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养心论茶道
茶道是一种烹茶饮茶的艺术,也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它通过沏茶、赏茶、闻香、饮茶、评茶等过程美心修德,陶冶情操,因此被认为是修身养心的一种方式。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也是茶文化的灵魂所在,它既符合东方哲学“清净、恬澹”的思想,也符合佛、道、儒“内省修行”的思想,可以说茶道从很大程度上诠释了茶文化的内涵与精神。
何谓茶道
“茶道”一词从使用以来,历代茶人都没有给它做过一个准确的定义,直到近年来,爱茶之人才开始讨论起这个悠久的词语来。有人认为,茶道是把饮茶作为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与修身养性的手段;有人认为,茶道是一种对人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仪式;还有人认为,茶道是通过茶引导出个体在美的享受过程中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
其实,每个人对茶道的理解都是正确的,茶道本就没有固定的定义,只需要人们细心体会。如果硬要为茶道下一个准确僵硬的定义,那么茶道反而会失去其神秘的美感,同时也限制了爱茶之人的想象力。
一般认为,茶道兴起于中国唐代,诗僧皎然第一次以诗歌的形式提出了茶道的概念,解释了什么是茶道。他将佛家的禅定般若的顿悟、道家的羽化修炼、儒家的礼法和淡泊等有机结合融入了“茶道”,开启了中华茶道的先河。
茶道在宋明时期达到了鼎盛。在宋朝,上至皇帝贵族,下至黎民百姓,无一不将饮茶作为生活中的大事。当时,茶道还形成了独特的品茶法则,即三点三不点。三点其一是指新茶、甘泉、洁器;其二是指天气好;其三是指风流儒雅、气味相投的佳客,反之就是“三不点”。到了明朝,由于散茶兴起,茶道也开辟了另一番辉煌的图景,其中爱茶之人也逐渐涌现出来,为悠久的茶文化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清代之后,茶道开始渐渐衰败。但过了不久,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茶道又开始全面复兴起来,时至今日,茶道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推崇。
我国茶道中,饮茶之道是基础,饮茶修道是目的,也就是说,饮茶是中国茶道的根本。饮茶往往分4个层次,一是以茶解渴,为“喝茶”;二是注重茶、水、茶具的品质,细细品尝,这便是第二个层次“品茶”;品茶的同时,我们还要鉴赏周围的环境与气氛,感受音乐,欣赏主人的冲泡技巧及手法,这个过程便是“茶艺”;第四个层次,通过“品茶”和“茶艺”之后,由茶引入人生等问题,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从而达到精神上的愉悦与性情上的升华,这便是饮茶的最高境界——“茶道”。
真正懂得茶道的人,一定懂得人生。著名作家周作人曾这样说:“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现实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
茶道不仅是一种关于泡茶、品茶、鉴茶、悟茶的艺术,同时也算得上是大隐于世、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不但讲求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注重精神内涵,从而将茶文化的精髓在一缕茶香中传遍世界各地。
茶道的核心灵魂
茶道的核心灵魂是“和”。它源于《周易》中的“保合大和”,其涵义是:世界万物都是由阴阳组成,只有阴阳协调,才能保全普利万物。
我国的佛、道、儒各家都有其茶道流派,从表面上看,他们各自的价值取向皆有差别。佛教重视明心见性;道家讲求无为而治,避世超生,空灵虚静;儒家提倡中庸之道,积极入世,以茶励志,认为无过亦无及的“和”才能恰到好处。由此来看,三家表面上追求的各有不同,其本质却都以“和”为贵。
世界虽大,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却越来越多。解决这些矛盾的办法,只能是以和处之。中国人主张天人合一,五行协调,向大自然索取,但不能无休无尽,破坏平衡。水火本来是对立的,但在一定条件下却可相容相济。
这种“和”的思想同时也体现在茶道之中。采茶的时候,雨天不可采摘,阴天不可采摘,晴天方可采摘;制茶过程中,焙火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而一定要恰到好处;泡茶时,投茶量要适中,投多则茶苦,投少则茶淡;分茶时,要用公道杯给每位客人分茶,这样茶汤才会均匀,不能有所偏袒……这些都体现了一个“和”字,可以说,“和”是茶道的核心灵魂。
除了现代茶道中“和”的体现,古时的茶人也讲求一个“和”字。茶圣陆羽无论从形式、器物方面都体现出“和”的特点。他所做的煮茶风炉,形状像古鼎一样,整个以《周易》思想为指导。而《周易》被儒家称为“五经之首”。除用易学象数原理严格定其尺寸、外形,风炉主要运用了《周易》中的三个卦象:坎、巽、离,以此说明煮茶包含的自然和谐的原理。坎在八卦中代表了水;巽在八卦中代表着风;离在八卦中寓意着火。因而,陆羽曾这样解释道,“风能兴火,火能煮水”。水与火看似对立,实际却相辅相成,最终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
人们品茶的过程,也讲求一个“和”字。饮茶可以更多地自省、清醒地看自己,也清醒地对待别人,各自内省的结果,是加强彼此理解,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纷争。因而,当儒家把这种“以和为贵”的思想引入中国茶道时,他们主张在饮茶中沟通思想,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彼此的友情。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以开茶宴聚会的原因所在:过年过节,各单位举行“茶话会”,用来表示团结;客来敬茶可表示主人的友好与尊重。
茶道修习的法则
茶道不但讲求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注重精神内涵。如今的茶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备茶品饮之道,二是思想内涵。当品茶至一定境界,从生理感受上升到心理感受,再上升到精神感受之后,我们便可以进入茶道修行的境界。就中国的茶道而言,就是要求“和、静、怡、真”这4个字,而其中的“静”,就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则。
老子曾说:“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另外,庄子也说过:“圣人之心,静,天地之鉴也,万物主镜。”由此看来,老庄学派的“虚静观复法”是人们修身养性、体悟人生的无上妙法,而中国的茶道也正是通过这一法则达到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
静与美相得益彰。古往今来,无论是高僧、羽士还是儒生,都把“静”作为茶道修习的必经大道。因为静则明,静则虚,静可内敛含藏,静可虚怀若谷,静可洞察明澈,静可体道入微,因而可以说,“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静字无妙法”。古往今来的人在茶道中获得了愉悦之感,也自然体悟到了茶的美感。
中华茶道不仅是要修习者获得身心的愉悦,提升自我的境界,还是修习者寻回迷失自我的必由之路。无论是煮水,还是泡茶、分茶、品茶,都给人们营造出一个无比温馨祥和的氛围,没有纷争,没有喧嚣,一切皆化为静谧之光,让品茶者的心灵在这种静中显得空明澄澈,精神得以净化并升华,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虚静”状态。
“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在茶道中,只有将守静进行到纯笃的程度,我们才能发现世间万物的本来面目。而在修习茶道的过程中保持心静,修习者就可以放下心中的私心杂念,就可以变得襟怀宽广。茶道正是通过茶事创造一种宁静的氛围和一个空灵虚静的心境,当茶的清香静静地浸润你的心田和肺腑的每一个角落的时候,你的心灵便在这种虚静中显得空明,你的精神便在虚静中升华净化,你将在虚静中与大自然融涵玄会,达到“天人合一”的“天乐”境界。
得一“静”字,便可洞察万物、思如风云、心中常乐,道家主静,儒家主静,佛家同样主静。由此看来,“静”的确称得上是中国茶道修习的重要法则,在寂静的环境中煮水,听山泉水被煮沸发出的声响;将沸水冲入杯中,看茶叶起起伏伏,无声地翻腾;细品茶汤,感受茶汁滑过喉咙的柔滑感觉;观香气袅袅,琴声悠悠,体悟茶道带给人们深邃的内涵。也便是“静”的妙处,心静,神静,万事万物的细微声音才更加凸显,我们的头脑才会变得更为清明。
茶道中的身心享受
茶道中的身心享受可称为“怡”。中国的茶道中,可抚琴歌舞,可吟诗作画,可观月赏花,亦可论经对弈,可独对山水,亦可邀三五友人,共赏美景。儒生可“怡情悦性”,羽士可“怡情养生”,僧人可“怡然自得”。中国茶道的这种怡悦性,使得它有极广泛的群众基础。
但从古代开始,不同地位、不同信仰、不同阶级的人对茶道却有着不同的目的:古代的王公贵族讲茶道,意在炫耀富贵、附庸风雅,他们重视的往往是一种区别于“凡夫俗子”的独特;文人墨客讲究茶道,意在托物寄怀、激扬文思、交朋结友,他们真正地体会着茶之韵味;佛家讲茶道意在去困提神、参禅悟道,更重视茶德与茶效;普通百姓讲茶道,更多的是想去除油腻,一家人围坐在一起闲话家常……由此看来,上至皇帝,下至黎民,都可以修习茶道。而每位茶人都有自己的茶道,但殊途同归,品茶都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
也可以说,只有身心都获得圆满,那么便领悟了茶道的终极追求,这也就是茶道中所说的身心享受——怡。
茶道中的“怡”,并不是指普通的感受,它包含3个层次:首先是五官的直观享受。茶道的修习首先是从茶艺开始的。优美的品茶环境、精致的茶具、幽幽的茶香,都会对修习者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并将最直观的感受传递给修习者;接下来是愉悦的审美享受,即在闻茶香、观汤色、品茶味的同时,修习者的情丝也会在不知不觉间变得敏感起来。再加上此时泡茶者通常会对茶道讲出一番自己的理解,修习者就会感到身心舒泰,心旷神怡;最后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是中华茶道的最高层次,同时也是众多茶人追求的最高境界。当修习者悟出茶的物外之意时,他们便可以达到提升自我境界的目的了。
中国茶道是一种雅俗共赏的文化,它不仅存在于上流社会中,在百姓间也广为流行。正是因为“怡”这个特点,才让不同阶层的茶人都沉浸在茶的乐趣之中。
茶道的终极追求
“真”是中国茶道的起点,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真,乃真理之真,真知之真,它最初源自道家观念,有返璞归真之意。
中国茶道在从事茶事活动时所讲究的“真”,包括茶应是真茶、真香、真味;泡茶的器具最好是真竹、真木、真陶、真瓷制成的;泡茶要“不夺真香,不损真味”;品茗的环境最好是真山真水,墙壁上挂的字画最好是名家名人真迹……
以上皆属于茶道中求真的“物之真”,除此之外,中国的茶道所追求的“真”还有另外三重含义:
第一,追求道之真。即通过茶事活动追求对“道”的真切体悟,达到修身养性,品味人生之目的。
第二,追求情之真。即通过品茗述怀,使茶友之间的真情得以发展,在邀请友人品茶的时候,敬客要真情,说话要真诚,从而达到茶人之间互见真心的境界。
第三,追求性之真。即在品茗过程中,真正放松自己,在无我的境界中去放飞自己的心灵,放牧自己的天性,让自己飞翔在一片无拘无束的天空中。
以真我的灵魂与茗共品,以真实的心境寄情山水,以真挚的情怀融入自然造化之中,在茶香茶色茶味中陶醉、品味、顿悟、修行、升华人格、锤炼意志。让自己的身心更健康、更畅适,让自己的一生过得更真实,做到“日日是好日”,这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
中国人不轻易言“道”,而一旦论道,则执着于“道”,追求于“真”。饮茶的真谛就在于启发人们的智慧与良知,使人在日常生活中俭德行事,淡泊明志,步入真、善、美的境界。当我们以真心来品真茶,以真意来待真情时,想必就理解茶道的终极追求了。
中国的茶道流派
中国的茶道已经流传了千年,沉浸在其中的人们也越来越多。由于品茶人文化背景的不同,中国的茶道流派可分为4大类,即贵族茶道、雅士茶道、世俗茶道和禅宗茶道。
1.贵族茶道
贵族茶道由贡茶演化而来,源于明清的潮闽工夫茶,发展到今天已经日趋大众化。贵族茶道最早流传于达官贵人、富商大贾和豪门乡绅之间。他们不必懂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但一定要身份尊贵,有地位,且家中一定要富有,有万贯家私。他们用来品饮的茶叶、水、器具都极尽奢华,可谓是“精茶、真水、活火、妙器”,缺一不可。如此的贵族茶道,无非是在炫耀其权力与地位,似乎不如此便有损自己的形象与脸面。
晋代常据在《华阳国志·巴志》中记载,周武王发联合当时居住川、陕、部一带的庸、蜀、羡、苗、微、卢、彭、消几国共同伐纣,胜利而归。此后,巴蜀之地所产的茶叶便正式列为朝廷贡品。这便是将茶列为贡品最早的记载。
茶的功能虽然被大众所认知,而一旦被列为贡品,首先享用的必然是皇帝妃子以及皇室成员。正因为各地要进献贡茶,在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了百姓的疾苦。试想,当黎民为了贡茶夜不得息昼不得停地劳作,得到的茶叶却被贵族们用来攀比炫耀,即便茶本是洁品,也会失去了其质朴的品格了吧。
2.雅士茶道
雅士茶道中的茶人主要是古代的知识分子,他们有机会得到名茶,有条件品茗,是他们最先培养起对茶的精细感觉,也是他们雅化了茶事并创立了雅士茶道。
中国文人嗜茶者在魏晋之前并不多见,且人数寥寥,懂品饮者也只有三五人而已。但唐以后凡著名文人不嗜茶者几乎没有,不仅品饮,还咏之以诗。但自从唐代以后,这些文人雅士颇不赞同魏晋的所谓名士风度,一改“狂放啸傲、栖隐山林、向道慕仙”的文人作风,人人有“入世”之想,希望一展所学、留名千古。于是,文人的作风变得冷静、务实,以茶代酒便蔚为时尚,随着社会及文化的转变,开始担任茶道的主角。
对于饮茶,雅士们已不只图止渴、消食、提神,而在乎其能导引人之精神步入超凡脱俗的境界,于清新雅致的品茗中悟出点什么。“雅”体现在品茗之趣、以茶会友、雅化茶事等方面。茶人之意在乎山水之间,在乎风月之间,在乎诗文之间,在乎名利之间,希望有所发现,有所寄托,有所忘怀。由于茶助文思,于是兴起了品茶文学,品水文学,除此之外,还有茶歌、茶画、茶戏等等,于是,雅士茶道使饮茶升华为精神的享受。
3.世俗茶道
茶是雅物,也是俗物,它生发于“茶之味”,以享乐人生为宗旨,因而添了几分世俗气息。唐朝,从茶叶打开丝绸之路输往海外开始,茶便与政治结缘;文成公主和亲西藏,带去了香茶;宋朝朝廷将茶供给西夏,以取悦强敌;明朝将茶输边易马,用茶作为撒手锏“以制番人之死命”……由此来看,茶在古代被用在各种各样的途径上。
而现代茶的用途也不在少数,它作为特色的礼品,人情往来靠它,成好事也成坏事,有时温情,有时却显势利。
茶作为俗物,由“茶之味”竟生发出五花八门的茶道,大致分为几类,如官场茶道、情场茶道、家庭茶道、社区茶道、平民茶道等,其中确实含有较多的学问。为了使这些学问更加完整与系统,我们可将这些概括为世俗茶道。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还出现了许多速溶茶、袋泡茶,都是既方便又实用的饮品。由此看来,最受中国百姓欢迎的还是世俗茶道,但它此时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已经完全不是古时的那种格局了。
4.禅宗茶道
唐代著名诗僧皎然是中华茶道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的“三饮便得道”为禅宗和茶道之间架起了第一座桥梁;另外,佛家认为茶有三德,即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还可抑制性欲。由此,茶成为佛门首选饮品。
古代多数名茶都与佛门有关,例如有名的西湖龙井茶。陆羽在《茶经》中说:“杭州钱塘天竺、灵隐二寺产茶”;宋代天竺所产的香杯茶、白云茶都被列为贡茶献给皇室;阳羡茶的最早培植者也是僧人;松萝茶也是由一位佛教徒创制的;安溪铁观音“重如铁,美如观音”,其名取自佛经。普陀佛茶更不必说,直接以“佛”名其茶……
茶与佛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佛门中居士“清课”有“焚香、煮茗、习静、寻僧、奉佛、参禅、说法、做佛事、翻经、忏悔、放生……”等许多内容,其中“煮茗”名列第二,由此可以“禅茶一味”的提法所言非虚。
现如今,中国的茶道仍然在世界产生深远影响,它将日常的物质生活上升到精神文化层次,既是饮茶的艺术,也是生活的艺术,更成为人生的艺术。
中国茶道的三种表现形式
中国茶道有3种表现形式,即煎茶、斗茶和工夫茶。
1.煎茶
煎茶是从何时何地产生,没有固定的记载,但我们可以从诗词中捕捉到其身影。北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在《试院煎茶》中写道:“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由此看来,苏东坡认为煎茶出自西蜀。
古人对茶叶的食用方法经过了几次变迁,先是生嚼,后又加水煮成汤饮用,直到秦汉以后,才出现了半制半饮的煎茶法。唐代时,人们饮的主要是经蒸压而成的茶饼,在煎茶前,首先将茶饼碾碎,再到烤茶,用火烤制,烤到茶饼呈现“虾蟆背”时才可以。接着将烤好的茶趁热包好,以免香气散掉,等到茶饼冷却时将它们研磨成细末。以风炉和釜作为烧水器具,将茶加以山泉水煎煮。这便是唐代民间煎茶的方法,由此看来,当时的人们已经在煎茶的技艺上颇为讲究,过程既烦琐又仔细。
2.斗茶
斗茶又称茗战,兴于唐代末,盛于宋代,是古代品茶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要经过灸茶、碾茶、罗茶、候汤、焰盏、点茶6个步骤。
斗茶是古代文人雅士的一种品茶艺术,他们各自携带茶与水,通过比斗、品尝、鉴赏茶汤而定优胜。斗茶的标准主要有两方面:
(1)汤色
斗茶对茶水的颜色有着严格的标准,一般标准是以纯白为上,青白、灰白、黄白等次之。纯白的颜色表明茶质鲜嫩,蒸时火候恰到好处;如果颜色泛红,是炒焙火候过了头;颜色发青,则表明蒸时火候不足;颜色泛黄,是采摘不及时;颜色泛灰,是蒸时火候太老。这样看来,斗茶之人对汤色的好坏真是了如指掌。
(2)汤花
汤花是指汤面泛起的泡沫。与茶汤相同的是,汤花也有两条标准:其一是汤花的色泽,其标准与汤色的标准一样;其二是汤花泛起后,以水痕出现的早晚定胜负,早者为负,晚者为胜。如果茶末研碾细腻,点汤、击拂恰到好处,汤花匀细,就可以紧咬盏沿,久聚不散,名曰“咬盏”。反之,汤花泛起,不能咬盏,会很快散开。汤花一散,汤与盏相接的地方就会露出茶色水线,即水痕。
斗茶的最终目的是品茶,通过品茶汤、看色泽等这些比斗,评选出优劣茶,唯有那些色、香、味俱佳的茶才算得上好茶,而那些人才能算斗茶胜利。
3.工夫茶
工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广东潮汕地区以及福建一代最为盛行。工夫茶讲究沏茶、泡茶的方式,对全过程操作手艺要求极高,没有一定的工夫是做不到的,既费时又费工夫,因此称为工夫茶。有些人常把“工夫茶”当作“功夫茶”,其实是错误的,因为潮州话“工夫”与“功夫”读音不同。
工夫茶在日常饮用中,从点火烧水开始,到置茶、备器,再到冲水、洗茶、冲茶,再经过冲水、冲泡、冲茶,稍候片刻才可以被人慢慢细饮。之后,再添水烧煮重复第二泡的过程,数泡以后换茶再泡,这一系列的过程听起来就十分费时间。
工夫茶所需要的物品都比较讲究,茶具要选择小巧的,一壶带2~4个杯子,以便控制泡茶的品质;冲泡的水最好是天然的山泉水;茶叶一般选择乌龙茶,以便于冲泡数次仍有余香;另外,冲泡工夫茶的手艺也是有较高要求的。
中国茶道的这3种表现形式,不仅包含着我国古代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而且包含了人们主观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寄托,它渲染了茶性清纯、幽雅、质朴的气质,同时也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茶道的自然美
茶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特征和文化沉淀。它用自身的特性和独特的美感将古代各家的美学思想融为一体,构成了茶道独特的自然美感。
自然美的本意即自然而然、自然率真,用它来形容茶道可谓相得益彰。茶道看似平淡,可平淡之中却具有深刻的韵味及深意。茶道在美学方面追求自然之美、协调之美和瞬间之美。中华茶道的自然之美,赋予了美学以无限的生命力及其艺术魅力,大体可分为虚静之美和简约之美。
1.虚静之美
虚,即无的意思。天地本就是从虚无中来,万事万物也是从虚无中而生。静从虚中产生,有虚才有静,无虚则无静。我国茶道中提出的“虚静”,不仅是指心灵的虚静,同时也指品茗环境的宁静。在茶道的每一个环节中,仔细品味宁静之美,只有摒弃了尘世的浮躁之音后,我们才能聆听到自然界每一种细微的声音。
2.简约之美
简,即简单的意思。约,乃是俭约之意。茶,其贵乎简易,而非贵乎烦琐;贵乎俭约,而非贵乎骄奢。茶历来是雅俗共赏之物,也因其俭约简朴而被世人所喜爱,越是简单的茶,人们越能从中品出其独特的味道。
我国茶道追求真、善、美的艺术境界,这与其自然美都是分不开的。从采摘到制作,茶经历的每一个过程都追求自然,而不刻意。茶的品种众多,但给人的感觉无一不是自然纯粹的,无论从色泽到香气,都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芬芳美感,相信这也是人们爱茶的根本原因之一。
茶道与茶艺的关系
茶文化研究者曾提出茶道与茶艺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为了弘扬茶文化、推广品饮茗茶的民俗,有人提出使用“茶道”一词,但是中国虽自古有“茶道”之说,但“道”字特别庄重,有些高高在上的感觉。因此,茶学家希望民众能普遍接受茶文化,因而提出了“茶艺”一词,即以茶为主体,将艺术融于生活以丰富生活。由此来看,“茶艺”产生的目的在于生活不在于茶。
茶道与茶艺之间有区别又有联系:茶艺是茶道的具体形式,茶道是茶艺的精神内涵,茶艺是有形的行为,而茶道是无形的意识。正因为有了茶艺和茶道的存在,饮茶活动的目的才有了更高的层次,人们才可以在最普通的日常喝茶中培养自己良好的行为规范及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技能。
茶道与茶艺的差别表现在:茶艺本身对品茶更加重视。俗语说:“三口为品。”品茶主要就在于运用自己视觉、味觉等感官上的感受来品鉴茶的滋味。因而,与茶道相比茶艺更加讲究茶、水、茶具的品质以及品茶环境等。若能找到茶中佳品、优质的茶具或是清雅的品茶之地,茶艺就会发挥得更加尽善尽美,我们也将在满足自己解渴提神等生理需要的同时,使自己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也就是说,相对于喝茶而言,外在的物质对于茶艺的影响更大一些。
当品茶达到一定境界之后,我们就将不再满足于感官上的愉悦和心理上的愉悦了,只有将自己的境界提升到更高的层次,才能得到真正的圆满和解脱。于是,茶艺在这一时刻就要提升一个层次,形成茶道了。这时,我们关注的重点也发生了变化,从对于外在物质的重视转移到通过品茶探究人生奥妙的思想理念上来。品茶活动也不再重视茶品的资质、泡茶用水、茶具及品茶环境的选择了,而将通过对茶汤甘、香、滑、重的鉴别来将自己对于天地万物的认知与了解融会贯通。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品茶活动已经变成了茶道活动的同义词了。
除此之外,茶道和茶艺之所以不能等同的原因还在于茶道自问世至今已经形成了前后传承的完整脉络、思想体系、形式与内容。而茶艺却是直到明清时期才形成的关于专门冲泡技艺的范式。虽然茶艺的流传促进了茶事活动的发展,但是从概念上来讲,仍不能被称为“茶道”。
茶道与茶艺几乎同时产生,同时遭遇低谷,又同时在当代复兴。可以说,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无法使其界限十分分明,但两者却是各自独立的,不能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