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心电散点图精解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5 窦性心律不齐夹杂房性早搏

【临床背景与动态心电图诊断】
患者,女性,17岁。因心悸反复发作,在14~17岁期间多次于心内科治疗。患儿既往健康,每次住院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均示“窦不齐”“二度Ⅰ型窦房传导阻滞”,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律不齐、阵发窦性心动过速,给予β-受体阻滞剂不能缓解症状,又以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给予中药益气养心安神等,可暂时缓解症状。动态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不齐;②窦房传导阻滞。
【图形特征及诊断依据】
图5-1呈三分布,吸引子A、B、C部分重叠,回放图5-2的心电图为正常的P-QRS-T波形,但心律明显不齐。
图5-1 24小时散点图及其示意图
【诊断】
1.窦性心律不齐
2.房性早搏
【鉴别诊断】
本例为窦性心律不齐夹杂房性早搏,在心电图上很难与窦性心律不齐进行区分,但通过散点图可进行鉴别诊断。
图5-3为因心悸在心内科门诊就诊的25岁女性患者的心电图,与图5-2的心电图如同出一辙,但图5-4的散点图是一个单独的棒球拍形窦律吸引子,只是远端相对膨大,是窦性心律不齐的图形表现。
图5-2 动态心电图片段
对应图5-1中吸引子A的窦性心律、吸引子B的房性早搏前点、吸引子C的房性早搏主点
图5-3 因心悸就诊患者的心电图
图5-4 与图5-3相对应的24小时散点图
【评述】
多数情况下窦性心律与房性心律不难鉴别,但是在显著窦性心律不齐或心房自律性与窦性心律十分接近时,尤其是频发的非折返性规则或不规则的局灶性房性心律失常易造成混淆。在心电图中可根据P波是否提前、形态是否一致相区别。动态心电图不能自动识别P波,需靠RR间期提前量判断房性早搏,如果房性心律的联律间期与窦性RR间期较接近,又由于日常活动等的影响,窦性P波形态受影响,与房性P波难以区分,这些因素都使窦性心律不齐伴房性早搏成为诊断的难点。
在散点图上,如果只有窦性心律则为单分布图形,散点图中只有一个位于45°线上的稳态吸引子图形,如果伴有房性心律,则会出现脱离45°线的非稳态吸引子图形。当窦性心律与房性心律的自律性接近,窦性RR间期与房性联律间期接近时,两个节律点交替形成的非稳态吸引子图形会与稳态吸引子有一定的重叠,散点集落边缘失去光滑稀疏的特性(图5-1)。与此相比,窦性心律不齐的吸引子只有面积增大,而不会出现多个吸引子重叠图形的(图5-4)。
虽然具有相似的动态心电图表现,但图5-1的患者症状重,反复发作,β-受体阻滞剂不能缓解,这些临床背景也支持异位心律的诊断。
(李方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