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马克思主义的两个伟大发现
马克思、恩格斯在半个世纪的艰难岁月中,以他们惊人的毅力和渊博的学识,为创建一门崭新的社会历史科学奉献了毕生的精力。他们的研究既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一切优秀遗产,又分析概括了社会实践的丰富经验和创造,在哲学、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等众多学科领域实现了空前的革命变革,第一次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他们的研究成果集中表现在对社会生活的两个伟大发现上:一是从对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研究中发现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改变了几千年来用唯心主义解释历史的传统,第一次把历史的变迁和说明置于社会物质生产或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为历史观奠定了唯物主义的基础;二是从对资本主义生产和经济发展的研究中发现了剩余价值的秘密,揭穿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天然合理”的神话,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为科学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做了科学的论证。正是这样两个伟大的发现,破天荒地开辟了正确解释人类历史和社会生活的科学道路。
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开始于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而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创作,则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对黑格尔乃至费尔巴哈唯心史观进行彻底清算工作的完成,也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形成。
唯物史观从根本上揭露了从前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在内的根本缺陷。旧唯物主义由于不理解实践的意义,因而不能正确地解决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更看不到主体基于实践基础上的能动性,因而在本质上是一种消极、直观的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既无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更看不到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关系,所以不能正确解决人的本质问题,他们把人的本质抽象地理解为“类”,归结为人的自然本质。旧唯物主义者同唯心主义者一样,将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看做是精神的作用,而不是客观的社会实践,从而在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上仍然是唯心主义的。在批判旧哲学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从正面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他们阐明了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揭示了分工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阐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规律;揭示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及其矛盾运动。马克思、恩格斯对自己所发现的唯物史观表述为:“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注1
他们认为,这种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对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做出了唯物主义的解释。这种历史观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
马克思、恩格斯依据唯物史观进一步深入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和阶级结构,批判了唯心史观和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不断地阐发了社会主义的理论。在将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作了无产阶级的第一个伟大理论纲领——《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问世。《共产党宣言》作为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宣言书,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做了系统而精辟的阐述。运用唯物史观,《共产党宣言》揭示了资本主义历史地位及其必然灭亡的发展趋势;阐述了阶级斗争的理论并论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制定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策略路线和无产阶级政党的建党纲领;提出了党的基本策略原理。《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个伟大纲领,它用新世界观深刻地分析了历史和现实问题,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的显著特征。
唯物史观的发现,“不仅对于经济学,而且对于一切历史科学(凡不是自然科学的科学都是历史科学)都是一个具有革命意义的发现”注2。
就哲学来说,发现唯物史观的伟大革命意义就在于:它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克服了历史上一切旧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以近乎完美的形式修补好了唯物主义整个大厦的上层,从而将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避难所——社会历史领域中驱逐出去。
就政治经济学来说,唯物史观的发现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奠定了牢固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科学基础,使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境界。
从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创立的过程来看,马克思对哲学和经济学的探索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没有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就不会有唯物史观的诞生,反过来说,唯物史观的诞生又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领域的伟大革命变革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开辟了道路。
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变革中做出的划时代的功绩,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果之一。从威廉·配第到李嘉图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就对剩余价值进行过探究,但他们的共同缺陷就是只从利润、地租等特殊形式上来考察剩余价值,而没有考察剩余价值本身,同时也没有考察剩余价值的起源问题。
马克思在19世纪40年代的经济学研究中,就已初步认识到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在《哲学的贫困》,特别是《雇佣劳动与资本》和《工资》等著作中,马克思初步揭示了剩余价值是“从哪里‘产生’的,而且已经非常清楚地知道它是怎样‘产生’的”注3。
他又经过多年的深入研究,直到写作《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时,才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剩余价值的一般概念,将剩余价值本身与其具体表现形式严格地区分了开来,从而完成了对资产阶级利润学说的批判,科学地制定了自己的剩余价值理论。在此后的一系列经济学著作,特别是《资本论》中,马克思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了剩余价值理论。
剩余价值理论第一次科学地区分了“劳动”和“劳动力”,分析了劳动力商品的特点;揭示了剩余价值的基本形式,考察了“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揭示了资本各个组成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阐明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原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实质和特征,提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完全分离,其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主义生产是高度发达的社会化商品生产,在商品这一基本细胞中包含着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萌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创造出了世界性的、内容广泛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和联系,使人们之间的联系变成了超越地域、血缘、民族和语言等一切原有界限的全面的社会关系,这样就为实现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现实的生产过程中还改造了人的需要,生产出了具有广泛需要的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虽然在本质上具有敌视人、压迫人的性质,并导致了人的需要畸形发展,但它所创造的巨大社会生产力和物质财富在客观上却为满足人们日益丰富和广泛的需要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前提。
剩余价值理论通过对资本主义积累历史趋势的分析,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内在矛盾,揭示了其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通过原始积累剥夺小生产者而得以确立之后,又通过资本的积累而迅速发展。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家之间的激烈竞争又加剧了资本集中的过程。少数资本家通过剥夺多数资本家,庞大的社会财富愈来愈集中在资本巨头的手中,这就得以在更大规模上实现扩大再生产,从而增加了生产社会化的程度。此外,随着资本的集中,规模不断扩大的劳动协作形式日益发展,科学被日益自觉地应用于技术方面,土地日益得到有计划的开发利用,劳动资料日益变成只能大规模地共同使用的劳动资料,各国人民日益被卷入世界市场网,使资本主义制度日益具有国际的性质。这一切都表明,资本主义生产的日益社会化乃是不可遏止的历史趋势。然而另一方面,随着资本的集中,生产资料却日益掌握在数量不断减少的资本巨头手中,他们为最大限度地攫取剩余价值,在竞争的压力下竭力扩大再生产,但又使整个社会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同时随着资本积累的发展,相对过剩人口的规律使工人更加附属于资本,造成无产阶级的贫困化的积累。这样势必会造成劳动人民购买商品能力的衰退,从而引发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危机,使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激起无产阶级的激烈反抗。这一切都深刻地证明:“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注4
剩余价值理论同马克思主义第一个伟大发现——唯物史观一道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使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深深植根于社会的客观经济事实之中,从而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分析,揭示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的许多政治经济学著作,特别是《资本论》也是一部最重要的科学社会主义的著作。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打算以批判迄今存在过的全部政治经济学的形式,总结自己多年研究的结果,并以此为社会主义的意图,奠定直到现在为止无论傅立叶和蒲鲁东,亦无论拉萨尔,都不能为它奠定的科学基础。”注5
《资本论》第一卷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析,不仅阐明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以及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而且还在总结无产阶级反抗资本主义剥削斗争历史的基础上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历史命运的过程中还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科学的预测。
首先,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历史上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特别是三大空想社会主义都曾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进行过深刻的揭露和抨击,并对工人阶级抱有深深的同情,但他们并不了解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的深刻的经济根源。因而他们不能说明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及其与资产阶级进行斗争的原因和本质。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通过对货币转化为资本和资本原始积累的分析,说明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产生的历史过程,指出这两个阶级一开始就在经济上处于根本对立的地位。特别是通过对剩余价值生产过程的科学分析,马克思进一步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指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根本对立的深刻经济根源就是剩余价值生产。马克思通过对剩余价值两种生产方法的具体分析,深刻揭露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残酷剥削,以及这种残酷剥削给雇佣工人带来的极大苦难。马克思通过对资本积累过程的科学分析,指出了资本积累所必然造成的两极分化,进一步加深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对立和冲突。总之,马克思以对剩余价值这一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绝对规律的科学分析为基础,深刻地说明了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制度,无产阶级就摆脱不了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地位;只有彻底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用新的生产方式取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无产阶级才能由资本的奴隶变成社会的主人。
其次,以对资本主义关系的研究为基础,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并为制定无产阶级革命策略做了理论论证。马克思指出:“这个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推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最后消灭阶级。这个阶级就是无产阶级。”注6
马克思在以往的许多著作中多次阐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但《资本论》是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进行深刻剖析,并且是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发展中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历史的总结基础上加以阐述的,因而这一阐述更为深刻和透彻。马克思指出,雇佣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斗争是同资本关系本身一起开始的。经过长时间斗争的经验,工人阶级才学会把机器和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区别开来,从而才得以将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这标志着工人阶级开始走向成熟。马克思根据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高度评价了工人阶级进行经济斗争的意义,认为这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一个先决条件。但他同时也强调,工人阶级应该在经济斗争中不断提高阶级觉悟,不断扩大和加强自己的阶级队伍,增强组织性,进而转向思想斗争和政治斗争,并使这些斗争形式得以综合利用。对无产阶级历史使命以及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和斗争策略的经济学论证,正是《资本论》第一卷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
再次,在科学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历史命运的同时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特征进行了科学预测。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必须以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为前提,在生产资料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在共产主义条件下,将在整个社会范围内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和分配劳动,并形成消费资料的按劳动分配的制度,使劳动时间成为计量生产者个人在共同产品的个人消费部分所占份额的尺度。
共产主义还必须以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和极高劳动生产率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劳动的性质也必将发生根本变化。劳动不仅彻底摆脱了被奴役状态,而且劳动者也将成为把不同社会职能当做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随着人们活动方式的改变,社会也将成为自由人的联合体。
马克思的上述预测是有充分的历史根据的,对此列宁曾有过明确的阐述。他说:“这里所根据的是,共产主义是从资本主义中产生出来的,它是历史地从资本主义中发展出来的,它是资本主义所产生的那种社会力量发生作用的结果。马克思丝毫不想制造乌托邦,不想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的问题,正像一个自然科学家已经知道某一新的生物变种是怎样产生以及朝着哪个方向演变才提出该生物变种的发展问题一样。”注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