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国际OER研究报告解读
自2001年MIT推出OCW项目至今,OER运动已经经历了15年的发展,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同时也面临许多挑战,如可持续发展问题、知识产权问题、质量保障问题等。国际OER研究文献主要包含相关机构发布的研究报告和学术界发表的研究论文两大部分。
作为推动OER运动不断前行的主力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学习共同体(Commonwealth of Learning, CoL)、威廉姆福特基金会(the William and Flora Hewlett Foundation)曾先后组织多次有关OER的国际研讨会,出版了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OER研究报告,系统介绍了世界各地OER的实践经验以及OER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此外,巴布森调查小组(Babson Survey Research Group)也出版了OER相关研究报告。国际有影响力的OER研究报告如表1.6所示。
表1.6 国际OER研究报告
OECD在其报告《让知识免费,OER的出现》(Giving Knowledge for Free:The Emergence of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中对OER快速发展的现象作了比较全面的描述,包括OER的内涵解读、OER的参与者、政府和个体在分享使用OER中存在的驱动力和阻力、版权和开放许可、OER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及促进OER获取和使用的相关措施,并在此基础上从国际、国家、机构等不同层面提出了推进OER不断发展的政策建议(OECD,2007)。
威廉姆福特基金会的报告《OER运动述评:成就、挑战和新机遇》(A Review of the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Movement:Achievements, Challenges, and New Opportunities)详细介绍了一些有代表性OER项目及OER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挑战,提出了OER发展的下一阶段是实施开放参与式学习基础设施(Open Participatory Learning Infrastructure, OPLI)计划,并对OPLI作了进一步的解释(Atkins, Brown & Hammon,2007)。
经过与OER国际协会成员国为期两年的密切交流,UNESCO在2008年发布了名为《OER:未来之路》(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The Way Forward)的报告,报告中呈现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自在推进OER运动中优先考虑的问题,高等教育机构、国际组织、政府机构等不同的利益群体在推进OER运动中优先考虑的问题。报告在最后指出,推动OER不断发展最重要的是提升OER意识;其次是构建区域性的、特定语言的或者围绕特定主题的OER社区和网络;第三是提升OER分享、使用和重用的能力。此外,确保OER质量、探索OER可持续发展机制、明确OER的版权和许可协议也是推动OER向前发展需要考虑的问题(D'Antoni,2008)。
《OER基础指南》(A Basic Guide to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共包含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OER常见问题进行了解答,包括什么是OER,什么是开放许可,谁来确保OER的质量,OER有哪些好处,如何查询、分享和修改OER等问题;第二部分以研究论文的形式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第三部分是附录,包含开放许可、开源软件在教育中的应用、OER相关网站,以及OER相关项目等(Butcher, Kanwar, Uvalic-Trumbic,2011)。
《OER高等教育指南》(Guidelines for OER in Higher Education)明确了将OER融入高等教育中的关键问题,旨在鼓励政府和高等教育机构中的决策者将OER融入高等教育的日常教学中,提升课程和教学质量,降低教育成本。报告针对政府、高等教育机构、教学人员、学生群体、质量确保机构和学术认证机构等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提出了相应的建议(COL,2011)。
《OER和高等教育变革:来自实践的反思》(OER and Change in Higher Education:Reflections from Practice)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来自世界各地,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机构的OER实践案例,论述了各地OER实践的发展现状和相关的政策问题。报告的第一章介绍了OER各成员组织的相关政策和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第二章介绍了一些不同种族、不同语言的非英语国家在OER实践中取得的成就。第三章介绍了来自印度的三项OER举措,并在教学和技术层面对这些举措进行了具体分析。第四章到第六章介绍了来自非洲的OER项目,包括加纳大学的健康科学项目、南非数学教师教育OER项目、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教师教育项目等。第七章探讨了如何将OER整合进正式和非正式学习情境中,并且从决策制定者、管理者、教学人员、学习者不同的视角分析了如何在OER成员国之间推进开放教育实践。第八章探讨了OER查询中的法律问题和实践方法。第九章到第十一章探讨了与OER相关的教学法的问题,包括OER的设计与开发、OER融入的课程设计、OER带来的教学方法和对教师专业素质的挑战。第十二章到第十五章探讨了OER实践涉及的政策问题,介绍了巴西、新西兰等地的OER政策(Glennie, Harley, Butcher et al.,2012)。
《政府的OER政策调查》(Survey on Governments'OER Policies)概述了世界各国OER政策和活动的调查结果,分析了现有的OER政策的内涵和外延,描述了各国政府对OER的资助情况,明确了各国参与OER运动的驱动因素和OER使用中的障碍因素。吸引各个国家参与OER运动的动力因素主要包括OER带来的开放和灵活的学习机会、学习资源的质量提升、OER的成本效益,以及OER带来的创新潜能。阻碍各国使用OER的主要因素包括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连通性,OER质量、版权和出版商、可持续性等(Hoosen &Butcher,2013)。
《OER的重用和修改:可用技术的探讨》(The Reuse and Adaptation of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OER):AnExplorationof Technologies Available)概述了与OER重用和修改相关的存在版权的软件技术和免费的开源软件技术,明确了OER在实际开发和重用过程中设计的技术,并对这些技术进行了分类,旨在为教师和学习者重用文本、网页、视音频等不同类型的OER材料提供技术指南(Abeywardena,2012)。
《探索OER的商业模式》(Exploring the Business Case for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从课程设计、教科书出版、开放获取出版、教育认证等方面探讨了OER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指出未来的研究应该关注OER项目带来的经济效益,特别是从那些使用开放课件的高校和OER大学收集数据;OER创建需要花费的实际费用;对采用OER商业模式的组织机构进行长期经济效益分析;鼓励新的OER项目纳入财政评估来评估模型的成本效益(Butcher & Hoosen,2012)。
《学习者使用OER的评估和认证报告》(Report on the Assessment and Accreditation of Learners using Open Education Resources (OER))分享了OER大学联盟成员对非正式学习者进行认证和评估的经验,总结了五种不同情形的认证和评估情况,包括为非正式学习者提供独立的评估机构;在自身评估程序下重新使用OER课程,但不指定学分;重新使用OER课程,并使用本地先前学习认证政策进行评估或学分转换,从而获取凭证;重新使用OER课程,并采用平行模式传递教学内容,使用自己的课程评估程序进行学分认证;重新使用OER课程及相关评估程序进行学分认证(Conrad, Mackintosh, McGreal et al., 2013)。
《OER:创新、研究和实践》(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Innov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详细描述了OER运动的发展及其带来的巨大利益,相关理论与实践,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报告共包含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学术界的OER,描述了OER是如何扩大学术的边界;第二部分介绍了实践中的OER,呈现了相关的研究案例,描述了正在进行的一些OER举措;第三部分探讨了OER的扩散,讨论了“释放”教学内容的各种方法,包括构建支持终身学习的用户社区,通过移动设备来增加OER的网络获取等;第四部分讨论了OER的生产、分享和使用,明确了高等教育机构在设计、分享和使用OER中要面临的教学法、组织形式、个人和技术等方面的问题(McGreal, Kinuthia & Marshall,2013)。
《OER质量保证指南:TIPS框架2.0版本》(Quality Assurance Guidelines for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TIPS Framework Version 2.0)提出了由4个维度组成、包括19个子维度、共65条准则的TIPS框架。TIPS框架中的T代表教学和学习(Teaching and learning)过程、I代表信息和材料内容(Information and material content)、P代表呈现、产品和格式(Presentation, product and format), S代表系统、技术性的和技术(System, technical and technology),即该框架的四个维度。报告中所建议的这些质量准则旨在给创建OER的教师提供思路,指导他们进行反思,最终在自己的实践社区逐步培养围绕OER的使用、重新利用和共享的质量文化,以提高教和学的质量(Kawachi,2014)。
此外,巴布森调查研究小组(Babson Survey Research Group)就OER在美国高等教育中的应用情况分别于2012年和2014年发布了《发展课程:美国高等教育中的OER》和《开放课程:美国高等教育中的OER》两份调查报告。
《发展课程:美国高等教育中的OER》(Growing the Curriculum: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 U.S.Higher Education)呈现了来自美国高等教育机构的最高行政负责人、学术管理人员、教学人员三类不同群体对问卷的反馈信息。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的最高行政负责人稍微意识到OER,将近一半的负责人表示他们意识到或者非常能意识到OER;只有一半的负责人表示他们所在学校的一些课程目前在使用OER材料;将近三分之二的被调查负责人认为OER能够降低高等教育机构的花费。绝大多数的学术带头人认为OER对他们的学校有价值;被调查学术带头人一致认为OER能够节省开发新课程的时间;绝大多数的被调查高校的学术负责人认为教师开发的课程、教师委员会、相关管理部门在OER使用中均有一定作用。教学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被认为是影响OER使用的主要决定因素;在教学人员看来,花费和易用性是他们选择在线资源的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查找和评价OER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影响OER使用的最主要的障碍因素(Allen & Seaman,2012)。
《开放课程:美国高等教育中的OER》(Opening the Curriculum: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 U.S.Higher Education)呈现了来自美国高等教育机构的2144名教师的反馈信息。调查结果表明:高校教师还没太意识到OER的存在,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的被调查教师表示自己没有意识到OER。高校教师赞同OER的理念,绝大多数被调查教师表示愿意尝试使用OER; OER意识并不是OER使用的先决条件,被调查教师中更多人表示自己使用了OER,而他们并没有意识到OER。高校教师认为OER的质量与传统教育资源的质量差不多,被调查教师中四分之三的人认为OER的质量与传统资源的质量相当或更好。在高校教师看来,影响OER广泛使用的最重要的障碍因素是查找和评估OER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高校教师是决定OER使用的关键(Allen & Seaman,2014)。
从上述系列报告可以看出,国际OER的发展已经从最初的概念界定、现状分析及未来挑战等理论探讨转向促进高等教育变革的开放教育实践探索,从宏观的政策调查、商业模式的探讨转向关注具体的获取、使用和修改OER的可用技术及提升OER质量的策略,从最初的OER投资建设已经转向OER使用状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