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分类品赏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题故翠微宫

骊山游人

翠微寺本翠微宫,楼阁亭台几十重。

天子不来僧又去,樵夫时倒一株松!

陕西临潼城南的骊山,是秦岭山脉的支脉,因商朝时骊戎人在山下建国而得名。最高峰九龙顶海拔约1302米,西绣岭下有骊山温泉,西周时即已闻名。秦、汉、隋、唐以来,历朝均在此大修宫室,唐人题咏颇多,许多名作喧腾人口,但不知名姓的骊山游人这一首《题故翠微宫》,却少人寓目,如沉埋已久的碧玉。

翠微寺在骊山绝顶,原为唐代离宫,唐太宗李世民曾避暑于此。离宫后废为寺,寺后亦废。作者“骊山游人”,姓名不详,大约是晚唐时人,因他可以来游此原宫禁之地并赋诗,而且寺已颓圮,可见其时离唐之盛时已久,宫禁已废矣。作者先写翠微寺显赫的历史与美轮美奂的建筑,“几十重”极尽铺垫,“天子不来僧又去”既状时间久远,又承上启下,陡作转折,今昔对比的是显赫繁华俱往矣,现在只有樵夫采薪,伐木丁丁,不时在原本禁卫森严之地砍倒一株松树。在这一冷峻的细节描写中,蕴含的是令人寻绎不尽的历史与人生的感慨。

唐人有壁上(包括廊、柱、桥、亭等空间载体)题诗的习惯,称为“题壁诗”,它们当然远非今日名胜之地常见的“××到此一游”的煞风景的涂鸦可比。我要感谢这位骊山游人,但他来不及看到当代诗人浪波长安之行所写的《咏秦砖汉瓦》了:“哦,这就是砌筑阿房宫的秦砖?哦,这就是覆盖未央宫的汉瓦?嬴政盖了,项羽烧了,刘邦又搭……只有发黄的史书述说着壮丽豪华。//是非功过,不须我无名之辈评价。我隐隐听见无声的砖瓦悄悄回答:不用担心,该兴建的尽快兴建!不用惋惜,该倒塌的任它倒塌!”浪波与骊山游人虽然异代不同时,但他诗的结句与《题故翠微宫》的结句却有异曲同工之妙。没有对大唐王朝的兴衰作正面的理性与逻辑的评价,骊山游人的诗性评价全在他所描绘的图景之中了。他虽然名姓不传,是真正的无名之辈,却留下了如此好诗,让千年之后的我快意钩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