撂地儿的源流与演变
书名《撂地儿》,似乎应该先对书名做些解释,因为“撂地儿”一词现今的读者未必都理解,特别是八零后、九零后等青年读者。“撂地儿”词义很简单,就是指艺人的街头演出,它产生于宋代。
古代娱乐性的文艺演出大多是为天子诸侯贵族官僚服务的,那时艺人(称作“倡优”)演出多在宫廷殿堂,或在贵人的宅第。唐代产生的“说话”,像诗人元稹在《酬白学士代书一百韵》诗下小注,曰:“尝于新昌宅说‘一枝花话’。”可见当时的艺人是在白居易新居新昌坊的宅中为白、元等人演说《一枝花》的故事。
到了宋代由于城市手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娱乐城市居民的通俗文艺演出(包括通俗戏曲、说唱、杂技等)也日益繁荣。有演出必然有作艺之人,这是第一代江湖艺人(详见拙作《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这些艺人大多是从宗法家族中流离出的游民,北宋的范祖禹曾说:“凡天下之为俗乐者,率皆游民,非良农也。”(《全宋文》)他们从农村来到城镇,也许开始就是出卖劳动力,做一些简单的劳动,后来发现自己有表演能力,于是改行作艺以博得多一些的收入。
这些艺人的起点很低,宋代还没有什么剧场之类固定的演出场所。稍稍稳定一些的地方是城市中的“瓦子”。所谓瓦子,也称“瓦舍”或“瓦肆”,是以娱乐为主要内容的商业中心。有点类似过去北京的天桥、土地庙、隆福寺之类。一些艺人在其中圈定一块地方,或盖点临时建筑,供自己演出,称作“勾栏”,或称作“乐棚”。之所以称作“瓦子”,是因为它的临时性,南宋末年吴自牧在《梦粱录》中写道:“瓦舍者,谓其来者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在瓦子中的勾栏里作艺的大多还是有较高的艺术水平的,必须会较多的“桥段”。租用瓦子还是需要一定费用的,因此,他必须有较多的观众,但大多数艺人还是不能长期在瓦子里演出的。
南宋末年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讲到当年杭州艺人演出时说:
如北瓦、羊棚楼等,谓之“游棚”。外又有勾栏甚多,北瓦内勾栏十三座最盛。或有路歧,不入勾栏,只要耍闹宽阔之处做场者,谓之“打野呵”,此又艺之次者。
那些不入勾栏演出的艺人叫作“路歧”或“路歧人”,表明他们常在道路边演出,这种演出又叫“打野呵”,他们的艺术要比常在勾栏中演出的艺人差一些。这些浪迹江湖的艺人,只要有观众就可以开场(宋人称之为“做场”),茶肆、酒楼、街巷、空地、寺庙、乡野的农家场院。这些都可以称之为“撂地儿”。
其实就是一时能在瓦子里作艺的艺人也是临时性的,当观众一少,他们就不得不离开勾栏走路,到其他地方或其他城市演出,他们自称为“冲州撞府”。他们的游走就称之为走江湖或闯江湖,因为到陌生地方开辟新市场,总要有点冒险精神,所以称之为“闯”。元曲中的《宦门子弟错立身》写一个宦门子弟,看中了一位女艺人,他也随之下海作艺,跟着他们一家游走江湖演戏:
冲州撞府妆旦色,走南投北俏郎君。戾家行院学踏爨1,宦门子弟错立身。一个外行(戾家)到师傅家(行院)学艺(踏爨)。还要跟着他们冲州撞府闯江湖。
南宋诗人陆游在农村也欣赏过撂地儿演出,在其诗《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中写有:
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
从这些记载中都可见到,这些在江湖上撂地儿作艺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