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经营理念的形成
只要商业银行有经营者,就会有其经营理念。400多年来,商业银行经营者主导着理念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同时也推动着商业银行的稳步发展,在每种经营理念中都包含着对票据经营理念的理解和认识。
一、真实票据论
经营者认为,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存款,然后再贷放给需要的客户,从中赚取贷款与存款之间的利差收入。商业银行应能随时满足存款者的提现需求和贷款者的正当贷款需求,也就是说,商业银行需要有强大的流动性来满足客户的流动性需求。但是,客户的提现和贷款等需求都是难以预料的,一旦银行可以即时支付的现金款额无法满足需求,就容易出现流动性困难的状况,严重的流动性危机还会导致银行破产。与其他金融风险一样,流动性风险源自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只有拥有充足的流动性才能为银行自身争取更多的时间,解决已出现或将要出现的问题。流动性危机对商业银行的打击不仅会使银行的经营陷于困境,还会严重影响银行的信誉,甚至关系到银行的生死存亡。
常用的流动性衡量指标是流动性缺口。在未来一定时期内,银行能获得的资金和应偿还的债务之间的差额,明显反映了该银行的流动性能力。为了衡量这种能力,应将未来一定时期内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之差定义为流动性缺口。若流动性缺口为正值,则表明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资金的占用大于供应,银行就必须通过动用现金储备、变现流动资产或者在市场上获得新的资金来填补缺口。如果流动性缺口为负值,则表示该银行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有现金流量的盈余。当然这种盈余表明了银行所具备的流动性能力。
当出现流动性缺口时,银行可以通过减少存储的流动性(如变现某些流动资产)或者在金融市场上购买资金来填补缺口。商业银行如果能够存储流动性和购买流动性,则流动性的衡量也应该关注这两方面。一般来说,根据财务报表中的资产和负债及现金流量来衡量流动性比较容易,而衡量银行存储、购买流动性的能力则较难。银行能否在市场上以合理的价格获得流动性,不但要依赖银行本身的信誉和筹资渠道,还要依赖市场的信用以及其他相关因素。早期流行的商业贷款理论(也称作真实票据论)认为:银行的贷款,特别是短期商业贷款(包含商业票据),本身就具备流动性的特点。按期偿还的短期贷款的利息和本金能够满足存款者的提现需求以及新贷款需求。如果银行能合理地选择贷款组合,那么就可以保证每天都会有一定的现金流入(贷款本金和利息)。因此,有了合理的贷款组合再加上有效的投资组合,银行的资金流入便能够保证其流动性需求。
由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中提出的真实票据论对单一银行制商业银行的经营十分重要,是独立核算的商业银行平衡头寸的基础理念。
我国制定《票据法》的基础就是遵从真实票据论。曾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的周正庆在制定《票据法》草案时就受到国务院的委托,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和副委员长们汇报说:“票据实质上是存款货币的一种表现形式。票据的流通也就意味着存款货币的流动,它不会引起货币总量的变化。并且票据的签发、转让都是以一定的资金或者商品为基础的,因此票据的流通转让不会引起通货膨胀和信用膨胀。”
二、资产转移理论
早在1918年美国的经济学家莫尔顿(Moulton)就在其发表于《政治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上的《商业银行及资本形成》一文中指出:流动性和安全性的要求是商业银行必须关注的,但仍应加强和提高盈利性,如多持有可转换的资产能使银行在需要流动性时迅速变现,在不影响流动性的前提下也提高了盈利性。他所说的可转换资产是指政府公债等信用良好的短期融资工具。
在资产转移理论的鼓励下,随着当时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商业银行资产结构中的短期国债和票据贴现等业务得到迅速发展。资产转移理论与真实票据论一样,指出商业银行应保持平衡流动性的能力,但扩充了商业银行对资产运用的限制,从认为只能运用短期自偿性的贷款和票据扩充到认为可以从金融市场上购买国债和票据,这是商业银行经营理念的一大进步。
由于我国的商业银行经营者已经逐渐认识到了资产转移理论对提高本行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性,所以纷纷进行深化研究。如中国工商银行提出了反周期理论——在全年经营中,如上半年贷款需求不足,则就尽量从票据市场上购买票据来充实规模,下半年再将票据卖出而腾出规模、多做信贷业务以扩大收益。中国工商银行还利用资产转移理念,平衡全年经营计划,以达到收益最大化。交通银行提出了全周期理论——在一个核算周期里充分运用资产转移平衡其规模。部分商业银行为了掩盖其超常规发展的事实,则会选择在季度末或年底之时将票据资产卖出,平衡其资产与资本金的配比关系。
三、预期收入理论
预期收入理论是美国金融学家普鲁克诺在1949年出版的《定期放款与银行流动性理论》(The Anticipated Income Theory)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态从根本上是取决于贷款的按期还本付息原则的,归根结底是以借款人的未来收入为基础的,并与其收入的大小成正比关系,所以银行应密切关注借款人的未来收益。如果未来收益有保证,则完全可以进行收益更高的长期贷款和投资,只要使资金回流具有可控制性,就同样也可以保障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预期收入理论为商业银行拓展市场提供了理论依据,丰富了商业银行的管理理念,把短期资产的经营扩展到中长期领域中去。但该理论要求能对商业银行经营的产品及客户做出严谨的预测,通过判断来确定未来预期。
预期收入理论具体表现在商业银行的票据经营上,为开展商业汇票的承兑业务、商业承兑汇票的包买业务以及操作票据发行便利业务等提供了理论指导。对所准备开展的业务的预期、可行性分析,包含对客户的经营情况的把握、现金流量的预测以及所在行业所处生命周期的分析等。
四、负债管理理论
负债管理理论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它是以银行通过积极主动借入资金的方式来维持资产流动性的一种经营管理理论。这个理论一改以往资产管理理论提出的严格期限对称原则和追求盈利性时强调存款制约的原则,主张以主动负债来保证银行的流动性。协调流动性与盈利性的矛盾要求将银行经营管理的视角拓宽到负债管理方面,并使银行降低流动资产的储备水平,增加银行负债的主动性与灵活性,提高资产的盈利能力。
近年来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广泛经营票据,主动负债以获取资金,从而将其转化为存款来支持资产的扩张。其具体形式就是积极承兑、扩大票据转让。如采用卖出回购、转贴现、向中央银行再贴现等方式获取资金。在实际操作中,常常能看到一些商业银行在收取客户的存款保证金(获得第一笔存款)后给予开出票据(或包买其票据),追回后办理贴现并暂时锁定贴现款项(获得第二笔存款),将已贴现的票据卖出以得到回款(获得第三笔存款),这种信用创造的方式,使自身在某个时点上的负债最大化。在一些基层商业银行经营者眼里,用这种方式不仅比到存款市场上拉客户容易,同时也达到了时点的平衡。
五、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它是当代先进商业银行经营者的主导理念。这一理论总结了资产管理理论和负债管理理论的优缺点,吸收了资产管理理论和负债管理理论的合理内核,对两者进行整合、优化、平衡后提出了综合管理的理论。《巴塞尔协议》的宗旨已被日益具有合规性的商业银行经营者所接受。越来越多的经营者在按照国际先进商业银行的理念去研究和追求资产负债的对称,他们将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视为统一的整体加以考虑,并将经营的资产有效分散,避免将其置放在“一只篮子”里。
在推行资产负债的管理理论中,运用和经营票据成为一个不可偏废的重要构成和专业技术:买卖票据可以扩大和减少资产;对票据的买入返售或卖出回购可以帮助达到时点平衡;对票据的承兑是利用表外科目的或有负债;办理贴现是增加资产等等。在推崇或实施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实践中,我国很多股份制商业银行已经开始研究票据业务的“综合经营”战略,使自身对票据的经营产生更深入的理解。
渡过2000—2005年我国银行业困难时期的银行家们都知道,这一时期银行经营的困难主要表现为资产结构中不良资产占比较高,之所以会形成不良资产,是因为当时的资产全是贷款,贷款相对来比较具有刚性,不利于调控,当市场或政策出现了变化时,不能随时调整;而票据资产具有柔性的特点,当资产与负债匹配受到影响时,可以进行市场化买卖。现时我国的银行家们已经认识到:在商业银行的经营中,在资产结构匹配方面,不仅应有刚性的贷款而且还应有柔性的票据,要做到刚柔并济,这样才能更安全地运行和创造良好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