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艺术设计教育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占有首要地位,它不仅是教育教学活动高效开展的前提,也是教育教学活动成功的归宿。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一经制定就会成为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南;但培养目标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动态的,既刻上时代的烙印,又反映着时代的要求。本节将着力阐述艺术设计教育培养目标的内容构成和制定的依据,并阐述最具现实性的专业培养目标的构建。
一、培养目标
教育是充满期望的活动,是一项理想的事业。任何教育的理念,都是有关教育、培养人的理想。可以说,教育理想是任何一项教育事业向前推进所具有的教育目的、目标。从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来说,教育的理想是通过具体的、现实的培养目标来实现的。
按照教育学的观点,培养目标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提出的具体要求,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各自学校的性质及任务,对培养对象提出的特定要求。”教育目的是整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遵循的统一的质量要求;而培养目标则是对某级某类学校的具体要求。后者是前者的具体化。“目的”含有“方向”之意,表现为普遍的、总体的、终极的价值;“目标”则含有“里程”的意义,表现个别(特殊)的、部分的、阶段(具体)的价值。换言之,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进一步深化,应当根据教育目的来制定。
二、艺术设计教育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教育活动中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它不仅在教育理论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而且对教育实践活动也最具现实的指导意义。所谓培养目标,就是在国家总体教育目的的指导下,各级各类教育对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内容及应达到的规格所提出的总要求。
从培养目标的内涵和外延来看,它是一个具有鲜明的系统性、层次性的概念。艺术设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构成国家教育目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着层次、专业又可划分为若干子系统。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培养目标则是艺术设计教育培养目标的高级层次,同时它又是大学培养目标中独具特色的部分。
从培养目标的组成内容来看,它是由培养方向和质量规格两部分组成的。培养方向是指受教育者的价值取向以及将要在社会中充当什么角色,而培养规格是指受教育者在思想品德、科学文化、身心素质、专业素质和能力应达到的水平和程度;从培养方向上看,无论是从个人价值取向,还是从社会价值取向,艺术设计教育的受教育者都具有鲜明的艺术设计行业就业或创业的方向;从培养规格来行,无论从社会需要还是个体意愿,受教育者都应达到艺术设计专门人才的水平和程度。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定艺术设计教育培养目标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是系统的科学,与教育联系最紧密的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该学说从人的发展和社会及其发展的关系的角度,为人的发展指出了方向,从而为艺术设计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马克思认为,人向什么方向发展,怎么发展,发展的程度如何,取决于社会条件。教育的作用就是促进人适应社会条件,以获得相应的那种发展。他以极其敏锐的目光对人的发展与社会条件的关系进行了动态的考察,提出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并且认为教育离不开人的发展。如果离开人自身的发展,教育就无从反映和推动社会的发展,教育的社会发展就实现不了;而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要把生产劳动同智育、体育相结合。这些论断指出,应重视专业教育,为专业教育包括艺术设计教育制定培养目标提供了理论依据。艺术设计教育是按照“美的规律”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培养“德艺双馨”的人才。
2.教育目的是构建艺术设计教育目标的根本依据
设计培养目标是一项极其复杂又非常重要的工作,必须紧紧抓住什么是培养目标的逻辑起点、归宿和根本依据。显然,教育目的作为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和统一规范,应是各类各级教育目标的根本依据。
1995年八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了我国教育的总目的,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对所培养的人才的社会价值做出规定;二是对具有这种社会价值的人的知智能结构和素质结构做出相应的规定。艺术设计教育的培养目标,正是由这两部分组成,只是对每一部分的说明更明确、更具体:其一,不仅规定了所培养的人的一般的社会价值,而且还规定了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应担任的社会角色,其二,对所培养的人才的知智能结构和素质结构,不仅限于做出概括的规定,还具体到应达到的水平和程度。
3.学科领域发展趋势是制定艺术设计教育培养目标的主要依据
21世纪是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科技浪潮会以更加蓬勃澎湃的形势席卷全球,信息能将发挥更大的动力作用;同时,也是设计的时代,艺术设计将渗透社会各个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世界范围和各国社会发展来看,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都有向上高移的趋势。大力发展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符合我国的经济、科技、文化和人民生活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
艺术设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科技和艺术高度融合的复合型创造性、创业性设计人才。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艺术设计专业领域工作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德艺双馨”的艺术设计人才。
4.社会需要和条件是设计艺术设计教育培养目标的直接现实依据
要恰当地确定培养目标的具体内容,必须以现实的社会条件和社会需要作为直接的现实的依据。我国目前的基本社会条件,就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仍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并且实行的是多元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企业正处在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过渡或转化,但还要经历相当长的阶段。从社会对艺术设计教育的需要来看,它需要艺术设计教育培养出大量的不同层次的艺术设计人才,近几年来艺术设计教育迅速发展表明,随着我国现代化企事业的快速发展,急需大批的能在各种领域发挥艺术设计功能的人才。艺术设计教育的培养目标,正应当根据我国现实的基本社会条件和社会需要来设计。
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特点,就是要适应社会需要的艺术设计者的主要特色。在设计艺术设计教育培养目标时,应对毕业生的就业领域和岗位,以及所需的知智能结构和素质结构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调查,搜集可靠的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了解有关领域对艺术设计人才的期望,从而判断出艺术设计学生应具备的知智能结构和素质结构。
当然,在设计艺术设计教育培养目标时,不要仅以现时的社会条件和社会需要为依据,还要有长远的目光。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培养目标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设计培养目标要有预见性,能预测职业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以及科技文化、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的趋势。这样,才能使设计的培养目标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较强的适应性。
5.符合艺术设计学生的价值追求和基本条件,是设计艺术设计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
因材施教是教育活动的一条重要原则。生源的知智能基础及身心发展水平是制约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因素。从生源状况来看,不同类别、不同层次院校的学生在知识、能力及素质结构诸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在学习心态、学习风格诸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因而在制定艺术设计教育培养目标时,就应根据艺术设计学生的知智能基础、身心条件以及价值取向,提出合适的培养方向和培养规格。不同类别、不同层次院校在设计培养目标时,不要盲目攀比,并避免雷同。
学生自身的合理需要和价值取向,也是在设计培养目标中应认真考虑的重要因素。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曾过分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而忽视学生的个体需要和价值追求。教育的对象是人,不仅是社会的人,也是有个性的人。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是通过其所培养的有个性的人来实现。现实的人总是千人千面的,一个合理的培养目标,必须充分考虑受教育者自身的需要和特点。教育应该满足个性化要求,注重人的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把尊重人格、尊重人的价值放在首位。大学生正处在人的成熟时期,艺术设计教育应把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和个体的价值取向两者结合好、协调好,充分焕发和调动艺术设计学生的主体精神和积极性、创造性。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有基本需要和发展需要两大层次的需要。生存是人的最基本需要。在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现阶段,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既有就业的需要,也有发展的需要。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应注重他们现实的就业需要和未来发展的长远需要,扎扎实实培养他们必备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当然,人的需要并不只局限于生存的需要,当基本需要获得满足后,还会转向发展的需要,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如创造的需要、创业的需要。艺术设计教育培养目标的设计,应适当地有远见地考虑这些需要。
上述是构建艺术设计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原则。各高等学校应根据实情,制定各个艺术设计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以满足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要,并满足艺术设计学生的需要。
三、艺术设计教育培养目标的知智能结构和素质结构
如前所述,完整地表述培养目标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培养方向,这是由艺术设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来决定的;二是人才的知智能结构和素质结构,即质量规格,这是制定培养目标的核心问题,也是最受关注的问题。教育作为一种有意识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不仅是给受教育者传授所需要的知识,开发其潜在的智力,形成需要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素质。艺术设计教育,作为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教育教学活动,也就不仅仅是给学生传授必要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还要使他们受到一定的专业技能技艺的实训,形成较高的艺术设计能力,养成优良的艺术设计综合素质。从动态的角度来看,这种知智能结构和素质结构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渐进的过程,其发展过程可分为:掌握知识的过程、开发智力形成能力的过程、养成综合素质的过程。从静态方面来看,每个人都存在着三种形态:知识形态、智能形态和素质形态。这几种形态都有其结构,分别是知识结构、智能结构和素质结构。三种结构又呈某种形式的综合,也就是某种形态的有机统一。只有结构合理,才能最终成就社会所需要的综合艺术设计素质。
结构是系统构成的形式,它是系统内部各个要素有机排列组合的方式。只有通过“结构”这个中介,各个要素方能互相联接、联系,发生“信息碰撞”,形成系统的属性和功能,形成系统的综合效应(“1+1>2”的效应)。因此,只有结构化的知识技能,才能具有潜在的创造功能。杂乱的不相关的知识技能再多,如果不结构化,不形成合理的或优化的结构,也不会产生综合应用能力,更不会形成创意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