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 面试 入职 离职管理实操从入门到精通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沿认知】有一种HR的境界叫“目中无人”

我们常听到许多人力资源管理者张口闭口讲着关于“人”的道理,质量体系中的“ 人、机、料、法、环”五大因素排第一的就是“人”,企业经营层面的“人、财、物、事”四大因素排第一的还是“人”。所以,“人”是最重要的。大家都特别喜欢关注“人”,每天想怎么更好地招人、怎么培训人、怎么用人、怎么留人。

可是,老板却往往不这么想,老板是以事为先,老板思考问题逻辑的第一层是我要做什么事情,第二层是要做成这件事情我需要哪些资源,第三层是要得到需要的这些资源,我需要付出什么成本,做事的难度和可能性怎么样,第四层是这些资源之间有没有可能通过替代或转化提高效益或效率,第五层才是在当前既定的这些资源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应该怎么对待这个资源。

你看,在许多HR和老板的思维逻辑之间,至少差了4个层次。这也是为什么许多HR跟不上老板思维的原因。他们太关注在人这个资源层面的问题却看不清楚全局,太把对人的管理当回事了却不想组织所在的整个行业和市场,太多研究该怎么“选训用留”了却不想有没有“不用人”的可能性。

其实,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有一个更高的境界,叫“目中无人”。

所谓“目中无人”,就是不要仅关注人力这个资源或资本层面的问题,还要看到其他资源或资本,要看到各类资源或资本之间转化的可能性,要看到从整体到局部的关联性,要看到如何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组织目标。比如,随着科技的进步、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扩大经营规模带来的结果不一定是人力资源数量的扩大,反而可能是越来越少。

富士康(Foxconn)是全球性规模巨大的代工厂,它的PC机、平板电脑、手机的生产总量居世界前茅,员工数量也极为庞大。但富士康的许多工作岗位是无技术含量的重复性动作,对这类技术附加值偏低且枯燥乏味的重复性工作,用机器人来取代人显然是更好的方法。

早在2011年,富士康创始人兼董事长郭台铭就向外界透露过要用机器取代人工的计划。到了2016年,有富士康高管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富士康每年可以打造1万台机器人,未来它们还将继续利用自己生产的“富士康机器人”(Foxbots),而仅是昆山工厂最近就裁掉了6万名员工。

富士康为什么要用机器人?

1.在工作效率上,一台机器人的效率相当于3个以上的工人。工人手工生产的产品会产生大量的次品,而机器人的工作稳定性更好,生产过程产生的损耗额更低。

2.机器人成本更低,3个工人一年的人力费用在20万元左右,而一台工业机器人的成本在10万元,一台机器人使用不超过一年,成本就都能收回来。而且机器人的使用寿命在3~4年,上岗后只需要很少的维护费。

3.工人越来越难招,招工成本逐渐增加,缺工率逐渐上升。年轻人逐渐厌恶枯燥的生产线工作,离职率大幅增加。工人多了管理困难,管理成本也高。机器人则不存在这些问题,它们可以日夜兼程、不休不眠地持续工作。而富士康也不需要考虑它们心里是怎么想的。

4.机器人对于处理一些时间短、数量大、要求高的订单至关重要。类似苹果企业这种大客户,订制化的要求非常高,例如,某些微细螺丝的规格,被要求精确到百分之一毫米,唯有机器可以兼顾这种规模化和精细化的要求。因此,使用机器人也是富士康提高产能和技术含量、能接到大单的必要条件。

据统计,韩国是全球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最高的国家,每一万名工人中拥有机器人数量约430台;日本次之,320台;德国位居第三,280台。

美国的亚马逊(Amazon)所生产的机器人正在全面推动美国仓储市场的运作。亚马逊在2012年收购了Kiva企业后,聘请了许多科学家投入到生产研究中。到2015年,亚马逊将其改名为Locus Robotics。后来,Locus企业生产的机器人LocusBot首次运用到亚马逊自己的仓储管理系统中,从家庭用品到汽车配件的仓储运送都是由这些机器人完成。

Locus企业生产的机器人软件可以让其在仓库中将每一件货物精准放送至特定位置。工作人员只需要拿着iPad,把自己的想法让机器人去完成即可,他们只需要负责巡视就可以了。

研究企业Forrester的数据显示,在未来10年内,全球经济中因为自动化将会失去2500万个就业岗位,而新技术将创造1500万个就业机会。在物流业务中,智能仓库机器人的发展,也必然会减少原本仓库所需要的工作人数。

西雅图一家企业FlexE的首席执行官Karl Siebrecht表示:“我不认为人们是因为短期劳动力短缺而去投资自动化的,而是因为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所以这意味着人力劳动终将被取代!”

顺应时代、利用科技、多做一些利用其他资源或资本的考虑和验证,人力资源管理者有时候要学会“目中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