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重症急救技术规范和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六节 喉罩技术

喉罩(laryngeal mask airway, LMA)是由英国麻醉学家Brain于1981年设计发明的,它是介于气管插管与面罩之间的一种人工气道,能快速建立,最早只是应用于麻醉管理。随着LMA技术的不断更新与改进,人们对喉罩临床应用也有越来越深入的研究,认为喉罩适合于心肺复苏早期气道的建立。欧美国家已把喉罩的应用推广到急救医疗中;在日本,将喉罩作为急救现场维持气道的方法,已经获得国家法律上的许可。

一、LMA的结构

LMA是一种特殊型的通气管,在其通气管的前端衔接一个用硅橡胶制成的扁长形套,其大小恰好能盖住喉头,故有喉罩通气管之称,是一种真正的声门上气道管理技术。喉罩通常由通气管、通气罩、充气装置和接头所组成,它有不同的尺寸,适合不同的人群(见图2-14),具体喉罩尺寸选择对照见表2-2。

图2-14 不同型号的喉罩

表2-2 喉罩尺寸选择对照

二、适应证

(1)急救复苏(CRP)时置入喉罩简单、方便、可靠。据统计,在使用喉罩下施行CPR术,86%患者可获得满意的通气效果。

(2)对困难插管病例在应用标准面罩呼吸囊不能维持有效通气的场合,可用LMA作为紧急而有效的通气管使用的患者。

(3)替代气管插管应用于手术麻醉:主要适用于无呕吐返流危险的手术,尤其是保留自主呼吸的患者;不需要肌肉松弛的体表、四肢全麻手术;对颈椎不稳定施行气管内插管需移动头部有较大顾虑的患者;眼科手术,较少引起眼压增高;腹腔镜手术等。

三、禁忌证

喉罩没有绝对禁忌证,无论何时气道需要营救时置入喉罩都是正确的,但有以下相对禁忌证:

(1)存在误吸风险的患者(如饱胃、肥胖、肠梗阻、食管裂孔病等),小口、大舌、扁桃腺异常肿大、咽喉部存在感染的患者。

(2)呼吸系统顺应性下降、呼吸道出血的患者。

(3)长期机械通气的患者,通气压力需大于25cmH2O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

(4)不能耐受喉罩,反复、频繁发生恶心、呕吐的患者。

四、优点

(1)使用方便、快速,多种体位下均可操作,院前急救通气效果和气管插管相同。

(2)无须喉镜,急救人员放置难度小,成功率高。

(3)无喉镜插入、显露声门、导管插过声门等机械刺激,不易出现喉头水肿、声带损伤、喉返神经麻痹等并发症。

(4)喉罩置入时刺激轻、分泌物少,不影响气管纤毛活动,利于排痰,能维持气道的自洁作用。

五、缺点

(1)气道密封效果欠佳,导致正压通气时容易漏气,且胃胀气发生率高。

(2)易出现食管返流,对未禁食的患者不能完全防止误吸。但统计表明,LMA误吸发生率2/10000,面罩和插管发生率1.7/10000,并无明显差异。

(3)口腔分泌物增加,应用阿托品类药物可减少分泌物。

六、操作方法

(1)物品准备:合适大小的喉罩1只、50mL注射器1只、润滑剂、牙垫1个及胶布。

(2)具体操作:通常采用盲探法,头轻度后仰,操作者左手牵引下颌以展宽口腔间隙,右手持喉罩,罩口朝向下颌,沿舌正中线贴咽后壁向下置入,直至不能再推进为止。具体如图2-15所示。

图2-15 盲探法

(3)喉罩置入的最佳位置:最佳位置是指喉罩进入咽喉腔,罩的下端进入食管上口,罩的上端紧贴会厌腹面的底部,罩内的通气口正对声门。将罩周围的套囊充气后,即可在喉头部形成闭圈,从而保证了通气效果。小于10岁的患儿置入喉罩的平均深度为10cm+0.3×年龄(岁)。

(4)鉴定喉罩位置是否正确的方法:①利用纤维光导喉镜置入喉罩进行观察,标准是,1级,仅看见会厌;2级,可见会厌和声门;3级,可见会厌,即部分罩口已被会厌覆盖;4级,看不见声门,或会厌向下折叠。②置入喉罩后施行正压通气,观察胸廓起伏的程度,听诊两侧呼吸音是否对称和清晰;听诊颈前区是否有漏气杂音。

七、注意事项

(1)喉罩在使用前,应常规检查罩周套是否漏气。

(2)注意选择适当大小的喉罩,喉罩过小常致插入过深,造成通气不良;喉罩过大又不易到位,容易漏气。

(3)置入喉罩后,不能进行托下颌操作,否则易导致喉痉挛或喉罩移位。

(4)正压通气时,气道内压不宜超过20cmH2O,否则易发生漏气或气体入胃。

(5)密切听诊呼吸音,以便及时发现返流误吸。

(李薇 王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