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我国农资经营状况
1.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
新中国成立后,农资产品主要由各级供销合作社的农资部门承担。农资经营实行统一的计划分配,逐级分管,由各地供销社统一经营。制造商数量较少,农资商品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制造商的日子好过,销售科长最吃香。这期间,农民求供销社,供销社求农资公司,农资公司求制造商。由于产品数量少,只要有产品就能赚钱,因而,农资经营一切工作围绕产品转。
实行计划经济期间,20世纪50年代初供销社化肥的流通量不足20万吨;70年代增到600多万吨;80年代初达到1000多万吨;90年代初,全国供销社系统化肥销售猛增到2500多万吨。农药由20世纪50年代不足万吨(折百),到70年代20多万吨,80年代增加到60万吨。农膜由新中国成立时的空白到90年代的30多万吨。农资数量不断增加,但是农户的需求却成倍增长,特别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增高,对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需求不断增加,粮食产量逐年提高,进一步带动农资的需求。使得农资增加速度无法满足人民的需求。
改革开放后,要由温饱走向小康、由小康走向发达,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增加农资投入。国营和私营企业开始大规模扩充设备,制造商开足马力生产农资,增加产量。截至2010年,化肥产量达到8000多万吨,约占世界产量的四分之一;农药产量达到400多万吨,位居世界第二位;农膜产量达到300多万吨,居世界第一位;农资供给关系发生变化,由供不应求到供过于求。1998年以来,中国的化肥批发、零售价格已经完全市场化,农资经销商的发展迎来春天。2006年农资流通领域对外资开放,2009年农资实现完全市场化,各种资本均可以进入农资流通领域。经销商的收入状况从1998年之后,经历了近10年的普遍上涨。从3年前开始,有少数经销商出现了收入下降,使得农资经营部门产生前所未有的压力。这批基层经销商在10年的发展中,由于客观或主观的因素,没有能扩大业务范围,或是调整经营品种,他们只是按照惯性在年复一年地做小生意,导致许多供销社、农资公司因经营不善倒闭或歇业。
为了在市场上生存发展,农资公司不得不进行变革。由最初农户上门购买农资到现在农资下乡;由原先老爷式销售模式到现如今以顾客为上帝的模式;由原先的纯利润到现在的返利。体现了农资经营部门的变化,也体现了我国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变化。
农资公司靠送货、赊欠、返利、铺货等,把服务尽量做到极致,迎合客户的需求。然而,随着农资公司遍地开花,竞争压力加剧,尽管把服务做到了极致,但是还是感到经营困难,因而,农资市场必须经历一场深刻的变化,进一步优化重组,优胜劣汰,才能在严酷的竞争中生存。
2.品种结构多样化发展
我国肥料主要以化肥为主,有机肥较少。最早,各制造商生产出各种氮肥、磷肥、钾肥产品。农资部门仅限销售这类产品。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我国开始生产更多品种的肥料,包括微生物肥料、农作物专用肥料、微肥、复合肥、控释肥、液肥、叶面肥、功能肥等。这些肥料进入市场,极大丰富了农作物的生长,为农民增产增收奠定基础。
无机农药和植物性农药在我国使用时间较长,如硫酸铜、碱式硫酸铜、碳酸铜、碳酸钡、巴黎绿、亚砷酸、砷酸铅、砷酸钙、硫黄粉、波尔多液、胶体硅酸铜、氟化钠、氟化钾、氟化亚铁钾、汞剂、硫酸烟碱、除虫菊、鱼藤、雷公藤、闹羊花、石硫合剂、松脂合剂、棉油乳剂、石油乳剂等。有机合成农药起始于1946年生产的DDT;1952年生产的六六六;1957年生产的对硫磷。20世纪60年代生产的有机汞杀菌剂,由于毒性高,于70年代禁用。20世纪80年代禁用了DDT,使得自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粉剂占主导剂型的农药失去优势,伴随有机磷酸酯和氨基甲酸酯类乳油的出现,并占主要地位。一直到2007年禁用五种剧高毒农药,如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和磷胺,以乳油为主的农药剂型发生变化,农药剂型的多样性随之而来,悬浮剂、水基化剂型等环保剂型在市面占很大比重。同时,农药新品种也不断出现,如新烟碱杀虫剂、杂环类农药、各种除草剂及杀菌剂逐步推向市场,世界新农药品种在我国得到及时应用,我国农药品种也不断增加出口比重,使得我国农药结构品种呈现出多样化格局。
塑料地膜是最早出现的农膜,主要用于覆盖土地、保温保湿。随后出现了防止杂草生长的黑色农膜和除草农膜;驱避蚜虫、预防病毒功能的银黑两面农膜、可降解农膜等。如今,在农膜中添加各种功能成分,达到杀虫、除草、灭菌、保温保湿等功能的农膜不断问世,农膜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使用。
3.法规制度不断完善
政府对经销商的监管越来越严格。一是农资市场监管的常态化,农资打假力度不断加大,对于假化肥、假种子、高毒假农药的严控不断加强;二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求越来越高。要求经销商不断升级仓库、店面等经营设施,不断加强内部管理,加大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素质。
1988年前后,由于化肥供求矛盾突出,市场出现了多头插手经营、倒买倒卖、价格暴涨、掺杂使假的混乱状况。1989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完善化肥、农药、农膜专营办法的通知》,决定对化肥、农药、农膜实行专营。专营三年后,基本达到治价、治乱、治涨的问题。八五期间国家又对农资流通政策和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1992年,将农资专营改为农资经营。1993年,又对化肥等农资商品的价格体制进行了改革,逐步调整和放开了一部分农资商品的价格。1994年,为了加强对农资流通的管理,国务院决定对化肥等农资流通体制进行改革,明确了各级农资公司是经营农资商品的主渠道,县及县以下农业植保站、土肥站、农技推广站和工业生产企业自销为辅助渠道,除此以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化肥等农资商品。并规定中央调拨的化肥实行两级批发一级零售,省级调拨的化肥实行一级批发一级零售。2009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颁布《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农资市场的监督管理职责。
1989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2000年,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200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对我国种子销售做出了明确规定。1995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农业部联合制定了《农药广告审查办法》;1997年,国务院颁布了《农药管理条例》;1999年,农业部发布《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2001年,全国人大修订了《农药管理条例》;农业部分别于2002年、2004年、2007年对《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进行修订,进一步对我国农药进行规范,限制了剧高毒农药的流通、使用,保障了农产品质量的安全。
4.服务体系日臻完善
技术服务到家。农资经销商通过下基层开展技术培训,向广大农民群众传授各种技术;发放各种资料、图片,农事操作等,来提高农业种植者的水平和能力。平时,在农事操作过程中,一旦遇到问题,告知经销商,经销商会及时电话解答,或派人到现场解答,为农作物的增产丰收起到极大促进作用。同时,经销商利用淡季走访用户,利用农民尤其是种植大户的农闲时间,走村串户,与用户一起总结使用农资产品的经验,虚心听取农民意见,了解用户的需求,获得用户支持。
连锁经营服务。农资部门的竞争日益激烈,价格战在争取客户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降低运营成本,降低价格,是经销商面临的抉择。由此,经销商之间或经销商自身在广大农村建立连锁经营服务,统一价格,统一服务宗旨,产品之间及时调拨,让农民像在超市购物一样购买农资产品。农资连锁经营的优势是保证了农资产品的质量,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各方成本,对企业、农户有利。
与客户建立良好关系。农资经销商为了吸引顾客,增加与顾客之间的交流,他们把信息、产品介绍以及农事季节中的用肥、用药、日期等,随时与顾客保持联系。在平时给他们提供需要的技术资料,把经销商的名字、电话号码和与之而来的优质服务牢牢地印在消费者的脑子里,并通过他们吸引大批的潜在客户(比如返乡创业的成功者、其他行业的农业投资者等)。与此同时,有些精明的经销商,当他与客户建立起较好关系后,不忘向他们索要电子邮箱地址,定期发邮件向他们介绍农资动态、价格变化、病虫动态提示等资料,并把这些信息分门别类记录在客户清单里,把农资营销融入具有时代气息的网络系统中。
返利于民。农资经销商通过降价、会员折返、赠送小礼物等奖励措施来提供销售,赢取顾客。例如,在销售淡季,经销商通过降价手段,让农户提前备货。
5.存在的问题
从整体来看,农业生产资料的经营是“大系统、小企业”。企业规模普遍不大,不能形成规模效益,且企业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需要改变。
农资产能过剩。由于我国开放市场后,生产商竭尽所能生产农资产品;有些年份,农资产品利润高,许多企业也转行生产农资,导致我国现存大量农资,国内需求远低于生产,导致供过于求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当行情好时,企业会不约而同地提高装置运转率,增加市场供应,打压价格下行;当需求萎缩时,企业只好被动地降低开工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出现这种局面,极大限制了经销商的推广,降低了他们的利润,也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
市场秩序不规范。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农业生产资料市场难免会出现种种不规范的现象。如在经营中不讲信誉、不守合同,任意拖欠货款形成“三角债”;以地方保护主义的手段搞市场封锁或以邻为壑;为牟取暴利或者是囤积居奇、哄抬价格,或者是低价倾销进行恶性竞争;某些经营者甚至不惜以假冒伪劣商品坑农害农。我国经济运行中“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特殊现象,在农业生产资料经营中特别值得注意。
恶性竞争。经销商以价格为主要竞争手段拉拢顾客。互相压价,有的经销商宁可赔钱销售,赊销的情形自然不可避免,这些情况使得从批发商到零售商的利润都越摊越薄。商商之间的竞争使得产品价格一降再降,经销商无利可谈,反过来又向生产厂索要利润,迫使生产厂又降价,从而进入一种恶性循环状态。
随着化工企业三废处理成本增加,化工原料涨价,导致农资商品价格大幅上涨,而农产品价格涨幅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需求和购买力。老的农资产品价格低廉,依然是农民的首选;新产品价格较高,农民购买有限,使得对环境有益、生态安全的农资产品推广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