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钱和钞票那些事儿
1.金融就是把钱融进来或者融出去
什么叫金融?
学院派给出的解释是“金融是指货币的发行、流通和回笼,贷款的发放和收回,存款的存入和提取,汇兑的往来等经济活动”。
是不是感觉很拗口?
其实简单来讲,金融无非就是把钱融进来,或者把钱融出去。
把钱融进来,为的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给事业插上资本的翅膀;
把钱融出去,为的是让财富替我们打工,通过把钱借给需要的人,收取固定孳息。
当然,这仅仅是从普通民众的角度来解读的“金融”。至于国家层面的金融,广度更大、内涵更深。例如,本章开头对金融的定义中提到“货币的发行”,即铸币权,这显然不是普通市民能够想象与实践的,也绝非几个“码农”写几段代码、搞个区块链、发个比特币就能够撼动的。不过回归金融本质,国家层面的金融也是把钱融进来或者把钱融出去。在困难时期,国家会提高存款利率,为的就是吸储,集中力量渡难关、搞转型、促发展;当资金充裕后,存款利率会相应降低,因为这时候国家虽然也需要吸储,但更需要的是把已有的资金借贷出去,回收利息。
把钱融进来,我们可以称之为“融合”;
把钱融出去,我们可以称之为“融化”。
可能有人会想:“融合”就是把钱聚集起来,这个可以理解。但把钱“融化”是什么意思?钱怎么融化呢?
其实,只要把“钱”字转换为“金”字,就很容易理解了。在纸币诞生前乃至之后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全球人心目中最理想的硬通货都是黄金。因为黄金具有不可毁灭性、高度可塑性、相对稀缺性、无限可分性、同质性和色泽明亮等特性,可谓人见人爱。融化,具体来讲便是指黄金的无限可分性。因为无限可分,所以方便作为交换任何商品的媒介。哪怕是今天世界各国普遍都在使用的纸币,也基本都应用了黄金这一特性:有大额、有小额;有主币,有辅币……发工资,当然是百元大钞比较方便;买茶鸡蛋,则是零钱比较受欢迎。
当然,现在有了支付宝和微信等移动支付,只要绑定了银行卡且卡里面有余额,出门带着手机就可以,买什么都很方便,买什么都受欢迎。
时代在发展,金融也在改变。可能闭门静修数日,回头就发现自己已经落后了。
以往,通常只有企业家需要把钱融进来。现在,融资的主体虽然是各类企业家和创业人士,但普通人也可以直接或间接参与到融资过程中。例如,企业可以通过上市进行融资,普通民众也可以通过购买相应股票进行投资。
以前,企业家们通常只有在缺钱时才会想到融资。不缺钱还融资,岂不是要白付利息?但现在是企业有钱也要融资,而且是越有钱的企业越需要融资,需要融的资本也越大。
至于把钱融出去,以往只有银行、企业家等有钱的机构和有钱人才能操作。银行自不必说。靠着数轮融资度过艰难时期,开创了电商时代并赚到了大把银子的马云,之所以被广大网友称作“马爸爸”,就在于其金融平台“支付宝”可以在你需要钱而爸爸又不在身边时,通过“借呗”借钱给你救急——当然,是要利息的。反过来,你也可以把闲散资金放进“余额宝”,赚些小钱。同样,为了付你利息,同时自己也赚些小钱,这些钱又会被贷给那些需要借款的人。
那么,有没有可能你通过“借呗”借到的是自己放在“余额宝”中的钱呢?大家不妨想象一下。但可以肯定的是,你很有可能通过“借呗”借到自己的家人、朋友、同学、同事放在“余额宝”中的钱。金融,每个人都在参与。
再提一个近期比较热门的事情:共享单车,有ofo、摩拜、永安行、一步、熊猫、优拜、小鸣、小蓝、骑呗,等等。有人说,这是因为共享模式的理念令人着迷。No!真正令人着迷的是其商业模式背后的金融模式:尽管每次骑行,我们只需付费1元或者更少,有时甚至还免费,但在获得这辆车的使用权之前,我们是不是要先预存99元甚至更多?的确,现在ofo小黄车站在了风口浪尖上。但不管未来何去何从,它注定会成为一个经典案例,帮助我们感受金融的无所不在及其独特的魅力。同时,我们也必须明白:无论如何,人不能拒绝新生事物,尤其是金融方面的新生事物。可以暂时不参与,但必须时刻予以关注,因为它会实实在在地改变、影响你的生活。
2.通货膨胀:有一种胖叫虚胖
通货膨胀,简单来讲就是钱多了。可能会有人觉得很高兴:钱多了不好吗?肯定对人们有好处。恰恰相反,通货膨胀非但不会带来好处,还会“吃”掉你的钱。所以,通货膨胀是我们财富的敌人。
通货,泛指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例如,人民币是中国的通货、美元是美国的通货、日元是日本的通货。而通货膨胀简单来讲,是指由于货币发行量过高,导致流通的货币多于流通的商品的现象。换言之,在正常情况下,我们手里的每一分钱,都应该对应社会上一分钱的实际财富,如生活用品、房产等。钱,不过是衡量这些实际财富的符号,是为了携带和交易方便而发明的。而在通货膨胀情况下,社会上的实际财富不变,货币却变多了,这就意味着货币贬值和购买力下降。
按照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们的说法:通货膨胀只是“有时”会造成物价上涨,不是必然。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说法实在让人难以认同。或许普通人很难定义什么情况下才称得上“通货膨胀”,不过近些年来的物价上涨,却是每个老百姓都能感同身受的。以至于有人这样定义“通胀”(通货膨胀的简称):通胀,通胀,就是通通都涨!
资料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共经历过三轮较为明显的通货膨胀:
第一次是1980年,当年的商品价格上涨率达7.5%;
第二次是1988—1989年,通胀率超18%;
第三次是1993—1995年,通胀率超14%,其间,在1994年还达到了24.1%的最高点。
以上只是较为明显的通胀,至于“不太明显”的通胀,近些年来可以说是时刻都在发生着。据一位做焊工的王先生在网上吐槽,从老家来首都北京打工至今,已十余年。记得最初月收入800多元钱的时候,从未觉得物价贵过。但现在,仍然在做焊工的他,虽然月收入已涨到数千元,却感觉什么都贵了,生活的担子越来越重。而且这不是老百姓常说的“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事实上,王先生一直都是家庭妇男,掌握着家里的大小开支。王先生回忆道:刚来北京时,按揭买房还是很稀少的事,当时的姑娘们也普遍没有结婚必须买房的要求。每当看到网上爆出一些与房子有关的爱情故事,王先生都颇感庆幸。
另一位张先生的回忆则带着十足的“吃货本色”。张先生说,自己最大的爱好就是下馆子,全国各地的小吃、特色菜等,他基本上都吃过。而且张先生不挑食,没钱的时候,吃一碗地道的山西刀削面、四川担担面等,也能感到莫大的满足。因此,关于最近十几年的物价问题,他认为最能反映这一点的就是街上面馆里的面条了。当初,普通小吃店的面条不过2.5元一碗,最多3元。而现在,能在饿肚子时找到一家一碗面10元以下的面馆就算幸运了。不仅如此,张先生还说,当年的面条绝对称得上是物美价廉,不仅量足,就连卤汁也是一大勺子;而如今的面条,不管是削面也好,拉面也好,都在碗上下起了功夫:碗特大、汤特多,看着满满一大碗,但中看不中吃,别说自己吃不饱,有些女生都吃不饱。驴肉火烧也是如此,十年前2元一个,如今至少8元,并且个头越来越小;水果更不用提,十年前花10元钱能买一网兜苹果,现在充其量买四五个……
还有网友爆料说:二十几年前,百元面额的人民币刚刚推出时,某边远山村里一个包工头的老婆常常在乡亲们面前抱怨:“这个钱一点都不好用,买东西别人都不要,找不开。”但现在100元钱能买点什么,相信大家也都清楚。用这位网友的话说:就像自己如今中年发福的身体,看似富态,实则是虚胖,远不如年轻时硬实。
总而言之,这些年的通胀虽说“不太明显”,但也令众多老百姓吃不消。原因就是人们的收入与通胀率不成正比。所以,每当网上有谣言称新的通胀要来时,都会引起老百姓的恐慌。而且,通胀之所以令人恐慌并不仅仅在于物价上涨,还在于每一轮通胀都是一个“劫贫济富”的过程。如前所述,通胀意味着货币超发继而贬值,而货币贬值的部分,其实就是被超发的这部分货币挤占了。换言之,超发货币者只需开动印钞机,就直接把纸片变成了具有购买力的钱,这就相当于变相掠夺社会财富。当然,在我们国家,货币的发行是由央行控制的,但央行并不会直接用这些钱来采购商品,因此央行并非通货膨胀的受益者。真正的通胀受益者,其实是那些有条件得到贷款的人和工资一涨再涨的精英。而对于大多数贷款无门的普通百姓和挤破脑袋也未必能挤进精英阶层的人来讲,也只有任由财富缩水的份儿。
中国人爱储蓄——这是国内外的一致看法。相关资料也表明,中国国民储蓄率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一直稳居世界前列。2009年,中国居民储蓄余额一举突破18万亿元大关,排名世界第一。截至2017年5月,央行公布的境内居民住户存款达62.6万亿元,再创新高。
不过,这个“爱”字必须打上引号。用一位美国人的话说,就是“中国的高储蓄源于对饥荒的集体记忆”。换言之,中国人是不得不爱储蓄。想象一下,作为一家之主,孩子上学要花钱、一家老小生活要花钱、生病吃药要花钱、将来养老要花钱等,包括随时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也要钱。这么多需要用钱的地方,我们不得不把有限的工资尽可能多地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据此,有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负利率等同于政府变相加税。
有一点应该指出的是,近年来中国的通胀,在很大成分上属于输入型通胀。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开放度越来越高,尤其是能源、原材料等大宗商品的对外依存度也越来越高。当这些产品的价格因“天灾人祸”出现大规模上涨时,势必会引起国内相应物价链的上涨。当然,跟老百姓讲这么多大道理是不务实的,不管怎么说,老百姓都不希望物价上涨和被通胀。
然而,现实是,在这个地球上,这里不涨那里涨,今天不涨明天涨,总有一天会涨到你。这导致一些精明的家庭主妇也只能随波逐流:“菜贵了就吃肉,肉贵了就吃菜,都贵了就少买点儿。”
每天起床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日子总是要过下去的,但这么一种过法实在令人无奈。那么,到底是谁在让我们无奈?总结起来,不外乎热钱(又叫游资)来袭、监管不力、经营者与消费者全面不淡定等几个原因,有时候甚至我们自己就是抬高物价的推手。
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从政府层面来讲,经济问题可以通过金融工具来解决。其实,这也适合普通消费者。以前,在通胀跑不赢存款利率的情况下,你只需把钱存到银行就行。但现在,一是利率早就跑不赢通胀;二是就算跑得赢,在这个普惠金融的时代,仅仅是保值,早已落伍。负利率时代,资金就是用来投资的。作为一个理性且具备长远眼光的人,现在就应该尽快展开自己的投资计划,毕竟早开展一天,就能早收益一天。
3.人民币升值、贬值与国际化
人民币升值与贬值,同样是一个令很多人摸不着头脑的问题。我们经常在媒体上看到相关信息,诸如“美国施压中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等。可能很多人会认为,这是矛盾的:人民币若升值,意味着我们的钱更值钱,这应该是好事。但为什么我们不乐意接受这样的好事呢?
对一些个人来讲,人民币升值确实是好事。举个例子,假设人民币没升值前与美元的汇率为1∶8,也就是8元人民币能换1美元,升值后7元人民币就能换1美元。那么,以前需用8元人民币才能购买的东西,现在只需7元就能买到。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出国旅游、购买进口奢侈品等,都会更加便宜。
但反过来看,人民币升值的话会抑制我国的出口。道理很简单,因为美国人之前用1美元就能买到价值8元人民币的东西,现在却只能买到价值7元的。如果这时有替代商品的话,普通美国家庭可能就会选择替代产品,如印度、越南等国家的产品;如果没有,那他们也可以选择节约生活,适当减少消费,最终还是会抑制我国的出口。众所周知,美国是我国最主要的出口贸易对象之一,而且近些年美国一直逆差,若人民币升值则会相应减缓这种情况,所以美国政府才会屡屡要求人民币升值。
另外,人民币升值后,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外商到中国直接投资的成本会相应加大,从而会减少在华的投资和国外游客来华消费、旅游的次数,同时还会有大量进口商品以成本优势涌进国内市场,冲击国内企业,导致国内人员失业。
除此,当对华的资本减少之后,资本也总要有个去处。如果人民币升值,相对应的就必然是美元的贬值,那么美国就成了资金的向往地,大量资本的流入就会促进美国的就业与经济繁荣。与此同时,还会吸引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人士前往美国旅游或留学,进一步利好美国经济。所以,这是一张牌背后的数种打法,我们绝不能只看表面。
反过来,如果人民币适当贬值,也会在很多方面产生影响。
一是进口减少、出口增加。
因为进口货物时,须先用人民币到银行兑换成美元等全球硬通币,然后再从国外购买货物。人民币贬值后,相同人民币能兑换到的美元会减少,能购买到的货物量也会减少,导致进口成本增加,降低进口产品的竞争力,所以人民币贬值对进口不利。与此同时,出口则会增加。因为人民币贬值后,出口货物所收到的美元可以从银行兑换更多的人民币,利润会增加,企业也有了更大的降价空间。一定程度上,人民币贬值相当于对出口企业进行补贴,帮助这些企业出口,有利于保护民族工业。
二是增加就业。
人民币贬值后,进口产品减少,国内市场上的外来竞争对手减少,相应的国产货物在国内与国际的销量都会增加,这时就需要相应的就业岗位来补足生产力。
三是引发国际游资大量外逃,同时使国家的外汇储备减少。
游资也就是所谓的热钱,其流动常常会受汇率的影响。当人民币贬值并且呈现持续性趋势,国内外的投资者就会力求持有美元等外币资产,以便保值,从而把手中大量的人民币兑换成外币,导致大量资本外流。同时,普通百姓也会要求将人民币转兑外币,使外汇供不应求,在减少国家外汇储备的同时,促使人民币进一步贬值。所以,我们在提到人民币贬值时加了一个前提,那就是“适当”。大家也不必担心,中国政府对国际资本流动有专门的管制措施,热钱并不能自由进出中国,人民币疯狂贬值的情况根本不会出现。
人民币贬值,还会影响股民、炒房团、海淘族以及出国旅游的人。此外,人民币贬值还会造成黄金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因为钱不值钱了,大家都会下意识地把钱兑换成黄金保值。所以,人民币无论是升值还是贬值,都与我们息息相关,要时刻关注。
那么,人民币国际化又是怎么回事呢?
简单来讲,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换言之,现在人民币并不是主流世界货币。2017年年末的数据显示,全球各国主要货币所占比率中,美元占全球货币市场份额61%、欧元为33%、日元为3.3%、英镑为3.1%……人民币最多的时候曾达到过1.89%,之后稍有收缩。
更直白一些,如前所述,中国企业进口货物时,须先用人民币到银行兑换成美元等全球硬通货,然后再从国外购买货物。但其实,这里的“等”字,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和其他市场,人们基本上只认美元。如果你想用人民币买石油,人家是不会卖的。有些国家甚至废掉了自己的主权货币,改用美元。也正是因为美元占全球货币市场61%的份额,美国才会在全球货币市场“飞扬跋扈”。
但是,客观来讲,美元的优势并不是凭空建立起来的。美元有三大自由,即自由流通、自由兑换与自由汇率。全球化视野下,人民币并不能实现自由流通、自由兑换和自由汇率,这也正是人民币国际化道路上的死结所在。换言之,如果人民币不能自由地用来买东西,那外国人用它来干什么?
所幸,随着中国加入SDR(Special Drawing Right,特别提款权),包括德国和法国在内的外国央行都将人民币纳入了外汇储备,目前已经有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将人民币纳入了外汇储备体系,这种情况得到了好的改观。另外,中国2018年也推出了石油期货交易,主打特色就是人民币结算,并且与黄金挂钩。前者有力推进了人民币国际化,并且是民间投资者层面的人民币国际化,较之先前国家层面的往来,更上一层楼;后者则是明确无误地告诉国外投资者:如果你暂时不相信人民币,没关系,你可以随时兑换黄金。
凡事都有两面性,人民币国际化同样有利有弊。
有利因素包括: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增强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改变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目前所处被支配的地位,减少国际货币体制对中国的不利影响;减少汇价风险,促进中国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促进人民币计价的债券等金融市场的发展;促进中国边境贸易的发展,缓解中国自然资源短缺、市场供应过剩的局面;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等等。
负面影响则是会对中国经济与金融稳定产生一定影响,增加宏观调控的难度,加大人民币现金管理和监测的难度等。尽管如此,从长远看,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影响整体上仍是获利远大于成本。
4.信用、信用卡与负债
有种说法认为,那些突然间而不是经常性手头拮据的人,当时缺的并不是钱,而是信用。确实,信用有时比钱还重要,只要有足够的信用,天下人口袋里的钱都能为你所用。除了钱,还包括各种各样的资源。但如果信用不够或根本毫无信用可言,那么我有理由相信你缺的绝对不只是金钱。
那么,为什么有很多人明明很讲信用,却依然是穷人?简单来讲,因为他们恐惧和拒绝负债,而负债其实是世界上很多成功人士和大机构一直在使用的秘密武器。
很多大公司的负债其实都很高,动辄上亿,但银行还是愿意借钱给他们;很多银行也是负债经营并且亏损严重,但人们还是愿意把钱存到银行里;很多人没什么正经营生,但有需要的时候银行马上就会借款给他,还经常主动给他打电话,让他办各种贷款;而有些人,尽管工作稳定、事业顺利,也从不曾欠过别人一毛钱,但遇到突发情况,找银行贷款时,银行要么拒绝,要么拒绝提供较高的额度……
要想真正明白这些奇怪表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我们得从银行的本质说起。
银行是一个有钱的机构,这无人不知。那么银行的钱是谁的呢?不明就里的人会说,是国家的。其实,这种想法误导了很多人,导致他们不讲诚信、借贷不还、逃废债务,沦为“老赖”。事实上,银行的钱是以社会信用为基础的。银行将社会、企业和民众手中闲置的钱集中组织起来,然后又以信用为基础,将其投放于社会的各个领域,满足个人、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金需求。具体而言,银行的钱除自有资本金(如果是国有商业银行,则资本金是国家的;如果是股份制银行,则资本金是股东的,按惯例银行资本充足率应在8%以上)之外,主要来源于城乡居民个人储蓄、各类企事业单位(包括私营、集体、股份、国有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存款以及其他存款。所以,通俗地讲,银行的钱既不能说是国家的,也不能完全说是你的、我的、某某人的。银行里真正属于国家的钱,所占比例也并不大。
从本质上来看,银行这种金融机构经营的就是信用。银行以政府为信用背书,一边低息吸储,一边高息放贷,在促进金融流转、服务社会经济的同时,完成了自身的发展。个人也是这样,只要有信用,一时的负债是无伤大雅的。先负债,再按照约定按时足额偿还,这叫有信用。在这个过程中,银行肯定会收取相应的利息。而且一定程度上,你借的越多,银行赚的也就越多,能及时还款的人,即使是有欠款,也依然是银行的优质客户。
相反,没借过钱的人则谈不上信用。因为如果你从来没有借过钱,又怎么证明你是有信用的呢?银行不会听你解释,因为他们只看征信记录。
怕只怕负债累累。就算强大如美国又怎样?照样因为全国性的大肆借贷、寅吃卯粮,引发了一场空前的次贷危机,导致很多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甚至影响了全球。
这里要向大家解释一件事情:
每当中美出现摩擦时,就会有人说:美国借了中国很多钱,要对方还钱等。但事实是,中美之间不是简单的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的债务关系,而是一种投资关系。我们投资的是美债,可以随意抛售,也随时有人愿意接盘。作为一种投资,美债其实是一种很不错的资产,自发行以来从来没有违约过。换言之,至少在这一点上,美国是有信用的。当然,凡事有度,美国的债务已经高到了让自己也不得不面对的程度,这就是明证。
通常来讲,国家也好,抑或企业、个人也罢,真正从一开始就想赖债不还的人是不多的。很多人在最开始时,往往是很谨慎的。就算你想多借给他钱,他还会想:借这么多钱,将来该怎么还?莫非是想多赚我的利息?但后来,很多人都是慢慢地放弃了警惕之心,在享受高流动性的同时,高估了自己的偿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以至于被一些突发状况搞得应接不暇,最后就成了“虱多不痒,债多不愁”的情况,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信用也就瞬间崩塌。
如何从零开始建立自己的信用,最务实的做法就是办一张信用卡。一般来讲,只要有份工作,银行至少会提供几千元的信用额度,只要按时还款,每一笔消费都是信用,都会一点一点累积在我们的征信记录上。长期坚持,信用卡有几万元甚至更多额度是不成问题的。俗话说,家有余粮,心里不慌。尽管这种余粮是借来的,但至少可以让你免于青黄不接,先把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解决掉。什么叫普惠金融?我觉得这就是。
不过,信用卡也是双刃剑,一不留神就会伤到自己。信用卡来自美国,发明人是弗兰克·麦克纳马拉。有一次,身为大商人的他在饭店吃完饭后,发现自己居然忘了带钱包。虽然他马上打电话让人把钱送了过来,但面子上仍觉得很难堪。这次尴尬的遭遇,让麦克纳马拉产生了创建信用卡公司的想法。1950年,大来俱乐部,也就是大来信用卡公司的前身问世,为会员提供一种会员卡——能够证明自己的身份,并且能够记账消费。这显然已经具备了商业信用卡的基本要素。
信用卡能有效解决人们“麦克纳马拉式”的尴尬,同时由于不需要携带大把现金,增加了便利性与安全性,甚至可以使人们在没有发工资的时候提前购买生活用品,等发工资后再及时还上。这无疑为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除了解决面子问题,还减少了麻烦,节省了时间,同时还有一些额外增值服务,如刷卡打折等。当然,任何一种服务都需要代价,信用卡最大的风险就是,如果你打理不好自己的信用卡,就可能成为“卡奴”。
信用卡本质上属于超前消费。适度的超前消费是可以的,但有些人会因为钱来得相对“容易”,而陷入肆意消费的陷阱。有些人则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办多张信用卡,疯狂套现,进行一些高风险的投资与投机生意。用他们的话来说,信用卡也是一种投资。有些发卡机构的工作人员为了个人业绩,也会助长这种心理,千方百计让你办大卡,甚至会告诉你:中国有个卡王,先后办了3000多张信用卡,但一次也没有逾期,因为他能调动的资金有好几亿元;有的公司还发动全员办卡,直接成立一个卡部,满满一面墙,全是信用卡;还有一个英国人,办了数百张信用卡,他用这些钱炒豪宅,很短时间内赚了一个亿,还是英镑……
我们不否认有这种情况存在,但相信大家也经常会看到一些媒体报道:有些人因为盲目办理了数张信用卡且肆意消费,经过激烈的天人交战,最后自觉带着铺盖卷走进了派出所,因为自知这辈子已经还不完了!除了这样比较极端的情况,我相信每个人可能都认识一两个被信用卡欠款搞得焦头烂额的人。为避免类似的情况出现,我们在用信用卡时不要只关注它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