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的中国保险资金运用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保险资金的特征分析

保险资金作为金融市场上重要的资金来源,与其他类型的资金既有一定的共性,又具备自身的特性。相比于其他金融机构的资金运用,保险资金运用有着规模大、期限长、利率敏感性高、资产负债匹配、覆盖完整产业链以及跨市场配置等特点,在与其他资产管理机构分工合作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一、保险资金的市场定位

(一)社会发展的“稳定器”

商业保险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商业保险作为补充性养老保险的主导力量,有利于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的整体水平,而商业保险提供多样化的商业养老与健康保险产品及服务,也有利于丰富社会保障体系的层次结构。保险资金是从社会各个阶层积累来的资金, 保险的赔付对人们恢复生产生活具有很强的保证作用,所以保险资金是保障社会正常运转的后备资金,具有高度的社会属性,成为社会发展的“稳定器”。

(二)支持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存在大量的资金需求和较长的建设周期,这些特点正好与保险资金规模大、期限长以及收益要求稳定的特征相符合。在新常态下,基础设施建设将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国家将继续增加铁路、水利等基建项目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公共服务的资金需求巨大,随着保险“新国十条”相关政策的逐步落地,保险资金将发挥长期投资的独特优势,更广泛、更深入地参与到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之中。

(三)发挥社会融资功能

2014年全国保费总收入突破2万亿元大关,保险业总资产规模超过10万亿元。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保险资金已成为“社会融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在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方面逐步发挥出积极作用,2014年中小企业保单质押贷款余额达到1801亿元。

二、保险资金的性质分析

(一)保险资金的一般性质

保险资金的传统竞争力根源于其不同于其他类型资金的性质,具体来说,保险资金具有负债性、规模大、期限长、稳定性强等性质。

1.负债性

负债性是保险资金的首要性质,负债性决定了保险资金运用必须以资产负债匹配管理为起点,内容包括期限匹配、总量匹配、流动性匹配、资产性质匹配、币种匹配等多方面的要求。同时,受负债性影响,保险资金作为有偿运用的资金,需要追求绝对收益。

2.规模大、期限长

保险资金规模大、可投资期限较长,由保险产品的特性决定。传统寿险的期限通常在15年以上;分红险的期限一般在10年以上;而万能、投连险等险种的投资期限相对灵活,但在实践中,期限通常也在5年以上。保险资金的可投资期限则由保险产品结构和产品缴费方式共同决定。

3.稳定性强

从负债端情况看,趸交保费拉长了保险资金的可投资期限,而期缴保费使得保险资金的流入较为平稳。总体而言,保险公司的可运用资金的数量变化比较平稳,相比于基金、信托等资产管理机构,保险资金是中长期、稳定的机构投资者。

(二)不同类型保险资金的性质比较

保险资金的性质由保险产品的特点所决定。 与寿险公司不同, 财险负债多是责任期限在一年以内的中短期负债, 资金可投资期限比较短, 从细分角度看,不同类别的保险公司,资金性质有很大的区别(见表2-2)。

表2-2不同类型保险资金的性质

资料来源:太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

(三)保险资金性质的变化

1.人身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寿险资金可投资期限将出现分化

2013年以来,保监会按照“放开前端、管住后端”的基本思路, 稳步推进人身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确定了“普通型、万能型、分红型人身险”三步走的改革路线。人身险费率政策改革将进一步完善市场化的费率形成机制,将定价权交给公司和市场。产品定价灵活度增加会降低普通型产品的销售价格,增加保障功能,预计普通型、万能型和分红型人身险的市场占比会出现变化,分红险独大的情况将有所改变。从保费数据看,人身险费率市场化改革以来,普通型人身险新单保费同比大增,创13年来新高。保险公司根据自身经营特点,调整产品结构,差异化经营将成为常态,寿险资金的可投资期限也可能出现分化。

2.财险行业稳健发展,资金可投资期限逐渐拉长

寿险负债是长期负债,财险负债是中短期负债,这是不争的事实。随着国内财产险行业的稳步发展,财险保费收入保持了较快的增长,财险资金性质出现了两方面的变化:一是财险的责任期限结束后,短期资金沉淀下来,能够长期滚动积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作为长期资金使用;二是财险的资金性质是长是短还取决于承保的质量,如果长期来看,保费收入能覆盖经营、赔付等所有支出,并略有盈余或持平,财险资金就可以作为长期资金使用。

3.趸缴型理财保险大量发行,出现“短钱长用”情况

“长钱短用”是保险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的主要表现形式。但近年来,随着国内股权投资市场的发展,长端收益率曲线扁平化情况得到改善,部分保险公司为实现保费收入的快速增长,大量发行趸缴、短期的理财型保险产品。短期理财保费用于长期投资,出现“短钱长用”的新情况,使得保险资金面临的流动性风险上升,一旦负债端资金供给不足,资金链就会断裂。

三、保险资金运用的比较优势

(一)保险资金运用的流程相对完整

虽然起步晚,专业化、市场化程度还有提升空间,但相比于其他资产管理主体,保险资产管理机构拥有相对完整的业务流程,涵盖资金渠道、产品设计、投资管理等各个环节,同时具备买方和卖方的业务属性,这是保险资金运作的特点(见图2-10)。

图2-10 保险资金全流程管理

1.相对独立的销售渠道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保险公司大多建立起独立的保险代理人团队。规模庞大的营销人员使得保险行业的销售渠道规模在资产管理行业各机构中仅次于银行,销售渠道基本可以覆盖到三线城市,形成独立的、广阔的销售网络覆盖。相比之下,公募基金、基金子公司、信托公司的独立营销渠道较弱,对银行渠道有高度依赖。对于保险资产管理机构来说,一方面掌握大量的保险资金,另一方面也可以间接利用保险公司的营销渠道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目前,已有多家保险集团成功申请公募基金销售资格,这一营销模式还可以拓展到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的其他财富管理业务。

2.完善的中后台运营体系

由于监管体系较为严格,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通常拥有严谨、完善的中后台运营体系。通过风险管理、信用评级、交易管理、财务运营、信息管理等条线的密切配合,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自律管理能力在整个资产管理行业中相对突出。

3.成熟的投资管理团队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作为资本市场上的大型机构投资者,自身基本具备了完善的投资研究体系,培育投研人才,为投资决策提供支持。经过多年的积累,已经逐步形成了谋求长期、稳定、可持续收益的投资风格。

4.同时覆盖二级市场与产业投资

随着资金运用范围的扩大,保险资金不但在资本市场有重要影响力,而且在产业投资方面也取得长足的进步。目前公募基金投资非上市公司股权业务尚未完全放开,投资领域主要围绕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而基金子公司、信托等机构虽然发行了大量投向实体经济的产品,但是主动管理能力不强,通道类产品占比较高。保险资产管理机构不但在投资范围上同时覆盖二级市场和产业投资,而且其产业投资的主动管理能力也较强。保险“新国十条”全面提升了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和深度。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保监会联合印发的《关于保险业支持重大工程建设有关事项的指导意见》指出,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和保险业风险保障的独特优势,支持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助推实体经济发展。保险资金运用在一、二级市场联动的优势将进一步显现。

(二)保险资金运用覆盖全资产类别

与其他资产管理机构相比,保险资产管理的特色是可进行跨市场投资,并采用大类资产配置的组合投资模式。保险资产管理的大类资产配置涉及到战略资产配置和战术资产配置。战略性资产配置是根据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对投资资产做出一种前瞻性的整体计划和安排。战术性资产配置则是在大类资产比例基本确定的基础上,在特定的资产类型中,筛选符合投资要求的投资品种,根据对市场趋势的判断以及不同资产的收益变化,对组合进行适时调整。

与其他资产管理行业相比,保险资产配置涉及的资产类别相当广泛。如银行主要投资资产为贷款,信托主要投资资产为另类投资,基金主要投资资产为上市股票与债券。而保险资产投资需要考虑因素较为广泛,因此投资资产的范围也比较广泛。表2-3列出了不同资产类别的投资特性。

表2-3大类资产投资特性

资料来源:公开市场资料、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

保险资金可投资品种非常丰富,投资需要兼顾与融合以上各类资产的特性,因此规划保险资金运用时需要引入跨市场的大类资产配置模型。跨市场资产配置原则一般是以公司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为依托,根据设定好的风险偏好体系,在满足监管规定的前提下,通过寻求与竞争对手差异化的特色经营方式,整体承担适度水平的风险,坚持价值为核心的成长模式,以获取与所承担风险相匹配的长期合理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