。区域保险业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为了提高中西部地区保险业的发展水平,首先要贯彻好国家提出的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方针,提高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中西部地区保险市场经营主体类型单一,国有保险企业所占比例大,应加快保险市场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建设,引入有效竞争。国家对中西部地区应该给予适度倾斜的保险产业政策,如降低中西部地区保险市场的准入门槛,提高市场的竞争程度,采取必要措施鼓励外资保险公司向中西部保险市场投资,这样既可以增加经营主体,又可以让中西部保险市场接触并学习到先进的管理经验和运营模式;也可以在税收政策上采取措施扶持中西部地区的保险业发展,如分税制、税收减免等,提高原有保险公司的盈利水平,使它们在带动中西部保险业发展上尽快发挥应有的作用。另外,中西部地区多以农牧民、少数民族为主,市场的风险和损失分布存在差异化和多样化,有关部门应当鼓励保险机构积极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险种并给予相关的政策扶持,使中西部地区潜在的保险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保险竞争优势。中西部地区还要吸取东部地区的经验教训,促进保险业在发展过程中实现质和量的统一。
最后,建立区域保险圈,推进区域保险一体化。就目前来看,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发展水平较高的三大区域经济圈,各区域内部的产业分工更加合理,合作更加协调,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而相比之下,我国保险业在经营管理上的行政区划界限明显,使得保险资源不能在较大的市场范围内得到有效的配置,造成了经营成本高、资源利用效率低等后果。经济发展是保险发展的基础,对于依托于并服务于经济的保险业,区域保险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其的新要求。推进区域保险一体化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第一,深入分析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动态和规律以及保险行业的适应性问题,借鉴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相关思路和措施,对保险业现有机构、人员、经营等方面的监管制度做适当修改和完善,为区域保险一体化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第二,建立与区域经济圈相适应的区域保险圈,以区域经济的发展带动区域保险的发展,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区域保险市场体系,培育区域性保险经营主体,发展区域特色保险,为满足差异化需求提供平台。第三,在加强管理、试点先行的前提下,支持具备条件的保险公司不按行政区划设立分支机构开展业务,支持保险公司采取网络营销、电话营销等信息化营销模式,到未设立分支机构的地区开展保险业务,鼓励保险公司逐步扩大异地承保、共保、统保等业务范围,为跨区客户提供一揽子配套服务。第四,消除地方保护主义,推进保险业的区域合作,优化整合保险资源,促进人才、信息、技术等要素的自由有序流动;政府应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支持并推动区域保险一体化,将区域保险一体化纳入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战略规划中。
三、四大区域科教文卫等部门的发展现状
表1—12是四大区域普通高等学校 (机构)的数量,可以看到,2013年全国有2491所高等学校,东部地区占38.90%,中部地区占26.46%,西部地区占24.49%,东北地区占10.16%,平均到各个省份,中部地区最多,省均学校数110所,东部地区省均学校数97所,东北地区84所,西部地区只有51所。东部地区的教职工比例占全国总数的42.10%,中部地区占24.47%,西部地区占23.08%,东北地区占10.35%,这个数字基本与各地区学校数量占全国的比例、校本部教职工数量占全国的比例相同。值得说明的是,在转任教师的正高级职称中,东部地区的中高级职称占全国总数的46%,说明东部地区的专任教师不仅人数多,而且质量高,中部和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的正高级职称教师数量差距明显。相反,中西部地区的行政人员比例甚至超过各地区的正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进一步说明中西部地区的高校人员层次结构低,行政化的趋势明显。
表1—12 四大区域普通高等学校 (机构)情况
表1—13是四大区域医疗卫生机构情况,全国近150万个医疗卫生机构中,东部地区约有32万个,西部地区约有31万个,占全国比例均约为21%,中部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占全国的比例约为18%,东北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占全国的比例约为5%。大部分的医疗卫生机构集中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虽然绝对数量并不少,但是平均到其广阔的地域、平均到各个省份,其数量还是不足的。在医疗卫生机构中,东部地区的医院数量最多,占比达24%,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东部和西部地区不相上下,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比例却是西部最多,中部其次,说明中、东部地区医疗卫生机构的结构处于比较低端的层次,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有待于向综合性医院升级。东部地区仍然集聚着数量最多、层次最高的优质医疗卫生资源。
表1—13 四大区域医疗卫生机构情况
表1—14是四大区域图书、期刊和报纸出版的种类,可以看出,所发行的图书、期刊和报纸种类均是东部地区最多,分别占到43%、41%和35%,从省均发行种类看,东北地区图书种类最多,达到12585种,其次是东部和中部,西部省均图书发行种类最少,不到5000种,不足东北和东部的一半。期刊省均发行种类东北和东部最多,中部地区第三,西部地区最少。报纸省均发行种类东北地区最多,东部和中部持平,依旧是西部最少,但是差别不是太明显。东北地区的图书、期刊和报纸出版种类在各项指标中领先,文化出版、发行在四个区域中地位比较突出。
表1—14 四大区域图书、期刊和报纸出版种类
进一步地,表1—15是四大区域出版物发行机构数和网点数,可以看出,发行机构合计数量东部以绝对优势占据第一位,占全国的比例为46%,西部其次,占27%,中部第三,占20%,东北占7%。其中,包括国有书店及国有发行点、供销社、出版社和网上书店在内的各种发行机构均是东部所占比例最大,东北最少,尤其是网上书店,东部地区的比例占到全国总量的95%。在新华书店系统出版社自办发行从业人员数量上,东部地区人员数量最多,占全国35%的比例,中部第二,占30%的比例,西部第三,占24%,东北最少,占9%。在出版物发行上,东部地区占绝对优势。
表1—15 四大区域出版物发行机构数和网点数
表1—16是四大区域广播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情况及制作播出情况的平均数,可以发现,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全国为97.8%,东部地区最高,为99.2%,西部地区最低,为96.1%,其中东部农村的覆盖率达到99%,西部仅95%;在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方面,东部地区为99.1%,西部地区仅为97.3%,其中农村的情况更差;在公共广播节目套数省均值上,中部最多,西部最少,公共电视节目套数省均中部最多,东部最少。
表1—16 四大区域广播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情况及制作播出情况的平均数
表1—17是四大区域艺术表演团体、艺术表演场馆演出的省均情况。在艺术表演团体方面,全国各省份平均机构数为263.9个,东部地区为341.4个,中部为401.5个,西部和东北分别为169.7和100.3个;演出场次方面,中部最多,省均12.4万场次,东北最少,省均1万场次;国内演出观众人次中部最多,东部其次,东北最少。艺术表演场馆方面,全国平均机构数为43.4个,中部最多,省均74.8个,西部最少,省均22.8个;演 (映)出场次方面,东部省均场次最多,为5.4万场次,观众人次也最多,为471.1万人次,西部这两项指标最小。可以看出,在艺术表演团体和艺术表演场馆方面,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均有较好表现,娱乐硬件设施和观众参与程度方面中部和东部表现领先,但是西部和东北落后程度明显。
表1—17 四大区域艺术表演团体、艺术表演场馆演出省均情况
表1—18表示四大区域在等级运动员人数方面的情况,2013年我国等级运动员地方合计50532人,其中东部地区占比43.6%,中部地区占比24.9%,西部地区占比21.4%,东北地区占比10.1%;在国际级运动健将方面,东部地区占比67.3%,其余地区占比很小,在10%到11%之间;运动健将东部地区占到52.5%,西部地区占比18.4%,东北和中部分别占15.2%和13.9%;一、二级运动员比例均是东部地区最大,占到40%以上,中部其次,东北最小。可以看出,在体育运动方面,东部地区占有绝对优势,中部地区其次,西部和东北地区和东部的差距明显。
表1—18 四大区域分技术等级运动员人数
四、四大区域社会公共服务部门的发展现状与特点分析
(一) 发展现状
表1—19是四大区域城市建设的省均情况,可以看出,全国省均城区面积是5916.6平方公里,东部地区省均城区面积最大,为9597.5平方公里,东北其次,中部第三,西部地区最小,为3318.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全国省均1543.7平方公里,依然是东部最大,省均2202.7平方公里,东北第二,中部第三,西部地区最小,为880.7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全国省均1519.6平方公里,东部地区最大,为2238.8平方公里,东北第二,中部第三,西部地区最小,为817.7平方公里;2013年征用土地面积省均59.1平方公里,中部地区省均最大,为79.1平方公里,东部地区第二,为73.3平方公里,其次是东北,西部地区省均最小,为38.2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密度全国的平均值是2362人/平方公里,中部地区人口最为稠密,为3538.5人/平方公里,东北地区其次。
表1—19 四大区域城市建设省均情况
(二) 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策略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中国改革需要面对的严峻挑战。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并非不可接受,以均衡发展为前提的区域不平衡,不仅是允许的,而且也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如果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建立在政府主导基础之上的,那么这样的不平衡就要另当别论了。中国四大区域公共服务发展的不平衡,其影响因素既有市场的,也有人为的。解决区域协调发展问题不能简单依靠大项目投入拉动等传统发展思路,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以社会公平正义为出发点与落脚点,让市场在区域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首先,追求在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基础上的均衡发展。追求区域间公共服务均等化协调发展,不是简单追求各地经济总量相等与接近。资源禀赋的不同,产业基础的不同,区位条件的不同,以及市场经济与生俱来的马太效应,决定着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是绝对的。区域协调发展应当追求在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基础上的均衡发展,即在不同区域实现边际投资的产出相等。区域协调发展通过在均等化公共服务基础上建立的区域共同市场,促进区域内人流、物流与资金流自由流动,确保区域内各项资源有效配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发展可以不平衡,公共服务必须均等化。总之,追求区域协调发展,就是要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其次,公共服务的区域均衡增长有赖于完善的市场机制。区域协调发展要求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解决好“市场秩序不规范,以不正当手段谋取经济利益”的问题,解决好“市场规则不统一,部门保护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大量存在”的问题,通过政府引导与市场监管,不断完善区域共同市场的机制,改善区域共同市场的环境,加快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通过有效竞争市场的建设,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推动区域实现最快的发展。因此,与粗放型经济增长不同,集约型经济增长是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为前提的;与急功近利型增长不同,均衡发展是以整体利益与长远利益为前提的,因此,均衡增长既是最快也是最有效率的增长。区域均衡增长有赖于完善的市场机制,市场机制越完善,经济发展就越理想。相反,政府干预越多,发展结果偏离均衡点就越远,经济发展的效率就越低。遗憾的是,由于市场化改革并不彻底,今天的区域市场并非完善的市场、公平的市场、法治的市场,更多的仍然是政府主导的市场、权力干预的市场、行政割据的市场,是机制不完善的市场。这些问题不解决好,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难以形成的。
再次,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政府职能转变是关键。政府最主要的职责是主导社会公平。要解决市场配置低效问题,政府职能转变是关键。职能转变前的政府,一方面对市场干预拥有近乎无限的权力,而且正在演变成为拥有公权力的企业型政府;另一方面,对市场运行又缺乏必要的监管,导致竞争主体诚信普遍缺失,生产能力普遍过剩。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企业型政府必须转型,特别是政府干预市场的无限权力必须得到制约,政府对自身利益追逐的强烈动机必须得到扼制,现有的执政理念必须更新,现有的财政体制必须改革。在市场经济中,以财政为主要手段的二次分配,主要功能是实现社会公平,以此为核心形成的现代财政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政府要“大幅度减少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与效率最优化”,未来的公共财政主要应当用于民生,用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用于为老百姓创造幸福生活,而不是用于圈地,用于开发区建设,用于眼前的政绩性工程。只有地方政府真正转向以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与环境保护为己任,完善的市场机制与一体化的区域市场才有可能成为现实。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并不排斥政府对市场失效的补位,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除了通过市场监管弥补各种市场失效外,政府最主要的职责是主导社会公平。各级政府要“紧紧围绕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管理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公平与效率不可兼得。在社会主义国家,以税收为主体的公共财政仍然存在牺牲效率换取公平的风险,但是,今天的政府财政仍然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长期以来,政府财政一直存在两大弊端:一是将本来用于公共服务的资源大量用于生产性投入和“三公”消费,而不是用于民生福祉;二是将本来属于全民的利益用于少数人,财政资源主要集中在少数地区、少数人手中。
最后,加快区域财政体制改革,要进一步“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加快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建立公平统一市场、用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代财政制度”。全民利益不仅包括税收,而且包括公有制生产资料带来的巨大收益,包括国有企业收益、土地矿山等重要战略资源的收益等。有了国有资产的可观收益,有了“三公”消费的节约,有了政府在生产领域不再投资,特别是有了政府执政观念的根本转变,由政府主导的社会公平就有了可能。
五、区域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趋势
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推动了以信息为基础的各类服务贸易的发展,并且在信息流动的基础上促进了其他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发展;以金融、保险、房地产和商务服务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在增加值中的比例明显提高;现代服务业的就业比例提高加快;知识密集的服务行业发展最为迅速。服务业的新经济特点昭示其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服务业成为新技术的重要促进者。一是服务业是新技术最主要的使用者。企业和个人对新技术的普遍应用为新技术的发明创造者提供了丰厚的回报,对新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二是服务业指引新技术发展的方向。服务部门所产生的新需求是现有技术研究和开发的方向,是新技术所追求的目标,对新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三是服务业是新技术最主要的推广者,特别是从事技术服务和支持的服务业。四是服务业促进了多项技术之间的相互沟通。
服务的投入大量增加,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对服务业的投入加大,主要表现为制造业的中间投入中对服务的投入大量增加,产业融合趋势明显。现阶段产业融合的突出特征是,制造业企业活动外置带动现代新兴服务业的发展,现代服务业加速向现代制造业生产前期研发、设计,中期管理、融资和后期物流、销售、售后服务、信息反馈等全过程渗透,现代制造业内部逐渐由以制造为中心转向以服务为中心。
首先,注重服务业的区域协调发展。当前服务业的生产效率体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格局。《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报告2012》指出,随着制造业向中西部转移,而人口向东部地区流动,中国区域间制造业差距逐渐缩小,服务业差距却逐渐扩大。因而,要提高我国整体的服务业竞争水平,一方面,各地方应该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状况,充分发挥地区自身优势,引导、鼓励、支持优质服务业资源在本地区发展,扩大区域开放,以积极主动的对内对外政策推动区域服务业发展;另一方面,中央政府需要从总体上加强对区域间服务业的协调,加大对中、西部现代服务业的优惠政策支持,促进落后地区服务业投资,提高投资效率。中央应给予中西部更多的财税优惠措施,增加服务业投资的机会,从而实现地区经济发展与全国整体经济结构调整的良性互动。
其次,加强对人力资本投入的引导。四大区域现代服务业效率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员冗余严重,大量农民工外出务工也是重要原因。要控制人力资本投入以提高生产效率,需要从控制服务业从业人员绝对数量,特别是低素质人员的数量上着手,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从整体服务业的内部产业结构和人员素质等方面进行逐步的调整。中西部教育与科技滞后的现状与服务业的需求很不适应。广大普通劳动者文化和科技素质较低,知识和技术的供给严重不足。当今世界具有高人力资本的劳动力已经成为生产力的核心,中、西部地区要想追赶东部,应当更加致力于人力资本的投入。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资,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人才;此外地方政府应制定出可行的用人政策,从根本上保证人才不外流。
最后,加强区域产业升级、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协调使用。我国现代服务行业主要特征为人多、配套物质资本少,人员和物质资本的搭配无法实现规模收益递增的有效状态,其实质是提供简单重复劳动的服务行业较多,而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服务行业发展相对滞后,从而制约了生产效率的提升。要提高行业效率,应在精简人员、节约资金,提升资源使用效率的基础上,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大力发展资本密集型服务业,调整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比例关系,实现二者的科学搭配。
(一) 东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趋势
全国各地大力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但各地区的资源禀赋不同,在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过程中必须基于自身优势,走因地制宜的发展道路。东部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与服务经济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分析东部地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结构差异与比较优势,不仅有助于认清东部地区自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形势,而且对全国其他地区亦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通过上述四大区域现代服务业的比较,对东部地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可以得到如下认识:一是东部地区现代服务业整体规模位居全国前列,但比较优势不明显;二是现代服务业投入略显不足;三是东部地区现代服务业部门构成差异不大;四是东部地区现代服务业细分行业在全国比较优势亦不显著,但发展各有特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已是各地的共识。东部地区现代服务业投入不足,这大概主要源于发达地区的高度工业化挤占了过多的资源,从而掣肘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各地应加大投入力度特别是研发投入力度,为现代服务业的加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应因地制宜,重点关注那些现在比例小但增速快的行业,将其培育为现代服务业新的增长点。
针对东部地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状况,本章提出如下四个方面的发展建议:第一,政府应合理地加大对高技术服务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发挥规划和导向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对于高技术服务业的政策扶持应具有针对性。对北京、广东等综合发展能力较好的地区,应重点优化资源配置,避免造成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优化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规模和结构层次;对其余综合发展能力较弱的地区,则应重点加大对高技术服务业的资金扶持力度,提供多种税收优惠政策。同时,政府还应发挥规划和导向作用,增强各省市之间的经济协作,促使整个地区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北京、广东等地区的科技、人才、资本优势,带动整个东部地区高技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第二,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对上海、浙江等依靠城市化以及利用外资带动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城市,必须进一步提高投资力度和对外贸易水平,加大服务业开放力度,解决高技术服务业创新过少的问题。而对东部地区的老牌工业城市,则需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特别需要注意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同时扩大高技术服务业的规模,增加第三产业所占比例,发展各自的特色服务业,在此过程中要特别重视环境保护。第三,积极引进人才,完善高技术服务业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人力资本优化。政府和企业应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完善人才管理制度,完善人才市场体系,同时充分发挥地理及经济区位优势,引导高技术服务业人才跨区域合理流动。第四,提高科研效率,强化创新能力,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在积极引进人才、提高科研投入的基础上,东部地区各省市应加强整体的科研能力,提高科研效率,产出有质有量的科研成果。然而,科研成果若无法有效转化为生产力,则会使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受到较大的局限。因此,各省市应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将科研成果转换为科技生产力,促进低碳经济下高技术服务业快速发展。
(二) 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趋势
中部地区长期以来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其现代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于东部地区,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必由之路。
首先,中部地区要积极推进体制改革从而为现代服务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中部省份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市场化为导向,降低现代服务业进入门槛,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扩大现代服务业对外开放领域。在符合国家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制定相对宽松的执行条例,对现代服务业提供税收减免、政策指引等优惠措施。
其次,中部地区要加快内部结构调整以促进现代服务业结构优化升级。要通过体制创新,恢复经济内生的活力;也要实行不同的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在体制上,要打破行政垄断,通过市场化改革,降低进入壁垒,通过引进竞争者和竞争机制来破除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制约。在机制上,要构建专业化分工体系。在政策上,要使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条件平等,消除歧视。针对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的相对低级化,政府部门应当通过制定合理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来推动中部地区服务业的健康发展,对为社会提供有效支撑的生产性服务行业进行有效扶持,例如金融保险业、商务咨询行业、中介机构、劳务派遣机构、计算机软件服务业等。重新架构服务业的合理局面,提高现代服务业市场比例,促进现代服务行业的结构性优化升级。
最后,扩大对外开放,提高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中部地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不仅要“引进来”,而且要“走出去”。用长远的眼光看待服务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服务企业的合作,充分借鉴同地区、同行业的发展经验,积极承接国际服务行业的国内迁移,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地区间合作,改善投资环境,加快金融、信贷、中介等服务机构支撑体系建设。同时,利用国际化服务平台,开拓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的国际市场,提高本土服务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渠道,大力推进改革,坚持对外开放,扩大服务规模,扶持一批有能力、有技术的服务型企业“走出去”,展示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潜力,加快国际化进程。
(三) 西部、东北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趋势
现代服务业是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必要载体,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发展现代服务业可以为工业提供有力的支撑,也是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西部、东北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趋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西部、东北地区的产业调整升级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国际经济发展是全球产业结构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重大转变,这推动了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进入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时期,服务业将成为我国新一轮发展的重点。同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使西部民族地区,东北地区各省、市、区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升级,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等都会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
其次,西部、东北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保障。政府的引导和扶持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为推进“十二五”时期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西部和东北地区各省、市、区都积极构建完善科学的现代服务业生产体系,出台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建议和意见、专项规划、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等,同时,制定了诸多相关政策措施,为现代服务业发展创造外部环境和政策环境,积极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
最后,现代园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现代服务业提供了发展空间。园区经济是对地域经济具有突出作用的一种区域经济系统,是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一种创新性发展模式和新兴的市场竞争主体。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园区成为实现现代化、工业化的主要途径,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也是西部、东北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近年来,西部民族地区、东北地区结合区域优势,积极发展园区经济,打造现代工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现代物流园区、文化产业园区等。一方面,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为园区经济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另一方面,园区经济也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和载体。因此,必须构建园区经济与现代服务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实现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另外,东北地区一贯以来的制造业优势,也是其发展现代服务业不可忽视的基础,东北地区应注意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实现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从完善制造业市场竞争机制、促进产业之间的合作运行、鼓励生产性服务业技术创新三方面实现战略策略。
参考文献
[1]侯祥鹏.我国发达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比较:水平、结构与优势 [J].华东经济管理,2012 (10)
[2]许陆军,陆源.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东部地区高技术服务业发展能力评价 [J].科技和产业,2014 (7)
[3]张学良.中国交通技术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区域比较分析 [J].财经研究,2007 (8)
[4]孙爱玲.我国服务业生产效率的区域比较研究 [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6)
[5]崔新岩.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3 (12)
[6]郭晶.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区域差异的实证研究 [D].安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6)
[7]丁力.推进改革清楚区域协调发展障碍,南方日报,2014年5月12日,第F02版
[8]马泽平.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深化对策 [J].商业时代,2013 (10)
[9]马丽雅.西部民族地区的现代服务业跨越式发展研究 [J].中国商贸,201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