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认识行为语言,了解行为心理(2)
解读躯干行为语言的信号
人的身体躯干行为语言的信号有很多,比如躯干伸展、胸膛挺起、双肩动作、叉腰动作、身体后倾、双手交叉脑后、手臂伸缩等。
(1)躯干伸展
躯干伸展是一种语言信号,一种舒适的行为信号。但是,当人们正在讨论很严肃的事情的时候,这样的行为就成了一种“霸道”的表现,不尊重人的表现。当然有些年轻人会在受到父母的责罚时四肢伸展地坐在椅子上以示对抗,这种伸展行为表现的是对他人的不尊重,是对他人权威的漠视,是不值得鼓励的,也是让人不能容忍的。因此,你的孩子如果在受到批评时做出这样的动作,那么,你应该立刻要求他坐直。如果要求无效的话,就挨着坐在他旁边,而出于你对他的“空间”入侵的反应,他会立刻坐直。但如果你放任孩子,他会对自己越来越放任。另外,如果不及时管教,孩子长大后会很容易在本应集中注意力坐直的场合任性做出这样不文明、不礼貌的动作,这对他的交往和发展也是十分不利的。
(2)胸膛挺起
人在试图掌控自己的“领地”时会挺起胸膛。请注意观察一下正在吵架的两个人,他们会像大猩猩那样挺起胸膛。这在外人看来虽然好笑,但是,吵架者挺胸的动作是不容忽视的。因为,挺胸意味着不仅给对方以威胁,同时也是自己“不服输”的表现。此外,你还可以从学校操场上要打架的孩子身上观察到这种行为,从职业拳击正式开战前观察到拳击者的这种行为。
还有,承受了巨大压力的人,胸膛起伏或扩展收缩都会较快。因为,当大脑的反应系统被激发后,它会“指使”人集中精力做好逃跑或战斗的准备,身体也会试图吸入更多的氧气,而实现这一目的,主要是靠深呼吸或大口喘息来达到的,于是胸膛会大幅度起伏。而当人感到了巨大威胁时,大脑会说:“可能有情况,我要做好逃跑或战斗的准备!”于是胸膛也会有扩展收缩等动作。所以,当你看到一个健康的人做出这些动作时,可以理解为可能他内心正在承受巨大的挣扎。
(3)双肩的行为
在会议中,特别是当领导走进来说“我想听听大家说说每个人都在忙些什么”的时候,可以看到有人常做出这样的动作:慢慢地将双肩提升到耳朵的高度,看起来就像脖子没了一样。这一动作的焦点是双肩的缓缓上升,头缩进了双肩内,就好像乌龟那样。做这种动作的人大多属于缺乏信心,内心对自己行为感到非常不好意思。
还有,在工作中,当大家七嘴八舌地谈论自己的骄人业绩时,业绩平平的人也会把头越缩越低,肩膀不断上升,仿佛要把他们的头挡住一样。这种行为的出现同样是缺乏信心的表现。
在家庭中,我们也能经常看到类似这样的双肩动作。比如当父亲对孩子说:“我为因为有人打破了床头灯却没有人告诉我是谁而感到伤心。”这个时候,犯了错的孩子通常会做这样的动作:低着头、双肩升至耳朵高度。
而耸肩也是双肩行为中较为突出的一种语言行为,同样蕴涵着丰富的含义。
比如,当老板向员工提出这样的问题:“你听到过客户的抱怨吗?”员工可能会回答说“没有”,然后耸耸他的一个肩,这就说明这个人没有说实话。如果他是诚实的,他会双肩耸动,而且耸动应该是敏锐的、向上的,双肩动作也是一致的。所以,只有想掩饰的人才会耸一个肩。心理学家认为,当人们对自己说的话确信无疑时,会大幅度地向上耸动双肩,因为这种背离重力的行为表明这个人很自信,并且对自己的言行充满了责任。
(4)手臂“捍卫”行为
人的手臂除了可以保护自己或保持自己与他人的距离,还可以用作“领地标记”。
有一次,一个人要在飞机上完成一些文字资料,坐下后刚拿出东西,他旁边座位的人就来了,这个人体积超大,一坐下,挤占了这个想写东西的人的“地盘”。写作者只能得到一个扶手,另一个扶手被那个胖人手臂挤占了。如此一来,这个人唯一能做的也就只有倾向一个扶手一边了。最终,写作者决定放弃争夺,而他旁边胖人获胜了,舒适地将身体“压”在了他人的扶手上。
还有一次,在机场,一位旅客被告知需要为他超重的行李支付额外的费用。结果,这位旅客激动地伸开了手臂并将双手及手臂摊放在了柜台上,他的双手之间距离很远,他的前胸也压在了柜台上。自然,争论发生了,后来,机场工作人员后退了一步,并将双臂交叉放于胸前。机场工作人员的这种动作所传达的信息十分明显,那就是如果他不愿配合机场制度,就上不了飞机。
生活中,手臂这种“捍卫领地”行为很多。比如,占优势的人可能会将手臂搭在椅子上,以此让别人知道那里是他说了算;男女约会时,男性可能会自信地将一只手臂搭在女友的肩上,或将手揽在女友腰间,仿佛那是他资产的一部分。还有,“桌上礼仪”中,权势较大、地位较高的人总是一坐下来就“占领”尽可能多的“领地”。
(5)双手叉腰
还有一种“捍卫领地”的行为,那就是双手叉腰。
警察或者军人说话时,常会摆出这样的姿势,这是他们的命令式习惯训练的一部分。但这种姿势有些人建议如若退伍进入社会其他领域工作,最好将此姿势“软化”,否则,他们看起来会让人望而生畏。
对于女性来说,双手叉腰这个行为还有着特殊的用途。比如在面对一群男士的时候,双手叉腰表示她能够驾驭眼前一切。我们常见在男性工作集中的地方,男人们常常会表现得盛气凌人,他们双手叉腰,或表明自己的“地盘”神圣不可侵犯,或表示自己不畏惧他人,显示强大力量。
(6)身体后倾,双手交叉于脑后
这种行为,也是一种“领地宣言”。
一位心理学家曾与一位文化人类学家谈及这个行为时说:这个行为让人们想起了眼镜蛇,眼镜蛇们用“兜帽”警告其他动物不要靠近自己的“领地”。这种“抱头效应”使得人变得比实际尺寸还要大,好像在对别人说:“别惹我,我的地盘听我的。”当然,这种表示控制力的行为会有一种强弱次序。比如,在等待会议开始的过程中,很多人可能会做出身体后倾、双手交叉于脑后或抱头的行为,然而,当比他们地位高的人走进来后,这些人的这一行为会立刻消失,这表明人在遇到比自己官阶高的人时,“自信”下降了。
面部语言的生动性
在现实生活中,面部行为语言无处不在。一个不易觉察的眼神,一个简单的皱眉行为……都在向他人表达着意愿、透露着思想、传递着内心的信息。同样地,一个人如果说了谎,他的面部行为也会在不经意中泄露其信息,露出其破绽。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的思想可以通过面部表情表现出不计其数的复杂而又十分微妙的现象,并且变化十分迅速、敏捷和细致,同时,还能真实、准确地反映情感与传递信息。所以说,人的心灵“画板”是动态的,有经验的人通过观察人的面部表情变化,就能探知对方的内心世界一二。
现今,据考证,人的面部细微表情是一种持续时间仅为1/25秒至1/5秒的非常快速的动作,在人试图压抑或隐藏其真正情感时最容易出现,与撒谎或不想表露自己真实情感联系紧密,也就是说,人常常思想往右,行为往左。
细微表情一般限定在面部表情上,而像下意识的手指抽动、腿有轻微抖动等动作,也有生动的“表情”。
1978年,埃克曼发布了人面部动作编码系统。在这一系统中,埃克曼提出人脸部的肌肉有43块,但可以组合出1万多种表情,其中3000种具有情感意义。埃克曼根据人脸解剖学特点,将其划分成若干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运动单元。他认为分析这些运动单元的运动特征及其所控制的主要区域以及与之相关的表情,就能得出面部表情的标准运动。
2002年,埃克曼又对这个系统进行了一次升级,对表情的捕捉准确率达到了90%。他说:“面部表情是人类共有的,如果一个人愤怒,不管是来自纽约还是巴布亚新几内亚,脸上都会表现出同样的表情。”
举手投足的语言
FBI在审讯罪犯的时候,经常观察其举手投足的变化,以确定罪犯是否在说谎。当然,观察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身体行为的语言不仅仅是一抬手、一动脚那样简单,身体行为的背后往往蕴涵着复杂的思想密码和情感动机。
比如,一个弯腰可以折射出对他人的态度,一份谦逊可以显露出智者的胸怀,一个拥抱可以温暖孤独的心灵……总之,举手投足可以显露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及其本性。
一位心理学家要求第一队参与研究的志愿者保持双腿和双臂的自然状态,不跷二郎腿,也不将双臂环抱于胸前,尽量以一种放松的姿势听“讲座”。在“讲座”结束之后,研究人员记录下了每位志愿者对讲座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他本人对此次讲座的想法和观点。
之后,心理学家又安排了第二队参与研究的志愿者进行了同样内容的试验,讲座的内容也完全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在心理学家的要求下,这些志愿者在听讲座的时候都必须跷起二郎腿,同时将双臂交叉紧紧抱于胸前。
试验结果显示,与第一队志愿者相比,第二队志愿者所掌握的讲座内容要少38%。与此同时,他们对于讲座内容阐发的观点也更加苛刻、挑剔。
可见,当一个人感到紧张不安想保护自己,或不愿接受他人意见的时候,他很可能会将双臂交叉或环抱紧紧放于胸前,借此告知他人他有些紧张或不安。
还有一种情况,当人们在强调某一重点的同时会挥舞手臂,以此来表明自己的主导地位。常见旅店客人到前台求助,开始时,他的手臂是紧靠身体的,当他的请求被拒绝后,手臂发生了变化,伸出得远了,双手距离也拉大了。随着双方的对话越来越不投机,他双手扩展的“领地”也越来越大,身子甚至“爬”在了台面上。这是一种十分强烈的应对反应,它表明动作实施者的一种需求,一种对话语权的渴求。
当然,人的观察不应限于刚碰面的几分钟而已,交往越深,就越能看到对方真正的举手投足的行为反应所包含的内容,因为除非接受专业训练,否则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对方便会不经意露出本质的特性。像用手触摸或按摩颈部。人的颈部有许多神经末梢,只要稍加按摩,就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压与心跳速度,消除紧张。还有,用手按摩额头或是摸耳垂,这也是一般人紧张时会出现的行为。还有,如果男士拽拉领带,或是女士玩弄颈上的项链,也代表内心紧张的意思。一个人在感到不安、不适、恐惧或忧虑时,常会用手掩盖颈窝。而摩擦前额通常表明一个人正处于举棋不定,或者感到某种不适状态之中。
人的行为动作除了能显示当时的状态之外,很多时候也是个性的展现,行为语言能反映不同人的个性与行为模式。像:
(1)习惯盯着别人看的人
代表警戒心很强,不轻易表露自己的内心情感。面对这样的人,一定要避免出现过度热情或是开玩笑的言语。
(2)喜欢提高音量说话,或者手臂“飞舞”的人
这种人多半对自己很有自信,遇到这样的人,要多聆听,不要随意打断他。
(3)习惯一坐下就跷二郎腿的人
这种人属于充满自信,而且有行动力,下定决心后会立刻行动。
(4)习惯边说话边摸下巴的人
这种人通常个性谨慎,警戒心也强。
(5)习惯将两手环抱在胸前的人
这种人做事谨慎,行动力强,大多较坚持己见。
(6)习惯将手放于颈窝的人
这种人通常以女性为多,做事谨慎,有犹豫不决的性格。
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可以观察到他人的行为或表情,以及行为或表情中透露的内在活动轨迹,当然,具体怎样“读懂”,还要看你的判断能力了!
2.解读大脑行为
不要忘记我们的大脑
生物学家认为一个人身体上最具指挥的部位—最能反映出一个人真实感觉或意图的部位就是大脑。
大脑在人的行为语言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种角色具有指挥、说一不二的功能。人在产生不同心理的时候,大脑会将这些信息用行为语言的形式“泄露”表现出来。
那么,大脑是如何有效地表达行为语言的呢?
一般当大脑感到舒适时,精神上或心理上的舒适就会反映在行为语言上,具体表现为满足和高度自信。反之,当大脑感到不适时,相应的行为语言就会表现出有压力或极度的不自信。特别是,当人们遇到危险时,大脑会迅速调整人的行为。比如说,受到上司批评的员工会极力为自己争辩:比如员工遇到了一个铁石心肠的老板,只好收拾东西走人,等等。
人的大脑就像一台计算机,能够接收或保存来自外界的各种信息。大脑能对不高兴的事件进行编辑和记忆。例如,手被火烫伤了,例如,受到他人的攻击或受到让人沮丧的批评等。当然,大脑还可以对高兴的事情进行编辑和记忆。例如,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或者是受到表扬,或者是有一段令人愉悦的交际关系等。人的脸通常也会引起大脑的反应。例如,当人们见到一位久违了的老朋友或认出一种儿时的甜美味道时,欣慰快感便会自脸上油然而生。
心理学家一直在致力于大脑的研究,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大脑对人们的周围世界的反应是条件式的,是不加考虑的。它对来自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所做出的反应也是最真实的。当然,人的大脑也有善于伪装或编织谎言的功能。这是随着人的成长、经历的事情多了后逐渐增添的“功能”。
1999年12月,美国海关截获了一名恐怖主义分子。入境检查时,海关人员发现这名叫阿默德的人神色紧张且汗流不止,于是勒令他接受进一步询问。那一刻,阿默德曾试图逃跑,但是很快就被抓住了。海关人员从他的推车里搜出了炸药和定时装置。阿默德最终供认了他将炸毁洛杉矶机场的阴谋。
神色紧张和流汗不止正是人的大脑对巨大压力固有的反应方式之一。
还有,很多人在被询问时会感到不适,经常会喊冷,这也是大脑的真实反应。比如警官调查嫌疑犯、犯了过错的孩子或工作中出现失误的公司员工等。当人们感到巨大压力时,大脑就会召集身体的各个系统进入“冻结”、“逃跑”、“战斗”反应的准备状态,这时,有些人血液会暂时离开皮肤,使人失去正常肤色,也就是人们平时所说的“大惊失色”;还有些人会身体发软,站不起来;更有些人大汗淋漓、眼神呆滞;等等。
所以,了解一些必要的大脑对人发出的行为语言,对“读心”和“攻心”是非常有帮助的。
冻结、逃跑和战斗反应
冻结、逃跑和战斗反应都是大脑应对威胁或危机时的正常反应,它们也遵循着相应的规律和次序。下面我们来依次了解一下这些人体本能的正常反应,认识大脑的非语言行为。
(1)冻结反应
冻结反应是大脑本能的正常反应,当人们遇到威胁或危机时,通常首先会先“冻结”自己,让大脑系统提高警惕。比如当一个人被问及是否有盗窃行为时,“盗窃者”首先会“愣住”,这就是先“冻结”了自己。
生活中,很多“冻结”反应常常是善意的。比如一个走在街上的人突然停住,然后用手拍一下自己的脑门,接着转身跑回家去锁门。
一些到医院等待抽血的人,伸出的手臂往往是僵硬的,此时,医生常拍拍抽血者的手臂,告诉抽血者放松。
减少曝光率也是“冻结”反应的一种。人们在商场的监控录像中会发现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即小偷们通常会弓背弯腰,尽量隐藏自己。其实,这样的举动让他们在人群中会更显眼,因为大多数人在商店里会很自然地行走,他们向上挺的动作多于向下弯的动作。
还有,“有问题”的人会通过限制自己头部的曝光率来达到隐藏自己的目的,如竖起衣领或低下头,这又叫“海龟效应”。“海龟效应”是最典型的“冻结”反应之一。
当“冻结”反应不足以消除危险或解决危机,或当它不再属于最佳方案时(如“威胁”太近了,危机来得太快了),大脑的第二套方案就是逃走,即“逃跑”反应。
(2)逃跑反应
心理学家表示,人的身体在感觉到危险、危机时常常选择逃离。比如,突然有东西飞向我们的时候,我们会下意识地躲避,这是立刻“逃跑”的信号。通常情况下,这种反应与袭击物体的性质无关,不管是球,还是正在行驶中的汽车,只要人们感觉到危险了,就会赶快闪躲。同样地,当一个人站在令自己讨厌或不喜欢的人旁边时,其身体也会倾向远离那个人,这也是一种变相的逃离或逃跑反应。
当然,在现代生活中,许多人生活在城市中,而不是田野中,于是,人们的“逃跑”反应实施起来比较困难。许多人对“逃跑”反应做出调整,逃跑的行为不再那么明显,“躲开”、“远离”成为“逃跑”反应的变相行为。但目的是一样的—让自己避开或远离那些不安全的人或事。
比如,当孩子不喜欢桌上的食物时,会转身离开;路过打架的人时,赶快躲开;丈夫跑出家门,躲开唠叨的妻子等。任何人都有过想逃离自己不喜欢的人或事,或有过躲避可能因烦躁、威胁带来的人或事的经历。
在谈判中,当一方听到另一方不合理的报价时,或在讨价还价的过程中感觉到没有达到目的时,很可能会将身体转向另外一边,同时出现的可能还有各种“阻断行为”,如闭眼、揉眼或用手捂住脸等。甚至也会将脚转向另一边,有时甚至转向出口的一边。这些“逃跑”反应其实是要给保持距离的身体传递信号,同时通过信号告诉对方,它的主人对当前的谈判很不满意。
有些人在餐桌上起了争执,会觉得胃感到不舒服,这是什么原因呢?当一个人感到心烦意乱的时候,进入消化系统中的血液就会减少,甚至低于正常消化所需要的量。血液被“调离”了消化系统,而被输往人们的心脏或四肢肌肉处,目的就是为“逃跑”做准备。
还有,父母在饭桌上吵架,让孩子没有了食欲,这是因为他的大脑向他的营养吸收和消化系统发出了警告,告诉他赶快为“逃跑”和“保身”做好准备。
(3)战斗反应
大脑中除了“冻结”、“逃跑”反应之外,就是“战斗”反应了。当人遇到危险、危机时,“冻结”和“逃跑”反应都不奏效时,就只剩下一个选择了,那就是直面危机、危险,进行战斗。
人类在进化的同时,掌握了将恐惧转化成愤怒的本领,而这种本领能帮助人们勇敢面对并击退进攻者。当然,放纵愤怒并不是明智之举,甚至是不利于自身的,但是不“战斗”,自己没有别的路可走,于是人的大脑在“战斗”反应上开发了几种“战略”,“战斗”反应就不仅仅是停留在身体参与搏斗这一层面了。
古时,人们理解战斗即为“动手”,但现代人参与肉搏的机会少之又少,于是,即使是没有身体接触,也要“进攻”。比如,使用姿势、眼神、张开胸肌或挑衅进攻者的私人空间等。另外,争论,也是一种“战斗”反应。
“争论”一词的本意只是辩论或讨论。但过激的讨论则是一场没有身体接触的“战斗”。争论中的侮辱、人身攻击、反驳、诽谤、激将法以及挖苦都是“进攻”的方式。法律诉讼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现代化的“战斗”或“进攻”,只是结果由“规定”裁定。而在诉讼中,当事双方需要就两种对立观点进行勇敢的辩驳,这实际也是一种“战斗”的过程。
“战斗”不仅是身体上的一种博弈,也是思想和行为的交锋。
在通常情况下,心理学家会建议人们尽量避免“战斗”反应,无论是口头上的还是身体上的,因为“进攻性”的“战斗”反应很可能导致人情绪混乱,精神疲惫,“战斗者”身体受伤,甚至失去性命。同时,不能对面临的危险做出正确的评估,也会影响“战斗”的“结果”,即当人的情绪无法控制时,人的判断能力会受到影响。因为此时此刻,人的认知能力已经被“劫持”了,“劫匪”就是大脑的“战斗”反应,而胜败倒是其次了。当然,输的人自然是败了,但赢的人也会身心俱疲。
事实上,无论是“冻结”反应,“逃跑”反应,还是“战斗”反应,这些都能用来迅速解读一个人内心的所思所想,因为这些反应都是大脑反应最为直观的表现。
有趣的“安慰”行为
(1)“安慰”行为
心理学家对行为语言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后发现,人在痛苦或伤心时,尤其是在一段令人悲痛或充满威胁的经历中,“安慰”行为就会出现。
“安慰”行为并不专属于人类,比如,动物中的猫和狗会舔自己或同类,这也是一种“安慰行为”。不同的是,人类的“安慰”方式更多。像孩子吸吮拇指的动作,学生咬铅笔的动作。很多人注意不到这些细微的“安慰”行为,也就意识不到它们在揭示一个人思想和感觉方面的重要意义。
“安慰”行为的类型很多,比如,很多人在感到有压力时通常会轻轻按摩一下颈部或摸一摸脸或拨弄一下头发,这些行为大多是自发的、下意识的,是大脑发出了信息:“现在请安慰一下我吧。”于是,人的手就会立即采取行动,帮助人“放松”。除了上面所讲,还有擦一下脸颊或用舌头舔一下嘴唇,或者鼓起脸颊然后再轻轻地呼吸一口气,这些都是“安慰”反应。
实验证明,如果感到压力的人是位吸烟者,他抽的烟会更多;如果一个人在嚼口香糖,突然觉得有压力就会嚼得更快。当然“安慰”行为的出现一般是以安抚为满足大脑的要求为前提。
“安慰”行为会泄露人很多秘密,会告诉别人你的不安,或者你正处于紧张状态,又或别人所做或所说的事情产生某种消极抵抗反应,当然,“安慰”行为一般并不能帮助人们解决问题,但能帮助人们迅速进入冷静状态或保持冷静。
“安慰”行为从某种角度看,是我们大脑反应的“接应队员”,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和真实感受。
在一次侦查工作中,人们都认为佩枪的危险逃犯很可能会藏匿在他母亲家里。于是一名特工和一名心理学家一起来到了一位老妇人的家门口,心理学家敲了门,那位老妇人请心理学家进去。心理学家出示证件后开始询问一系列问题。当心理学家问到“你儿子在家吗”的问题时,老妇人把手放到了颈窝上,然后说:“没有,他不在。”心理学家注意到了老妇人的举动,但是却接着问下面的问题。几分钟后,心理学家再次问道:“你儿子会不会趁你外出时偷偷进入房子?”老妇人又一次将手放到了颈窝上,然后说:“不,没有。”这个时候,心理学家已经可以确定他儿子一定就藏在家里。心理学家继续提问,一直到离开的时候,心理学家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那么,我再问一遍,你儿子确实不在家里,是吗?”这一次,那位老妇人又下意识地把手放在那个位置上说“不在”。由此,心理学家更肯定那位老妇人是在说谎了,于是心理学家让特工申请了搜查令,结果他儿子就藏在拥有一堆盒子下面的密室里。
还有一次,某位心理学家帮助警方破案,心理学家问受审者:“您知道希尔曼先生吗?”受审者回答说:“不知道。”受审者说话的同时,摸了一下自己的脖子,心理学家虽然不能确定他是不是在撒谎,但是心理学家知道,受审者面对这样的询问感到紧张了,以至于他要在给出答案后进行自我“安慰”。
(2)“安慰”行为的方式
心理实验发现,当一个人举棋不定、犹豫不决时,通常会做出摩擦前额,或者出于各自的爱好,包括嚼口香糖、吸烟、大量进食、舔舌头、搓下巴、抚摸脸部、把玩物品(钢笔、铅笔、唇膏或手表等)、拉头发或抓小臂等动作。而在回答一些令人尴尬的问题或在某些境遇不愿意听到、看到某些东西或想到有什么压抑的事情时,都会不由自主地触摸脸、头、颈、肩、手臂、手或腿等不同的身体部位。而这些均属于“安慰”行为。
“安慰”行为中,还包括吹口哨、自言自语等行为。在黎明或黄昏时分,行走在陌生城市或无人的走廊的男人会吹口哨,让自己平静下来。有些人甚至会自言自语,目的也是为了让自己平静。还有的心理学家发现,当人在感到紧张或心烦意乱的时候,就会说个不停。当然,这些触觉和听觉的“安慰”方法是可以同时进行的,像有些人手扶着头,用铅笔敲桌子或用手指打节拍等。
还有些时候,我们会看到某些处于压力状态下的人不停地打哈欠。事实上,打哈欠也是“深呼吸”的一种方式,当人们感到口干时,打哈欠会将压力传递到唾液腺上,这个时候,嘴内外结构的伸张会迫使唾液腺释放出水分,来缓解压力造成的口干。所以,有时人们打哈欠,并不是因为没睡好,而是因为有压力。
搓腿行为也是一种经常被忽略的“安慰”行为,因为这一行为通常是在桌子下方或有隐蔽物遮挡下完成的。人们会将一只手或双手放在一条腿或者双腿之上,然后再沿着大腿向下搓到膝盖,有些人只做一次,有些人会反复做这样的动作,或者反复搓摩腿的某一部位。搓腿行为,目的不只是为了稳定情绪,更是为了尽快消除紧张感。
FBI办案过程中,会注意观察问讯对象是否会出现手部或腿部“安慰”行为,并观察这类行为是否会随着问题难度的加深而增加。因为,不管是动作频率还是动作幅度的增加,都说明某个问题可能令问讯对象感到不适,或者是因为问讯对象已经产生了犯罪意识,或者是因为问讯对象正在说谎,再或者是因为询问者正在逼近一些问讯对象不想谈论的问题。另外,这种行为还发生在问讯对象不想回答时。
生活中,很多人在面临压力时会将手臂交叉并反复用双手摩擦肩膀,这常常会让人想起母亲抱孩子的场景,这实际上是一种保护性“安慰”行为,它能让人平静;同时,也是一种自我“安慰”方式,人们这么做,目的让自己产生安全感。但是,如果你看到一个人双手交叉于胸前,身体后倾并表现出挑衅的神情,就得将这个行为与“安慰”行为加以区别了。
有时,“安慰”行为表现得很细微,变化很快,瞬间即逝。像有人轻轻弹扫衣服或校正领带的位置等,这看起来可能像是在打扮自己,实际上是在平复自己紧张的神经。这些行为也都是有效缓解压力的“安慰”行为,同样受大脑的管理。
在手中拎一个提包或是握一束花,是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最常见的公众形象之一。尊贵的女王似乎并不需要用手拎包来装诸如唇膏、化妆品、信用卡以及电影票之类的随身物品。但事实上,女王总是手拎各式各样的皮包,据说,皮包是她在必要时用来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在某次外出当中,观察者们留意到,当英王想步行片刻,或是驻足停留,或是起身离开,或是想摆脱眼前某个人时,女王都会通过手拎皮包向随从们发出信号,而这样的信号前后共出现过12次。
因此,如果看到有人紧紧抓住或者是不断触摸身边的某些东西时,你应该可以判断出,此时对方正处于紧张或不安的状态中,你要设法消除对方的这些情绪,否则,你们的交流很可能会受阻。
(3)“通气”行为
“通气”行为也属于“安慰”行为,通常一些男性会将手放于衣领和脖子之间,然后用手将衣物拉离自己的皮肤。这是对压力的一种回应方式,也是反映一个人对自己想到的事情或所处的环境感到不愉快的信号。
女性的“通气”行为则较为巧妙,可能只是抖动几下衬衫或向后撩一撩头发。
常见交谈中的商人可能会突然系上西装或夹克外衣的扣子,而谈话结束后,又会重新解开扣子,当然,扣上衣扣并不一定表示一个人感到了不适,多数情况下,扣上衣扣是为了让某个场合变得更正式或是表示对别人的尊重;而在烧烤野餐之类的聚会上,解扣所表达的含义更多是因为热。
我们还经常看到,一些衣服有袖扣的男士会在穿越人较多的房间或舞会大厅的过程中调整袖扣的位置。事实上,他们不过是想借此掩饰自己紧张的心理,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
英国王子查尔斯的标志性动作,就是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他出席露天活动,查尔斯王子都会习惯性地调整自己的袖扣,心理学家认为他是在给自己营造一种安全的感觉。
女性的“通气”行为与男性有很大的不同。一般来说,男性多喜欢拽拉衣领,让脖子感觉“舒适”,而女性多喜欢挽起衣袖,让胳膊裸露;或撩起长发,尽量让头发向后。有时也会摘下戒指或手镯撸下把玩,还有像拉拉项链,扭转或把玩项链,当然这是在她们戴项链的前提下。有趣的是,怀孕的女性当感到紧张时,最初会把手移向颈部,但最后一刻,她还是会将手放在肚子上,仿佛要盖住她的胎儿似的。
大多数情况下,如果女性使用右手盖住自己的颈窝,会用左手托住右手手肘。而在压力过后,或当不愉快的事情暂停的时候,她的右手会放低一些,并逐渐放松下来抓住左臂。如果局面再次紧张,她的右手会再次上升至胸骨上切处。如此说来,手臂的运动有点像压力计上的指针,根据压力的程度变化着,上升,回落,上次,再回落。
“小动作”透露内心活动
(1)发言时手的“动作”
① 发言时指手画脚。
这样的人对自己知道的事情,有一种急切的、迫不及待的欲望,即急于想把自己的所谓的见识、意见和方案传播出去,而且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有一种语不惊人誓不休的性格。
② 发言时用手掩口。
这样的人多是为了掩饰自己对某个项目或议题的不成熟的看法,自己内心并没有十分坚定的定论。而且这样的人,多半是自卑或不自信的人,还有一小部分是具有双重性格倾向的人,也许是个人的习惯,也许是“积蓄力量”的潜在者。
③ 发言时端庄坐姿,有一定的手势辅助。
这样的人性格稳重,做事谨慎,而且不矫揉造作,对自己有把握的事情有十分坚定的信心,而且会坚持到底,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他们在强调重要性的时候常辅以必要的手势。
(2)发言时的语言特征
① 摇头晃脑者。
这有两种情况,一种属于习惯性动作,另一种属于唯我独尊型。
② 点头与摇头。
很多人爱用“摇头”或“点头”来表示对某一事物的“否定”或“肯定”。但会议场中的一些“摇头”或“点头”,具有其独特的会议场里的含义。即充分的“自信”、“自我”。
③ 发言时大声说话的人。
发言时大声说话,具有鲜活明朗的性格。相反而言,发言时小声讲话,特别是有点嗲声嗲气的人,如果不是性格上气度小,就一定是善于谋略,而且这种人也多半具有双重性格,有些人属善于编织谎言者。
④ 发言时语速很快的人。
这种人也多为自我之人。他们不太考虑他人的感受。还有些人,对于无意义的事情、无关紧要的事情唠叨不绝,一意孤行,对于别人提出的方案或建议,比较爱吹毛求疵,不给别人回旋的余地。
(3)听话者的表情
① 对方的眼神似乎不屑一顾时。
对这种情况,不要生气,也不要产生反感,因为他已经对你的发言产生了兴趣,可以理解为他边听边想。
② 如果对方目不转睛地盯着一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