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采写通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通讯的选题

——在浩如烟海的事件、人物、现象中,以独到的眼光选出能够鲜明体现正确的思想价值导向和最具典型意义的题材。这是通讯采写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第一步。

采写通讯,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选题。它涉及多重因素的考量:报道的思想价值导向是否正确,是否向社会提供的是正能量而不是负面价值?报道对象是否具有典型性、有较大开掘余地?报道主题是否紧扣时代脉搏、为群众所广泛关注?采访是否存在较大难度?记者是否有足够能力去驾驭?等等。

石油钻探选位不准,耗费人力物力打出的可能是一口瞎井。通讯尤其像长篇通讯这样的大制作,一旦选题出现较大偏差,也会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选题是通讯采写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第一步,不可不慎。

那么,通讯选题应该把握哪些方面的要求呢?

第一,把握正确导向,揭示时代特质,昭示时代走向。

导向正确是通讯的第一要素。这个导向包括舆论导向、价值导向、思想导向等。导向错误,产生的只能是负面价值。美国著名新闻人普利策有句名言:“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报。”

“瞭望者”瞭望的是“时代”的风云,审视航向是否正确,船会不会搁浅触礁。审视通讯选题,必须以政治家之眼把握正确导向、审视时代事件、揭示特质、昭示走向。历史上,大凡优秀的通讯无不体现了正确的导向,闪耀着思想和价值的光辉。

抗战爆发后,范长江从川北出发,经过甘肃、陕西、青海、内蒙古等广大西北地区,全程4 000里,历时10个月。他把旅途见闻写成通讯陆续发表,成就了新闻史上的名篇《中国的西北角》。

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题目呢?范长江在《记者工作随想》中提到这样两个原因:一是研究红军北上以后中国的走向,二是力图比较深入地了解即将成为中国抗日大后方的西北地区的现状和未来。他认为这是中国人民当时最关心的两个极其重大的问题。

显而易见,这两个考虑体现了范长江对民族的高度责任感,也体现了他通观全局的时代感。

作为一个通讯创作者,必须以宽广的历史视野和自觉的时代意识,担当起时代的“瞭望者”和思想的“助产士”的责任。面对浩如烟海的事件、人物、现象,以独到的眼光选出最具典型意义的题目,从而去发掘被纷繁复杂的表象所掩盖的思想内核、精神价值和时代本质。

《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一稿的采写,源于“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活动。选题的确定,经历了一个以时代要求去把握和遴选的过程。

确定要下基层采访时,我正要到欧洲访问。出访前,我委托总编室搜集选题和线索。全国30多个分社报送了五六十个选题,包括南水北调大移民、红都瑞金50年变迁喜与忧、山西右任18任县委书记绿色接力、浙江义乌“无中生有、无所不有”新奇迹等等,不少选题角度新颖。临行前一天,我对搜集到的选题作了初步梳理和斟酌,出国期间,又作了反复考虑,到维也纳那天,我与总编室负责人在电话中作了沟通,最后确定了红旗渠这个选题。

为什么在五六十个选题中唯独选中红旗渠这个老典型呢?

这是基于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考虑。红旗渠穿越50年,蕴藏着丰厚的精神财富。选择红旗渠,将其置于民族精神的时空坐标中重新审视,挖掘其时代价值、认识其时代精神,回答摆脱贫困、物质富有的中国人该作出怎样精神选择的时代命题,意义重大。稿件播发后引来的强烈社会反响,也证明了这种选择的准确性。

《“三西”扶贫记》选题的确定也是这样。2011年12月初,我和几位同志讨论 “走转改”选题,同志们提出了一些题目,我从中选择了“三西扶贫开发”。贫困是当今全球面临的巨大挑战,也是当代中国迫切需要解决好的问题。根据联合国设立的千年发展目标:到2015年,世界人口贫困率将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一半。2011年距目标的实现还有不到4年时间。因此,三西扶贫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并且,2012年恰恰是三西扶贫开发30周年。它虽是一个区域性题材,却具有全局性意义。

《“三北”造林记》的选题则经过长时间酝酿。2012年8月,我陪同中央领导同志赴内蒙古调研,对当地群众和企业治沙造林的成果印象深刻。看到库布齐沙漠瀚海中郁郁葱葱的绿色,我由衷感受到三北人民对绿色的追求,对生态的贡献。我经过了近一年的思考和沉淀,最终才确定写三北造林的题材。

三北工程跨越70多年,渉及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时空跨度大。怎样采写?如何表现?这么宏大的题材,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大而无当,流于空泛和概念。选不选这个题材,我一直在犹豫。

到了2013年,适逢三北防护林工程实施35周年。建设三北防护林的是一群追逐“绿色梦”的人,而“绿色梦”,是“中国梦”的有机组成部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目标,要大力倡导。同时,2013年以来,一系列生态环保问题备受公众关注。生态环保又是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话题,如果写得好,可以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新闻精品。思想性、新闻性、世界性、历史性、政治性、社会性,多种元素具备,这就促使我下决心启动《“三北”造林记》的采写。

事后的情况完全印证了当初的考虑。通讯的文图播发后,不仅国内有1 000多家媒体采用(这种采用量较为罕见),而且,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官方网站全文刊载了这篇长稿的英文版,并配发了长篇编者按语,高度评价了这篇通讯所体现的时代意义和价值。按语中说:

为纪念“三北防护林”工程实施35周年,新华社作为中国最大的世界性媒体机构从2013年8月至10月在中国发起了一场防治沙漠化的全国性报道。

在过去一个月时间内,新华社播发了由李从军社长领衔采写的“中国北方防护林”稿件,讲述了7名该工程的先行者及一些失去家庭却始终不放弃的造林英雄的成功与挫折的故事……

2014年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日”将公布这些英雄的名单。

这就是《“三北”造林记》的世界意义。

《面向未来的赶考》的大背景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描写的主要对象又是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其中的政治性和思想性不言而喻。在中国新闻通讯史上,表现这样重大主题的,实为罕见。

可以说,无论是《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永恒的召唤》,还是《“三西”扶贫记》、《“三北”造林记》,还是《面向未来的赶考》,都是重大选题,着眼点都是以典型人物或新闻事件为载体,挖掘其时代内涵和当代昭示,体现正确的思想价值导向,表达对中华民族的心灵溯源,对时代精神的深切叩问。

第二,讲求时效性,具有强烈的新闻价值。

通讯作为一种新闻文体,讲求时效性、新闻性。通讯所报道的新闻事件、人物故事,通常是新近发生的,所涉及的话题是当下群众较为关心的,所表达的观点新鲜独到,甚至发人之所未发。

通讯的选题,如果不是当前发生的事件,就必须找到合适的新闻由头,更要找到符合当下需求的新闻价值。《“三西”扶贫记》、《“三北”造林记》分别是在扶贫开发30周年、三北工程实施35周年这样的重大时间节点上选定的题目。虽然历史跨度很大,但因有了明确的时间由头,扶贫、生态建设,都是世界性的话题,更是我国常抓不懈的重要国策,具有非常的新闻价值。

2012年,是雷锋逝世50周年。2011年年末,我就在考虑采写一篇关于雷锋的稿件,在2012年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前播发。当时,很多人不理解,认为这个老典型没写头,并且很难写,很难出新出彩。我认为,今天,中国社会热切呼唤符合时代要求的雷锋精神,重新审视雷锋精神具有很强的社会现实意义,这就是新闻价值所在。而正在此时,中央决定要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提出将学习雷锋常态化,还要专门颁发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通知。这样,这个题材更是有了新鲜的新闻由头,并成为当时新闻报道的重大主题、重大热点。这些因素促使我下决心重写雷锋,创作了《永恒的召唤》这篇通讯。

《面向未来的赶考》是篇新闻性很强的时政性通讯,发表之际,正值第一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束、第二批刚刚铺开,具有强烈的新闻价值。

第三,在事件、人物内涵的厚度上,在时空的转换上,有深入开掘的空间。

与其他新闻文体相比,通讯这一体裁比较适合对新闻事件、新闻人物进行浓墨描绘和深度挖掘。精品之所以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并传于后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思想。

《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地域上虽局限在林州,但时间跨越了自红旗渠修建以来的50年历史。尤其是使用了神话和穿越的笔法,将当代红旗渠精神置于五千年民族精神史中考量,增加其精神内涵的厚度和深度。

《永恒的召唤》不是要写一般的好人好事,也不是要写人们如何去学雷锋,也不是写当代雷锋的群像、组雕。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以雷锋精神为坐标,审视观照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回答当代中国人应该追求怎样的生命价值。

《“三西”扶贫记》所关注的三西扶贫开发,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它不仅改变了三西地区上千万贫困人口的命运,还对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产生深远影响,成为世界反贫困斗争的成功范例。

《“三北”造林记》所报道的三北工程与改革开放的历程同步,工程时间目标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高度吻合。

《面向未来的赶考》反映的是党的总书记指导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这对于指导全党全国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因其丰富,存其艰难;唯其艰难,才能成其大者。这是通讯选题的辩证法。

通讯创作中,我们还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选题太小,写出来社会意义不大;选题太旧,发出去引不起社会的关注;选题简单,无法进行深度开掘;选题太大,没有足够的事实支撑。这些都是我们在选题中需要避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