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视角下的管理会计:理论发展与实地调查(财会文库)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上篇 组织间合作情景下的管理会计理论发展

——与战略管理学科的理论融合

在过去的20年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通过组织间合作获取有价值的资源和(或)培养能力,从而获得比“苦练内功”更高的效率来推进企业变革和更新竞争优势(Oxley & Wada,2009; Perez-Nordtvedt et al.,2008; Mouritsen & Thrane,2006; Zaheer & Bell,2005)。所以,在某种程度上,组织间合作可以视为市场机制的替代,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之一(Barney,1997;周建,2002)。

对这一现象,战略与组织领域有许多重要流派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调查和验证(Cooper & Slagmulder,2004; Schilke & Goerzen, 2010; Markus et al.,2010; Mitsuhashi & Greve,2009; Gulati, 1998)。从理论意义上说,组织间关系包括一对一关系与网络关系(多对多关系),涉及合伙人之间达成战略联盟、股权合资以及专利互许、供应链合作等多种类型。与单体企业不同,组织间合作综合了内部化和市场交易的特点,是部分的一体化或准一体化行为(Ramanthan, Seth & Thomas,1997)。特别在企业内部化的效率较高,但是有许多条件限制了企业一体化时,形成外部的组织间合作就是必然选择。

在现有的理论研究中,以组织间关系为基础的合作具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合伙人之间的所有权甚或控制权联合;二是资源的相互承诺。组织间关系混合了合伙人的企业特征乃至合伙人或合作平台所在的国家制度和文化的特征(Borys & Jemison,1989; Shenkar & Zeira,1992)。这些特征比以市场为基础的交易关系具有显著的优势。对此,不同的理论流派提供了各自的解释。

交易成本观认为,合资的组织形式能够缓解市场失灵,节约交易费用。因为,组织间合作的各方可以通过股权等契约安排在金融或实物资产方面的共同投入产生相互质押,双方从组织间合作的绩效中共同得益或蒙受损失,从而取得了较高的激励相容。组织间合作还可以通过创建优越的监督机制来揭示信息、共享技术和保障绩效的利益一致来解决。

资源基础观则认为,通过组织间合作的吸收、运用与整合,合伙人投入的资源可以得到创造性的使用、重组乃至再造,这有助于组织间合作培育竞争优势,也可以给合伙人带来可观的回报。

从动态能力观的角度来审视,合伙人之间的合作代表了一种演进机制,即在不确定环境下确保战略的灵活性和合伙人之间的相互依存。从制度基础观的交流来看,合伙人之间的合作关系可以弥补制度和法律框架的不足,以解决组织间合作执行商业计划、利用资源过程中合伙人之间潜在的冲突和摩擦,甚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合伙人之间的机会主义问题和管理者的代理问题(Poppo & Zenger,2003; Luo & Park,2004)。

从内容上看,组织间合作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构念(Luo, 2002),被认为应当包括:确定战略目标和定位过程中的合作;在促进组织间合作实现目标过程中准备对有关问题让步;在战略决策中达成一致;在分配和执行权力过程中的合作;围绕组织间合作的业务活动建立管理规则和政策;在不确定条件下,共同协商战略问题;在职能领域的合作,如生产、研发、采购、营销、人力资源以及预算;在选择高层管理者与执行新计划方面的合作。当然,在实践中,组织间合作的具体内容可以不断延伸、拓展和变化重组。

给定组织间合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有许多文献观察到组织间合作的失败率较高(Greve et al.,2010; Kale &Singh,2007)。一方面是组织间合作的不断出现,另一方面是各种合作形态的不断死亡,这个悖论暗示有许多因素影响着组织间合作的成败。其中,对组织间合作的管理控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Lee &Beamish,1995)。

企业在组织间合作中作为相互独立的经济实体,没有绝对的权威可以相互支配,导致合作关系具有社会化特征。再加上合伙人文化和制度的差异以及合伙人对控制权的争夺,令组织间合作在管理上比单体企业更复杂,不同合伙人的资源联合和有效整合也更困难(Kamminga & Meer-Kooistra,2007)。

对此,管理会计领域的最新研究已经揭示,组织间管理控制与企业传统的内部管理控制不同,不能通过简单的科层制管理对合作关系、合作伙伴发布指令,相反,组织间管理往往是市场化和科层制的混合体(Masschelein, Cardinaels & Abbeele,2012; Hogg, Knippenberg & Rast Ⅲ,2012; Dovev, Haunschild & Khanna,2012;Krishnan, Miller &Sedatole,2011; Caglio &Ditillo,2008)。

但是,如何有效地在组织间合作中施加管理控制,帮助企业开展外部学习、获取资源和关系租金,以及如何推动组织间合作,实现合伙人之间的多赢或在组织边界之外创造新的竞争优势,这一系列问题是现实存在的。在现有文献中,关于组织间合作的研究分散在战略、组织与会计领域,而且各个领域的研究“自说自话”,缺少系统的梳理来完成理论上的“优势互补”,进而拓展组织间合作的理论基础。

对于上述问题的研究推进,本书将以跨学科理论整合的方式,吸收战略、组织与会计领域的不同研究,通过自上而下的归纳式理论整合,尝试对组织间合作与组织间管理控制进行深入探索。

这项研究对于发展组织间管理控制的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解读组织间管理控制的运用规律、作用机制与实施后果,是战略管理领域的弱项;对于组织间合作关系以及企业如何从组织间合作中吸收知识、资源的探讨,在管理会计领域较为薄弱。通过有效融合以上两个领域的研究,能够丰富组织间合作与管理控制的理论基础,推动组织间管理控制的理论演进,为探索组织间合作情景下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与管理制约提供新的启示,也可以解决管理会计领域组织间合作理论基础较为薄弱的问题。

最后,这项研究的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中国,许多本土企业开始实施外部合作战略,希望从外方合伙人手中取得技术或管理知识。但是,中国企业在组织间合作与学习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过于依赖外资公司提供的资源,对取得的知识缺少创造性的应用与探索。有些企业满足于引进外资的成熟产品或技术带来的中短期效益,长期来看与外方的实力差距反而在扩大。例如,中国的汽车产业至今未能取得整车制造能力,中国的移动通信产业至今未能在芯片上掌握自主技术。又如,中国的液晶面板产业付出巨大代价,仍然引进了落后的生产线;而韩国的三星集团、现代集团在经历二十余年的发展后,实现了落后企业的赶超,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巨头。两相对照,反映出中国企业对股权合资、战略联盟等形态的组织间合作中相关知识的消化、吸收和后续探索以及由此而设定的组织间管理控制等方面,还需要多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