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乞丐到皇帝:朱元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孤苦无依

时光飞逝,不料想淮河流域遭受了特大天灾,百年不遇的旱灾悄然出现,田地龟裂,庄稼颗粒无收,从那时起,朱元璋开始经历人世间最痛苦的悲哀和折磨。

家乡连续两年大旱,太阳晒得地裂叶枯,遍地焦黄。百姓们用树皮草根还填不饱肚子,官府却连连上门催税,把百姓从山里偷种的几颗杂粮,也搜括得干干净净。百姓的肚皮饿得干瘪,可一车一车的粮食却把衙门里的粮库装满了。

这一次的旱情一直得不到缓解,对于元政府来说,他们并不真正关心汉人疾苦,但表面文章还是要做的。元顺帝下诏赈灾,赈灾物品总算下拨到受灾的行省(元代地方行政单位)。按惯例,地方长官们会留下一点自用,之后是州、县截留一部分,一层一层盘剥下来,到老百姓手中就剩谷壳了。但是,地方上的各级官员们却上书向皇帝表示感谢,说些感谢天恩的话,并把皇帝和历史上的尧舜禹汤比较一下,元顺帝看到了报告,深感自己做了大好事,便继续歌舞升平。

可是,淮河两岸饥民依旧“咽糠粃,咽树皮,咽草束、豆萁”,即便这样,大多数人最终仍难免饿死。为了活命,众多家庭纷纷卖妻鬻女,以求渡过难关,故而各地广泛流传“添粮不敌减口”,卖一口,救十口。

为了缓解家中的压力,朱元璋走上了讨饭的路,他经常在外乞讨,要到干粮就放在褡裢(一种搭在肩膀上的中间开口而两端装东西的口袋)里,要到稀粥就一口喝掉。要饭的途中,他经常看到有饿殍躺在沟渠里,很多地方草根树皮皆尽,乃以人为粮,有些人便置妇女幼孩在街头叫卖,谓之“菜人”。屠者买去,如屠羊豕,然后卖人肉。“或僵而置之路隅,或委而掷之沟壑,鸱鸟啄之,狼犬饲之,而饥民亦且操刀执筐以随其后,携归烹饫,视为故常。”

朱元璋深有体会,人到了挨饿又无粮食的时候,臭皮囊就起了决定性作用。在饥饿的驱使下,人的意识完全让位于臭皮囊,失掉任何理性,只有一个愿望,就是“吃”。这是人极特殊的本能,一个没有意识的本能,完全退化到了野兽的状态。

很多时候,朱元璋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在路上挪动。过了些时日,他看到有蝗虫飞过。蝗虫是一种喜欢温暖干燥的昆虫,干旱的环境对它们繁殖、生长发育和存活有许多益处。在干旱年份,河、湖水面缩小,低洼地裸露,也为蝗虫提供了更多适合产卵的场所。另一方面,干旱环境生长的植物含水量较低,蝗虫以此为食,生长较快,而且生殖力较高。相反,多雨和阴湿环境对蝗虫的繁衍有许多不利影响。蝗灾往往和严重旱灾相伴而生,朱元璋完全没有意识到,“旱极而蝗”“久旱必有蝗”这一古训的正确性。没几天,蝗虫遍地四起,它们在黄褐色的生满了荒草枯树的大地上哼哼不停。当蝗虫渐渐远去,只留下一片狼藉……

饥荒中,只要可以进口的东西,饥民都不会放过,朱元璋也不例外,他开始吃蝗虫。蝗虫消化系统里有一股绿色的水,这是它们吃草后消化过程中的产物,非常苦,很难咽,但是饥饿使他不顾一切。

蝗灾过后,又闹了瘟疫。很多村子里的人接二连三地病倒,有如秋风落叶,病一起就挺不住,开头只觉得浑身无力,接着就是上吐下泻,不到一昼夜就断了气。起初大家还不怎么理会,到了一个村子里一天死去了几十人,家家死人,天天死人的时候,村民才着了慌,都慌忙逃命,连家里的病人都顾不得了。不过几天,许多村子便闹得人烟寥落,一片落寞凄凉的景象。

朱元璋无法继续要饭,只好回到自己家,发现他的父亲已经不行了。家里没钱,请不得郎中,买不来药,医不得病,只急得母亲和大哥痛哭。天未亮,他的父亲就死了。家徒四壁,没有一贯钞,没有一钱银,买不了棺木,更谈不上坟地。朱元璋哀求田主刘德看在父亲为他多年耕种的分上,施舍一块埋骨之地,谁知刘田主不但不理会,反而“呼叱昂昂”。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同村人刘继祖不忍心,慷慨舍了一方野地给朱五四用作坟地。

朱元璋和大哥千恩万谢,感激不尽,但是父亲的衣衾棺木还是没有着落。实在没有办法,他们只好用草席将朱五四一卷,又拿了几件破烂衣服放在里面作为陪葬品,抬到坟地草草埋葬,且安亡灵。35年后,朱元璋写皇陵碑时,还觉得对不住父亲,他很伤心,回忆到“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

朱元璋还在悲伤中,他的大哥和母亲也相继病倒了。三天后,他的母亲、大哥先后死去。“魂悠悠而觅父母无有,志落魄泱佯”,这是后来做了皇帝的朱元璋怀念父母时说的话。大哥死了,大嫂带着她的儿子回了娘家。他的三哥做了上门女婿,他的大姐嫁给同村的王七一,因为瘟疫三哥家和大姐家已满门死绝;二姐嫁给盱眙县一个叫李贞的男人,也在这场瘟疫中病死,李贞带着他的儿子保儿逃荒,不知去向。实际上,朱元璋的二姐夫李贞家比较富有,因为瘟疫流行,不得已逃命而去。好在二哥幸存下来,不过他的家人也都死了。最后,朱家一家老小只剩下二哥重六和朱元璋了。

埋葬父母、兄长和其他亲人后,朱元璋的际遇却并没有得到什么改观,依然穷困潦倒。好在二哥回来了,哥俩无处投靠,只好去寻求外祖父的帮助。外祖父那边日子过得不错,但是他瞧不起朱五四,自然也看不上朱元璋哥俩,并不在乎他俩的死活。兄弟俩满怀希望而去,丧魂落魄地回来,在这个大荒大灾之年,外祖父对这两个外孙子也没有了亲情。

朱元璋和二哥一筹莫展,都想不出一条活路来。这时候,同村的周德兴、汤和、徐达等儿时的好友都已逃生去了。朱元璋不肯拖累二哥,就开始了继续讨饭的生活。16岁的朱元璋开始在淮河流域四处游荡,也许是他的体质特殊,免疫力强,在疫区穿行了两个月,竟然没被传染,反而靠着机灵劲儿,总是能找到赖以活命的食物,顽强地活了下来。

朱元璋目睹了人世间最痛苦的折磨。天灾就不提了,人祸更是猛烈。地主和官府不仅不救灾,反而催逼又急,穷苦人家衣食无着,为了活命只得采食野草树皮、观音土,最终还是难免一死。可是官府里的人却依然吃得好,穿得好,还有酒肉享用。这一切,朱元璋都看在眼里,他痛恨这个不公平的社会,但是毫无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