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波罗其人其事
马可·波罗(1254~1324年)出生于意大利古老的商业城市威尼斯。他的家族世代经商,其父亲和叔父常到地中海东部地区进行商业活动。据说,他的父亲和叔父曾因经商于1260年到过伊斯坦布尔,后来又到中亚的布哈拉,并且在那里遇到了一个波斯使臣,随即和使臣一起到了中国,见到了当时中国元朝的皇帝忽必烈。1269年,当马可·波罗15岁时,他的父亲和叔父才从遥远的东方回到威尼斯。回来以后,他们将在东方的种种见闻,讲给马可·波罗听,这使得他从小就梦想长大后做一个商人去漫游东方。
17岁那年,马可·波罗的这一梦想终于实现了。1271年,他的父亲和叔父决定再次动身去中国,并且带马可·波罗同行。于是,年轻的马可·波罗便以意大利威尼斯商人的身份,怀着对东方的向往,踏上了漫漫征程。他们从威尼斯起程,渡过地中海,到达小亚细亚,然后经由亚美尼亚折向南行,沿着底格里斯河谷到达巴格达,再由此沿波斯湾南下,向当时商业繁盛的霍尔木兹前进,继而从霍尔木兹向北穿越荒无人烟的伊朗高原,折而向东。在他们到达阿富汗的东北端时,马可·波罗由于适应不了高原山地的生活,不幸病倒了,只好停下来疗养。过了一年之后,马可·波罗恢复了健康,继续前进。大病初愈的他与父亲一道,克服了种种困难,才翻越了帕米尔高原后来到喀什,沿着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西部边缘行走,抵达叶尔羌绿洲,继而向东到达和阗和且末,再经敦煌、酒泉、张掖、宁夏等地,终于在1275年到达当时元朝的上都(即今天内蒙古的多伦),历时三年半之久。他们又到达大都(即今北京),并在那里居住了十几年。
据马可·波罗在游记中说,当21岁的他跟随父亲和叔父去觐见忽必烈大汗时,忽必烈非常高兴,在宫内设宴欢迎,并留他们在朝中居住下来。由于马可·波罗聪明好学,很快就熟悉了朝廷礼仪,并掌握了蒙古语等语言。而忽必烈在和马可·波罗的接触中,对他产生了好感,于是授予他官职,对他很器重,曾好几次安排他到国内各地和一些邻近国家进行巡游和访问。根据游记记载,马可·波罗曾到过云南,他从大都出发,经由河北到山西,自山西过黄河进入关中,然后从关中逾越秦岭到四川成都,再由成都西行到建昌,最后渡金沙江到达云南的昆明。他还去过江南一带,取道运河南下,在他的游记里,有淮安、宝应、高邮、泰州、扬州、南京、苏州、杭州、福州、泉州等城市的记载,其中还记载他曾在扬州担任官职3年。此外,马可·波罗还奉命访问过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如印尼、菲律宾、缅甸、越南等国。
后来,由于旅居中国多年,马可·波罗和他的家人开始思念故乡,非常渴望返回故乡威尼斯。终于在1290年底,大汗准许他们一家返乡,同时命他们护送阔阔真公主往伊儿汗国完婚。他们由泉州出航,由海路经印度抵达波斯湾,在那里父子三人由陆路返回威尼斯。据说,当马可·波罗回家时,模样像个乞丐,穿着一件破旧的大衣,就在邻居们怀疑的目光中,他脱下外衣,拉出衬里,只见里面塞满了各种珍贵的宝石。于是,马可·波罗的大名迅速传扬开来,而他也开始将把自己的见闻公之于世。1298年,马可·波罗44岁时,参加了威尼斯与热那亚两座城市之间的战争,结果被对方俘虏。在狱中,为了打发时光,马可·波罗向狱友们口述了他在东方的见闻,并由鲁思蒂谦执笔记录下来,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马可·波罗游记》。1324年,马可·波罗去世,葬在威尼斯的圣·多雷教堂,时年70岁。
可能马可·波罗永远也不会想到,当他的游记问世后,立即广为流传。700多年来,世界各地用各种文字辗转翻译,译本之多,超过了100种。据历史记载,《马可·波罗游记》是在1298年写出的,原本早就不见了,现存的各种版本有150种,包含多种语言的译本,最老的为1351年版,现在流行的是16世纪的版本。
《马可·波罗游记》的出现,在欧洲引起了巨大轰动,使西方人了解到原来还有一个比他们的家园更为富庶繁荣的东方世界。此后,西方人对东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从而出现了探寻东方世界的狂热。例如著名的发现者哥伦布,就深受马可·波罗的影响,企图开辟海上通向中国的航路。而当他于1482年8月3日开始航行时,随身携带的,就包括西班牙国王致中国皇帝的书信,以及一本《马可·波罗游记》。如今,这本他作过眉批的书,还保存在西班牙的一座图书馆里。
《马可·波罗游记》分四卷,第一卷记载了他们东行时的沿途见闻;第二卷记载了蒙古大汗忽必烈及其宫殿、都城、朝廷、政府、节庆和游猎等事,以及在杭州、福州、泉州等地的见闻;第三卷记载日本、越南、印度等地的见闻;第四卷记载了成吉思汗的后代之间的战争和在亚洲北部的见闻。全书共229章,涉及100多个国家和城市的山川地形、物产、气候、商业、居民、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
马可·波罗的这本游记,重点部分是关于中国的叙述,因为他在中国停留的时间最长。他在书中以大量的篇幅、热情洋溢的语言,记述了中国无穷无尽的财富,巨大的商业城市,极好的交通设施,以及华丽的宫殿建筑等。
马可·波罗的游记问世后,很多人因其内容新奇而争相传阅,成为当时很受欢迎的读物,被称为“世界一大奇书”,并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首先,它打开了中古时代欧洲人的地理视野,在他们面前展示了一个宽阔而富饶的国家和文明,引起了他们对东方的向往,也有助于欧洲人冲出中世纪的黑暗,走向近代文明。其次,马可·波罗的游记对后来欧洲航海事业的发展,也起了促进的作用。当时一些著名的航海家和探险队的领导人就是读过他的书后,从中得到巨大的鼓舞和启示,激起他们对东方的向往和冒险远航的热情。因此,作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将地大物博的中国向欧洲人做出报道的人,马可·波罗被誉为“中世纪的伟大旅行家”。
据说,当马可·波罗临终时,他的朋友们都劝他取消那些令人难以置信的说法,因为只有这样,死者的灵魂才能进入天国。而马可·波罗马对那些好心人说的却是:“我所写下的还不及我看到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