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北京人口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死亡率及其变动

死亡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定地区的死亡人数与同期平均人数或期中人数之比,一般用千分率表示。本节将系统研究新中国成立至2010年北京市人口死亡水平及死因的变化。

一、数据来源及评估

从目前搜集的资料看,主要有官方和学术研究两类数据来源。官方公布的数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北京市公安局采集并公布的户籍人口和暂住人口死亡数据。1949年6月,依据北平市人民政府秘字第882号训令,北平市民政局户政科负责的户籍登记业务移交北平市公安局治安处户籍科。此后,全市的户籍管理工作统一由市公安局掌管。参见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北京志·综合卷·人口志》,277页。如果发生人口的死亡变动,需要死亡人的家属到北京市公安局进行户口变动登记。

二是北京市统计局提供的历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在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进行了六次人口普查工作。除1953年和1964年没有提供死亡人口信息外,其余几次人口普查提供的死亡率信息相对而言要比其他抽样调查数据准确和可靠一些。

三是北京市统计局从1982年开始进行的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及前后邻近的两次人口普查之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所提供的死亡数据。1982年以后,北京市几乎每年都进行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除了1982年和1983年因样本量过小而对北京没有代表性以外,其余年份都能够利用抽样数据大体估算出北京市的死亡率。例如,1984年为5.53‰,1988年为5.08‰等。此外,北京市还在1987年、1995年和2005年作了若干次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调查数据对全国和北京市均具有代表性,例如,1995年和2005年北京常住人口死亡率分别为5.12‰和5.20‰。

四是来自于卫生和民政系统的死亡数据。卫生系统的死亡数据主要来源于各个医院上报的死亡汇总数据,数据质量可能相对好一些;而民政局的死亡数据主要来源于殡仪馆、少数民族公墓以及遗体墓等数据的汇总,其中,火化、安葬等业务都必须以医院出具的死亡证明为前置条件,且北京市原则上要求对死亡者进行火化,因此,从理论上而言,民政局的死亡数据应该与卫生系统的死亡数据相一致,但由于受到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如民族文化和习俗的影响等,通常会造成两者数据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从官方采集和公布的死亡数据评估来看,数据质量相对较为可靠的应该是统计系统所作的历次人口普查数据,其次应该是卫生系统的数据,再次是抽样调查和民政部门得到的死亡数据。

除了官方公布的数据之外,学者也利用不同的数据来源进行了死亡率的计算和研究。不过,在部分年份中与官方公布数据存在一定的出入,这可能是因研究群体、地域范围等差异所致。

二、不同历史时期死亡率的演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保健条件的改善以及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北京市人口死亡率总体上逐步下降,只是在局部年份,因自然灾害、人口年龄结构等因素变化及其他事件的发生,死亡率出现了阶段性的波动。

1.高位徘徊、波动下降阶段(新中国成立至1950年代)

在这一阶段里,无论从户籍人口还是从常住人口的统计口径看,北京市人口死亡率总体上处于较高水平,但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自1952年起,北京广大职工开始享受国家提供的公费医疗,并在“预防为主”方针的指导下,全市建立起了各级卫生防疫和保健机构,开展了爱国卫生运动,所有这些都为保障人民健康,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特别是急性传染病死亡率,发挥了显著作用。参见李慕真:《中国人口(北京分册)》,111页。因此,在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北京市死亡率出现下降。

从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提供的户籍人口数据看,户籍人口死亡率从1949年的10.56‰下降到1960年的8.82‰1959年户籍人口数据缺失。;而在此阶段,常住人口死亡率也表现出波动下降的特点。总体来看,不同数据来源的常住人口死亡率大致趋同,主要差别体现在1950年。北京市统计局在北京市档案馆存档的两份档案资料显示,1950年常住人口死亡率分别为14.57‰和13.4‰,但从北京市公安局和统计局其他统计资料看,1950年死亡率大多显示为14.57‰,因此,我们认为1950年的死亡率可能更偏向于14.57‰。此外,在此阶段后期,随着三年自然灾害的开始,1959年北京市死亡率水平出现反弹。见表3-1。

表3-1 1949—1959年北京市人口死亡率主要统计数据(单位:‰)

注:“—”代表资料来源处未显示相应年份数据,下同从略。

资料来源:户籍人口根据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网站中卫生数据提要提供的死亡数与年平均人口数之比计算而来。此表统计为北京户籍人口。网站网址为:http://www.phic.org.cn/tonjixinxi/weishengshujutiyao/jiankangzhibiao/201304/t20130425_60101.htm

常住人口摘自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北京六十年》,73页。此年份段为户籍统计数,含暂住人口。

其中,1950年的13.4‰来源于北京市统计局:《1949—1972年度全市人口历史资料》,北京市档案馆,档案号:133—010—537;常住人口按当年区划统计,1949—1959年数字根据旧市人委李续纲送来的由市公安局、卫生局1963年作的一个历史资料为根据。1949—1956年为8个区,1957—1958年包括9个区县(加昌平县),1959年包括17个区县(加“九县一市”)。1950年的14.57‰来源于北京市统计局:《北京市国民经济统计资料(人口、劳动工资、文教卫生、公用事业)》,北京市档案馆,档案号:133—12—121。

2.小幅波动、逐步下降阶段(1960年代)

从数据评估来看,北京市不同来源的人口死亡率数据相对趋同,仅有略微差异。此阶段之初,三年自然灾害对北京1960年和1961年的人口死亡率产生了重要影响,很多人因饥饿浮肿和消化系统疾病死亡。1960年户籍人口死亡率为8.82‰,而1961年常住人口死亡率达到这一时期的最高水平10.80‰(档案馆提供的统计局存档资料显示为11.0‰)。不过,相对全国人口死亡率来说,北京人口死亡率上升幅度要小得多,全国1960年和1961年的死亡率分别为25.43‰ 和14.24‰。参见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新中国五十五统计资料汇编》,6页,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随着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的有效实施,经济和生活状况迅速好转,北京市死亡水平发生显著变化,1965年户籍人口死亡率下降到6.62‰,1967年常住人口死亡率甚至下降到这一阶段的最低点5.07‰。不过,研究表明,当时统计制度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干扰,恐有遗漏。参见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北京志·综合卷·人口志》,58页。见表3-2。

表3-2 1960—1969年北京市人口死亡率主要统计数据(单位:‰)

资料来源:户籍人口根据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网站中卫生数据提要提供的死亡数与年平均人口数之比计算而来。此表统计为北京户籍人口。网站网址为:http://www.phic.org.cn/tonjixinxi/weishengshujutiyao/jiankangzhibiao/201304/t20130425_60101.htm

常住人口摘自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北京六十年》,73页。此年份段为户籍统计数,含暂住人口。

1961年11.0‰的数据来源于北京市统计局:《1949—1972年度全市人口历史资料》,北京市档案馆,档案号:133—10—537。常住人口按当年区划统计,1960—1962年数字根据旧市人委李续纲送来的由市公安局、卫生局1963年作的一个历史资料为根据。1960—1962年包括17个区县(加“九县一市”)。

3.稳中略降阶段(1970年代)

从数据评估来看,在这一阶段里,不同来源的死亡率数据基本趋同。在此阶段中,北京人口死亡率稳中有降,基本控制在6.8‰以下,波动幅度不大。1970年以后,北京市农村逐步建立合作医疗制度,至1980年代初,全市人口死亡率基本稳定。例如,1971年常住人口死亡率为6.40‰,1979年为5.92‰。见表3-3。

表3-3 1970—1979年北京市人口死亡率主要统计数据(单位:‰)

资料来源:户籍人口根据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网站中卫生数据提要提供的死亡数与年平均人口数之比计算而来。此表统计为北京户籍人口。网站网址为:http://www.phic.org.cn/tonjixinxi/weishengshujutiyao/jiankangzhibiao/201304/t20130425_60101.htm

常住人口摘自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北京六十年》,73页。此年份段为户籍统计数,含暂住人口。

4.整体下行、波动推进阶段(1980年代至1990年代末)

在这一阶段里,常住人口死亡率整体上处于较低水平且逐步下降,但不同数据来源的死亡率水平在部分年份中呈现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1984—1998年之间常住人口死亡率水平上。在此阶段,国家统计局出版的《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以下简称《新中国五十年》)、统计局所作的全国人口普查以及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与绝大部分资料来源所呈现的数据不一致。绝大多数资料显示的数据与国家统计局出版的《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以下简称《新中国五十五年》)相同。

例如,1987年,《新中国五十五年》显示,常住人口死亡率为5.40‰,而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则显示为4.73‰参见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北京志·综合卷·人口志》,321页。,不过,此调查指出,允许存在±0.1‰的抽样误差。

1990年,《新中国五十五年》显示常住人口死亡率为5.81‰载于此书96页。,人口普查显示为4.86‰参见北京市人口普查办公室:《北京市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上)》,11页,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此书显示此数据为1989年数据。, 《新中国五十年》显示为6.12‰载于此书140页。,部分学者,如谢学勤等人认为是5.95‰参见谢学勤等:《北京市1949—2006年居民死因分析》,载《中国公共卫生》,2008(7)。(此处可能是户籍人口的统计口径)。为何会产生这样的差异?我们需要在数据采集、统计口径等方面寻找答案。4.86‰的人口普查数表示的是1989年的死亡率,即1989年的死亡人口数(未作调整)除以1989年的年中人口数,而1989年的年中人口数根据“四普”1989年下半年出生死亡数、1990年上半年出生死亡人口数以及1990年的年中人口数直接推算而得;谢学勤等人的数据来源于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1949—2006年死因监测资料,这些都是产生数据差异的重要原因。

1995年,《新中国五十五年》显示常住人口死亡率为5.12‰载于此书96页。,《新中国五十年》显示为5.86‰载于此书140页。

基于以上数据,在《新中国五十五年》和《新中国五十年》两本书中,从时间的先后顺序来看,《新中国五十五年》的数据应该可能更加能够得到目前官方的认可。

在1990年代的部分年份里,死亡率略有回升主要是由于年龄结构的影响所致,老年人口比重的增加部分地抵消了死亡水平下降对死亡率的作用。见表3-4。

表3-4 1980—1999年北京市人口死亡率主要统计数据(单位:‰)

注:“同常住人口1”意思为与常住人口1这一列的数据相同。

资料来源:户籍人口根据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网站中卫生数据提要提供的死亡数与年平均人口数之比计算而来。此表统计为北京户籍人口。网站网址为:http://www.phic.org.cn/tonjixinxi/weishengshujutiyao/jiankangzhibiao/201304/t20130425_60101.htm

常住人口1摘自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北京六十年》,73页。其中,1980—1981年为户籍统计数,含暂住人口;1982—1989年数据是根据1982年、1990年两次人口普查数据调整的;1990—1994年、1996—1999年为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推算数;1995年是1%人口抽样调查推算数。

常住人口2摘自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140页,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此书未说明数据的统计口径。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数据来源于姚新武、尹华:《中国常用人口数据集》,106页,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4。本书提到此数据是1982年人口普查的手工汇总资料。此数据显示的是1981年的死亡率。

1987年数据来源于北京市统计局北京市人口抽样调查办公室:《中国1987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北京分册》,659页。此数据反映的是1986年全年的死亡水平。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来源于姚新武、尹华:《中国常用人口数据集》,126页,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4。此书提到这一数据表示1989年的死亡率,即1989年的死亡人口数(未作调整)除以1989年的年中人口数。1989年的年中人口数根据“四普”1989年下半年出生死亡数、1990年上半年出生死亡人口数以及1990年的年中人口数直接推算而得。

1995年数据来源于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北京志·综合卷·人口志》,319~323页。此次调查时点是1995年10月1日零时。

5.低位推进阶段(2000年以后)

进入新世纪,北京市死亡率进入到一个很低的水平,各种不同来源的统计数据也呈现出一致趋势,略微差异只是体现在人口普查年份和全国1%抽样调查年份里。

2000年,《新中国五十年》和《新中国五十五年》、人口普查等数据显示,北京常住人口死亡率为5.30‰,北京市统计局第五次人口普查公报中公布为5.1‰,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编的《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10)》则显示为6.99‰。为何在这一年里出现如此之大的差异,可能与统计的部门不同有关,即前两者主要由北京市统计局统计,而后者可能是由北京卫生部门资料整理而来。此外,学者谢学勤等人认为此年的死亡率为6.16‰参见谢学勤等:《北京市1949—2006年居民死因分析》,载《中国公共卫生》,2008(7)。(此处可能是户籍人口统计口径)。

在2005年,谢学勤等人研究的结果为5.43‰参见谢学勤等:《北京市1949—2006年居民死因分析》,载《中国公共卫生》,2008(7)。(此处可能为户籍人口统计口径), 《新中国五十年》和《新中国五十年》等资料显示,北京市常住人口死亡率为5.20‰,而国务院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写的《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则显示为4.54‰。不过,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反映的是2004年11月1日—2005年10月31日的死亡水平,与其他数据来源的统计时间段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除此之外,此阶段其他年份的统计数据保持了较好的一致性。户籍人口死亡率由2000年的6.16‰略微回升到2010年的6.21‰,常住人口死亡率由2001年的5.30‰下降到2010年的4.41‰。在此阶段里,部分年份户籍和常住人口死亡率的回升,在某种程度上也与年龄结构有关,特别是随着户籍人口的老龄化,在21世纪初的局部年份,甚至出现了户籍人口死亡率略高于常住人口的现象。见表3-5。

表3-5 2000—2010年北京市人口死亡率主要统计数据(单位:‰)

资料来源:户籍人口:2000—2010年数据根据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网站中卫生数据提要提供的死亡数与年平均人口数之比计算而来。网站网址为:http://www.phic.org.cn/tonjixinxi/weishengshujutiyao/jiankangzhibiao/201304/t20130425_60101.htm

常住人口:2000—2008年数据摘自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北京六十年》,73页。其中,2000年为第五次人口普查快速汇总推算数;2001—2004年、2006—2008年数据为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推算数;2005年数据为1%人口抽样调查推算数;2009年数据为2009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推算数据,来源于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北京统计年鉴(2010)》,89页,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2010年数据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推算数,来源于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北京统计年鉴(2011)》,62页。

其中,2000年6.99‰的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10)》,218页,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此书人口数据主要引用《中国统计年鉴》数据,但《中国统计年鉴(2001)》数据中未显示北京2000年北京死亡率。

2000年5.1‰ 数据来源于北京市统计局第五次人口普查公报,见http://www.bjstats.gov.cn/xwgb/tjgb/pcgb/200605/t20060526_42159.htm

2005年4.54‰数据来源于国务院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603页,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此数据反映的是2004年11月1日至2005年10月31日的死亡水平。

从死亡人数来看,2000—201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死亡共85.4万人,死亡人数变化平稳,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在这一期间,北京市常住人口每年的死亡人数基本上在7万人至8万人之间变动。见表3-6。

表3-6 2000—2010年北京市死亡人数(单位:万人)

资料来源:北京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北京统计年鉴》(2001—2011),其中:2001年年鉴71页;2002年年鉴75页;2003年年鉴61页;2004年年鉴67页;2005年年鉴55页;2006年年鉴89页;2007年年鉴71页;2008年年鉴81页;2009年年鉴57页;2010年年鉴93页;2011年年鉴67页。

三、死亡率差异

从死亡率的城乡差异来看,以1962—1982年为例,全市城市人口死亡率均低于农村人口死亡率,但随着城乡社会经济和文化卫生发展水平差异的缩小和农村人口年龄构成的年轻化,农村人口死亡率的下降速度比城市更快参见李慕真:《中国人口(北京分册)》,113页。,两者之间的差异呈现不断缩小的趋势。1962年,城市人口死亡率为5.40‰,农村人口死亡率为13.57‰,后者相当于前者的2.5倍以上;1982年二者相应数值分别降到4.55‰和7.24‰,后者只相当于前者的1.6倍。见表3-7。1990年代以后,政府统计部门主要使用市、镇、县的统计口径来反映城乡之间的死亡率差异。到2000年,北京市、镇、县人口的死亡率分别为4.57‰、4.71‰、7.06‰,死亡水平相对稳定。见表3-8。

表3-7 1962—1973年和1982北京市常住人口按城市人口、农业人口分死亡率(单位:‰)

资料来源:1962—1973年数据来源于北京市统计局:《北京市国民经济统计资料(人口、劳动工资、文教卫生、公用事业)(1949—1973)》,北京市档案馆,档案号:133—12—121。

1982年数据来源于李慕真:《中国人口(北京分册)》,113页。此出处显示1982年为城市人口和农业人口数据。

表3-8 1989年和200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按市、镇、县分死亡率(单位:‰)

资料来源:1989年原始数据来源于北京市人口普查办公室:《北京市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下)》,12~15、1546~1570页。1989年市、镇、县死亡率的计算结果是笔者由人口普查得到的1989年全年的死亡人口除以人口普查公布的市、镇、县人口数,而非1989年年平均人口而得。

2000年原始数据来源于北京市第五次人口普查办公室、北京市统计局:《北京市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4~9、322~339页。其中,死亡人口的统计口径是1999年11月1日—2000年10月31日。

从死亡率的年龄差异来看,如果把死亡人口按年龄分成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三大年龄组,以全市1949—1982年的数据为例,则0~14岁组死亡人数占全部死亡人数的构成比在1974年以后呈现下降趋势,即由1949年的43.08%迅速下降到1982年的6.43%,反映了全市婴儿和儿童健康水平的提高。参见李慕真:《中国人口(北京分册)》,119页。1982年以后,北京市0~14岁组死亡人口数及其比例进一步下降,而60及岁以上老年人口死亡数及其比例逐步提升。例如,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北京市1989年0~14岁组死亡人口比例下降到3.54%,60岁及以上组死亡人口比例上升到72.33%;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北京市2000年0~14岁组死亡人口比例下降到1.21%,60岁及以上组死亡人口比例上升到77.49%;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10年,北京市0~14岁组死亡率进一步下降至0.52%,60岁及以上组死亡人口比例上升至81.38%。见表3-9。

表3-9 若干年份北京市人口死亡水平的年龄差异

资料来源:1949—1982年数据来源于北京市卫生部门统计资料。转引自李慕真:《中国人口(北京分册)》,119页。

1989年数据来源于北京市人口普查办公室:《北京市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下)》,1540~1545页。此表所列1989年死亡数是此书记载的1989年上半年和1989年下半年统计数据之和。

2000年数据来源于北京市第五次人口普查办公室、北京市统计局:《北京市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316~321页。

2010年数据来源于北京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北京市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下)》,265页。

从死亡人数的区域差异来看,城区和近郊区、远郊区县存在着不同的变动模式。本研究重点对1995—2010年的户籍死亡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我们将各区县分为城区(包括东城区、西城区、崇文区和宣武区)、近郊区(包括朝阳区、丰台区、海淀区和石景山区)、远郊区县(包括门头沟区、房山区、通州区、顺义区、昌平区、大兴区、怀柔区、平谷区、密云县和延庆县)。对于各区县的死亡人数,我们以《北京统计年鉴》的数据为依据。需要指出的是,各区县死亡人数的统计口径都是户籍人口的口径。所以,我们这里谈到的各区县死亡人数为各区县户籍人口的死亡人数。下面,我们将按照上述分区,叙述北京市各区县的户籍人口死亡数差异。

城区1995—2010年户籍人口死亡数呈现总体下降的趋势。具体来看,东城区在1995年的户籍人口死亡数为4127人,到2009年下降到2651人;西城区1995年户籍死亡人数为4601人,到2009年户籍死亡人数为2735人。由于行政区划调整,2010年调整后的新东城区和新西城区死亡人数较多,在变化曲线上也出现了大幅度上涨。崇文区在1995年户籍死亡人数为2703人,到2009年为1401人;宣武区1995年户籍死亡人数为3761人,到2009年户籍死亡人数为2966人。见表3-10。

表3-10 1995—2010年北京市城区户籍人口死亡数分布(单位:人)

注:2010年崇文并入东城,宣武并入西城。

资料来源:北京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北京统计年鉴》(1996—2011),其中:1996年年鉴49页;1997年年鉴61页;1998年年鉴75页;1999年年鉴73页;2000年年鉴67页;2001年年鉴70页;2002年年鉴74页;2003年年鉴60页;2004年年鉴67页;2005年年鉴55页;2006年年鉴89页;2007年年鉴67页;2008年年鉴85页;2009年年鉴61页;2010年年鉴93页;2011年年鉴72页。

从城区死亡人数变化图来看,户籍死亡人数呈现震荡式下降的趋势,即除在1998年、2000年、2004年都出现了人口死亡峰点以外,城区户籍人口死亡数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不过,在2008年以后人口死亡数略有回升(2010年数据需要除去区划调整的影响)。见图3-1。

图3-1 1995—2010年北京市城区户籍人口死亡变化

资料来源:同表3-10。

从近郊区1995—2010年户籍人口死亡数分布表中,我们看到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和海淀区在1995年户籍死亡人数分别为:7132人、3882人、1426人和6292人。到了2010年,上述四区的户籍人口死亡数分别为:9812人、6729人、2413人和8522人。见表3-11。

表3-11 1995—2010年北京市近郊区户籍人口死亡数分布(单位:人)

资料来源:北京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北京统计年鉴》(1996—2011),其中:1996年年鉴49页;1997年年鉴61页;1998年年鉴75页;1999年年鉴73页;2000年年鉴67页;2001年年鉴70页;2002年年鉴74页;2003年年鉴60页;2004年年鉴67页;2005年年鉴55页;2006年年鉴89页;2007年年鉴67页;2008年年鉴85页;2009年年鉴61页;2010年年鉴93页;2011年年鉴72页。

从户籍人口死亡变化图中,可以看出近郊区户籍人口死亡数经历了几个变化阶段:第一阶段是1995—2000年,户籍人口死亡数呈现波动上升趋势;第二阶段是2001—2006年,户籍人口死亡数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第三阶段是2007—2010年,户籍人口死亡数呈现上升趋势。其中,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的人口死亡变化曲线在2009年以后变化幅度发生很大变化,呈现直线上升趋势,但石景山区人口死亡变化曲线比较平稳,死亡人数变化不大。见图3-2。

图3-2 1995—2010年北京市近郊区户籍人口死亡变化

资料来源:同表3-11。

在远郊区县户籍人口死亡人数的统计中,在1995年,门头沟区、房山区、通州区、顺义区、昌平区、大兴区、怀柔区、平谷区、密云县和延庆县的户籍人口死亡数分别为:1484人、4891人、3929人、3777人、2522人、3202人、1675人、2449人、2748人和1848人;到了2010年,上述各区县的户籍人口死亡人数分别变化到:2625人、7883人、5815人、5986人、5506人、5904人、3569人、4553人、6015人、3630人。在1995年,各区县户籍人口死亡人数的排名次序依次是:房山区、通州区、顺义区、大兴区、密云县、昌平区、平谷区、延庆县、怀柔区和门头沟区;到了2010年,各区县户籍人口死亡人数排名次序则依次为:房山区、密云县、顺义区、大兴区、通州区、昌平区、平谷区、延庆县、怀柔区和门头沟区。可见,与1995年户籍人口死亡人数相比,密云县在2010年户籍人口死亡人数排名中从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死亡人数增加;通州区由第二位下降到第五位;其他区县的户籍人口死亡数排名变动相对不大。见表3-12。

表3-12 1995—2010年北京市远郊区县户籍人口死亡数分布(单位:人)

资料来源:北京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北京统计年鉴》(1996—2011),其中:1996年年鉴49页;1997年年鉴61页;1998年年鉴75页;1999年年鉴73页;2000年年鉴67页;2001年年鉴70页;2002年年鉴74页;2003年年鉴60页;2004年年鉴67页;2005年年鉴55页;2006年年鉴89页;2007年年鉴67页;2008年年鉴85页;2009年年鉴61页;2010年年鉴93页;2011年年鉴72页。

总体来看,远郊区县的户籍人口死亡数基本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在1995—2010年间,户籍人口死亡数呈现不规则的变动,但整体上远郊区县的死亡人数先后经历了一个先增加,再减少,然后再增加的一个震荡、循环过程,最后死亡人数保持一个上升的趋势。

四、死因分析

从目前搜集的资料来看,关于北京居民死因顺位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对户籍人口的研究上。官方公布的数据,特别是北京市卫生部门的统计资料,一直具有死因顺位的权威性。通过对1949—2010年北京市居民死因谱、死亡率及百分比构成的比较,我们发现北京市居民死因谱发生了显著变化,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见表3-13)。

表3-13 北京市户籍人口死因顺位及其构成的历史变化(单位:%)

注:本表为北京市户籍居民数据。

资料来源:1949年、1964年、1974—1994年数据来源于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北京志·综合卷·人口志》,63~64页。其中,1974—1994年数据此书说明来源于北京市卫生部门统计资料,1949年、1964年数据此书没有提及数据出处。

2003—2010年数据摘编自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北京统计年鉴》(2004—2011),其中:2004年409页;2005年363页;2006年392页;2007年391页;2008年403页;2010年454页;2011年490页。此书注明资料来源于北京市卫生局。

在第一阶段中(新中国成立初期),传染病、消化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是北京市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

在第二阶段中(1964—2006年),传染病及消化系统疾病死亡率显著下降,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死亡率逐年上升,即:在1964—1990年间,心脏病长期位列北京居民死因的第一位,其次是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1991—2002年,脑血管疾病上升为首要死因疾病,心脏病和恶性肿瘤次之;2003—2006年期间,脑血管病和心脏病交替位列北京居民死因首位,恶性肿瘤紧随其后。不过,有一项学术研究与官方公布数据存在一定出入。谢学勤等人利用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949—2006年死因监测资料分析后得出,2006年北京市居民死因顺位第一位的是恶性肿瘤,所占比例为25.63%,其次是心脏病,所占比例为23.83%,第三位是脑血管病,所占比例为19.82%。参见谢学勤等,《北京市1949—2006年居民死因分析》,载《中国公共卫生》,2008(7)。而在同年,卫生部门公布的官方数据则显示,死因前三位分别为脑血管病、心脏病、恶性肿瘤,所占比例分别为23.52%、23.47%和22.79%。两项数据为何产生这样的差距,可能与抽样不同以及样本代表性存在差异有关。

在第三阶段中(2007—2010年),恶性肿瘤成为首要死因。在这一阶段,北京居民死因顺位发生了重大变化,北京市政府发布的《北京市2010年度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显示,北京市户籍人口的主要死因为非传染性疾病,前三位死因分别为恶性肿瘤、心脏病和脑血管病,占全部因病死亡的73.8%。恶性肿瘤自2007年开始,已经连续多年成为户籍人口的首位死因。该报告指出,居前十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乳腺癌、肝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前列腺癌、卵巢癌、子宫癌、食管癌,其中,肺癌和乳腺癌分属男女第一大癌。

可见,从1949—2010年,北京居民死因比例下降速度最快的是传染病,2010年该病的死亡率仅为5.35/10万。新中国成立以后,北京市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普及计划免疫,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疾病预防措施,使传染病在死因中的顺位由1950年代的首位降到了1964年第六位,而目前已经退出北京居民死因的前八位;而自新中国成立后的六十余年间,北京居民死因比例上升幅度最大的则是恶性肿瘤,2010年该病的死亡率达到了158.73/10万,恶性肿瘤成为影响北京居民身体健康的重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