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国家统计调查市、县优秀报告集萃(2006—2015)(上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宝鸡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特征和对策建议

国家统计局宝鸡调查队

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既关系宝鸡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总量的扩大,也对建设关天副中心、实现“六个走在西部前列”的目标十分重要。为此,我们依据统计数据,利用有关分析理论和方法,就宝鸡第三产业规模化发展水平、特征、问题、重点及模式等,进行了一些比较深入的对比、分析和研究,供参考。

一、宝鸡第三产业规模化发展水平

根据有关研究,我们采用“服务化率”复合指标(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总人数比重的几何平均数),通过计算和纵横对比看,宝鸡第三产业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服务化率总体状况是“下滑、偏低、靠后”。

1.服务化率下滑

图1 宝鸡市服务化率变化趋势

从上图看,2000年以来,宝鸡服务化率变化整体出现下滑趋势,其中“十五”时期小幅下滑,“十一五”时期大幅下滑,2011年小幅回升。这说明宝鸡服务化水平偏低,第三产业对整体经济贡献力偏弱。上图也反映宝鸡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在波动中回升,特别是2008年出现明显上升,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持续下降。这一升一降说明第三产业发展的比较效益下滑。

2.服务化率低于全国、全省

图2 宝鸡市服务化率与全省及全国趋势比较

上图显示,全国服务化率持续上升,全省服务化率波动上升,而宝鸡服务化率持续下滑。宝鸡服务化率均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且差距逐步增大。从上表看,宝鸡服务化率与全省相对差距由2000年的低0.7个百分点扩大至2011年的低7.7个百分点;与全国相对差距由2000年的高0.2个百分点变为2011年的低12.9个百分点。

3.服务化率在省内地市排名下降

图3 宝鸡服务化率与陕西省内各地市比较

上图反映,服务化率省内其他地市普遍呈上升趋势,宝鸡服务化率在下降中排位也下滑,即在全省各地市排名由2000年的第3位下滑至2011年的最后1位。

二、宝鸡第三产业规模化发展特征

1.发展历程起落较大

从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看,宝鸡第三产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2.03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333.96亿元,34年间年均增加9.76亿元,增速峰值出现在1990年(9.8%,历史第一次高峰)、2000年(11.1%,历史第二次高峰)、2009年(13.9%,历史最高峰值),低谷值分别出现在1985年、2001年、2006年和2012年。

图4 宝鸡市历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总量及可比增长速度变化趋势

从对GDP增长贡献率比较看,宝鸡第三产业贡献率高于农业和建筑业,低于工业,总体走势震荡下滑。第三产业贡献率高峰值出现在1990年(36.4%,历史第一次高峰)、2000年(47%,历史最高峰值)和2009年(31.6%,历史第四次高峰),低谷值分别出现在1985年、1995年、2004年和2012年。

图5 宝鸡市各时期三次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变化趋势

从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和贡献率综合分析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宝鸡第三产业规模化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1)起步发展期(1978—1990年)。改革开放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1990年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和贡献率分别达到9.8%和36.4%,为历史上的第一次高峰值,特别是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首超工业3.4个百分点。

(2)加快发展期(1991—2000年)。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非公经济的发展,促进第三产业活力增强,发展速度加快。到2000年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和贡献率分别达到11.1%和47%,增长速度首超全市经济总增速,与工业增速差距缩小到1.1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工业11.8个百分点,达到历史最高。

(3)平稳发展期(2001—2006年)。在整体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带动下,第三产业发展基础条件和环境不断改善,增速保持在8%—10%,对全市经济贡献率也保持在20%以上的水平,发展总体比较平稳。

(4)波动发展期(2007—2012年)。这一时期的六年,第三产业增速和贡献率前三年呈较大上升,后三年出现较大回落,2009年增速和贡献率分别达到13.9%和31.6%,到2012年回落到9.5%和15.4%,波动较大。

2.行业结构变化差异拉大

表1 宝鸡市第三产业行业结构变化

从上表看,第三产业行业结构变化主要呈现以下三个特点:

(1)各行业经济规模普遍扩大,但发展速度差距有所拉大。从第三产业增加值规模和份额看,交通运输、批发、公共管理、其他非营利服务等四个行业增加值超过50亿元,占第三产业的比重均在15%以上;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等三个行业增加值达到15亿元以上,比重均在5%以上;其余行业的发展规模则相对较低。从2012年各行业增速看,仓储业、金融业、零售业、科研技术服务等四个行业增速高于第三产业总增速,且比2011年增速明显上升;邮政、批发、住宿、公共管理、其他营利服务等五个行业增速也超过第三产业总增速,但与2011年增速相比出现程度不同的下降;其余行业增速则低于第三产业总增速,其中信息软件、其他非营利服务等两个行业增速比2011年增速小幅上升,交通运输、餐饮、房地产等三个行业增速比2011年增速大幅下降。

(2)生产性服务业上升势头较强,但非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偏慢。2012年生产性服务业、公共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增加值分别为154亿元、102亿元、76亿元,其中生产性服务业比重持续提升,公共性服务业比重持续下滑,生活性服务业比重则基本维持不变,三类服务业所占比重为46.2∶30.6∶23.2。从“十二五”头两年增速比较看,生产性服务业增速高于第三产业总增速,尤其是第三方物流快递、电子商务营销、金融、商务咨询、科研技术服务业等行业增速较大;公共性服务业增速持续低于第三产业总增速,尤其是教育、卫生、体育、文化等非营利公共服务等行业增速较低;生活性服务业增速则由高变低,尤其是餐饮、房地产、居民服务、娱乐等行业增速波动较大。

(3)现代服务业发展逐步加速,但发展规模明显低于传统服务业。“十二五”头两年,研发、信息、物流、金融、房地产、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处于“连续上升”状态,而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市政设施、公共管理等传统服务业增速则出现“由升转降”趋势。从增加值规模和所占份额看,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发展规模的相对差距依然较大。

3.县区发展强弱差异突出

表2 宝鸡市第三产业区域结构变化

从上表看,12个县区第三产业增加值总量普遍扩大,人均水平普遍提高,占GDP比重普遍下降,但也存在三个突出差异:一是第三产业增加值总量2012年三区占全市六成,四个平原县占三成,五个山区县占一成;二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012年金台区最高为31.7%,麟游县最低为9.4%;三是第三产业增加值人均水平2012年渭滨区、金台区和凤县接近2万元,而陇县、千阳县、麟游县不足5000元。

4.所有制结构强弱分布明显

表3 宝鸡市第三产业所有制结构变化

从第三产业增加值所有制构成变化看,有以下三个特点:

(1)第三产业非公有占比有所上升,但是仍然较低。2012年全市非公有占比为49.6%,其中第三产业非公有占比为49.1%,与2010年相比分别上升1.3个和2.1个百分点。

(2)第三产业非公有占比高于农业和工业,但低于建筑业。2012年第三产业非公有占比分别比农业和工业非公有占比高出8个和1.6个百分点,升幅快了1.5个和0.7个百分点;比建筑业非公有占比低了18.8个百分点,升幅快了1.6个百分点。

(3)第三产业各行业非公有占比高低和升降差异明显。2012年房地产业、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非公有占比分别为92.6%、83.9%和77.5%,均高于第三产业非公有占比总水平,与2010年相比分别上升0.2个、0.9个和4.8个百分点;交通仓储邮政业、其他服务业非公有占比为45.5%和30.6%,均低于第三产业非公有占比总水平,与2010年相比分别上升2.3个和0.2个百分点;金融业非公有占比最低,2012年为9.5%。

5.横向比较排名靠后

表4 宝鸡市与全省及全国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对比

从上表对比来看,宝鸡市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全省,三大指标在省内各地市排名处于中下位置。

(1)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与全国和全省差距逐步拉大。从第三产业增加值人均水平看,2010年宝鸡比全国和全省分别低46.6%和29.9%,到2012年差距扩大为47.7%和33%。从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看,2010年宝鸡比全国和全省分别低16.8个和10个百分点,到2012年差距扩大至20.9个和10.9个百分点。从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看,“十二五”头两年宝鸡增速回落了1.3个百分点,全国增速上升了0.2个百分点,全省增速回落了1.1个百分点。

(2)第三产业增加值人均水平在省内各地市排位后退。2010年宝鸡第三产业增加值人均水平排在西安、榆林、杨凌、延安之后列第五位,到2012年下降到第六位,排在第七位的咸阳与宝鸡的差距正在缩小,2011年咸阳比宝鸡低6.14%,到2012年咸阳比宝鸡低6.02%。

(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在省内各地市排位处在下游。2010—2012年宝鸡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在省内各地市排名一直处于第九位,只比延安、榆林高1.5个和4.9个百分点,比排在第八位的咸阳和第七位的铜川分别低1.9和3.5个百分点,比排在首位的西安低了28.5个百分点。

(4)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在省内各地市排位有所提升。2010—2012年宝鸡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在省内各地市排名,依次为第11位、第10位、第8位,排名小幅上升,但2012年9.5%的增速仍低于全省1.7个百分点。

三、宝鸡第三产业规模化发展滞后的原因

1.第三产业活动单位发展不快

据2008年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宝鸡市共有第三产业法人单位12424家,与2004年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相比增长4.3%,增幅较第二产业增幅14.9%低10.6个百分点;产业活动单位16428家,下降4.5%,降幅较第二产业增幅16.1%相差2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单位数增幅低于第二产业,所占比例出现下降趋势。同时,第三产业企业规模较小,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向外扩张速度慢,连锁经营和品牌意识不强,竞争实力较弱。

2.第三产业投资规模偏低

统计资料显示,第三产业投资规模和增幅较低,占比出现小幅下滑。2010—2012年宝鸡市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363.32万元、454.08万元和592.51万元,年增长速度分别为23.2%、25.0%和30.5%,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速相比分别低4.9、1.4和1.5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分别为50%、49.5%和48.9%。

3.城镇化对第三产业拉动力偏弱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城镇化发展质量报告》显示,2010年宝鸡城镇化率41.39%,城镇化发展质量指数为0.4685,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中分别排名第156位和第162位,在陕西省内10地市中分别排名第5位和第7位,处于中下位置。

图6显示,近年来宝鸡城镇化虽在快速推进,但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城镇化率与服务化率的“剪刀差”逐步拉大,特别是城镇化对提升消费作用不够显著,对发展第三产业拉动力不够强。

图6 宝鸡市服务化率与城镇化率变化趋势比较

4.制造业服务化带动效应不大

从产业发展趋势看,工业集群化发展对服务业支撑和需求日益紧密,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边界不断拓宽和加深,处于制造业产业链两端的产品研发设计与营销物流环节效益增值作用不断增强,而居于中间的制造加工环节增效空间趋于下降,制造业服务化已成为提升制造产品价值的重要来源与保障。

图7 宝鸡市服务化率与工业化及信息化率变化趋势比较

近年来,宝鸡作为西部工业重镇和装备制造业基地,工业高速增长,一直是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但在装备制造业基地及九大产业集群发展中,中小企业对龙头企业集团配套率较低,研发、营销等现代生产服务业融合度不高,特别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深度不够,制造业两端的研发与营销等环节价值创造效应不大,快速增长的制造业对本地服务业发展的带动作用不强,有些在一定程度上还出现“挤出”现象。

5.公共事业性服务业市场化进程缓慢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大部分第三产业已市场化,但一些公共事业性和垄断性服务业市场化进程缓慢,部分服务行业专业化分工程度不高,社会化程度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些行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

6.第三产业发展环境仍需优化

大多数服务行业执行的是营业税,明显高于工业所交增值税税负,据测算,2012年宝鸡市服务业营业税占行业GDP比例为2.15%,而工业增值税占行业GDP比例为0.94%,使工业部门更倾向于内部提供所需服务,这不利于服务外包的发展。据人民银行宝鸡中心支行资料,2012年末第三产业从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193亿元,比上年增长23.8%,较工业贷款增速低4.1个百分点;占全市金融机构贷款比重为31.7%,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融资规模相对不高。据调查反映,服务行业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行政性收费现象,第三产业发展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

四、宝鸡第三产业规模化发展对策建议

根据以上对比分析,突破第三产业发展短板,应突出四个重点:一是充分利用制造业优势,强化拉动作用,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二是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强化西部物流中心和商品集散地地位,通过对外辐射和吸引做大第三产业;三是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吸引人流、聚集人气,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四是突出民生改善,强化公共服务,加快城镇化,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促进传统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围绕重点,应结合实际,借鉴外地经验,采取有针对性的模式,加快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化发展。

1.嵌入模式

围绕宝鸡制造业优势,采取嵌入模式大力强化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带动作用。一是对产业园区,加强工业与生产型服务业并重,促进同步发展。二是引入重头企业,积极引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三是引进人才、技术、管理和资金等,帮助解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四是制定优惠政策,强化发展服务业的吸引力。

2.升级模式

通过促进商业模式、服务内容、服务界面、服务技术等服务业的改造、优化和创新,推动服务业向专业化、个性化、模块化、高端型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服务业升级。

3.转型模式

引导大中型制造企业实施非核心业务剥离,将辅助服务活动分离出来,让渡给专业的第三方服务企业。鼓励大中型制造企业在发展产业集群的过程中,使自身从实物产品提供者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者转型,着力培养品牌、设计、营销等关键性服务的龙头企业,推进大中型制造企业重点配套服务的项目化建设。

4.外包模式

鼓励各类生产性服务企业在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培育战略联盟,承接高知识含量、高复杂性的服务业务。从人才培养、市场开拓、研发支持等各个环节入手,鼓励生产性服务外包,培育一批大型接包商,促进服务企业本地化。

撰稿:段积仓 尹永平 郭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