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证券的经济效用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对于宏观经济运行还是对于微观经济活动,证券都发挥着多方面的影响,具有如下基本经济效用:
1.筹集资金的重要手段
筹集资金是证券的首要功能。证券作为一种直接融资工具,能够较为迅速、广泛地筹集资金,有效地解决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所需要的巨额资金。随着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要不断扩大再生产规模,向生产领域投入更多的资金,然而,企业自有资本金的积累难以满足企业扩大再生产的长期资金需求,企业需要从外部融资。融资方式主要包括银行间接融资和发行证券直接融资。通常说来,银行提供的贷款期限较短,适合解决企业短期资金周转的需要,而长期贷款不仅数量有限,且条件较苛刻,对企业不利。发行证券则不同。企业通过发行证券,将分散的社会闲置资金集中起来,形成巨额的可供长期使用的资本,用于支持社会化大生产和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发行证券所达到的筹资规模和速度是企业依靠自身积累或银行贷款所无法比拟的。企业发行股票可以迅速地将社会闲置资金汇集成为长期自有资本,并且可以无限期使用;发行债券的情况下,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确定融资条件和期限,在运用资金时一般也不会受到债权人的限制。就政府而言,在税收收入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财政支出时,通过发行政府债券,可以迅速地筹集长期巨额资金,用于经济建设或弥补财政赤字。
由此可见,证券作为一种重要的直接融资手段,有效地解决了资金余缺之间的供需矛盾。证券融资更有利于资金的供需双方明确债权、债务关系,能够给不同的市场主体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投融资工具,特别是给中小投资者提供了便利的投融资渠道,所筹集的资金具有期限长、相对稳定、成本低的优点。
2.促进资金合理流动,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证券价格的影响,能够引导资金的合理流动,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证券的产生与发展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同时也促进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大规模地集中一切闲置资金并把它们直接配置于各市场主体,突破了单个资本数量有限且难以进入一些产业领域的障碍,使投资者有条件也有可能筹集到进入某一产业领域最低限度的资本数额。证券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生产要素在部门间转移的限制。企业的财产权利采取有价证券的形式,可以在证券市场上自由买卖,打破了实物资产的凝固和封闭形态,使资产具有极强的流动性,资金自发地向优秀企业和朝阳产业集结,从而发挥出优化资源配置的效用。投资者通过各种证券在市场上表现出来的收益差别及证券发行人所发布的财务信息,可以了解资金使用者的经济效益、技术水平和经营状况,从而选择或改变投资对象,将资金投向经济效益高的证券,社会资金就流向高效产业部门。投资者择木而栖的趋利行为不仅使效益好的、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和产业获得了充裕的发展资金,而且督促效益差的企业加强管理,改善经营状况,用最少的耗费生产出尽可能多的适销对路产品,既满足社会需求,又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还将迫使那些效益差、前景黯淡的企业难以为继,逐渐衰落、消亡或被效益好的企业兼并、收购,进而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3.促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但要依靠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也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商业银行间接融资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必须兼顾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因此必须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资金的运用必须和资金的来源相适应。资金来源的性质决定资金利用的形式,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多为活期存款,吸收的存款又要缴存存款准备金并留足备付金,所以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以短期性的流动资金贷款为主,贷放资金的能力有限,难以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资金需求。企业运用直接融资方式发行有价证券,不仅可以满足其日益增长的资金需要,而且有利于完善金融市场结构,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维护金融安全。为此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创造和培育良好的投资环境,充分发挥证券在促进资本形成、促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发展与完善等方面的作用。
4.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重要手段
证券作为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重要手段是指通过证券的发行与运作,促进和实现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经营机制的转化。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经济运行具有行政权、所有权和经营权“三权”合一、管理高度集中、产权结构一元化的特点,但企业产权关系并没有理顺,企业产权主体不明晰,缺乏人格化的所有权代表,导致企业没有真正的经营自主权,缺乏活力。要增强企业活力,就要建立“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在于产权结构的改革。
证券不仅为货币转化为资本、货币所有者转化为资本所有者提供了有效的工具,而且也为产权的分割、组合与重组创造了条件。企业通过证券市场发行股票,从社会多方面、多渠道筹集资金,改变原有单一的产权结构为按照投资股份重新分配产权,实现产权的多元化和人格化,促进企业的产权分离和自主经营,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公司运作。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真正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
5.是国家实现产业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国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有不断加深的趋势,证券便是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重要工具之一。
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就必须掌握足够的财力资源。目前,发达国家财政收入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不断提高,通常在30%以上,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也增加到60%以上。尽管如此,发达国家还是不断发行规模较大、品种繁多的国家债券,以满足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资金需求。为了增加国家财力,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调整经济结构,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连续发行了巨额国债,极大地增强了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和进行宏观调控的能力。
证券对国有经济的结构调整和战略性改组,实现国家产业政策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产业政策是国家制定的,利用各种手段,通过规划产业结构的目标、干预产业结构的形成等措施,最终实现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均衡发展的产业指导原则,也是指导投资者合理、正确进行投资的依据。投资者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进行投资,就可以在国家实行的各项优惠政策的作用下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因此,投资者就会向那些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的、发展前景广阔、社会经济效益高的产业部门进行投资,购买其发行的有价证券,促使这些部门得到充裕的发展资金,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不断向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方向变动。而那些不符合产业政策要求的部门与企业,由于发展前景暗淡,社会经济效益不好,投资风险较大,它们发行的有价证券必然受到投资者的冷遇,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资金得不到满足,其发展必将受到限制。
此外,证券还发挥着调控货币流通的作用。在公开市场上,中央银行大量抛售证券,就会减少货币供应量;反之,如果中央银行大量收购证券,则会增加货币供应量。证券还能影响流通中的货币结构,中央银行通过其信用政策、利率政策来改变货币在证券市场和商品市场的流通比例以及货币在不同地区的流通比例,使货币的流通结构发生变化。所以,证券又是调节货币流通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