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线性对位的写作规则
线性对位虽然不是以协和音程或和弦作为声部之间的主要音高关系,但也并非全然不顾纵向上所形成的不协和音响,而是在写作中可将不协和细分为“柔和的”与“尖锐的”并加以区别对待。对待柔和的不协和音程,如小七度、大二度等较宽容,允许自由地独立使用。而对待尖锐的不协和音程,如小二度、大七度等仍加以控制,或作直接和间接的解决处理,用在弱拍弱位上或采取非同时发音的结合。基于此,线性对位写作的共同准则是,以诸多的旋律线条在终止前连绵不断地进行,声部之间相互支持或对抗,相互交叉或补充。
与此同时,仍可按照勋伯格提出的声部处理规则来具体指导写作线性对位。这就是:“在几个需要被人们同时,并且有意义听到的声部之间,一定要有某些线性以外的黏结才有可能,我们似乎应该想到动机性的黏结。”“‘线性’不应该把它看成只是声部的独立进行,互不依赖,而是指以下这些声部:(a)永远不要作长时间的平行声部;(b)不需要用相同的动机;(c)如果用了同样的动机,则用不同的方法去展开;(d)在节奏上彼此独立;(e)应有不同的力度、演奏法的指示、高潮、收束。”“此外,还应包括各声部的互相独立,甚至它们的声部关系也应如此,这就是说:(a)同时发生时,它们不必有共同的和声;(b)同时发生的音不必是已被承认的和弦;(c)同时发生的音,如可能,应是不协和的(表示随意性);(d)没有必要产生和弦的进行(传统的进行),像是收束、或其他任何可辨认的基本进行,这里的进行无声部进行的规则;(e)只要有可能,要避免声部之间构成‘音程’的进行。”[1]
如保罗·欣德米特(Paul Hindemith,1895-1963)《第四弦乐四重奏》Op.32 (1932)帕萨卡利亚中第19变奏的片段(谱例2-14),就是基于线性对位写作规则而构成的四声部对比复调织体。其中,第二小提琴声部是主题旋律,其他三个声部是由不同动机发展的对位旋律,这些各自用不同动机发展而成的半音化旋律线条彼此交织,连绵不断,均不依赖任何固定结构的共同和声。
谱例 2-14 欣德米特:《第四弦乐四重奏》(1932),第四乐章,第 19 变奏
再如欣德米特对比式《复调小曲》(谱例2-15)。此曲是建立在C调并扩展为十二半音的两个独立旋律线条结成的线性对位,各声部因突出横向进行,在纵向音高之间形成了大量的甚至是连续的不协和音程,它们大多如协和音程一样独立使用,有的不协和音程则间接地得到了解决处理,尤其处在重要结构位置上的。
谱例 2-15 欣德米特:《复调小曲》
综上,20世纪初作曲家力求不受调性和声的制约而重新强调对位法,他们“越来越相信,要用旋律、节奏以及音色的力量去摆脱过于膨胀的和声的束缚,为创作的可能性赢得空间。实际上,原先被看作是破坏性的行为,后来却变成了成功的尝试。” [2]事实上,写作调性扩展或泛调性音乐,采用复调风格比主调风格更为自然。尤其是线性对位的产生和发展,不仅成为探索新道路的重要“起点”,而且成为达到新创作目标的有效途径,从而导致用不同方式来实现创新的手法层出不穷,新奇音响不断涌现,使这种源于传统的对位技术,在新的历史时期,以崭新的面貌得以发扬光大。
注 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