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药浴全书:学用药浴不生病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药浴发展历史

药浴,是我国传统中医疗法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以独特的功效而得以流传至今。药浴,是利用水温热力以及药物本身的功效,通过对皮肤、经络、穴位的刺激和药物的透皮吸收,起到疏通经络、活血祛湿、保健养生的神奇效果。

中华药浴,古已有之,但这神奇的药浴究竟起源于何时,现在已经无法考证。早在秦汉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已有“温熨”、“药摩”、“外洗”等多种药浴方法记载。随着社会的发展,药浴更是以其独特的魅力而受到更多人的认可。

药浴的发展

药浴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流传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药浴属于传统中医疗法中的外治法之一,即用药液或含有药液水洗浴全身或局部的一种方法,利用水温热力以及药物本身的功效,通过对皮肤、经络、穴位的刺激和药物的经皮吸收,起到疏通经络、活血祛湿、保健养生的神奇效果。对常见的皮肤病、感冒、高血压、风湿都有显著疗效,同时对美容保健功效亦十分明显。

药浴不同于一般的洗浴、温泉浴等,中医学对药浴的定义是:“药浴法是外治法之一,即用药液或含有药液水洗浴全身或局部的一种方法,通常用单方或者复方中药煎熬”。按照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根据不同的疾病,加入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因药物不经胃肠破坏,直接作用于皮肤,并通过皮肤吸收进入血液,故药浴比内服药见效快,舒适,无任何不良反应,也不会增加肝脏负担,因此被医学界誉为“绿色疗法”,越来越受到患者的青睐。

中华药浴,古已有之。我国最早的医方《五十二病方》中就有治婴儿的方,书中记载了“温熨”、“药摩”、“外洗”等多种药浴方法。《礼记》中讲“头有疮则沐,身有疡则浴”。《左传》中也记载有当时人们对药物保健的认识,认识到人与水土的关系。药浴的发展奠基于秦代,发展于汉唐,充实于宋明,成熟于清代。而最早全面将药浴记载并保存至今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书中有“其受外邪者,渍形以为汗”的记载。

东汉时期,张仲景在《伤寒论》里介绍了一些药浴疗法,其代表性的治疗方剂则有桂枝汤、麻黄汤、白虎汤、承气汤、柴胡汤、四逆汤、真武汤、理中丸、乌梅丸等方。如对桂枝汤的记载“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方一”,说明了内病外治的作用机制。另外,在《金匾要略》中对“洗”“浴”“熏洗”等多种药浴方法有了明确详细的记载,开创了“辨证施治”的中医学思想,为药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则收录了更多的药浴内容,对不同的疾病原因使用不同的方法,如酒洗、醋洗、黄柏洗。如书中记载:“若有息肉脱出,以苦酒三升,渍乌梅五枚以洗之”。当时药浴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为人们提供了全新的治疗方法。

到了唐朝,药浴的发展已经进入全盛时期,运用药浴治疗疾病的内容更加丰富,除了常见外科皮肤疾病如痈疽、冻疮、丹毒外,还应用于妇科、儿科以及临床急症抢救等。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就提出了内服外用的方法,更增加了洗浴、敷溻等方法,对药浴的使用方法做了全面的描述和记载。在宋朝,人们有端午沐浴的习俗,《岁时广记》引用《琐碎录》写道:“五月五日午时,取井花水沐浴,一年疫气不侵。俗采艾柳桃蒲揉水以浴”。可见药物沐浴已经得到人们更广泛的喜爱和认可。

明朝时期,药浴疗法至臻完备。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最为出名,是中国古代药学史上内容最丰富的药学著作,其中药浴治法就有沐浴、热浴、坐浴等不同的治法,其治病范围也日益扩大。

清朝是中医药浴疗法成熟的阶段。主要体现在中医外治的问世及药浴外治理论的建立。如《串雅外篇》、《理渝骈文》、《医宗金鉴》、《急救广生集》、《外科大成》等,其中吴尚先的《理渝骈文》在药浴的种类上分了洗、沐、浴、浸、渍、浇等法,辨证用药贯穿于整个临床药浴过程,理、法、方、药备全。药浴疗法不但在民间流传,也是清代宫廷医学的一大特色,为皇族所推崇。在清宫医案中就有大量的药浴方,有许多沐浴、洗头、洗眼睛及其他外洗方。临床应用基本与内科治法并行,并广泛用于急症、内、外、妇、儿、骨伤、皮肤、五官等科目,达数百种疾病的治疗。在慈禧太后的医方中专有沐浴方和洗药方,慈禧太后认为这是她一生美容养颜的妙法。

步入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中医保健的日益重视,药浴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另外,伴随着新的医学仪器和医学设备的产生,使药浴的开展更加便捷。在城市的街头出现了很多药浴场所。药浴这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产业,必将随着中医的发展给人们带来全新的治疗方式。也期待药浴以自身的魅力,为人们的医疗保健做出更大的贡献。

figure_0002_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