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心理咨询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发展心理学知识

学习目标

了解发展心理学知识。


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简言之,它是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描述心理发展现象,揭示心理发展规律。广义的心理发展是指包含心理的种系发展、心理的种族发展和个体心理发展;狭义的心理发展仅指个体心理发展。个体心理发展的研究对象是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这些年龄阶段包含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

一、发展心理学简史和心理学家简介

德国普莱尔1882年出版的《儿童心理》一书标志着儿童心理学的诞生;20世纪初美国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扩大到青少年时期;30年代精神分析学派荣格提出了40岁的“中年危机”理论;1957年美国出版的《心理学年鉴》第一次使用“发展心理学”代替了以前的儿童心理学;1980年德国贝尔特斯提出“毕生发展观”理论,标志着发展心理学的完善。

让•皮亚杰是近代最有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他生于1896年8月9日,逝于1980年9月16日,瑞士人,他的认知发展理论已成为这个学科的典范,一生留给后人60多本专著、500多篇论文,他曾到过许多国家讲学,获得几十个名誉博士、荣誉教授和荣誉科学院士的称号。皮亚杰对心理学最重要的贡献,是他把弗洛伊德的那种随意、缺乏系统性的临床观察,变得更为科学化和系统化,使其日后在临床心理学上有长足的发展。

哈沃德•加德纳,美国发展心理学家。1943年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斯克兰顿,1983年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

奥利佛•萨克斯,经验丰富的神经病学专家,具有诗人气质的科学家,在医学和文学领域均享有盛誉。他擅长以纪实文学的形式,充满人文关怀的笔触,将脑神经病人的临床案例写成一个个深刻感人的故事,被书评家誉为20世纪难得一见的“神经文学家”,被《纽约时报》誉为“医学桂冠诗人”。

霍林沃思,美国心理学家,最先提出要追求人的心理发展全貌,而不是满足于孤立地研究儿童心理,并于1927年出版了《发展心理学概论》一书,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

古迪纳夫,美国心理学家,与霍林沃思提出了同样的观点,并写出了在科学性和系统性上超过霍林沃思著作的《发展心理学》。该书于1935年出版,1945年再版,曾畅销欧美。

二、发展心理学的发展和研究

(一)儿童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的前身是儿童心理学,至今已有130余年的历史。儿童心理学诞生之前经历了理论和研究实践的准备阶段,用了解儿童、尊重儿童的基本观念,强调儿童的天性在其心理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提出“心理化的教育”,达尔文的《一个婴儿的传略》(1876年)是儿童心理学早期的专题研究成果之一。

19世纪的后半期,德国的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是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者,于1882年出版了《儿童心理》一书。发展心理学界将普莱尔的《儿童心理》一书公认为儿童心理学的早期经典著作。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儿童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时期。

(二)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的演变

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文章的标题,可以认为发展心理学在心理学中的地位从此更为明确起来。

(三)主要研究内容

人的身心在生命进程中表现出量和质两方面的变化,且与年龄有密切的联系,既表现出连续性,又表现出发展的阶段性,形成年龄特征。发展心理学正是研究各种心理活动的年龄特征,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和四个有关的方面。两个主要部分:一是人的认知过程(智力活动)的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思维的年龄特征的研究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环;二是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兴趣、动机、情感、价值观、自我意识、能力、性格等,人格的年龄特征的研究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环。

为了研究生命全程或个体毕生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这两个主要部分,还必须结合研究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二是生理因素的发展;三是动作和活动的发展;四是言语的发展。

(四)功能特殊性

(1)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四种功能: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2)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

一是专门研究个体心理和行为如何随年龄增长而发展变化。

二是心理的发展性,即心理发展具有过程性和动态性。

(五)研究方法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设计在相关设计及实验设计的基础上有新的特征,可以从三个方面看到。

1.横向研究设计

优点:具有适用性和时效性。

缺点:具有人为的联结性和可能存在组群效应。

2.纵向研究设计

优点:

一是能够系统地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

二是能够揭示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缺点:

一是时效性较差(耗费时间及人力和物力)。

二是被试者容易流失。

三是可能出现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因多次重复测试)。

3.纵横交叉研究设计

先对不同年龄组进行横向研究,后对被试者进行纵向跟踪研究的方法和新趋势。

(1)跨文化比较研究:

a.探讨发展相似性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b.探查发展差异性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2)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研究:

a.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

b.跨领域的综合性研究。

(3)研究方法的整合。

(4)训练研究和教育实验越来越受重视。

三、发展心理学的影响因素、理论和趋势

从个体终身发展的观点看,个体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差异是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生物学的、心理的、社会文化的因素,而且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造就了个人独具特色的生命历程。

(一)影响因素

1.生物学因素

生物学因素大多是由我们的遗传密码决定的。比如,很多儿童与他们的父母长得很像,这反映了遗传对发展的影响。同时生物学因素也包括生活方式,比如,饮食和锻炼等,不仅提供了发展所必需的原材料,也为发展设定了有限条件。

2.心理因素

一般而言,心理因素就是所有会对行为产生影响的内在的认知、情绪、人格、知觉及相关的因素,在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中最受关注,让我们注意到了对人的塑造产生最多影响的那些方面,以及让我们成为独特自我的差异。比如,智力、自尊、信念、个性等。

3.社会文化因素

人的发展是一个大的系统的一部分,不仅与生活的环境发生交互作用,还发生各种关系。系统中的任何部分都离不开其他部分的影响。这个系统包括每个人的父母、孩子、兄弟姐妹以及家庭以外的重要他人,还包括对个体发展产生影响的学校、工作单位等。所有这些部分构成了文化,每个人的发展都离不开他的文化背景,并受到社会文化的深远影响。

4.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

以上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是独立的,而是交互的,在一个特定的社会背景中看行为的某些特定的方面,才能理解遗传差异的影响,看某一社会文化因素对人的健康产生的影响,才能理解这个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同时,在生命的不同阶段,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的特定组合会给个体发展带来关键的影响。

(二)理论

人类发展的理论解释是很多的,精神分析观、认知发展观、进化观、背景观、学习观、毕生发展观等,每一种理论都有自己的立足点,对人类发展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从不同方面关注了人类发展过程。本书着重介绍三个理论:精神分析观、认知发展观和毕生发展观。

1.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他认为存在于潜意识里的性是人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个人发展的永恒力量。弗洛伊德提出了本我、自我、超我的概念,认为人随着年龄的发展,与社会接触越来越频繁,就逐渐产生超我,超我抑制本我的随意性,自我是现实中的我。

弗洛伊德提出了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理论,根据力比多的发展而分为五个阶段:

口唇期(0~1岁)

肛门期(1~3岁)

前生殖器期(3~6岁)

潜伏期(6~11岁)

青春期(11岁或13岁开始)

2.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埃里克森师承弗洛伊德的女儿,与弗洛伊德的理论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他不仅考虑到生物学的影响,也考虑到了社会文化的因素。他认为逐渐形成的自我在人的发展中起主要作用,并整合了现代社会心理学和人类学研究发展的成果,提出了发展八阶段理论。

婴儿前期(0~2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

婴儿后期(2~4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幼儿期(3~6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童年期(6~11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青少年期(12~18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

成年初期(18~25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成年中期(25~50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

成年后期(50岁以后)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

3.巴特兹的毕生发展观

毕生发展观的主要倡导者巴特兹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就试图进行以毕生发展观来整合整个发展心理学领域研究资料的努力,其基本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毕生发展的基本假设:发展并没有在成年时就结束,而是扩展到整个生命的全程。这个过程开始于精卵结合,结束于死亡,是一个心理结构和机能的获得、维持、转换和衰退的适应性过程。同时,这个发展过程也说明了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发生发展是动态的、多维度的、多机能的、多原因的和非线性的,即发展过程及发展速度不是并非一成不变的,有的时期发展较快而有的时期发展较慢。各领域的发展也并非同步进行,有的领域在某一时期发展较快而在其他时期发展较慢。

(2)作为对毕生发展过程进行描述和分析的较高层次,生理因素和文化因素在毕生发展过程中的不同时期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首先,进化选择结果的表达和人的生理潜能的发挥与年龄之间呈负相关。在达到成熟之前,进化选择的结果和人的生理潜能得到充分的表达和发挥,促进个体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各个方面迅速发展,而当个体逐渐达到成熟之后,随年龄的增长,进化选择结果的促进作用就开始逐渐衰退。

其次,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些与文化有关的及基于文化的发展和发展过程对文化资源的需求也会不断地增长,这意味着要达到更高的机能水平则需要拥有更丰富的文化资源,丰富的文化资源对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局部或全面衰退也具有补偿作用。

最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文化因素和文化资源的效用会不断下降,文化资源在发展的早期其效用是强大的,但在各方面均达到成熟后,其补偿效用也就随年龄的增长不断降低。

(3)生理和文化的因素作用于发展过程,通过三种机能来完成发展的任务,即:

成长,指向更高层次的机能或适应能力的发展目标;

维持,指向面对新的发展任务或恢复到损耗前的水平;

对损耗的调节,当由于内、外资源缺乏而不能及时对损耗进行恢复时则在较低层次上对机能进行适当的组织。

(4)毕生发展观的主要倡导者认为发展是一个伴有补偿作用的选择性的优化过程。选择、优化和补偿之间的协调存在于个体发展的任何发展领域。

(三)趋势

随着发展心理学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迅速发展,发展心理学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研究方法表现出许多新特点。这体现在:研究思路的生态化;研究方式的跨学科和跨文化的特点;研究手段的综合化和现代化;多元统计技术的大量应用;研究各方面的计算机化。

1.研究方法的综合化和手段的现代化

发展心理学研究在方法上出现了综合化趋势:一是强调采用多种方法去研究、探讨某一心理发展现象;二是强调和大量采用多变量设计,以前研究者较多地采用单变量设计,因而难以揭示个体心理发展各维度之间的复杂关系;三是强调采用综合设计方式,在个体心理发展的研究中,多采用综合交叉研究设计,突破局限性;四是注重将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结合起来,在重视定量研究方法的同时,注重运用各种定性方法(如参与观察法、口头报告法)。加深对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不同年龄被试心理活动特点、性质的认识,同时获得较为全面、客观的数据、资料,挖掘出了数据、资料的深层含义。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手段和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也日益现代化。在发展研究中,录音、录像、摄像、照相设备以及各种专门研究工具、手段(如视崖装置、运动房屋、信号发生器、自动记录仪、分析仪、眼动仪、多脑仪等)都得到了大量的应用。此外,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更为发展心理学的科学研究开辟了新的广阔道路。研究手段、工具的现代化,大大地提高了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精度和科学性水平,有利于对被试活动、行为、言语等的观察、记录,以及事后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同时也促进了研究过程的自动化。

2.计算机的运用

随着电子计算机特别是微型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出现了计算机化的新趋势。作为当今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强有力工具,计算机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在数据处理、实验控制、心理过程模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极大地促进了发展心理学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

计算机在发展研究中的应用功能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对研究过程进行控制。具体来说,它被用来呈现刺激、控制其他仪器、对被试的反应进行自动记录。在有关早期心理能力水平和发展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常采用习惯化—去习惯化、视觉偏爱等研究范式。将计算机与其他研究仪器联机作业,由其控制、操作有关仪器的起动、运行方式和停止,就可达到研究过程的自动化、精确化。在一项儿童图形分辨的研究中,刺激图形由录像产生,反应由眼动仪记录,二者的起动、运行时间长短和停止均由计算机统一控制。

第二,处理、分析研究数据。用计算机处理、分析研究数据,是计算机在发展心理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个方面。用计算机采集整理、储存和分析数据,具有许多明显优点,它可按要求对数据进行自动分类储存,能可靠地、完好无损地储存数据,以备后用,可提高运算结果的准确性和速度,适用于对大样本的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这是过去的人们所力所不及的。

第三,模拟心理过程。随着人工智能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研究者们认识到计算机可以进行智能模拟,即让计算机模拟人在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过程。例如,用计算机模拟儿童在接受心理测量中的反应等。

计算机已在儿童认知发展、言语发展、学习能力发展、儿童心理测验、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它具有能精确地产生和呈现刺激,准确方便地记录被试的反应,有效地控制实验过程,可以减少主试对被试的影响,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可以使实验和测验的条件更加标准化等许多优点。认识计算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做好研究工作,在研究中正确地应用计算机并克服其不足,对心理学是十分必要的。

刘义林博士寄语:今天的伤痕,是你明天的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