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世界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状况
1.1 概述
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作为国际公认的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在推动数字社会建设、助力数字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加速向高速率、全覆盖、智能化方向发展,世界各国纷纷加快部署新一代网络设施,积极抢占信息时代国际经济、科技竞争的制高点。
全球已经步入万物互联时代,以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内容分发网络、物联网感知设施、互联网交换中心为代表的智能应用基础设施建设主体不再局限于传统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公司成为信息网络设施建设的新生力量。5G技术标准已经完成第一阶段全功能标准化工作,进入了产业全面冲刺新阶段。各国纷纷抢跑5G 试验网和试商用网络建设,全球范围掀起一股5G网络升级换代和建设热潮。
1.光纤宽带
光纤宽带网络成为固定宽带主流方式,用户占比持续提升。随着百兆宽带在全球范围逐步普及,千兆网络成为新的发展目标,各国都在制订和实施千兆宽带行动计划和发展线路。根据 PointTopic 公司数据,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全球光纤用户达到5.55亿,占比达到59.5%,其中光纤到户(FTTH)数量达到4.15亿。中国、日本、韩国等走在光纤宽带网络发展的前沿,基本完成了从铜缆网络向光纤网络的升级换代。
2.移动宽带
全球4G网络和用户数持续增长。根据GSA 统计,截至2018年6月底,全球共有208个国家和地区开通了681个LTE(4G)商用网络。根据GSMA Intelligence统计,截至2018年6月底,全球移动用户数达到78.4亿,移动用户普及率达到102.7%,4G用户渗透率达到38%。全球主要国家高度重视5G的发展,纷纷发布国家战略,计划在2020年左右实现5G 商用。目前,中国、韩国、日本、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都已经公布5G频谱规划,正在积极开展试验网络部署和测试,为5G试商用做准备。
3.下一代互联网
IPv6大规模商用部署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展开。亚太互联网络信息中心(APNIC)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8月底,全球IPv6部署率达到16.78%,北美洲、亚洲、欧洲、大洋洲、南美洲分别达到29.53%、15.38%、14.86%、14.14%、0.83%。全球IPv6流量飞速增长,全球有24个国家的IPv6流量占比超过15%,比利时和美国的IPv6流量占比都超过50%。全球排名前十的运营商的IPv6平均部署率都超过60%,移动网络成为IPv6部署的主要驱动力。在全球排名前50的网站中IPv6的支持率达到60%。
4.国际通信基础设施
国际通信网络设施正在加速实现互联互通,国际互联网出口带宽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美国及欧洲地区仍然是跨国数据流动的主要目的地。全球海底光缆系统建设进入新旧更替阶段,海底光缆市场规模快速扩张,海底光缆系统建设模式、融资模式不断创新,互联网巨头已成为投资海底光缆建设的重要力量。国际组织、政府和企业积极合作,协同推进跨境陆地光缆互联互通,打造无缝连接的国际通信网络,弥合区域发展不平衡造成的数字鸿沟。
5.空基互联网
2018年,全球空基互联网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全球已有26家卫星运营商,共发射59颗地球同步轨道高通量卫星。一些大型公司布局近地卫星互联网,目前全球已发布15个中低轨卫星星座计划,O3b公司是全球唯一拥有正式在轨卫星星座的公司,Telesat、SpaceX等公司正在开展在轨测试。浮空平台通信技术发展迅速,已开始在互联网普遍接入和应急通信方面发挥作用。
6.电信普遍服务
各国积极利用电信普遍服务政策,提高农村及偏远地区的宽带网络覆盖率和接入速率,进一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助力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和互联网应用普及。电信普遍服务实施机制不断完善,各国政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引导企业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宽带建设力度。大型互联网企业也积极创新针对偏远地区的互联网接入技术,为偏远农村地区提供低成本、灵活便捷的互联网接入服务。
7.数据中心和云计算平台
截至2017年年底,全球24家主要的云计算和互联网企业的大型数据中心总数超过390个。美国的超大型数据中心数量仍然居全球第一,占全球44%的份额,中国、日本和英国分别占8%、6%、6%的份额。欧盟成员国、俄罗斯、澳大利亚、韩国等出台数据保护政策,实施数据存留本地化管理,更多的本地化数据中心投入建设。受需求驱动影响,商业数据中心和云计算设施基本都围绕重点地区的中心城市进行集中化布局,Equinix、Digital Realty Trust等国际领先的第三方数据中心服务商加速在全球发达城市布局数据中心。
8.互联网基础资源
截至2018年8月底,全球已分配的IPv6地址总量约为242 344块(/32),美国的IPv6地址总量排名第一,中国和德国分别名列第二、三位。IPv6地址的使用率较低,全球仅10个国家的通告率达1%以上。全球已申请 AS(Autonomous System:自治系统)号码总量为87 358个,AS通告率超过7成,美国的AS 号码数量居全球第一。全球域名资源平稳增长,截至2018年3月底,全球域名数量超过3.43亿个。顶级域市场集中度提升,排名前10的顶级域合计占全球域名注册市场的73.2%。其中,顶级域“.COM”增长稳定,在全球市场的份额扩大至近40%。
1.2 宽带网络
1.2.1 光纤宽带占比持续提升,接入能力向千兆迈进
1.固定宽带用户规模持续增长
根据Point Topic公司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全球固定宽带用户数继续保持增长之势,全球固定宽带连接数达到9.525亿个,较2017年同期增长9%,固定宽带人口普及率达到15.6%,如图1-1所示。东亚是全球固定宽带市场规模最大的地区,全球64%的固定宽带用户增加量来自东亚地区,而其他地区的固定宽带用户增速均放缓。
图1-1 全球固定宽带用户规模与增长率
(数据来源:PointTopic)
2.光纤宽带用户占比持续提升
从全球用户占比(见图1-2)来看,光纤宽带成为固定宽带发展新方向。全球固定宽带正从以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为代表的铜缆接入技术、基于Cable(有线电视电缆)的有线电视宽带接入技术向以FTTH(Fiber To The Home:光纤到户)为代表的光纤接入技术演进。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全球光纤用户达到5.55亿个,其中FTTH和FTTx(Fiber To The x:光纤接入)用户分别达到4.15亿个和1.4亿个,全球光纤用户占比达到59.5%。铜缆连接数持续下降,较2017年同期下降7%,光纤(FTTH/B/C:光纤到户/光纤到楼/光纤到路边)连接数持续增加,较2017年同期增加28%。全球约78%的固定宽带用户采用光纤(FTTH/B/C)和有线电视网络接入。
中国已经完成从铜缆网络向光纤网络的升级换代,光纤宽带用户占比达到87.5%,光纤用户占比已经领先日本、韩国和美国等经合组织国家。在经合组织国家中,韩国和日本光纤宽带网络建设较早,光纤用户占比始终处于经合组织国家的前列,占比分别达到76.8%和76.7%。美国的 Cable 技术接入比例较大,英国和德国等国家的前期重点发展基于铜缆的高速接入技术,其光纤用户占比处于经合组织国家中较为靠后的位置。俄罗斯光纤宽带发展较快,其FTTH用户占比达到62.3%。
图1-2 全球各地区分技术固定宽带用户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PointTopic)
3.接入能力向千兆迈进
随着百兆宽带在全球范围的逐步普及,千兆网络成为全球新的发展目标,各国都在制订和实施新的线路和行动计划,强化政策和资源支持,加大政府与企业协同合作力度。目前,全球已完成了400多个千兆接入网络的部署,100多家运营商发布了千兆业务计划。中国“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面提供1000Mb/s以上的接入能力。三大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自2016年起陆续发布“百城千兆”建设计划,积极推进“千兆示范小区”建设;到2018年,上海成为“全球千兆宽带第一城”,千兆宽带网络已实现全市覆盖。德国交通及数字化基础设施部(BMVI)发布“面向未来的千兆德国”战略,计划到2025年投资1 000亿欧元用于建设高性能的国家宽带网络;在2025年前建成千兆基础设施,以此实现万物互联、“工业4.0”等应用,将德国变为“千兆社会”。另外,针对8K 视频、VR 游戏等高带宽业务,部分发达地区的运营商均已开通10Gb/s速率宽带业务,如新加坡电信、中国香港HKT、日本So-net等。
1.2.2 4G用户持续快速增长,5G升级驶入“快车道”
1.全球4G网络和用户数持续增长
根据全球移动供应商联盟(GSA)统计,截至2018年6月底,全球共有208个国家和地区开通了681个LTE(4G)商用网络。其中,60个国家部署了114个TD-LTE网络。根据GSMA Intelligence统计,截至2018年6月底,全球移动用户数达到78.4亿,移动用户普及率达到102.7%(见图1-3),较2017年同期增长8个百分点。但是各地区的移动用户发展不平衡,欧洲普及率远远领先其他地区,非洲普及水平相对较低,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全球4G 网络的快速部署促使移动用户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截至2018年6月底,全球4G用户数占比已达到38%,已经超过2G用户数占比,如图1-4所示。
2.各国加速5G发展,全球5G商用在即
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正式批准5G独立组网标准冻结。2018年6月,5G第一个版本R15正式完成,这意味着5G 完成了第一阶段全功能标准化工作,支持增强移动宽带业务和基本的低时延高可靠业务,具备了构建端到端全新的业务能力。与此同时,3GPP启动5G第二阶段标准版本R16的预研工作,R16除了增强基础的移动宽带业务能力和基础网络架构能力,将重点提升对垂直行业应用的支持。
图1-3 全球分地区移动用户发展情况(截至2018年6月底)
(数据来源:GSMA Intelligence)
图1-4 全球2G/3G/4G用户占比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GSMA Intelligence)
主要国家和地区大力支持5G发展,将陆续在2020年左右实现5G商用。中国、欧盟、韩国、日本和北美等国家/地区都高度重视5G发展,纷纷发布国家计划,加大资金投入,积极支持5G 的研发和应用部署。欧盟陆续启动构建2020年信息社会的无线通信关键技术(Mobil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nablers for the 2020 Information Society,METIS)和5G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PPP)等多个重大项目,总研发经费达到42亿欧元,发布了5G行动计划和5G频谱战略。美国将5G发展列为国家安全重要任务,在2018年9月发布的《国家网络战略》中提出,美国政府将与私营部门合作促进5G 的发展和安全。日本启动5G技术试验,并发布频谱规划,计划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前正式实现5G商用。韩国在平昌奥运会期间完成了5G预商用试验。当前,全球主要国家的频谱规划主要聚焦3.4~3.8GHz、26GHz、28GHz、39GHz等频段。
1.2.3 IPv6商用部署持续推进,产业生态进入良性发展
1.各国积极推进,IPv6流量增长迅猛
亚太互联网络信息中心(APNIC)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8月底,全球 IPv6部署率达到16.78%,北美洲、亚洲、欧洲、大洋洲、南美洲分别达到29.53%、15.38%、14.86%、14.14%、0.83%。随着商用部署的推进,IPv6流量飞速增长,2012年6月—2018年8月,全球IPv6流量增长超过5 000%。全球有49个国家的IPv6流量占比超过5%,24个国家的IPv6流量占比超过15%(见图1-5),比利时和美国的IPv6流量占比都超过50%。
2.大型电信运营商积极推动,IPv6部署率持续提升
全球已有超过300个运营商提供了IPv6商用接入服务。全球排名前10的运营商中IPv6的平均部署率超过60%(见图1-6),美国T-Mobile和Verizon Wireless、英国British Sky Broadcasting和印度Reliance Jio等运营商的IPv6部署率都超过80%。
图1-5 IPv6部署率超过15%的国家(灰色标示)
(来源:State of IPv6 Deployment 2018)
图1-6 全球排名前10的运营商的IPv6部署率
(数据来源:State of IPv6 Deployment 2018)
3.软硬件厂商支持度高,基本满足商用部署需求
根据全球IPv6测试中心测试结果,截至2017年10月底,操作系统中75%都默认安装IPv6协议栈,65%支持DHCPv6,50%支持ND RNDSS。邮件服务、文件传送、浏览器、多媒体播放、即时通信、程序开发、数据库等客户端和服务器端软件的主流产品基本都支持IPv6。网络设备主流厂家研发了大量的IPv6产品,基本涵盖了所有的网络产品(包括路由器、交换机、接入服务器、防火墙、VPN 网关、域名服务器等),能满足基本商用部署需求。
4.业务应用支持能力显著提升,大型公司首推IPv6-only
2018年8月,在全球Alex排名前1 000的网站中支持IPv6的占比超过25%;在全球排名前50的网站中,IPv6的支持率达到60%。国际主流网站脸谱、谷歌、推特、优兔等都已支持IPv6。脸谱在2014年已几乎将所有内部网络迁移到IPv6,数据中心内部部署IPv6-only(纯IPv6)网络,100%的内部主机可以响应IPv6请求。目前,IPv6内部流量达90%,IPv6外部访问流量超过50%。苹果要求所有提交至苹果App Store的应用必须兼容IPv6-only标准。
1.2.4 国际网络设施互联互通
1.国际互联网带宽持续高速增长
数据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流动,带动国际互联网带宽高速增长。2018年国际互联网带宽增长呈现加速趋势,同比增长率达到35%,总带宽达到393Tb/s。2018年国际互联网带宽增长的主要拉动因素是欧洲内部国家间带宽增长率从2017年的22%提升到2018年的36%,如图1-7所示。
从区域间互联网带宽来看,2018年带宽容量最大的洲际线路是拉丁美洲到北美洲的线路,达到了37Tb/s;其次是亚洲与北美洲、欧洲与北美洲间的线路,都达到21Tb/s,美国所在的北美洲依然是全球互联网带宽连接的主要目的地。非洲的国际互联网带宽增速最快,年增长率达到45%,亚洲和中东地区的增速仅次于非洲,同期年增长率为41%,如图1-8所示。
图1-7 国际互联网带宽增长示意(2014—2018年)
(数据来源:Telegeography)
图1-8 2018年区域间国际互联网带宽示意
(数据来源:Telegeography)
2.全球海底光缆建设规模持续扩张
2017—2018年,西太平洋内部、跨太平洋及亚洲至非洲方向仍是海缆建设热点区域,JUPITER、SEA-US、Africa-1等一批海缆相继投产,还有 SJC2等一批海缆已开工建设(见表1-1)。海缆建设除了俱乐部和私营这两种传统建设模式,还衍生出了Turn Key、Open Cable等多种建设方案,合作模式日趋灵活,出现按容量划分、按纤芯划分等多种权益划分方式。投资方也不再局限于电信运营企业,谷歌、微软、脸谱等互联网巨头已成为投资海底电缆建设的新生力量。
表1-1 2017—2018年投产或在建重点海缆系统统计
3.多方协同推进跨境陆地光缆互联互通
国际组织和机构积极推动跨境陆地光缆互联互通。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与社会合作理事会(ESCAP)信息通信委员会发起建设亚太信息高速公路(AP-IS)的倡议,通过将亚太各国国际核心骨干网络/因特网交换点连接起来,形成由跨境陆地光缆连接和海底光缆登陆站构成的切实有效的物理网络。
政府与企业合作,积极推动跨境信息高速公路建设。阿塞拜疆政府于2008年提出TASIM项目,由阿塞拜疆、中国、哈萨克斯坦、土耳其等国的运营商为核心企业承建和共同运营,旨在欧亚大陆之间建设一条新的光缆传输路由,全面提升欧亚大陆之间的连通性。近期,项目已经启动第三方可行性研究。中国电信围绕“数字丝绸之路”提出横跨中亚、南亚、西亚区域多边陆地光缆建设项目,创新陆地光缆合作模式,通过“容量银行”机制,与合作伙伴共同建设新型跨多国陆地光缆系统,推动沿线国家的网络互联互通建设,并为内陆国家提供直达海底光缆登陆站的网络出海通道。
1.2.5 空基互联网快速发展,各国积极开展部署
1.全球高轨高通量卫星发展迅速
随着技术发展和应用场景对带宽的需求,2018年,全球高轨高通量卫星发展迈入跨越阶段。以ViaSat-3卫星为代表的单颗高通量卫星容量将达到1Tb/s。2018年上半年新增发射高轨高通量卫星3颗,下半年计划发射10颗。
2.全球中低轨卫星星座整装待发
截至2018年3月,全球共发布15个星座计划。其中,美国6个,中国4个,俄罗斯、加拿大、韩国、印度、荷兰各1个。O3b公司是全球唯一拥有正式在轨卫星星座的公司,截至2018年6月底,已经发射在轨卫星16颗,单星通信容量达19Gb/s。下一步计划从2021年开始,增加7颗高性能的二代通信卫星。2018年1月12日,Telesat公司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LEO Vantage1成功发射,目前正开展相关在轨测试。2018年2月22日,SpaceX公司成功发射了2颗试验通信卫星Tintin A/B,为Starlink星座提供前期在轨技术验证。2004—2020年全球GEO-HTS卫星发射数量统计与预测如图1-9所示。
图1-9 2004—2020年全球GEO-HTS卫星发射数量统计与预测
(数据来源:美国北方天空研究所)
3.浮空平台通信技术持续发展
浮空平台通信技术助力互联网普遍接入。国际互联网大型企业在探索利用浮空平台和无线技术为偏远地区用户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脸谱开展了借助太阳能无人机提供普遍网络接入服务的计划;肯尼亚在2018年宣布使用热气球系统为本国偏远地区人口提供网络服务。
浮空平台通信技术成为应急通信的有效手段。欧美、日本等国和地区也在研究和测试利用无人机、热气球等浮空平台通信系统,解决救灾、营救等特殊应急通信保障需求。2017年,谷歌的热气球浮空平台通信系统曾在被飓风玛利亚(Maria)袭击的波多黎地区和维尔京群岛,以及在秘鲁遭受大范围水灾期间帮助受灾地区建立了紧急网络通信。
1.2.6 电信普遍服务不断创新,助力农村网络建设和应用普及
1.移动宽带网络成为电信普遍服务主要内容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把移动宽带网络作为电信普遍服务的主要内容,在农村地区新建移动基站,扩大4G服务范围。Vodafone在德国开展农村4G网络建设,已覆盖35万德国居民,计划到2019年4G网络覆盖98%的人口。印度尼西亚、新西兰、津巴布韦、加蓬等国也在加快部署农村移动宽带网络,为当地居民、学校、社区中心等机构提供互联网接入。
2.电信普遍服务助力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升
各国积极探索为农村地区的居民、企业、学校、医院、公共管理机构提供丰富的信息化应用。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将增加农村远程医疗项目资金,旨在帮助农村的医疗机构接入宽带互联网,为远程医疗和远程监控项目提供基础设施。中国积极实施网络扶贫行动计划,从网络设施、移动终端、信息内容、电商平台、公共服务等方面系统部署,同步推进,让农产品通过互联网走出乡村,让山沟里的孩子接受优质教育,让更多困难群众通过互联网获取优质公共服务。
1.3 应用设施
1.3.1 数据中心和云计算平台集约化、全球化特征明显
大型集约、绿色安全、全球布局是当前数据中心和云计算平台的主流发展方向。传统数据中心服务商、互联网公司、云服务提供商加快全球资源布局,大型数据中心比重持续增加。同时,受数据保护政策影响,更多本地化数据中心投入建设。
1.美国大型数据中心资源优势明显
根据2017年Synergy Research Group的调研,美国超大型数据中心规模占全球44%的份额(见图1-10),比2016年45%的份额稍有下降,仍居全球第一。中国、日本和英国三国的超大型数据中心占全球的份额总和为20%,澳大利亚、德国、新加坡、加拿大、印度、巴西、爱尔兰、荷兰和中国香港的超大型数据中心占全球的份额为3%~5%。德国、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涌现了一批大型数据中心,占比相对2016年均有所提升。
2.数据保护政策带动本地数据中心建设
多国出台数据保护政策要求数据存留本地化管理,带动本地化数据中心和云平台建设。欧盟出台的《数据存留指令》及《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做出一般性的禁止规定:除非目的地国能够提供与欧盟对等程度的保护,否则,不允许将个人数据传输至第三国。俄罗斯出台《个人数据保护法案》,要求任何收集俄罗斯公民个人信息的本国或者外国公司在处理与个人信息相关的数据,包括采集、积累和存储时,必须使用俄罗斯境内的服务器。此外,澳大利亚、越南、韩国、加拿大、以色列等国家均出台类似的数据存留要求。各国对数据安全、个人隐私的普遍关注,使得全球发展的互联网企业在当地数据中心建设增多。
图1-10 24家大型互联网公司数据中心分布(2017年12月)
(数据来源:Synergy Research Group)
3.商业数据中心和云计算设施围绕中心城市布局
技术领先的云服务提供商主要围绕重点市场进行集中化布局。根据Synergy Research Group的调研,截至2017年年底,全球24家云计算和互联网服务领先的企业的大型数据中心总数超过390个。其中,亚马逊、微软、IBM 和谷歌拥有的数据中心都在45个以上,覆盖北美、亚太、EMEA(欧洲、中东、非洲)等重点地区。苹果、推特、脸谱、eBay、领英等企业的数据中心更多地集中于美国。亚马逊和IBM全球云基础设施布局情况见表1-2。
表1-2 亚马逊和IBM全球云基础设施布局情况
Equinix、Digital Realty Trust等第三方数据中心托管服务商进一步加快在全球发达城市布局数据中心。目前,Equinix在全球拥有196个数据中心,从区域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美洲、亚太、EMEA地区的中心城市。Digital Realty Trust部署在美国的数据中心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的东西两岸城市及部分内陆中心城市,在欧洲及亚太地区的数据中心主要分布在各区域的大型发达城市。
1.3.2 内容分发产业规模攀升,新技术与内容分发网络(CDN)融合发展
1.全球CDN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云计算企业打破市场格局
Markets and Markets公司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CDN市场规模达到74.7亿美元,在过去5年的复合增长率超过32.8%。预计到2022年,全球CDN市场将达到308.9亿美元。同时,云计算企业依托自身的存储及计算技术优势,积极拓展CDN业务。Datanyze公司数据显示,亚马逊云的CloudFront占全球30%的CDN市场份额(见图1-11),已经超越传统CDN企业Akamai。
图1-11 全球CDN市场份额分布
(数据来源:Datanyze 2018-08)
2.CDN网络高效承载全球流量,与新技术融合创新发展
随着视频产业的快速发展,网络视频内容类型不断丰富(3D、4K/8K、VR视频等),互联网承载的流量迎来爆发式增长,CDN网络流量分发能力也在不断提升。据思科数据统计,2016年,全球有52%的流量承载在CDN网络中,预计到2021年这一比例将达到71%。随着云计算、HTTP/2协议、SDN/NFV(软件定义网络/网络功能虚拟化)等技术的出现,CDN网络在计算能力、存储能力、网络架构、内容部署等方面,也不断探索与新技术融合发展。CDN网络与云计算相互补充,大幅提升资源利用率;通过支持HTTP/2协议,提升网络效率和服务能力;利用SDN/NFV技术显著提升了网络资源管理效率和弹性服务能力。
1.3.3 NB-IoT和eMTC稳步发展,物联网应用日益普及
1.低功率广域网(LPWAN)技术选择多样化
低功率广域网技术是当前物联网发展热点,各国家和地区对这一技术的选择有所差异。在全球范围内,NB-IoT、eMTC、LoRa、RPMA、Sigfox 等 LPWAN 技术均在快速发展,其中,NB-IoT、eMTC 和 LoRa是目前发展最迅速的三类 LWPAN 技术,市场优势较大。从目前各地区部署来看,全球 LPWAN 技术仍处于多种技术共存的阶段,尚未形成统一的技术选择。
2.全球NB-IoT和eMTC稳步发展
目前,全球多家电信运营商紧跟NB-IoT 和 eMTC的步伐,在标准协议完成之后第一时间进行技术验证、测试和现网部署。根据GSA统计,截至2018年7月底,全球58个国家/地区的117家运营商投资NB-IoT,其中,38个国家/地区的60家运营商正式商用NB-IoT网络;28个国家/地区的44家运营商投资eMTC,其中13个国家/地区的18家运营商正式商用eMTC网络。截至2018年3月底,全球已发布50款NB-IoT模组、39款eMTC模组和26款NB-IoT/eMTC双模模组。
1.3.4 互联网交换中心持续扩张,云互联业务迅速兴起
1.亚太领跑全球互联网交换中心扩张
互联网交换中心作为重要的网间互联基础设施,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目前全球交换中心数量达到538个,较去年增长8.0%,遍及153个国家[1]。亚太地区增速最快,2018年,交换中心数量达到107个,首次超过北美地区,同比增长13.8%,如图1-12所示。
图1-12 全球分区域交换中心数量统计
2.全球超大型交换中心聚合效应显著
超大型交换中心吸引了大量网络接入,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全球接入网络超过500个的大型交换中心共6家(见图1-13)。其中,巴西PTT Metro-São Paulo交换中心接入网络达到1 467家,位列第一。全球峰值流量达到Tb/s级的大型交换中心已达到9家(见图1-14),其中亚太地区的JPNAP Tokyo I-Otemachi和HKIX交换中心今年首次超过Tb/s级。
3.互联网交换中心与云服务融合发展
当前,企业采用多云战略已成为新常态,2017年RightScale云计算调查报告显示,全球67%的企业采用混合云架构,20%的上云企业会接入多个公有云,平均每个企业接入1.8个公有云。为满足企业多云互联需求,全球云间互联体系构建步入快车道,交换中心云互联业务迅速兴起,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交换中心开始与云服务商合作,为客户提供多云互联服务。例如,Megaport是全球最早一批提供云互联解决方案的交换中心,目前已在全球57个区域提供多个主流公有云接入服务,包括阿里云、AWS、Azure、Google Cloud、IBM Cloud等。
图1-13 全球大型交换中心接入网络数量
图1-14 全球大型交换中心峰值流量(单位:Tb/s)
1.3.5 互联网基础资源不均,国家网络实力有待平衡
1.全球IPv4地址分配完毕,互联网巨头加速IP地址的储备
全球IPv4地址已于2011年分配完毕,已分配的IPv4地址约为36.64亿个,目前通告率已达78%,和去年基本持平。其中,美国拥有约16.06亿个IPv4地址,占全球已分配IPv4地址总量的43.81%,排名全球第一,中国、日本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为保证自身业务发展,互联网巨头加速IPv4地址的储备,仅2018年第一季度,Amazon新增了1 600万个IPv4地址,阿里云新增了500万个IPv4地址。
2.IPv6地址分配美国领先全球
截至2018年8月底,全球已分配的IPv6地址总量约为242 344块(/32),较去年同期增长11.02%。其中,美国拥有约45 273块(/32)IPv6地址,占全球 IPv6已分配地址总量的18.68%,中国和德国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目前,已分配IPv6地址的使用率还处于较低水平,全球仅10个国家的通告率达1%以上。其中,美国地址通告率最高,达到28.58%,其次是德国和日本,如图1-15所示。
图1-15 分配IPv6地址量排名前10的国家及其通告率情况
(数据来源:resources.potaroo.net)
3.全球域名资源平稳增长,顶级域市场集中度普遍提升
截至2018年3月底,全球域名数量超过3.43亿个,同比增长0.7%。其中,全球排名前10的顶级域包括“.COM”“.NET”“.ORG”和“.INFO”四大传统 gTLD,以及“.CN(中国)”“.TK(托克劳)”“.DE(德国)”“.UK(英国)”“.RU(俄罗斯)”和“.NL(荷兰)”六大ccTLD。这些顶级域总数占全球域名注册市场的73.2%,同比增长1.9个百分点。其中,作为全球最大的顶级域及传统gTLD发展标杆的“.COM”增长数量较为坚挺,域名注册量为1.37亿个,同比增长3.8%,在全球域名注册市场的份额扩大至将近40%,领先市场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全球域名注册量排名前10的顶级域排名及其市场规模如图1-16所示。
图1-16 全球域名注册量排名前10的顶级域排名及其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ICANN、VeriSign、CNNIC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