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礼学基本问题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編禮人姓名補説

助編禮書諸儒,朱熹及其門人在書信、語録中多有提及。比如,黄榦在致李道傳的一封信中説:“因閲故書中,得慶元三年(1197)朱先生所書編禮人姓名,爲之感慨,益思是書之不可不蚤定也。……向來從學之士,今凋零殆盡,閩中則潘謙之、楊志仁、林正卿、林子武、李守約、李公晦,江西則甘吉父、黄去私、張元德,江東則李敬子、胡伯量、蔡元思,浙中則葉味道、潘子善、黄子洪,大約不過此數人而已。”[4]朱熹所擬名單,雖然早已不得見,但此信中提到的蔡元思(即蔡念成)等人,當亦在編禮人之列。

清初,朱彝尊曾在《經義考》卷二八五考得“朱子授禮弟子”共六十一人:黄榦、劉爚、楊復、黄士毅、許升、吴必大、熊以寧、黄義剛、孫調、葉賀孫、蔡淵、劉黻、沈僴、李方子、鄭可學、輔廣、錢木之、萬人杰、陳文蔚、胡泳、李儒用、吕燾、陳淳、林賜、李閎祖、李公謹、吴振、邵浩、金去僞、楊道夫、黄㽦、童伯羽、黄卓、潘植、甘節、汪德輔、廖德明、余大雅、包揚、李煇、董銖、吴雉、曾祖道、徐寓、程端蒙、林夔孫、劉砥、林子蒙、滕璘、黄升卿、潘時舉、孫自修、周謨、楊至、周明作、黄灝、楊方、王過、楊驤、林學蒙、王力行。清中葉,夏炘《跋儀禮經傳通解》考得助編禮書諸儒,有潘恭叔、路德章、余正甫、劉貴溪、吕芸閣、趙致道、黄直卿、吴伯丰、李寶之、吕祖儉、劉履之用之兄弟、應仁仲、趙恭父、楊信齋、浙中朋友、明州諸人、四明永嘉諸人、江右朋友[5]。其中,“吕芸閣”乃吕大臨,考之有誤也。後四類編禮人,浙中朋友當包括潘時舉、趙彦肅等人,永嘉諸人則包括葉賀孫、沈僴、錢木之、徐寓等人。

民國以來,白壽彝、戴君仁、錢穆等人對編禮人亦有相關的考證。戴君仁《朱熹儀禮經傳通解與修門人及修書年歲考》一文考得黄榦、劉砥、劉礪、潘友恭、趙師夏、趙師共、余正甫、吴必大、李如圭、廖德明、路德章、吕祖儉十二人參與編禮,對蔡元定、葉賀孫二人是否參與不能十分確定,又將胡泳和劉貴溪分别列入未及參與者和事跡不詳者,最後提到受黄榦之托續編編禮的楊復。此説亦有問題。比如,戴氏以爲蔡元定並未參與編修禮書,似不確。檢元人所編《氏族大全》卷一八,該書“十四泰”條下有云:“蔡元定……補晦庵禮書後卷。”可見,《氏族大全》認爲蔡氏補過朱熹禮書。另據《儀禮經傳通解》卷一三載:“律寸新法本太史公律書生鐘分,蔡元定以寸分釐毫絲忽約之,得此法。”[6]並在“黄鐘寸分數法”一條下直接引用了蔡氏的意見。此外,朱熹還在一封致蔡氏信中説:“二變之説,甚荷見教。比因修禮,編得《鐘律》一篇,頗簡約可觀。大抵盡用本原之書,旦夕當奉呈也。”[7]終上所述,蔡元定參與編禮,可以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