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企业动态能力研究(新闻传播学文库)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1 企业动态能力研究

企业动态能力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从企业战略研究的企业能力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理论分支。要准确地界定动态能力理论与企业战略理论研究的关系,需要对企业战略理论的渊源以及发展脉络进行简要回顾和总结。

2.1.1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可以追溯至新古典经济学和古典战略观两个不同的源头。以古典经济学为起点,分别演化出了企业理论、熊彼特竞争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等多个研究分支。企业理论以Coase[5]的研究文献为基础,研究者分别从经济学视角、社会学视角和组织学视角进行了拓展研究。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战略管理领域最根本的问题是企业如何获得竞争优势[2]。根据对企业性质和竞争优势来源的不同理解,以及对企业和环境关系的不同解读,企业战略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流派。不同的战略理论流派有其不同的经济学基础和假设,形成了不同的发展脉络。如图2—1所示。从早期的战略思想发展到当今的动态能力理论,企业竞争战略的研究范式从传统的均衡和可预测的范式向非均衡和不确定性的范式转换,研究重点从竞争转向竞合、合作,乃至是超越竞争,研究时点也从企业资源的历史性积累转向对其未来不确定性的掌控。

图2—1 企业战略理论的演进及动态能力理论的位序

资料来源:根据汪积海《动态能力与企业成长》(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整理并完善。

2.1.2 动态能力理论的源流

动态能力的理论起源可追溯到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即竞争优势建立在创造性毁灭以及将现有的资源生成新的组合的基础上。Penrose[10]的企业成长理论、Nelson和Winter[6]的演化理论等也为动态能力理论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就本质而言,动态能力理论是在资源基础观以及企业能力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吸收了演化经济理论的部分观点。

资源基础理论起源于企业成长理论。企业成长理论是通过对企业内部资源的分析来研究企业发展的理论,它认为企业资源的产生和积累是不断进行的,从而为企业成长提供了新动力。资源基础观假设企业是异质性资源的集合体,具有价值(valuable)、稀缺(rare)、难以模仿(inimitable)、不可交易(nontradable)的资源(VRIN),是经济租金、绩效和竞争优势的来源。外部市场结构与市场机会虽然对企业的竞争优势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并不是决定性因素[7,8]。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应具备异质性、竞争的事后限制、不完全移动性、竞争的事前限制等四项标准[9]。该理论虽然较好地解释了竞争优势的内部来源,但建立在静态均衡的假定上,因此其局限性在于不能很好地解释在快速和不可预测的环境下企业怎样和为什么拥有竞争优势。

针对资源基础论的不足,一些学者开始透过资源表象,从企业配置和利用资源的能力来分析竞争优势的来源[10]。Richardson[11]正式使用“能力”(capabilities)来描述企业的知识、经验和技能。Hamel和Prahalad[12,13]提出了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就短期看,公司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决定公司的竞争力;但从长期来看,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培育和增强公司的核心能力。因此,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对产品的竞争或业务单元对业务单元之间的竞争,而是核心能力之间的竞争。企业能力理论克服了企业竞争优势结构论片面强调市场作用,把企业看成同质性的的缺陷,从企业内部和外部结合的角度寻找企业竞争优势的成因。但是他们在强调企业异质性的同时,假设产品市场的同质和不流动,基本上放弃了产业环境分析,这使得核心能力理论的发展受到了制约。因为在动态市场环境中,由于沉没成本效应、替代效应以及创新的路径依赖所造成的刚性使企业无法保持与环境的动态战略适应,核心能力有可能发展成为妨碍业绩的桎梏[2,14]

(3)动力能力理论。动态能力的术语最先运用于系统工程领域,在动态能力概念正式提出前,已有与动态能力类似的概念,如整合能力、组合能力、关键能力或元能力等[15]。战略管理意义上的动态能力概念首先是Teece等在1990年以工作论文的形式提出来的,1994年Teece和Pisano在“The Dynamic Capabilities of the Firms:An Introduction” [1]一文中首次将“动态”的观点引入到企业能力的研究中,并正式提出动态能力这一概念。该文经作者修改完善后1997年发表于《战略管理杂志》。由于该论文思想的成熟性与《战略管理杂志》的影响性,一般认为动态能力理论提出于1997年。在该文中,Teece对动态能力的含义和基本理论框架做了进一步阐述,将动态能力定义为企业整合、构建和重组内外部能力(competence)以适应快速变化环境的能力。其中“动态”是指组织为了应对外部环境变动而拥有的更新的能力。当产业技术的变动速度较快或变动幅度较大时,未来市场竞争将充满更大的不确定性,这时厂商的创新反应能力就显得极为重要。而“能力”一词则强调修正、整合及重新配置厂商组织内部与外部的技能、资源来配合环境变动需求的能力,也就是一种整合能力或组织能力。这个定义可视为动态能力的原始定义,其后的许多研究基于对该定义的解读展开。在Teece的动态能力战略模型中,只有那些能够及时响应、快速创新、具备高效整合和重新部署内外部能力的管理才能的企业才能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取胜。Teece的动态能力框架包括三个维度:过程(process)—位置(position)—路径(path),简称3P模型。动态能力内嵌于各种各样的组织过程,这些过程是由企业的资产位势(特别是专用性和互补性资产)和历史演化路径所塑造的,它们决定着企业的竞争优势。

2.1.3 动态能力理论研究

作为战略管理研究领域的重要理论和正在发展中的理论前沿,在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共同参与下,动态能力理论获得了较为全面的拓展,目前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动态能力的内涵、特征与构成维度、动态能力的演化机理、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的逻辑关系以及动态能力与绩效的关系的实证研究等方面。

(1)动态能力的概念。对动态能力概念的界定是研究的起点,由于不同流派对能力本身的理解不尽相同,动态能力的概念也不尽相同。随着研究的深入,Teece的原始定义也遭到了一系列的质疑。如果以能力来定义能力,则存在同义反复的问题,而作为改变能力的能力存在能力的无限后退问题;如果将动态适应环境的能力和导致“变化”的能力都视为动态能力,则会带来动态能力的泛化问题,动态能力成为竞争优势的同义语,动态能力概念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上述问题造成动态能力概念抽象化和内涵的模糊不清,加之理论研究的视角和目的也各不相同,形成了动态能力理论研究丛林的现象。表2—1列示了一些重要学者对动态能力的概念化定义。

表2—1 动态能力的重要定义及主要观点

资料来源:本书作者整理。

(2)动态能力的研究流派。根据研究视角的不同,动态能力理论可分为整合观、技术观、演化观和知识观等流派。整合观认为动态能力是改变能力的能力,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嵌入这样或那样的组织过程中的能力,即在企业内部运行的、由过程和位置所决定的高绩效的惯例[2,16]。技术观认为企业整合能力尤其是技术整合能力就是企业的动态能力。技术整合能力即企业在有关自身业务的技术知识演变中挑选出部分与自身现有知识基础关联的技术知识,并执行这种关联的能力[17]。演化观认为动态能力是可以确认的明确流程(process)或常规惯例(routines),是一系列能力的动态集合,包括整合资源的动态能力、重新配置资源的动态能力及与获取和让渡资源有关的动态能力[14];或是一种集体的学习活动模式[18],企业通过它能够系统地产生和修改其经营性惯例,从而提高企业效率。知识观认为企业的本质要素是创造、转移、组合、集成和利用知识资源的能力,知识资源是企业能力的基础,是动态能力所运作的所有资源中最关键的一类[19]。因此动态能力的发展和使用背后是一系列知识管理过程,而动态能力的产出——可用的知识组合是新的运作能力的基石[20]。必须看到,目前的研究对动态能力的定义和衡量问题并没有达成一致,这种分歧恰恰说明了动态能力的因果模糊性,从而使其具有持续竞争优势来源的作用。

(3)动态能力的本质属性。尽管存在着动态能力研究的不同流派,但对动态能力的一些本质属性,目前已基本达成共识。第一,环境的动态特征成为动态能力概念的出发点,应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调整是这些定义的共同特征。第二,动态能力在特征上与核心能力有相似之处,具有价值性、异质性等特征,此外还具有一些自己独特的特征,如复杂性、转变性、主观能动性和开拓性。第三,动态能力是组织能力中的高阶能力,是作用于基础能力的能力,对基础能力进行提升以匹配变化的环境。第四,动态能力是植根于组织过程中的能力,融入企业日常组织程序中。第五,动态能力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能力改变的过程就是追寻新知识的过程,其结果是建立一套新的知识结构。

(4)动态能力的构成维度。动态能力概念界定的多元性及理论内核的模糊性导致对动态能力的构成维度划分也各异。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和完善,目前动态能力维度划分研究相应地呈现两种倾向:一是在秉承Teece等[2]最初的动态能力概念的基础上,把动态能力的行为维度扩展到组织认知维度,将其视为企业完成抽象的组织和管理过程的能力[3,22,24,32—35],如企业构建、调整、整合、重构内外部资源或能力的能力,企业感知和识别机会和威胁的能力,企业剥离和释放资源的能力或者进行学习的能力等,不断丰富和完善动态能力的构念体系;二是从组织和实证的角度把动态能力视为企业完成具体的战略和组织过程的能力,如产品开发、结盟、战略决策能力,营销和研发能力,创意、破坏市场、开发新产品和新流程的能力,或者开发新产品或服务、实施新的业务流程、创建新的顾客关系、改变经商方式的能力[14,31,36—40]。从前因和后果两个方面深化动态能力的理论研究如图2—2所示。本研究认为造成动态能力概念和维度界定差异化的原因在于动态能力的多维性和多层次性,因此,应从整合的视角来认知和划分动态能力。

图2—2 动态能力维度的划分

(5)动态能力的形成。对于动态能力的形成机制,动态能力的各理论流派从不同的研究视角进行了阐释。归纳起来,动态能力的形成受到下述因素的影响。一是动态能力的形成是由企业所拥有的资产位势和历史发展路径所决定的。二是组织学习机制引导与塑造着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与演化过程,深度学习与动态能力的形成与演化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动态能力是(隐性)经验积累、知识表达(外在化、清晰化)与知识编码三个学习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41,42]。学习机制不仅主导着动态能力的演化,也同时构成了路径依赖的基础[14]。三是动态能力形成过程就是企业形成技术轨道和技术范式的过程。从技术角度而言,能力的动态性是由技术决定的,动态能力的实质是实现企业技术能力发展演化的管理过程,是在一定的技术范式背景下的动态演化[43,44]。本研究认为,组织学习机制在企业动态能力的演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6)动态能力的理论贡献和局限性。动态能力理论从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综合的视角来考虑企业战略问题,弥补了产业结构分析和资源基础理论的不足。波特的竞争力模型基于产业内企业同质的假设,存在以下缺陷:一是强调外部环境对竞争优势的影响,忽视了企业内部的特质因素。二是将产业定位作为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但事实上,同一产业内的企业之间仍存在着利润差异。三是波特的价值链分析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但忽视了企业自身能力的问题和顾客价值的创造。四是易误导企业实施无能力支持的多元化战略。动态能力框架以商业生态系统取代产业环境作为分析单元,考虑组织、机构和个人等利益共同体对企业以及企业的顾客和供应商产生的影响,强调顾客价值的创造和实现。资源基础理论将战略分析基本单元深入到企业的资源与能力层面,力图打开传统企业分析的“黑箱”,但是关于企业绩效和竞争优势的分析由于过于抽象而难以具有企业微观层面的可操作性。动态能力理论认为资源基础观的不足在于,企业在建立有效且具竞争力的资源时,必须基于动态产业环境与竞争状况的考虑,且以市场测试来考验资源,因为资源的真正价值应该取决于市场力量,位于稀缺性的、顾客需求的且能用于消费者愿意付钱购买的商品上与具有专属性的交集处的资源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资源[45]。竞争优势来源于厂商的管理与组织流程、专用性资产和发展路径,故将战略分析基本单元转移到企业内部的流程与惯例层面。因此,动态能力理论比产业结构分析和资源基础观更能够解释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较之资源基础理论、核心能力理论和知识基础理论更具系统性和全面性。

企业动态能力理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一是仅仅分析了企业竞争优势的中间层面,缺乏从战略逻辑的高度对组织竞争优势的多种来源及其相互关系的全面考察。二是过于强调企业成长的内部路径依赖性,忽视网络机制和合作对企业演化的影响。三是缺乏具体性和应用性。尽管作为一个整合性框架而言,动态能力理论受到重视和肯定,但在具体性方面仍有欠缺。对动态能力的研究存在从以往传统宏观的战略管理领域向更加微观领域迁移,以使对企业实践更具指导和实用价值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