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恐怖新军因何而成
“伊斯兰国”异军突起的原因,可归结为“趁乱”而“作乱”。2003年伊拉克战争以来,特别是2011年“阿拉伯之春”之后,中东地区乱象丛生。多国动荡给这个恐怖组织提供了“藏身处”和“练兵场”,民众的不满扩大了其宣传蛊惑的影响力,而美国的一己私心、复杂的地区矛盾,则是其能在多国打击下剿而不灭的根源所在。
第一,美国难辞其咎。纵观“伊斯兰国”的兴起历程,美国对伊、叙的政策起到了直接的“助燃”作用。2003年3月,美国以摧毁伊境内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主要借口(事后证明为子虚乌有),联合英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并推翻了萨达姆政权。战后,美在伊建立了以教派、民族及部族划界和分权的政治制度,并遣散了全部逊尼派军队。这些举措直接导致了失势的逊尼派与人数占优、掌权的什叶派的尖锐对立,很多逊尼派官兵加入反政府武装或极端组织,针对美国和什叶派人士的恐怖袭击激增,安全形势恶化。尽管后来美国竭力敦促伊当局加强选举的代表性和透明度,改善逊尼派的政治地位,甚至一度拉拢部分逊尼派部族武装共同打击极端组织并取得成效,但仍难以缓释派别对立的根本矛盾。分权制度下,伊国内原有的教派、民族和部族分野及身份认同趋于固化;民主选举中,各派矛盾有了合法的释放渠道,人数较多的派别难以落选,而当政者始终谋求大权独揽——这些直接导致了各派冲突无法真正化解。2011年,美国撤军,独留伊安全部队苦撑危局,更给“伊斯兰国”迅速做大创造了机会。
美国对叙利亚的政策则更加矛盾复杂。一方面,想借推翻卡扎菲之势在叙利亚复制“利比亚模式”,拔掉另一个反美挺伊朗的政权;另一方面,中东变局的后续发展与美期望相距甚远,“伊斯兰政治力量上升和极端主义、恐怖势力的回潮,是美最不愿见的”[1]。因此,欲战略收缩的美国一面给反巴沙尔政权的乱局推波助澜,一面不愿走到台前投入力量,只想借盟友之手达成目的。这种危险而自私的政策,对造成当前叙乱局一发不可收拾有很大责任。而“伊斯兰国”正是在叙利亚内乱中“征兵”并“练兵”,不断壮大队伍。
第二,伊、叙两国的弱化。“伊斯兰国”之所以能做大,和其身处的伊、叙两国国家能力不断衰弱有密切关系。具体来说,在后萨达姆时期的伊拉克,什叶派、逊尼派和库尔德人难以组成团结政府,国家几近分裂边缘。2010年什叶派领导人马利基连任总理后,不仅拒绝履行组阁时的分权承诺,反而指控逊尼派副总统哈希米参与和指挥了恐怖行动,对其进行追捕、起诉,借此打击逊尼派政敌,并将逊尼派自治组织“觉醒委员会”及其下属武装“伊拉克之子”边缘化。后者曾参与美国与伊政府共同打击“基地”组织的行动,被视为教派和解和国家稳定的象征。[2]这种错误的政策直接导致马利基政府在逊尼派聚居区民心尽失,为后来“伊斯兰国”在该地区攻城拔寨埋下了伏笔。
反观叙利亚,自2011年陷入内战以来,其混乱局势就像一块磁石吸引着各国“圣战者”。据联合国“基地”组织/塔利班监测组统计,目前共有来自80多个国家的13000多名外国“战士”参与到叙利亚内战中。[3]而叙反对派更是鱼龙混杂,最多时有超过5000个武装反对派派别同时存在,并互相厮杀。这其中,秉持极端主义的“胜利阵线”等派别战斗力强,是与政府军战斗的中坚力量,反倒是最初占据主导地位的温和派“自由军”不断被边缘化。“伊斯兰国”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借“胜利阵线”招徕大量境内外武装人员,扩充自己的力量。
第三,中东局势的动荡。2011年以来的中东乱局,可视为多层次结构性失衡的产物。在国家间关系层面,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留下一定权力真空;一些地区老牌强国,如叙利亚、伊拉克和埃及等国自顾不暇,势力走弱,而海湾国家和伊朗等国则借势走强,欲谋求权力格局优势。旧有国家力量结构平衡崩塌了,新的平衡远未达成。这样的局势为各类极端组织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一方面,各国在打击恐怖主义组织时往往夹带权力博弈的利己“私货”,无法形成有效合力,难以真正打痛恐怖组织的生存基础;另一方面,国家间争斗愈加激烈的大环境,加剧了民族矛盾和教派冲突,使得仇恨不断升级,这为恐怖主义组织以宗教名义伺机作乱培育了土壤。
在国内层面,利比亚、也门、埃及等一些国家的旧政权被迅速推翻,但新的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尚未找到。强人政治下达成的脆弱平衡被摧毁后,曾被压抑的各类矛盾喷涌而出,叠加上悬而未决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迟滞、受过教育的青年大量失业等老问题,可谓“旧伤未愈,又添新创”。“因乱求治”的前景黯淡,已习惯社会动员的群众更难接受尚不如“革命”前的境况,愤懑、不满情绪蔓延。这些都为极端思想的传播和恐怖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注释
[1]李伟健:《大国政治的悲喜:叙利亚危机启示录》,载《学术前沿》,2014(5下)。
[2]参见王鸣鸣:《中东乱局下的仇恨与杀戮——“伊斯兰国”突起的原因及挑战》,载《当代世界》,2014(10)。
[3]参见《联合国安理会第7272次会议会议记录》,见http://www.un.org/zh/documents/view_doc.asp?symbol=S/PV.7272,2014-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