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建构色彩文化学的关键词梳理
一、文化与文化学
(一)文化
1.文化的基本概念
文化的概念比较宽泛,有物质层面的,也有精神层面的,是人类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较为具体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社会现象或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长期发展所形成的积淀。
(1)文化语义
1)中国传统文献中的文化语义
在中国传统语境中,对“文”本义的解释比较宽泛,其中,最早的解释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如《易·系词下》记载:“物相杂,故曰文。”《礼记·乐记》有“五色成文而不乱”的记述。在《说文解字》中有“文,错画也,象交叉”等句子,都有表示纹理的含义。
除此之外,“文”还有若干其他引申指义。①指包括语言文字内的各种象征符号,后来逐渐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等。如在《尚书·序》中所记载的伏羲画八卦、造书契等。在《论语·子罕》中记载,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都有此类指义。②指由伦理而引申出的绘画、装饰以及人为修养等,与“质”、“实”等相对应。如《尚书·舜典》中有“经纬天地曰文”。《论语·雍也》中有“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论述。③具有美、善、德行等方面的指向。如《礼记·乐记》中的“礼减而进,以进为文”。经学大家郑玄也有“文犹美也,善也”的解释。可见,“文”在中国传统语境中表义非常广泛。
“化”在中国传统语境中的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如《庄子·逍遥游》中有:“化而为鸟,其名曰鹏。”《易·系辞下》中有“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的句子。《黄帝内经·素问》中有“化不可代,时不可违”的论断。《礼记·中庸》中有“可以赞天地之化育”等表述。根据以上文献分析,“化”应该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改变,表示某一事物的外在形态或内在性质发生改变;二是可以引申为教化、向善之义。
“文”与“化”放在一起连用的文献有战国末年儒生编辑的《易·贲卦·象传》。记载如下:“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这篇文献里,“人文”与“化成天下”已经紧密相连,开始明显呈现出“以文教化”的思想。
西汉以后,“文”与“化”开始组成一个整词,形成比较清晰的内涵。如刘向在《说苑·指武》中有“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的论述。晋朝束晳在《文选·补之诗》中有“文化内辑,武功外悠”之句。把“用武力征服”和“用文化教化”二者并举。这里的“文化”,与无教化的如“质朴”、“野蛮”等对应。因此,中国传统意义上“文化”,就是指“以文化之”,以文明教化之,是相对于武力与法律而言的精神层面的改变人、润泽人的途径与方法。通过“以文教化”陶冶国人的性情,提高国人的品德教养。
2)西方传统文献中的文化语义
查阅古代西方文献,文化的初始含义大致可以归纳为两方面:一为对自然的改造;二为对人自身教化。这两种概念都包含有改变和摆脱自然状态实现理想状态的意蕴。
“文化”在拉丁文(cultura)里包含几个语源学意义:①耕种;②练习;③居住;④留心和注意;⑤敬神。古希腊罗马时期,文化的意义有了更进一步的延伸。如古罗马著名演说家西塞罗的名言“智慧文化即哲学”,说明文化具有了改造、完善人内心世界的功能。
(2)文化概念
德国学者彼得科斯洛夫斯基(Peter Koslow ski)认为:“文化是在一切社会增长标志之上的社会发展的终极标准。”文化是人类群体整个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过程,主要成分是符号、价值和意义、社会规范等。其内隐部分为价值观和意义系统,外显部分则为各种符号。20世纪的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认为:“文化世界是指一种内在地理解的、最深层地共有的、由我们所有人分享的信念、价值、习俗,是构成我们生活体系的一切概念细节之总和。”
每一个民族或族群,都有着自身的思维习惯或约定成俗的文化。“区域文化观念作为积淀在特定地域的人们意识、心理中的自觉和不自觉的某种特质和性格,是心理结构的主要成分,对整个社会的思想情感、行为活动一直起着制约作用,并由有意识进入无意识,形成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影响行为活动、情感思想,表现于风俗习惯、生活关系、制度安排等。”有些文化在结构、制度方面适合创新文化的生长,能够促进创新实践的发展。反之,有一些文化在结构和制度方面则会抑制创新实践的发展。如对于长期受儒家文化熏染的中华民族来说,“中庸之道,君子之风”的行为规范对于维系一种文化很有帮助,而这对于开创一个新局面却有一种先天的局限性。因此,为了弘扬创新精神,需要摈弃文化系统中不利于创新的元素,增加新生、异质、活跃的文化因子进来,以培育适合创新的文化氛围或文化制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混合,“文化”一词的内涵和外延越来越宽泛,目前已经演变为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同时,因为近代以来西方国家文化战略以及文化经济的快速扩张,促使西方的“文化殖民”潮快速蔓延,对世界其他文化产生重大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后,自英国开始,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成为新兴的知识经济。至此,文化与经济的联姻关系也更加明显,成为贯穿业界创新发展的中轴线。特别是随着产业技术融合、跨界发展态势的加剧,文化创意无论是作为单独产业,还是作为其他产业发展的灵魂所在,都发挥出日益显著的作用。
当前,国内外学者对文化解释的视角呈现一种立体状态。从主体上解释,文化包含许多主题或分类,如政治、经济、宗教、艺术等。从历史角度解读,文化是与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各方面都密切相连的社会历史现象,它体现和担负着人类历史发展以及历史创造的目的和要求、成就和命运、价值和选择等,是世代传递的历史文化遗产。从行为学解释,文化是人类分享和学习人类行为的一种生活方式。从制度学解读,文化是为了生活理想、价值而逐步完善的各类规范。从功能学解读,文化是人类为了适应群体生活环境创造并发展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心理学解释,文化是一种复杂的观念或学习的习惯。文化可以通过心理暗示抑制冲动,让人类区别于动物。从结构学视角分析,文化包含观念、符号、行为及其相互关系。从象征性分析,文化是被社会约定俗成所形成的某一种含义。系统梳理以上文化概念,我们不难发现,文化研究其实并不属于一门学科,而是更倾向于松散和多元,并有若干个趋势组成的广义性知识活动。因为每一种思想或者观念都有其必然的历史脉络,有其产生的历史根源。
目前关于文化概念的解释比较有影响的有以下六类。
1)文化是一种整体生活方式
这个论点源于人类学,同时也是文化论中的基本观点。该观点认为文化“包含了人类的整个生活方式,不论是物质的、知识的,还是精神上的”。
2)文化是意识形态支配机制
马克思主义将文化领域,如法律、宗教、意识形态等归属于上层建筑,与经济生产的下层结构相对应。文化工业对应的是大量生产导致下的大量消费和大众文化,是生产与劳动标准化在休闲领域的延伸。文化工业所提供的文化商品与娱乐,是文化的一种物化的形式,是使人脱离大众消费获取自身真正需要的开始,是体现其个性与创造力的表现。
3)文化是承载意义的本体
符号学对文化研究的影响很大。文化概念在符号学的影响下,逐步趋于将社会文化现象作为本体(tex t),因此社会文化现象像一般的语言文字一样承载了特定的意义。索绪尔将符号功能区分为能指与所指两部分,分别代表符号的外显形态与内在意义。文化符号,作为充满意义的正文,可以为研究者在符号元素切割、求证符号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解读符码等方面的分析提供支持。
4)文化是生产意义表意实践的系统
表意实践的概念中涵盖有实践的意义,因此与社会关系和过程的动态特征契合度更高。同时,由于表意实践在文化研究中会呈现出对阅听者重视的成分,这就意味着该研究视角开启了“观众研究”这个领域。另外,因为社会观众的复杂性、丰富性,其由异质社会互不相同群体组成的特征,决定其在意义阅读过程中,必须做到全面、细致,能够照顾不同群体因社会位置、生活形态、品位等所造成的差异。
亚文化(sub culture)研究的特征也在暗含文化是表意实践的内涵。亚文化的界定是相对于主流文化而定的,是指与主流文化相对应的非主流、局部的文化现象,又称为集体文化或者副文化。其与主流文化有联系,是在主流文化背景下滋养而生,但又与主流文化明显区别,有自身独有的特征。因此,亚文化研究考虑不同社会群体,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等社会位置的不同,将其意义对应于主流社会脉络。同时,亚文化研究涉及主体的建构与身份认同等议题,包括群体成员对某些文化商品或元素的改造或重构,在概念中同样透露出表意实践的行动倾向。
5)文化是快感经验的表达
从某一方面讲,文化是快感经验表达的提法有些脱离文化的意义轴向,倾向于探索主体的内在感受、身体体验或者经验及其他非理性等取向。这类把文化与欲望及快感相联系的提法,有些参照经济学中关于需求的提法,如体验经济,但更加强调潜意识那部分,指不受拘束的内在的欲望流动。
6)文化是一种再现的政治策略
文化研究经常将文化特殊性归结为再现议题,不论是本体、符号,或是论述、表意的作用等,都归属为再现层次,包括反意义范畴的欲望和快感,其表达也被认为是一种再现,虽然人的欲望难以言说。这样,作为再现政治策略的文化,其实是持续了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支配机制的议题,而且更加一般性地探讨了文化和权力的关系。
综合以上论述,可以看出文化概念的多面性,由于篇幅有限,本书研究集中在文化创意、经济范畴。
(3)文化的功能
人类因共同生活而创造出文化,目前文化几乎已经覆盖社会的每一个区域,在不同层面都发挥着其功能和作用,可以这样说,没有文化就没有我们现有的生活,也可以理解为,没有文化,产业经济也不会发展如此迅速。
1)整合功能
文化具有显著的整合功能。文化在协调群体成员之间认知以及行动能够发挥核心作用。社会有各类群体,群体中的成员各不相同,各有所需,他们都属于独立的行动者。如果没有文化,就不会有统一或相似的价值观。这样,他们的行为只能是依据个体需要、个人的判断和理解各自为政。文化是群体、群体成员之间沟通的中介,如果文化能够成为他们认同、共享和传播的主要内容,那么他们在沟通、交往、合作的过程中就会逐步消除误会、误判,提高合作效率。
2)导向功能
文化具有明显的导向功能。文化一旦被大众所认知、认同,就会成为人类前进的航标,为人类行动提供正确的方向和科学的方式。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辐射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传播先进文化。不论什么时间、什么环境,我们都需要各类辅助信息帮助我们做决策,这类信息也是文化的一种。文明社会与野蛮社会的主要区别在于文化的先进性,有了文化的规约,人类社会才体现出文明社会的特征。换个角度说,人类的行为只有符合一定的文化规范,群体之间的行动或成员的个体行为才更容易引起其他成员的共鸣和回应。
3)维持秩序
文化是历史承载的形式之一,也是人类共同生活经验的积累和总结。特别是在某一个特定的区域内,文化就是他们通过体验、比较后的共同选择。一些经验如果能够被大多数人认为是合理的,就会被普遍接受,成为准文化的前期形式。经过长期发展后,一旦共识达到一定比例、影响面扩大到一定程度,就会成为约定俗成的一种行为指南,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民俗,被广泛认可和遵从,形成一种秩序,比如制度、典章、法纪等,产生一种内在约束力。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文化的内在影响力,这种由文化确立的社会秩序会被族裔或者区域自觉维持下去,这就是文化在维持社会秩序方面的功能。
4)传承功能
文化传承是一种内在的传续功能,是族裔或部落内部世代传承的核心基因。这种传承比起外在的王朝、政权等传承形式更具有恒定性。有时候国家败亡了,只要文化在,种族的传承甚至复兴就有希望。因此,从世代传承的角度看,只有文化能够向下一代流传,得到下一代的认同感,才意味着文化的传续功能得到了实现。
(二)文化学
德国学者列维·皮格亨在1938年首次提出文化科学的概念,并指出有必要进行文化研究,或建立文化学的学科。德国另一位学者C.E.克莱姆(1802—1867)在其专著《普通文化史》中首先提及“文化学”的概念。从概念上理解,“文化学是研究文化现象或文化体系的科学”。
文化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文化理论、文化批评和文化史。通过探讨文化现象的起源、演变、传播、结构、功能、本质,以及文化的个性与共性、特殊规律与一般规律。其研究方式大体分为两类:一类重在科学考察,强调实证分析;另一类重在理性综合、强调哲学思辨。
文化学作为独立学科,是从文化人类学逐步分离出来的。20世纪中叶,美国学者A.克罗伯(1976—1960)提出文化史的一种架构,包括各种外显和内隐的行为模式,并通过符号系统习得或传递;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其来自历史传统;文化具有清晰的内在结构和层面,又有自身的规律⋯ ⋯因此,针对文化的研究,有必要建立一门独立的学科。
文化对人类的实践行为有决定性的影响,这即是C.E.克莱姆所提出的“文化决定论”。人类的一切文化与原形文化相关,人类的创造性能力以及行为也受到其文化体系的制约。
二、文化场与场效应
所谓“文化场”,是指动态发展的整体文化背景,具体到每一个文化环境,也会有相应的文化场产生,因此,文化场因时、因地而变化。“场效应”是指在文化场中由内外各种元素交互连锁反应所构成的动态发展境况。文化场概念的提出对于文化研究来说,是一个较新的视点。该理论对文化研究的促进在于促使文化研究走向“⋯ ⋯一种综合;一种融汇;一种对文化历史的重建以及能够预测文化未来的应有目标的新的思维方式方法”,从而使文化研究更加趋于整体化。
三、色彩文化学
从概念上讲,色彩文化学是研究色彩文化、色彩史以及色彩文化辐射力基本规律的理论。从具体内容讲,色彩文化学是研究色彩文化缘起、演变、传播的基本特征,论证色彩文化的本质、功能、符号指义,探索色彩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的学说,主要探讨和论证色彩与人、社会、经济实体之间的多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