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合同
——刻在泥板上的协议
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重要的起源地,在考古学者的努力下,很多深藏的秘密一点一点被揭开,人们也被其中瑰丽的文化深深吸引。位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下游的苏美尔民族尤其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认为,文字的出现是人类由蒙昧走向文明的分水岭,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而在苏美尔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发现了人类历史上已知的最早文字。
在苏美尔民族生活的年代,平原地区石材和森林木材较少,苏美尔人便用泥板做砖堆砌墙体,建成了大规模的城邦。人们结束了四处漂泊的生活,得以在城邦内定居。
这个人举着苏美尔特有的平凸砖。铸造青铜器用的铜和锡不会产在同一个地方,所以,要想铸造青铜器,就必须经过交换。
当时的苏美尔人已经在农业种植和动物驯养方面有了充足的经验和实践,他们种植扁豆、黍子、小麦、大蒜和韭菜等植物,为了保证收成,人们还建成了巨大的灌溉系统。人们饲养牛、羊和猪,是为了满足长途负重运输和饮食的需要。牛可以负重,便成了人们运输重物的好工具。借助牛车,人们把剩余的农作物和手工制作的陶器等产品运输到其他地方进行交换。考古资料显示,在两河流域存在着很广的贸易网,因为当地出现了产自阿富汗的青金石、产自安那托利亚的黑曜石和产自巴林的珠串,这些贸易事实也被《吉尔伽美什》史诗证明,诗中提到相隔很远的国家会进行贸易,换取美索不达米亚木头。
试想,如此发达的贸易系统势必要求社会做出相适应的变化和进步,因为现在已经不是两个部落简单交换猎物和罐子的问题了,每天来自各个国家的商人,相互之间交换成百上千的货物,一个普通人是很难记忆这么庞大的数据的,人们急需用一种工具来记录贸易数据。
商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促使文字产生的因素。果真如此吗?考古学者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他们发现,公元前2500年,苏美尔地区的人们就已经发明了象形文字,并将其记录在黏土板上,这是当时比较完善的文字系统。如今,已经发掘出来的苏美尔文章有数十万之多,经过人们的解读,发现其中大约90%的文字记录的是商业和行政事件,剩余10%的文字记录的内容是对话、谚语、赞美诗和神话传说。远古时候因为没有可以用来记录的纸张、绢布等工具,商人只能把协议记录在泥板上,并以此来约定双方之间的行为。不难想象,有了文字的记录,商人们的生意会变得更加有条理。后来,象形文字发展成楔形文字,并在以后的2000多年间一直被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人们使用,到了公元前500年左右,这种文字甚至还成了西亚大部分地区商业交流的通用文字。
延伸阅读
除了记录乏味的商业流水账,在苏美尔泥板上还记录着充满智慧的谚语和幽默。分享如下:
1.勿以牙还牙,公正对待你的敌人;行善事,一辈子做个善良的人。
2.仓促说出的话可能会使你日后后悔。
3.尚无妻子或孩子养活的人鼻子上还未系上缰绳。
4.敬畏上帝、不做坏事不会招致毁灭。
我们无法得知文字产生的真正原因,可我们知道文字就是为了方便生活,而商业贸易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生活中的重头戏,商业的快速发展一定会促使文字产生和完善,而文字的出现也使商业贸易走向新的阶段,两者相互作用,共同催生了人类璀璨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