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公务员招考专业教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政治

1.哲学的概念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理论,包含三层含义: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的基本问题

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方面,意识和物质哪个是本原的,哪个是第一性的,哪个是第二性的?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把哲学区别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凡是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是唯物主义;凡是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是唯心主义。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内容是:意识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依据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把哲学区别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凡是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是可知论;凡是主张世界不可能认识或不可能彻底认识的,是不可知论。对不可知论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组成部分,实践概念是它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是把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是资本主义矛盾激化和工人运动发展的产物。以《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为标志。它吸收和改造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特别是18世纪中叶和19世纪上半叶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成果。它的主要理论来源包括: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特别是他们的劳动价值论;19世纪法国复辟时期的历史学家基佐、米涅、梯叶里关于阶级斗争作用的论述;19世纪初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还有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此外,法国启蒙学者的思想和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学家的阶级斗争学说,也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料。19世纪科学技术的新成果,特别是细胞学说的确立,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的发现、进化论的新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

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6.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辩证唯物认识论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感觉到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制、摄影、反映。”也就是说,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它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科学的世界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

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它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学说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而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物质同物质的具体形态、结构和自然属性混为一谈的严重缺陷,找到了哲学物质概念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划清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同辩证唯物主义之间的界限。

7.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指宇宙间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式。运动是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所谓相对静止,是指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处于稳定和平静的状态,是物质运动的特殊形式。一般说来,相对静止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事物之间没有发生相对的位置移动;另一种是事物处于量变状态,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

绝对的运动和相对的静止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在坚持事物绝对运动的前提下,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对静止是衡量物质运动的尺度;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认识和改造不同的事物。

物质运动有一定的规律性。规律是客观事物本质性、普遍性和可重复性的关系。规律是客观的,又是可知的。人们可以认识、掌握规律去能动的改造世界。

8.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和运动观,深刻地阐述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统一于物质,是为实践和科学长期发展所证明的。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也是我们从事一切实际工作的立足点。要坚定不移地从客观物质世界及其运动规律出发,按照世界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世界、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9.意识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归根到底,是物质世界的产物。意识本质上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的作用表现为人类所特有的能动地认识世界,又通过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亦即人的主观能动性。

10.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是事物自身的固有本性,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联系的客观性由事物及其矛盾的客观性决定,承认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必然承认联系的客观性。

11.内因和外因

内因是指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指事物的外部矛盾。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辩证的: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它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的基本方向;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它对事物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即只有在内因具备的情况下,外因才能发生作用。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是我们党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哲学基础。

1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彻底的辩证法的前提,认识事物就是认识事物的矛盾,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及其侧面各有其特点。

13.质量互变规律

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这种规定性决定是这一事物而不是别的事物,把它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事物的质是和事物直接同一的,是通过事物的属性体现出来的。所谓属性,是指一事物和其他事物发生联系时所表现出来的特性,是事物质的外在表现。事物各种属性的有机统一,便构成一定事物全部的质。

量,即数量,是指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一切可以用数量来表示的规定性。

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在这个界限内事物的质和量处于统一状态,超出这个界限,就会转化为另一事物。

量变是事物在量的方面的变化,是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加或减少,以及各个组成部分在空间排列次序上的变化,是一种渐进性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的形态向另一种质的形态的飞跃和突变。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准。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的统一。首先,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其次,质变巩固着量变的成果,并进一步引起新的量变。事物由量变转化为质变,又由质变转化为新的量变,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构成了世界无限多样的辩证发展,这就是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

14.否定之否定规律

肯定和否定是事物矛盾着的两个方面。所谓肯定,是指保持事物存在的方面,它肯定这一事物是该事物而不是他事物。所谓否定,是指促使事物灭亡的方面。它促使一事物向他事物转化。肯定和否定是对立的统一。首先,肯定和否定是对立的,肯定是代表事物内部稳定、保守的方面,否定是代表事物内部活跃的要求变革的方面。其次,肯定和否定又是统一的,肯定离不开否定,否定也离不开肯定。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我否定,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死亡。它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决定性的环节。任何新事物都是在否定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二是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唯物辩证法认为,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否定不是简单的抛弃,而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

否定之否定是指事物经过两次否定,构成了发展的一个周期,在更高的阶段上得到新的发展。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实质上是事物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运动过程。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否定之否定过程,从表现形态上来看,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曲折过程。前进性是指事物发展的方向总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而前进上升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通过否定之否定来实现的。否定就是质变,就是新东西代替旧东西。两次否定,就是两次质变,就是两次新东西代替旧东西,因而事物运动的方向总是前进的。曲折性是指事物是在曲折过程中前进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通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这三个环节来实现的。

15.对立统一规律

唯物辩证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它是由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和对立统一三个基本规律和一系列范畴构成的。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实质和内容,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对立统一规律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中心,是把握和理解唯物辩证法和其他规律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是与形而上学对立的观点。

16.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这是指在复杂事物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个是主要矛盾,其余矛盾则为次要矛盾,或叫非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的存在决定和影响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对事物发展起主要作用,但是次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也会产生作用,不可忽视。其次,二者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另外,事物中矛盾的各个方面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有一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另一方则为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和次要方面在事物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往往决定着事物的性质。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也会相互转化。

这一理论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首先要分清主次,集中主要力量去解决主要矛盾,切忌不分主次的平衡论;其次,在工作中要坚持“两点论”,既要抓主要矛盾,也要认识到次要矛盾,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意识到矛盾的次要方面。要注意“两点论”和“重点论”的有机结合。

17.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合乎规律的、不可改变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趋势。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对立表现在它们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对事物发展只能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同时,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

18.现象和本质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之间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现象有真相和假象之分。真相是从正面直接表现事物的本质,假象是从反面歪曲表现事物的本质。

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统一的:第一,现象和本质是有区别的。现象是感官可以直接感知的事物的外部联系,本质是靠思维才能把握的事物的内部联系。现象是易于变化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现象是丰富多彩的,本质是比较深刻的;现象分别地表现本质的一个侧面,本质是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第二,本质和现象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的本质总是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的,而任何现象,无论怎样丰富多彩,又都各自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事物的本质。世界上没有任何离开现象的本质,也没有不表现本质的现象。

19.实践

实践是人们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它的基本特征是: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实践的客观性在于:构成实践的诸要素即实践的主体、客体和手段,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实践的结果也是客观的;实践的水平、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受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的制约。实践的能动性是指人能有目的地进行改造世界的活动,这是人和动物的最根本的区别。实践的社会历史性是指实践主体的人不是抽象、孤立的人,而是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凡是人的实践,都是社会活动。与此相联系,社会的实践必然受着一定的历史条件的制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体实践活动的对象、内容和水平都不相同。

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基本形式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种:生产实践,即处理人类和自然关系的实践活动;社会关系实践,即处理社会内部人们之间关系的社会活动,在阶级社会里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科学实验,即在一定的科学理论指导下,有明确目的、利用一定设施去探索规律性知识的活动。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20.辩证的认识运动

辩证的认识运动,首先是由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认识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两种形式,并经过这两个阶段实现了实践到认识的能动飞跃。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的关于事物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的认识。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借助抽象思维把握到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认识。

21.真理

真理,是指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里的正确反映。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真理的客观性或客观真理,主要是指在真理性的认识中包含不以人或人类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其内容是客观的,这是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二是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是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就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过程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的。真理的相对性也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从广度上来说,任何真理性的认识只是对无限宇宙的一个部分、一个片断的正确认识,是有一定范围的;从深度上来说,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只是对该对象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正确反映,具有近似的性质。

2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的唯一标准。一是由真理的本性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的符合,作为检验它的标准,既不是主观思想,也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而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社会实践;二是由实践的特性决定的。实践的特点是联系主、客观的桥梁,它能把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相对照,主观同客观符合的就是真理,不符合的就是谬误,因而它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23.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它是人们进行一切社会历史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地理环境、人口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一,但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方式是指人们进行物质生产的社会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它既是人类社会生活最重要的物质条件,又是社会物质生活本身的具体方式。社会存在主要就是指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主要体现在:①采取一定的生产方式进行的生产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②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一个社会的基本制度、阶级结构以及政治、法律、道德等观点,归根到底决定于这个社会的生产方式,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形态。③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化,决定着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的转变,人类社会历史首先是生产方式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和更替的历史。

24.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在社会精神领域中的反映,是精神现象的总和,包括社会的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它包括人们的政治、法律思想、哲学、艺术、宗教等意识形态和人们的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等等。

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① 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是社会意识的一个重要特点。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其次,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社会意识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必然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②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它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总是保持着一致和平衡。③ 社会意识具有能动性。社会意识的能动性亦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反作用有两种情况:一是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社会向前发展;二是落后或反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延缓历史的发展进程。

25.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指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贯彻和表现,这也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是指不以社会意识为转移的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社会意识是社会的精神生活和现象的总称,它包括人们的政治、法律观点、哲学、道德、艺术、科学、宗教等意识形式以及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等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同存在决定意识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26.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力即社会生产力,它所表示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生产力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无法自由选择的、既得的物质力量。生产力的构成非常复杂,就其基本要素来说,包括劳动对象、以生产工具为主的生产资料和从事社会生产劳动实践的劳动者。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尽管科学技术本身不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但它渗透在生产力的各个基本要素中。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性的社会关系。它所表示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物质经济关系。生产关系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其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27.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指同物质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一般是指一定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和设施。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两大部分。

社会形态是指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联系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它表现为: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上层建筑也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而且上层建筑的变革方向也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另一方面,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上层建筑是为维护、巩固和发展经济基础而服务的。

28.群众史观

群众史观,它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出发,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最基本的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历史,其中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力量,而人民群众是首要的生产力,这样就合乎逻辑地推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指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一切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内容。其中,参加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始终是人民群众的主体。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主要表现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9.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邓小平同志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基础,概括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这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条思想路线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30.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实事求是的含义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求”就是去研究,“是”就是事物的规律性。“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情况出发,经过研究把握事物固有的规律性,作为行动的向导。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内在的统一:①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解放思想就是为了做到实事求是;②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内在的要求和目的,只有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才是科学意义上的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是指理论和实践、主观和客观保持具体的、历史的、动态的统一。十六大报告指出:“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与时俱进的实质就是不断创新。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与时俱进的前提和动力。不打破旧的观念和条条框框,不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就不可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目的和内在要求。只有坚持与时俱进,用发展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才能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推向前进。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

31.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1995年《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在党的十四大对邓小平理论概括为九个方面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引申和展开,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括为十六个方面的内容:

(1)社会主义建设思想路线理论: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理论的思想前提。

(2)社会主义本质和发展道路理论: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指明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3)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做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情基础。

(4)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理论: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5)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理论:规划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

(6)社会主义改革理论。

(7)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理论。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9)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理论。

(1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理论:强调两个文明一起抓,教育人们民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11)社会主义建设政治保证理论。

(12)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强调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必须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断改善和加强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改善和加强自身建设。

(13)社会主义依靠力量理论: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各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14)社会主义军队和国防建设理论:强调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军队和国防建设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紧紧围绕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加强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15)祖国和平统一理论。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

(16)社会主义对外战略理论: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3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这个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有: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全国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和当代资本主义在竞争中并存发展。

3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规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任务、奋斗目标、根本途径、根本保证、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要坚持这条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3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就要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就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收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35.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内涵是:①社会主义首要的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要求我们党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②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条件,实现共同富裕是目的。③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完善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

36.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要求我们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实行计划生育,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改善生态,走循环经济之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7.科教兴国战略

科教兴国战略是指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3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39.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40.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通常是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胡锦涛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素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发展。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