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现状
随着特殊教育理念的更新,国内外对智力障碍的定义进行了重新的解读和定位,人们不再孤立地把智力障碍视为儿童个体内部的疾病或缺陷,而是视为个体与环境发展的不协调所致的个体功能障碍。这样的转变启示我们在教育干预中,不应单纯地改变儿童,而应力求儿童与环境的双向改变。通过优化和改善环境,提供适切的学习机会,促进智力障碍儿童各方面能力的综合发展。
在学校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摒弃了过去以分科课程和学科知识为基础的课程体系,不再满足于对教材难度的降低和调整,而是开始尝试校本课程体系的建设。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下,根据儿童的需要和基本能力,制订个别化的教育方案,采用适合儿童的教育方法和策略,促进儿童在感知运动、语言表达、社会交往等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和提升。总体来说,课程设置从智力障碍儿童的特殊需要出发,采纳以活动经验-生活教育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在教学方法上,运用活动经验法,强调智力障碍儿童在活动中的实际参与、接触和体验,通过直接经验来增进对事物的认识。对于比较复杂的学习任务可以采用任务分析法,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完成单元学习任务。此外,教学评价强调过程评估和生态化评估,要求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观察儿童与环境的互动质量,对儿童各方面的能力做出真实有效的评价。
通过游戏、音乐、绘画等媒介进行的治疗干预对智力障碍儿童有显著成效。游戏活动生动、具体,能适合智力障碍儿童的感知、动作、记忆、思维等的特点。游戏活动不仅能激发智力障碍儿童的兴趣,而且能增强他们的信心。在游戏活动中对智力障碍儿童进行教育比普通方法更为有效,如简单的编织游戏可以改善这些儿童的手指协调动作。任金凤(2000)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穿插游戏进行教学,发现这种教学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较好地掌握了所学知识,并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音乐治疗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借助一定的音乐表达形式,如歌唱、乐器弹奏、舞台表演,促进智力障碍儿童的全身心参与,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增强与人互动的意愿和动机,从而获得参与感和成就感。绘画治疗可以帮助智力障碍儿童探索自我与世界的连接,作品作为沟通媒介,能够清楚地表达儿童的自我意识和内心感受,在治疗师的积极陪伴和引导下,与他人建立正向的关系和连接。而且,音乐、绘画等艺术表达形式,也可以作为休闲活动,能丰富智力障碍儿童的生活经验。
临床报告曾提到动物对智力障碍儿童的能力提高有一定作用。2000年,深圳海洋世界就尝试对智障儿童进行海豚康复治疗,聪明的海豚能发出2万赫至10万赫的高频超声波,对智障儿的脑神经产生良性的强烈刺激,能激活处于休眠状态的神经细胞。智力障碍儿童通过与海豚的亲密接触,不但能激发语言的潜能,对身体的协调性方面也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海豚治疗法”的帮助下,有些孩子不但学会了游泳,而且也开始能够简单地与人沟通。
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不论是在我国还是西方发达国家,都已成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发达国家在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上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国内的学者虽然也已经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但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我国目前在对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上还是存在不少问题的。
(二)存在的问题
我国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从近年的发展情况来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实际教育中特别是在学校教育领域,还存在一些普遍问题。目前我国智力障碍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与以往教学模式相同,在智力障碍学校中,教师处于教学的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讲多于练,学生亲自感觉、动手实践的机会少。这种教学模式与我们前面提到的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特点是不相符的。
虽然已有研究者对智力障碍学校的课程设置提出了比较独到的见解,但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在实际推广运用时还是遇到了许多障碍。
智力障碍儿童与普通儿童相比,不仅是在智商分数上存在量的差异,重要的是在人格特性等心理特点上存在着质的差异。如果仅仅是把智力障碍儿童看成是普通儿童的缩小版,把他们看成是没有长大、没有成熟的普通儿童,这必然会带来对他们教育的偏差。由于没有考虑到他们的特殊的心理特点,因此也就不能照顾到他们的特殊需要,不能圆满完成对他们的特殊教育。
除学校之外,智力障碍儿童的生活环境还包括家庭和社区,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但目前我国对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干预局限于学校和课堂背景下,主要依靠学校教师,家庭和社区的服务资源未能挖掘和整合,家长及社会人员的力量尚未激发,未能形成教育的合力,起不到应有的教育干预效果。
(三)努力方向
总而言之,对于智力障碍的相关问题,国内研究者几乎都有一定的涉及,主存在的问题是广而不专。即研究的范围比较广,但具体到某一个问题,却很少有多个研究者反复做出探讨,来相互验证、修正彼此的结论。许多研究结论由于没有经过反复考证,在实际推广应用时就遇到了很多问题。因此,笔者建议在以后的研究中,研究者不要总是一味求新,可以加强对一些已有的研究结论的反复验证和考究工作。总结文章中提到的问题,笔者认为我国在以后的智力障碍研究中还有以下的问题需要加以注意。
一个儿童是否被鉴定为智力障碍儿童,不仅关系到这个儿童以后会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更重要的是还会关系到这个儿童的生长环境。许多被贴上“智力障碍”标签的儿童,长期处于阴影中不能自拔,对其身心健康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对智力障碍儿童进行鉴定时一定要参照多个标准,慎重行事,不能盲目把某个儿童归入智力障碍行列中。国外对智力障碍的界定标准是在不断地修正、改进中的。由于受文化等条件的限制,我国不可能完全照搬国外的界定标准,还是应该加强适合我国国情的界定标准的思考。
智力障碍儿童不论是在智商上还是其他的心理特点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层次性和差异性,因此,对他们采取统一编班、统一授课的方式是行不通的。对智力障碍儿童进行个别化教育效果更好。个别化教育并非易事,需要教育者熟悉和精准掌握每一个儿童的能力水平、发展现状和学习需求,在教学活动中为其提供个别化的教学方案,在教学目标、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法上都需要做个性化的规划和调整。
针对智力障碍教育与康复工作的复杂性,应整合现有的优质资源,构建一体化的教育与康复模式。纵向上,应根据智力障碍儿童的实际情况,探索出有利于他们发展的教育与康复模式,强调最少环境限制,并在一体化的教育与康复模式下逐级走向融合的目标发展。在横向上,应结合多元安置并存的安置现状,提高智力障碍的教育与康复的质量,并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多领域、多学科的通力合作,整合各阶段的课程设置体系,实现课程内容的综合化和社会化,以满足智力障碍人士社会融合的切实需要。关于该课题目前在国内的研究相对较少,应在借鉴国外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探索本土化的有效模式。
思考与练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