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找寻“作文困惑”的解药
朱汉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写”则怠。
写作(作文)的重要性,我个人总结有以下几点基本认知:
1.写作是汉语能力的最高形态。学生如果不会写、写不好,就是“汉语能力欠缺”。
2.一个人见闻、经历再多,再有思想和灵感,如果不写出来,都是白搭和一场空。
3.写作是一种综合思维活动。写作能力是思维能力的体现。
4.写作的功能,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发现力、思维力、审美力等全面素养。这种素养不仅决定了他们做事的能力,更影响他们成人后的品格。
有幸的是,对于写作的价值和意义,随着高考改革和文化复兴的滥觞,整个教育界和全社会有了越来越广泛的共识。不幸的是,我们当下的教育体制中,对于写作的重视程度仍然不足。而在日常作文教学中,课程无体系,内容无序列,教师无方法,课堂无范式,写作无示范,学生无兴趣等现象仍然长期而普遍地存在。
2012年,美国童书作家山姆·史沃普所著《我是一支爱写作的铅笔》出版,在国内教育界引起很大震动。在史沃普的创意写作教室里,孩子们不是在学习写作,而是在享受写作的快乐!一时间,国内模仿者竞相出现。可热潮一过,问题就来了:山姆·史沃普重在启发孩子的想象力,他们最终呈现出的作文可以千姿百态,但放在我国的学校评价体系里,这样的作文往往难以得高分。毕竟,写作对孩子来说,并不完全是随性的个人行为,还是考试和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那怎么才能将写作的快乐和升学考试的规范结合起来呢?
我一直赞同一句话:好的应试教育,应该是素质为先;好的素质教育,应该是应试有方。这说明,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从来就不是一对天然的矛盾,关键看我们怎么教,怎么评价。
丁寅出生于教师世家,大学读的师范专业,又有十多年记者和作家经历,专业背景和职业历练让他兼具老师的传授能力、记者的敏锐思维和作家的创作才华。从去年开始,短短一年时间,丁寅连续推出三本写作教育专著,其积累之功和勤奋之用可见一斑。
据我所知,丁寅在教学实践和科研思考中,一直在努力探求当下青少年“作文困惑”的解决之道。他从心理学、写作学、新闻学、教育学四个角度切入小学作文教育,形成自己一套独特的理念、课程和方法体系。他相信:好文章的标准,应该是一致的,不管是考试、竞赛还是文学创作。
丁寅的书,定位于“创意作文课”,先后聚焦了“会呼吸的作文”“有个性的作文”“会思考的作文”,个人认为直指当下写作教育的时弊和痛点。与其说他在追求“创意”“创新”的概念,不如说他是要回归语文和写作的本源,探寻语文和写作的根在哪里。
丁寅也是楚才作文竞赛的专家评委。他所倡导的“创意写作”,与“楚才”的追求高度契合。“楚才”一贯反对“模式化、套路化、概念化、标签化”写作,反对以“得分点”为核心的“应试写作”。“楚才”的核心理念可以这样表述:
——我手写我心,我口说我事,小我现大我。
——最看重真性情、真思想。
——真诚比技巧重要;思维(思想)比文笔重要;情趣比主题重要。
——生活即文章,作文如做人。
丁寅倡导“会呼吸的作文”,就是要回到人的本位,写出人的真味,气息畅通,自在灵动,如生活常态和生命表征。
丁寅倡导“有个性的作文”,就是要回到人的本性。文章“有个性”,是一种高级状态,有独特性和辨识度,超越平庸和凡俗。文章有个性的背后,是作者本人有个性,包括语言风格、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等。这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天性。
丁寅倡导“会思考的作文”,就是要回到人的本能。孟子有曰:“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自己没有思考和想法,不要指望别人明白你在说什么。生活的经历和见闻,不能自动变成“好文章”。有思考,文章才有灵魂。
记者、作家、老师,跨界融合的“丁丁老师”,总是习惯用最通俗的语言来说道理,写故事,讲方法。写作教育从来就不是学校可以独立完成的任务,同理,他的书,希望老师、家长和孩子可以共读。写作是生命的记录和成长的历练,除了道理、方法,相伴而行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朱汉华,楚才竞赛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知名媒体人。中国写作学会特聘研究员,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专家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