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咸阳电子工业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电子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对于促进社会就业、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咸阳电子工业基础雄厚,20世纪90年代,电子工业产值达到全市规模工业产值的60%以上,形成了以彩虹、康佳、偏转等集团公司为龙头,配套企业共同发展的电子工业中心,产业集群优势明显,为咸阳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由于科技飞速发展,咸阳核心电子产品CRT显示器退出市场,电子工业明显萎缩,但咸阳始终高度重视电子工业发展,市委市政府领导在多次讲话中指出要“重振咸阳电子工业雄风”“加快振兴电子信息产业”一直是地区工业发展的重头戏。电子工业由于其本身的技术密集性和高渗透性,对于咸阳工业及现代化农业均会产生拉动作用,促进咸阳从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转变。本文从咸阳电子工业发展基本现状为切入点,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走访的形式对咸阳市20家电子企业开展了专题调研,深入了解企业目前发展的问题及需求,试图探索重振咸阳电子工业的发展路径。
一、咸阳电子行业总体情况
1.近年来发展现状
近年来,由于电子产品更新换代,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世界经济增速放缓等多种因素影响,咸阳电子工业发展势头明显减缓,行业整体发展情况不佳。2005年以来重要指标情况如下:
表1 2005年至2011年咸阳电子工业重要指标(亿元)
数据来源:2005—2011年咸阳市统计年鉴。
根据综合情况看,咸阳电子工业在2009年跌入低谷,产值、利润均达到2005年来最低值,2011年行业利润仍呈现亏损状态。最需要关注的是电子行业从业人数快速减少,由2005年的2.6万人减至2011年的1.4万人,降幅达46.2%,年均减少从业人数2000余人,较大的就业压力给咸阳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2011年,咸阳电子工业规模以上企业21家,主要集中在秦都、渭城两区;产值97.7亿元,在七大支柱产业中排名第五;资产总额154.8亿元,在七大支柱产业中排名第三;从业人数1.48万人,仅高于医药制造业,位于七大支柱产业第六位。产品主要集中在元器件领域,投资类产品和消费类产品占比例较小,具体产品涉及荧光粉、偏转磁芯、覆铜箔层压板、多晶硅、光伏玻璃、TFT基板玻璃及电子材料原器件等。
2.在全省所占份额
电子工业是陕西省的传统优势产业,1996年便成为陕西省第一个产值突破百亿元的行业,至今仍是陕西八大支柱产业之一。咸阳作为陕西电子工业重要的生产基地,和西安、宝鸡共同形成陕西电子工业发展中心。2011年,陕西电子工业规模以上企业85家,其中西安、宝鸡、咸阳占据81家,占总企业数量的95.3%,其中西安以50家企业数量占据首位。
近年来,咸阳电子工业由于产业结构升级、技术更新换代等多种因素影响不断萎缩,在全省所占份额逐年减少。2005年,咸阳电子行业产值占全省的比例达到58.7%,而2011年仅占32.2%。
图2 咸阳电子工业主要指标占全省的比重
3.在咸阳工业发展中的地位
电子工业是咸阳传统优势产业,电子工业产值曾达到全市规模工业产值的60%以上,本世纪初也保持在30%以上。根据图1数据,咸阳电子工业近年来总量指标虽有波动,但整体发展仍呈现出增长态势。但随着咸阳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能化、食品、装备制造等行业高速发展,成为带动咸阳工业发展的新领军行业,而咸阳电子工业发展速度不断减缓,以至于在全市工业发展中的影响逐年降低。
图1 陕西省电子工业企业分布情况
图3 2006—2012年咸阳电子工业主值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比例
2005年,咸阳电子工业产值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比例为20.7%,随后所占比例逐年下滑,至2012年,电子工业产值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比例仅为2.1%。原因一是全市工业高速发展,总量不断攀升;二是咸阳电子工业发展动力不足,彩虹集团显像管生产线全面停产、康佳退出、偏转集团停止生产偏转线圈都对咸阳电子工业整体产值影响巨大。
二、咸阳电子工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通过对咸阳20家企业的专题调研并结合数据分析,咸阳电子工业发展总体情况不乐观,呈现出如下特点:
1.总体经营情况不佳
根据调研,咸阳电子工业企业经营情况普遍不佳,调查企业中44.4%的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不佳;45.3的企业今年订货量低于上年同期;61.2%的调查企业产能未能正常发挥。需求减少、订单不足是首要原因;其次是技能欠缺、劳动力供应不足和技术水平低。经营的主要问题是市场需求不足;其次是产销不衔接和货款拖欠。
2.产品外向度低,销售方式以自产自销为主
20家调查企业中,19家企业产品销售以国内市场为主,以出口为主的企业仅有一家。绝大多数企业采取自产自销的销售方式,少部分企业采用委托加工,还有20%左右的企业多种销售并存,在自产自销的基础上有少量的代理销售和委托加工销售,销售信息来源主要由产销会和下游配套企业提供。自产自销的方式能够减少流通之间的环节,加快商品进入市场的速度,在销售价格上争取到一定的优势,但同时增加了企业的隐形成本和经营风险,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销售积压、拖延导致的资金回笼迟缓等,并且随着销售周期延长隐形销售成本将越来越高。
3.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有限
电子工业是技术密集性企业,无论是计算机、通信设备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都与高新技术的应用、创新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高创新性和高更新频率已经成为电子工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但是,目前咸阳电子工业发展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比较有限,超过七成的调查企业生产的产品为目前市场上成熟产品和委托加工。生产技术和新产品数量都处在较低水平。
图4
4.未来发展信心不足,认为政府扶持力度有限
由于近年来咸阳电子工业始终处于低谷,多数企业对于电子行业和企业未来的发展信心不足,六成以上调查企业觉得行业未来发展前景一般或不看好;60%左右的调查企业认为近年来政府对于电子企业的扶持力度一般,绝大多数企业没有享受到政府的优惠政策,83.3%的企业希望政府首先能够做到减少企业税费负担。
三、重振咸阳电子工业亟须解决的问题
尽管咸阳电子工业目前陷入困境,但是发展电子工业的传统优势仍然明显。首先,咸阳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特别是空港新城的建立对于提高电子产品流通速度和咸阳承接东部电子产业向西部转移的能力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其次,“西部大开发”“关—天经济区建设”和“省市共建西安”等利好政策的叠加为咸阳电子工业发展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机遇;最重要的是咸阳电子工业发展基础雄厚,在生产用地、厂房、基础设备、资深管理人员和熟练技术工人数量方面拥有明显的优势。只要政府和企业坚定发展信心,重振旗鼓,整合资源,切实解决以下问题,电子工业在咸阳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1.狠抓招商引资,提升产业聚集度
咸阳曾拥有生产显像管电视机的完整产业链,但自从核心产品退出市场,失去龙头企业带动,现有电子企业各自为战,产品集中在电子元件制造,缺乏位于电子工业产业链上游的研发机构、核心元件制造企业和下游整机装配安装销售企业,各企业之间关联性较低,产业聚集度差,没有形成有影响的产业体系。电子产品对产业聚集度要求很高,但在调查企业中有固定配套企业的仅占27.8%,产品绝大多数销往省外,而且企业生产使用的原材料和半成品也基本全部来自省外市场,这样的模式无形中提高了咸阳电子企业的成本,降低了企业市场竞争力。只有狠抓招商引资,完善咸阳电子工业产业链,利用龙头企业带动改变目前企业各自为战的局面,才能提升产业聚集度,突破目前的困境。
2.着力提高行业盈利能力
2011年,咸阳电子工业21家规模企业中7家亏损,亏损面达三分之一,是咸阳七大支柱产业中唯一出现负利润的产业。2011年行业资产利润率仅为-0.25%,而同期陕西省和西安市电子这一指标分别为3.19%和3.15%,反映了咸阳电子企业资产的利用效果远远低于全省和西安市水平,获取利润的能力较差。政府部门要加快引导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整合资源、淘汰落后产能、转变生产方式,提高行业整体盈利能力。
3.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
(1)增加产品技术含量。由于咸阳原有的核心产品退出市场,企业纷纷转产,由于技术和设备所限,产品以模仿为主,技术含量偏低。调查企业中72.2%的企业生产的是市场成熟的产品或受委托加工,仅有不足三成的企业有自主开发或委托研究机构开发的产品,产品同质化严重,和南方小加工制造企业相比没有价格竞争力,随科技进步会被市场淘汰,提升产品技术含量迫在眉睫。
(2)增强企业品牌意识。在调查的电子企业中,近四成没有自己的产品商标或是贴牌生产,特别是中小企业对品牌重视程度更差。相关部门要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是企业认识到品牌是最宝贵的无形资产,特别是在电子产品的性能、质量等差异日益缩小时,品牌的竞争力成为提升企业形象及增加企业赢利的关键。
(3)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2011年,咸阳电子工业毛利率为5.83%,而全市规模工业平均毛利率达到32.54%,同期全国、陕西省和西安市电子工业毛利率分别为12.28%、18.1%和16.63%。可见由于技术和品牌等附加值低,咸阳电子企业产品只能采取价格战略争取市场,但在目前整体需求降低,行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市场竞争力不足致使企业利润空间微乎其微。要通过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来增加产品市场占有率和附加值,改变目前追着市场跑的落后局面。
四、关于重振咸阳电子工业的建议
1.立足“共建大西安”,发展咸阳电子工业
西安作为全国通信产业六大基地城市之一,拥有国家级通信产业标准化示范基地、集成电路产业化基地和软件与服务外包基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科研能力和技术水平全国领先。西安在“软件”方面的快速发展为咸阳电子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咸阳应该一方面实施“错位发展”战略,在发展咸阳电子信息产业园的同时避免同质竞争。与西安研发企业实现无缝衔接,实现“西安研发,咸阳制造;西安制造,咸阳配套”;另一方面积极承接从东部及西安迁入的电子企业,为企业做好服务工作,带动咸阳电子工业发展。
2.提升咸阳电子工业集群效应
(1)加快转型升级,优化产业布局。咸阳电子工业多年来主要围绕着CRT产品形成产业配套,而随着CRT产品退出市场,配套企业陷入困境,目前基本各自为战。企业间关联度低,没有形成规模化、集群化。政府相关部门要首先要加快对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避免低水平重复情况出现,引导电子企业加快完成转型升级,转变追着市场跑的现状;其次要加强企业间的关联度,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鼓励企业间“结对子”,实现近距离采购销售的配套方案,降低成本,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第三要大力推进企业战略性改革,培养一批专业化分工强、特色鲜明的配套企业;最后要加强园区建设,优化投资环境,切实为企业解决问题。
(2)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由于电子工业属于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企业,龙头企业的作用无可替代。从西安引进三星项目后的带动效应可见一斑,三星存储芯片项目、西安三星电子研发中心和三星西安数据研发中心日前落户西安后,在项目主要配套企业中,有46家已考察过西安高新区,明确表态进入的有17家。根据规划目标,到2020年,西安信息技术产业产值要突破6000亿元。一方面要引进能带动咸阳电子工业发展的龙头企业;一方面扶持本地企业发展壮大,加快推进彩虹集团玻璃基板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广东生益科技覆铜板系列产品生产线等项目,对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在各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培育自己的龙头企业。
(3)完善产业链和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大力引进能够完善咸阳电子工业产业链的企业,鼓励外资、港澳台资企业采取收购、兼并等方式注资咸阳电子企业,为咸阳电子工业的发展带来新观念、新技术、新市场,提高企业外向程度。同时建立完善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在抓引进高水平管理、科研人才的同时,能有平台使企业现有管理、科研人员及时了解技术和市场发展,还要充分发挥咸阳各所职业学校的作用,多鼓励校企联合,培养大批技术工人,三方面共同推进,加快咸阳电子工业的发展速递,会吸引更多相关项目和企业落地投资,提升产业聚集度。
3.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电子工业技术创新速度快且产品的研制与开发是跨学科、跨行业的系统工程,研发投资数量大不确定性高,企业往往不愿意从事研发工作,更倾向于“拿来主义”,模仿市场上成熟的产品。其结果导致在核心技术方面受制于人,只能生存在价值链低端。政府部门除了利用资金、政策上的倾斜鼓励企业核心技术攻关,更要在研发机构和企业中间搭建平台,使企业了解掌握最新的科技发展方向。可以尝试建立技术创新风险投资基金,扶持企业技术创新。同时要加大在商标和知识产权方面的宣传和保护工作,引导企业通过品牌,技术提高产品附加值。
4.严控电子工业污染排放
传统电子企业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性很大,生产过程中的排放物对水、空气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污染,特别是电子元件废弃物产生的重金属污染问题仍是当今科技研究的热点之一。咸阳电子工业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严控污染排放,严格执行国家排放标准,提高电子工业在清洁生产、循环利用方面的能力,保证在大力发展电子工业的同时不破坏咸阳生态环境。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电子产业是咸阳的传统优势产业,重振电子产业不仅能够促进咸阳信息化,推进新型工业化,更能进一步加强与西安的产业融合与互补,促进“大西安”的建设和发展,确立陕西省在西部信息产业基地的地位。
撰稿:冯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