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二十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 明道与行道

哲学同时具有规范性。从规范性的层面看,中国哲学很早就把“明道”和“行道”联系在一起。“明道”主要是对性与天道的追问,它与说明世界、解释世界有着更多的联系;“行道”则意味着把“性道之学”化为人的践行,由此来改变世界、改变人自身。明道和行道统一,隐含着对性道之学(智慧之思)规范意义的肯定和关注。《中庸》进一步提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里的“教”内在地蕴含引导、规范之意,“性”、“道”与“教”的以上关联,也从一个方面展现了“性道之学”的规范性之维。

以上趋向,可以通过对儒道两家思想的考察,作一简要的说明。如所周知,儒家很早就提出了“成己”和“成物”的观念,“成己”意味着成就人自身,亦即按照儒家的价值原则、价值理想来改变人;“成物”则是成就世界,包括自然层面对天地万物的变革,与此相联系的是“赞天地之化育”、“制天命而用之”、化“天之天”为“人之天”,等等,这些观念都包含按照人的理想、价值理念去改变世界之意。同样,在社会领域中,儒家追求王道或外王的理想。王道的理想的推行,意味着在社会政治领域实现世界的变革,这也属于广义上对世界的改变。在如上的作用过程中,“性道之学”层面对世界的理解、对宇宙及人生原理的把握(明道),进一步化为引导改变世界与改变人自身的实际践行(行道)。在这里,“性道之学”或中国哲学所具有的的引导意义和规范意义,得到了自觉的体现。

从形式层面上看,道家讲自然无为,似乎不很重视实际践行。然而,事实上,道家在实质层面同样对实践过程给予多方面的关注,而并不是无条件地否定“为”。道家所说的“无为”,并非一无所为。在道家那里,“无为”往往被理解为特定的“为”。所谓“为无为”,便是以“无为”的方式去“为”,而不是完全无所作为。什么是以“无为”的方式去“为”?这里的“无为”,可以理解为完全合乎道或与道为一,与之相关的“为无为”,则是以合乎道的方式去“为”,后者可以视为道家所追求的“践行”。这一意义上的“为”与“道法自然”的观念紧密相关,其中同样体现了对道的追问和理解(明道)与具体践行(行道)的一致性。在道家看来,道作为终极原理,同时构成了实践过程中应当遵循的普遍原则,“道法自然”意味着应当循道而行。不难注意到,道家对“性道之学”(哲学)所具有的规范意义,也在实质层面作了肯定,“性道之学”与行道过程则相应地呈现相关性。

综合起来看,在不同于“技”、“器”层面的追问、以区别于器物之知的方式把握世界等方面,中国的性道之学与跨越知识界限的智慧之思具有一致的内涵。就此而言,中国的性道之学显然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尽管在具体表述上,中国谈性道之学,西方讲philosophy,但两者的实际指向则并无根本不同:性道之学与哲学,都是智慧之思,其实质的内涵彼此相通。从形式层面看,哲学离不开概念的运用,其中既关乎概念的构造,也包括概念的分析。同样,性道之学也涉及名言的生成和名言的辨析。魏晋时期进一步提出辨名析理,“析理”以性道为内容,“辨名”则关乎名言(概念)的分析,由此,性道之学与名言(概念)之间的关联得到了更自觉的肯定。在具体的论域方面,以康德所提到的问题而言,中国的性道之学同样在实质层面上包含着对相关领域和问题的思考。从哲学何为这一层面看,中国的性道之学对智慧之思所具有的规范意义和引导意义,也给予了自觉的关注。从以上方面看,中国的性道之学显然包含着哲学的内涵,属于实质意义上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