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懂我吗:思想往右,行为往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认识行为语言,了解行为心理(1)

认识行为语言,了解行为心理,能够快速提高你的人际交往能力,快速了解行为、语言背后的人的心理活动,以便寻找最佳应对方法,让事情朝有利于你的那个方向发展。

1.解读行为语言

行为语言是人的第二语言

人的行为应该与人的思想一致,但很多时候,很多人的行为却与思想背道而驰。究其原因,人是情感的动物。

有多年经验的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行为语言可以反映人的内心活动,在交往中学会解读行为语言来完成对人心理的“窥视”及影响和“操纵”并不难,即先“读心”再“攻心”。

“读心、攻心”技能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们快速达到了解人的行为与思想不一致的原因,也可以有效地达到了解他人内心活动并想出“对策”达到影响他人心理和行为的目的。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人的行为语言是什么。

人的行为语言具有普遍性。例如,当一个人紧闭双唇或紧锁眉头时,说明他可能遇到了麻烦或是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这种在压力下表现出来的身体行为语言,是人的一种本能。行为语言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人的第二语言,是不通过嘴发声的“语言”。

那么,如何通过行为语言“读懂”人心呢?

(1)解密行为语言的特别信号

如果说普遍的行为语言是一种作用于每个人身上都是基本相同的语言线索,那么特别的行为语言就是身体的另外一种语言线索,它是一种专属于某一个体的相对比较独特的信号。解读这些独特的行为语言,对影响并“解读”他人心理来说十分重要。

例如,当我们发现自己十几岁的儿子在参加考试前有挠头或咬嘴唇的举动时,你应该知道他可能对此次考试十分紧张或没有做到准备充分,也就是说,他的挠头或咬嘴唇的行为是他用来缓解压力的特有动作。还有在做作业时,当他遇到不会的难题,他也会有此种行为。这种行为,他很有可能会一遍遍地重复做出。这说明他的压力不小,心情也处于烦躁之中。

所以,通过特殊的行为语言,我们大致可以判断出一个人的心理状态。

(2)培养超常的洞察力,就能做好“读心”再“攻心”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

“我只是与丈夫争吵,没想到后来他竟然动手打我,而我之前竟然没有察觉到他会动手的可能。”

“我以为老板对我的工作很满意,但是没想到他却把我解雇了,而且没有任何理由。”

是的,上述这些人因为不曾对自己周围的世界进行过细致的观察,所以在如何观察他人的行为语言线索方面表现得略有缺失。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不去关注别人的行为和表情所发生的细微变化,所以看不到一个人的表情与行为可能与他的思想或目的大相径庭。

而对于拥有高超的洞察力并且想要掌握“读心”及“攻心”的人来说,被观察者的一举一动,对他们都十分重要。因为,无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情况下,只要想运用“读心”及“攻心”策略“操纵”并影响他人,那么,必须首先做一个专心的聆听者和仔细的观察者。

人的观察力就像肌肉,用则发达,不用则萎缩。所以,只要你愿意花时间和精力,仔细观察你周围的世界,多学学心理学,“读心”及“攻心”的能力是可以提高的。你需要做的是让仔细观察、用心观察成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人对周围世界的观察不应该是一种消极的行为,而应该是一种自觉的、投入的行为,是一种需要付出努力、精力和专注力方可练就的能力,同样,它也应该是一种需要长期训练才能获得的能力。

当然,仔细观察、用心观察还指要调动人的所有感官细致观察出现的任何行为语言,而不只是对视觉感官的全面观察。

有位心理学家养成了每次走进自己的公寓时都会深吸一口气的习惯,如果闻到“异常”,他会格外警惕。有一次,这位心理学家旅行回来后发现家里“回荡”着一股香烟的味道,他的鼻子已经先眼睛一步警示:这间屋子里来过人。最后证明,公寓维修处一名修理工曾进来维修过管道,由于心理学家走之前将屋子窗户全部关上,故修理工的衣服和皮肤上的烟味儿在这间屋子里“飘荡”了几个小时。幸运的是,他是一个受欢迎的“闯入者”,而不是一个想在房间作案的窃贼。

这件事说明,人要学会利用自己的所有感官,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详尽的了解,尽管,这需要拥有超常的洞察力培养。

(3)注意他人的行为变化

一个人的行为变化在一定意义上也可说成是内心活动的外化表现,能反映出他或她在某种环境下的兴趣和意图。这些行为变化能够帮助观察者预测即将发生的事,或探知对方内心的活动。而高超的观察者更能快速“读懂”人心。

(4)“基线行为”与非基线行为

“基线行为”是人的一些常态行为,即常见的正常的行为语言发出的信号,比如大哭、大笑、托腮思考等。为了了解那些经常与你互动或交往的人的“基线行为”,你必须注意观察他们的常态,包括坐姿,手和脚放置的位置,站姿及面部常态表情,头的倾斜度,甚至包括他们放置自己物品的习惯,比如,他们通常会把钱包放在哪里、手表摘下后放到哪里等。因为人的“正常行为”和“重压下的行为”是有不同之处的。

比如,某个人本来非常开朗,见面时常滔滔不绝与你说话;但一段时间后再见,这人竟然不爱说话,而且常锁眉头,甚至你问他答,眼神也不似从前坦荡,这时你就要细致观察他了,因为他已经背离了原来的基线行为。

(5)尽量获取种信息

人的信息越多,越能提高“读心”的能力。人集合在一起的行为信号就像七巧板的各个板块,你拿到的板块越多,把它们拼好的可能性才越大,反之,拼成的图案会不完美。

举个例子,我们常见周围某人先是一副受重压困扰的样子,紧接着又做出一连串努力保持平静的行为。实际上,那个人一定正在某种难以扭转的“劣势”中挣扎,但他不想让周围人看出自己的“窘态”,于是竭力加以掩饰。

综上,一个人掌握了解读行为语言的必备要领,还需在实践中多加运用,这样你才基本具备了运用“读心”策略的条件,进而才能够真正影响并“操纵”他人的心理,即“攻心”。

了解距离对行为的影响

我们知道大脑是人类真情实感的“总指挥”,它指挥着人所思所想所行所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领地”需求,即对距离的要求,尤其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会使自己“自由自由”,这可能是出于个人原因,抑或者是受到环境的影响。事实上,当他人来“冒犯”自己的“领地”时,人的大脑反应会很强烈,会变得十分警觉,脉搏会加快,心跳会加速,有的人甚至会变得面红耳赤。

比如,一个最常见的现象,当你站在拥挤的电梯里或正在使用银行取款机,有人靠你很近,你肯定会有不舒服和警觉的感受。

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霍尔通过多年的观察和研究,发现了人与人之间通常存在四种距离,他认为,这四种距离对人际关系会造成不同的影响。

① 密切距离。

0.15~0.45米,这是亲人之间的距离,如父母、恋人、夫妻之间,为了给对方以爱抚、安慰和保护而保持的较近的距离,使彼此之间伸手可触。关系比较密切的同伴也可以离得这样近。

② 个体距离。

0.45~1.2米,这是朋友之间的距离。即能够拥抱或抓住对方的距离。这种距离对于对方的细微表情一目了然,适合促膝谈心与沟通。

③ 社会距离。

1.2~3.6米,这种距离超越了人身体能接触的界限,一般属于正式的社交场合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给人一种郑重感和严肃感。这种距离也适合在一起工作的同事之间,使彼此在工作时既不受他人影响,也不给别人增添麻烦。

④ 公众距离。

分接近型(3.67~5米)和远离型(7.5米以上)两种,这两种距离较适合于学校大会、演讲等大型公共场合,适合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有问题沟通或思想有待解决与交流。

上述这四种距离由近至远,揭示了人们生活中与亲近的人到不认识的人之间的关系。

一般而言,距离对于人是一件很敏感的事。当我们第一次见到某人时,一般会真心诚意地上前与对方握手,并保持良好的目光接触,然后后退一步,等待对方的反应。通常这时我们的心理活动会产生以下三种结果:

① 这个人待在原地不动,我们就会明白他或她对这样的距离感到满意;

② 这个人会后退一步或稍稍移开一些,我们便会明白,他或她需要更大的空间,与我们相处持谨慎态度;

③ 这个人会上前一步,离我们更近一些,说明他或她很热情,希望与我们相处或喜欢与我们立即交谈。

此外,有关距离语言还有下面一些“意义”。

(1)扩展“领地”

在会议室和其他集会上,人们身体对距离反应的行为语言也是层出不穷的,如倾侧展示行为、腹侧展示行为、腹侧否决行为三种距离语言。

观点相同的人会亲密地坐在一起或站在一起,他们更多地向对方展示自己的腹侧,还会融洽地将身体倾向对方、靠近对方。这种行为被称为“倾侧行为”、“腹侧展示行为”。而当意见不同时,人们会紧紧地控制自己的身体,避免腹侧前置,会将身体侧离他人,这样的行为是在下意识地告诉别人“我与你有着不同的意见”或“我不同意你的观点”。这种行为被称为“腹侧否决行为”。

当然,与其他行为语言一样,人的很多行为要被放到具体的环境中去解读。比如,一个新参加聚会的人,表情和动作看起来会比较僵硬和约束,但这并不表示他或她不喜欢聚会或持不同意见,他或她只是有些紧张而已。

人的“远离行为”一般以“腹侧否决”的形式出现。人的腹侧(身体前侧)聚集着很多重要的器官,它对喜欢和不喜欢的人或事物都很敏感。当它们遇到喜欢的东西时,腹侧会倾向喜欢者,遇到喜欢的人时也一样;而当感觉遇到的事情不妙时,如关系发生了变化或遇到不喜欢的人或物时,“腹侧否决”行为就会出现,具体的表现可能是我们转换姿势或者转身离开。

在博物馆中,很多人在四处观看那些极富纪念价值的展品的同时,有迥异姿态。比如,有些人将身体探向展品,试图观察展品的每一个细节;有些人则在靠近展品时略显迟疑;也有些人会先靠近展品,然后随着展示的物品对他们感官的冲击的加深,而慢慢地、轻轻地离开;还有些人显然是被某些展示物品吓坏了,刚近前就突然转身离开。

还有一个例子,也极为生动地说明距离“扩展领地”的行为语言。

很多人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人们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捍卫”自己“领地”的技巧,曾被心理学家生动地描画下来。有些坐着的人会不停地左右摇动身体,仿佛在向周围人施压—请远离我;也有些人在抓住拉手的同时不停地胡乱打碰别人。看起来,这些人好像一直在保护和扩展自己的“领地”,因为他们的行为语言导致没有人愿意靠近他们。还有些人,当不得不坐在或站在这些“古怪的人”旁边时,“古怪的人”会将身体躯干倾向一侧,尽可能地不与旁边人接触。

心理学家认为,做出“扩展领地”的乘客是故意做出这样行为的,因为这样可以让周围的人与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并远离他们的身体。

(2)距离保护

腹侧是人体中很敏感的部位,因此大脑格外注意对它的保护。这就是为什么在一些场合中,当我们不喜欢的人走近我们或靠近我们时,我们马上会下意识地微微转动身体背离或远离或迅速离开。

人们不仅会将身体转离令自己反感的人,还会转离那些没有吸引力或令人厌恶的事物。当然,有些时候,保持距离的行为会出现得很突然或者很微妙,比如,有时只是略微地将身体变换一个角度。

还有情感上产生了“距离”的夫妇,像不和谐的夫妻,或感情冷淡、闹离婚、分手的夫妻,他们的身体接触随着情感的淡漠而随之减少。他们很少拉手,身体也尽量避免接触;并肩坐着的时候,会将身体背离或远离对方。他们在彼此之间搭建了一个沉默的空间,即使当他们不得不坐在一起时,如坐在汽车后座上时,他们就算会将头转向对方,腹侧也不会转向对方。但相爱的两个人则不同,他们会将身体跨过面前的“阻挡”,比如桌子之类而倾向对方,他们的脸会挨得很近,因为这样能进行更亲密的视线交流。他们会将自己的腹侧倾向对方,即将自己最敏感的部位展示给对方以示友好。

当然,如果现实情况不允许人们远离自己不喜欢的人或物时,有些人也会下意识地用手臂或其他事物为自己筑起一道“壁垒”,这实际上也是“距离”的延伸反应。比如,女性的距离保护行为比男性要强烈得多。当女性感到不安全、紧张时,为了保护自己的身体并令自己感到安全,她们可能会将双臂交叉放于胸部;她们还可能会用一只手臂斜跨于胸前,然后用另一只手抓住斜跨胸前手臂的肘部,“筑起”一道“壁垒”。女性的这两种下意识的行为实际上都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隔离自己与他人的距离。

在高中或大学校园中,很多女生走路时常常会将书本抱于胸前,这也是典型的“胸前保护”行为,而男生只是“拎着”书本,这在新生开学的前几天尤其明显。女生的做法是意识中缺乏安全感的体现。以后随着安全感的增加,女生们的动作会发生改变,如将书本放于身体一侧。但考试的那几天,很多女生的这种“胸前保护”行为又会再次增加,甚至有些男生也会这么做。有些女生还会使用背包或钱包来遮挡自己,特别是当她们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她们更是努力营建一个让自己安全的空间。

有一次,一位女士在超市买东西结账。她使用的是信用卡,但收款机一次又一次地拒读。她每次输完密码后双手都交叉于胸前,直到最终放弃并恼怒地离开。心理学家认为,这位女士的卡一次次被拒读,她的手臂就会抱得更紧,双手也抓得更紧。这种信号清楚地说明她的愤怒和不安全感正在上升。

而男性的距离保护行为总是很细微。比如伸出手去拿东西、拽拽领带、整理衣袖或把玩袖口。很多男性表示距离保护的常做小动作是固定领结或领带,因为这种行为可以让手臂护住胸前和颈部,这些保护性行为的出现说明了人在那一刻产生了些许不安或紧张。

(3)一臂距离

如果你注意观察,会发现在我们周围总有一些人始终与他人保持一臂的距离,这种“保持一臂的距离”的真实内容以及内涵意义,明显是传递了这样的信息:“请不要靠近我”、“不要碰我”。

如果一个人需要有更多的空间,说明他或她的安全感较差,而保持“一臂”距离,会让他或她觉得安全。当然,如果对方感到很安全,我们可以不必考虑距离问题。还有,他或她距离我们更近一些时,这在社交场合中,是一种非常有用的信息,即他或她愿与我们交往。但是,记住,人大多是根据自己对空间的安全感设定一个与他人交往的距离底线的,所以尽管“距离”无言,也是交往中要注意的一种重要行为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