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乐评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3
人参、臭豆腐和中国乐评

邵奇青

乐评——并非是在快乐中评论的意思,亦非是在评论时有多快乐的意思,实为对音乐或与音乐相关的现象所做的评论而已。评论有用嘴的,也有用笔的,不过用笔的现在都俯伏在键盘上敲打了。一般在嘴上说说的可以信口开河,而要落实在纸上的文字就不能随心所欲了,经常熬夜趴在显示屏前掏心掏肺,毕竟“文章千古事”。因此,听音乐的过程远比写音乐评论快乐百倍。

在我国,做音乐评论没有专职编制,因此不算行业,没有行业也就不出“状元”,但活儿总得有人干,干的人多了,就会形成圈。干这活的有两类人,一类是为了日后生计而掏钱在音乐院校读音乐学专业后成为专家教授的,可以称为“学院派”;一类是为了爱好而掏钱买唱片和音乐会门票听音乐后久而久之成为撰稿人的,可以称为“在野派”。“学院派”主要以著述并教授理论为主,除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埋头做学问的铮铮一辈学者之外,其中不乏自喻高深而自居权威者,用钱钟书的话来说,就是“先把论文哄过自己的先生,然后把讲义哄过自己的学生”之辈。这些人是先把图书馆的资料放进自己写的文章或书里,随后再把自己写的文章或书放进图书馆的资料里,文章大多发表在各校刊或专业杂志中,是写给同行交流和门生学习的。“在野派”中能懂得音乐学之高深理论的则很少,他们白天干活赚钱养家,晚上伏案身心溶于音乐,他们凭借自己对音乐的敏锐感受、广博的文化素养和出色的文字表达能力,直抒胸臆而意到文成。用明言的话来说,就是“一个个铮铮的批评风骨、一场场壮丽的文化图景。这些活灵活现、睿智幽默的批评文章读来颇有口燥逢甘露、沉闷沐清风的心理感受。”因为“在野派”的文章大都发表在报纸杂志等媒体上,且全部是写给大众看的,因此产生的社会影响较大。不过,其中做伪乐评者成为御用文人者不在少数,他们有的是想在大腕堆里混个模样,有的则是为三斗米折腰,在他们笔下的演出是场场精彩,人物是个个著名,因此十分讨业内人士喜欢而成为“工具”。

“学院派”和“在野派”由于做文章的基点和文风各不相同,两者之间相互颇有微词。“学院派”可以自封“状元”,所谓的音乐评论大都持理论和学术的立场,这些学术论文好比价格昂贵但味觉苦涩的人参,不宜普遍食用,和者寡。“在野派”经常自嘲“草根”,音乐评论大都针对演出现场或音乐的社会现象,给公众需要了解的音乐判断提供了鲜明的阅读途径,它对于爱乐者和大众的影响力与前者当然有所不同,这些评论文章好比价廉物美、香脆可口、回味浓郁、颇有嚼头的臭豆腐,市巷风气,皆大欢喜,和者众。因此形成的乐评圈跟太极图似的就分为黑白阴阳两极,两极之中各自又有大到无限、小到极微之别,所谓“至大无外,至小无内”之中又存在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转换,以求得阴阳平衡,所以变化无穷。唯一不变的是,既然没有乐评这个职业编制,那么两派皆为业余音乐评论家而已。人参也好,臭豆腐也罢,其实都有存在的道理,亦无相煎太急的必要,更无贵贱之分。

六年前我好事,主编《中国乐评人手记》一书,作者是活跃在社会上的“在野派”名“草根”,面向的是大众中的音乐爱好者。因此书名用“人”字而不以“家”自居。三稿校毕,便有身为“学院派”权威的更好事者给编委会发来一份书面意见,“希望在作者队伍中纳入目前在专业音乐院校中较为活跃的音乐学界的学者评论家”而使此书“更加具有全面的覆盖性并具有一定权威代表性。”“权威”的意思就是有“权”则“威”,无权不威者当允之。有专家为书写“絮言”,把书中作者一并称为“家”,使某些“草根”感到受宠若惊。这本“大团结”集子也可算作史无前例,但其结果不但不权威,不但不代表,反而满招损,引来不少爱乐读者的抱怨:什么“二元对立”、“简约”、“实用理性”、“格罗斯中心主义让位于语音中心主义”令读者懵懂。这些“二人转”的文章是否放错了地方?对于看后说找不到北的人,我只能笑答:你去音乐学系进修几年不就向北转了。早就知道人参与臭豆腐不能同桌同食的,因为食客不同,讨厌串味儿。

此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意向出版《中国乐评》一书,要求文章通俗易懂、面向大众。毕竟人民大学为人民,仍作为主编的我顿时有种不被绑架的感觉。本书作者仍然是“活跃于乐评界的在野派知名作者”,由京沪两地七位乐评家自选文章。这些作者的特点是:有感而发,有理有据;敢为人先,敢讲真话;不掉书袋,不趋时尚。内容是对于音乐和音乐演出现象以及发展的思考和回应。作为选编,当然是挂一漏万,以偏概全的,或许无法全面反映音乐批评现状,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中了解到作者对于现实和历史思考的若干轨迹,有些思考未必已经成熟,但它所显示的关切却也不可忽视。读者不仅可以通过这些文章了解当下中国音乐批评的走向,也可以通过它们了解当代中国在剧烈变化中的音乐批评家的思考。本书的关注点正是近几年来所显示的新的音乐批评形态的种种复杂面相,一批当代作曲家纷纷推出自己的新作品,这些作品当然会受到批评家的关注。本书选编的批评和分析文章,试图让读者从中看到音乐作品发展的一些新的可能性。

本书选编比较仓促,当然我们也期待着“读者的批评”。我要感谢所有的作者,本书是大家共同劳动的结果,正是他们不倦的工作为这本书奠定了基础,他们的观点和思考必定会给公众提供丰富的启示。我代表所有作者,要感谢倪绍陆老师,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和本书的编辑孔德元女士,没有他们的支持,本书不可能面世。

我相信本书会找到并拥有自己的喜爱音乐的读者,在可读、可闲读中对他们有所帮助。

2013年6月18日急就于上海虹桥爱博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