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苏联及东欧一些国家的道德社会学研究
在苏联,“道德社会学”这个术语本身,是由Э.丘尔克盖姆在20世纪初引入科学研究的。但是,直到20世纪80年代,研究这个问题的著作仍是寥寥无几。究其原因,也许正如А.И.吉塔连科所言:“这个术语以及类似术语在苏联哲学论著中未能活下来,因为它们深受不准确或内容包罗万象之苦。”道德社会学方面最早的专门著作之一是哈尔切夫在1965年写的《道德是社会学研究的对象》一文。80年代以来,这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比如В.Т.甘仁、Ю.В.索戈莫诺夫的《伦理学和道德进程管理》(1980),再比如В.M.索科洛夫的《人的道德发展社会学》(1988),等等。苏联的道德社会学研究与解决马克思主义伦理学问题息息相关,这也是苏联道德社会学的重要理论特色之一。“在我国,深入地研究道德社会学问题与解决马克思列宁主义伦理学问题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些问题,在Л.М.阿尔汉格尔斯基、В.Г.涅斯捷罗夫、А.А.古谢伊诺夫、С.Ф.阿尼西莫夫、Ф.Н.谢尔巴克、Н.В.雷巴科娃等人的著作中已有充分的反映。”在波兰,20世纪60年代初,伦理学家М.奥索夫斯卡出版了一本名叫《道德社会学·问题概述》的书。20世纪70年代,保加利亚的研究者也曾做过确定道德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尝试,Ж.奥萨夫科夫在《社会学是一门科学》(1971)一书中,就把“伦理社会学”作为一门科学列入了社会学的体系结构之中,并认为伦理社会学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分出来是可能的。另一位研究者 К.涅舍夫在《道德的社会学尺度》(1979)一书中,给道德社会学下的定义是“关于受社会结构和社会矛盾制约的道德现象的专门知识”,并揭示了道德社会学的任务。可见,苏联、东欧一些国家确有一些学者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和探讨,但是近些年来该地区的道德社会学研究却发展缓慢。
纵观道德社会学的产生及其大致的发展状况,可以看出:早期的道德社会学探索奠定了这门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基础;“二战”以后,道德社会学的研究内容不断丰富,研究方法日渐成熟,但是,纯粹的道德社会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却很不够,使得道德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构仍然显得比较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