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难题本身就是解决方案
很多企业的业绩不佳或经营困难或不能持续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对行业的理解不够。什么是对行业的理解?显然,不仅是对诸如市场有多大、发展潜力、竞争者、技术、资金、人才等外在因素的了解,而是对消费者,即人、人心、心理、生活的理解。
人们的生活观、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生活的问题、苦恼、麻烦等,隐含着人们对行业,即产品或服务的需求。不过,我们想对行业的理解再深入一步,对人们的生活中的苦难、艰辛、烦恼的理解。
这就接近流行的词汇“痛点”。虽然这个词有个痛苦的“痛”字,但它表达的不是对人们的苦难、烦恼、艰辛的理解和同情,而是明显的商业化,即企业、经营、盈利的视角。
一个企业家、经理人,在做企业、做管理、做营销、做经营、做战略等工作时,都要做一个重要的工作,即理解行业。而将理解行业的焦点放在对人们生活中的艰辛、苦难、烦恼、恐惧等的理解上,这样的企业才能抓住真正的需求,才能制定出最恰当的战略(如定价策略、产品开发策略)。
而且,这样的企业家、经理人必然是仁慈的、有社会责任感的。他们也必然是高效的,不会浪费任何社会资源。因为他们准确地理解了人们生活中的难题。然后,解决难题的策略、方式、产品、服务,还有什么好想的呢?难题本身就是解决方案。
当一个企业家或经理人,是在解决人们生活的难题、烦恼乃至苦难、艰辛、恐惧时,他就是在做一个事业。不仅是一个企业、一个工作,不仅是利润和薪水,还有对社会的贡献,对人们的同情和帮助。这就把商业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了。而且,这是真正的结合。因为结合点就是他的日常工作和产品或服务。
对于当今的企业界来说,需要把商业、利益的心换成一颗怜悯、同情的心。
企业关心人们生活中的艰辛、困难,不仅是一个美好愿望和理想,或一种道德说教。滴滴出行总裁柳青讲的一个故事得到实证。
那个要走的女孩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行政人员。我很惋惜地问道:“你为什么要走呢?做得这么好。”她说:“呃——我怀孕了……”我就说:“怀孕不是问题,我们对福利和员工待遇都是非常重视的呀。”她说其实是一个关键问题困扰了她。
“我家住在北京的南城……”
她说出一半的时候我就明白了。因为从南城到滴滴出行,每天在路上要花将近三个小时。
她需要换乘两次公交车,再乘坐地铁。在高峰的时候地铁对于普通人来说乘车都是一种痛苦,更别说孕妇了。
从字里行间能看出,柳青对上班族及这个孕妇在上下班时乘车的艰辛和痛苦的感同身受和同情。她就是在解释滴滴出行是怎么解决人们生活中的困难、痛苦的。从这个角度看,这个业务本身就是一个善举。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做企业的人具有一颗怜悯、同情的心。
因此,对行业理解的核心,就是对人们生活中苦难、艰辛、烦恼、恐惧等的理解。然后,这样的企业所做的业务本质就是对人的同情和帮助。这样的事业、这样的企业、这样的人,又怎会不成功呢?
对这个说法的认同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关键是,我们的仁慈之心、怜悯之心、同情之心、柔和之心、爱心就此苏醒了吗?
如果是,企业就有福了,消费者即我们所有人都有福了。因为有了更多的有良知、有正义感的人做企业。山寨、偷工减料、不择手段、低效的企业越来越少,创新、认真负责、高效、高品质、高质量、一丝不苟、兢兢业业、深刻思考的企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