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中国灌溉法之西传
新疆有所谓“坎井”,乃一种地下渠道,以分布于吐鲁番、托克逊、鄯善及哈密四县为最广。伯希和、斯坦因、亨廷敦(E. Huntington美国地学家)及拉铁摩尔(O. Lattimore)均主张其法传自波斯。王国维著《西域井渠考》(载《观堂集林》卷十三)则以其为本于我国旧法,曰:“今新疆南北路通凿井取水,吐鲁番有所谓卡儿井者。……伯希和教授疑此法自波斯传来。余谓此中国旧法也。《史记·河渠书》,武帝初发卒万余人穿渠,自征引洛水至商颜,下岸善崩,乃凿井,深者四十余丈,往往为井,井下相通行水。井渠之生,自此始。此事史家不记其年,然记于塞瓠子(元封二年)之前,时西域尚未通也。又《大宛列传》云:宛城中无井,汲城外流水。又云:宛城新得秦人,知穿井,是穿井为秦人所教。西域本无此法,及汉通西域,以塞外乏水,且沙土善崩,故以井渠法施之塞下。《汉书·乌孙传》汉遣破羌将军辛武贤至敦煌,遣使按行卑鞮侯井。孟康曰:卑鞮侯井,大井六,通渠也,下流涌出在白龙堆东土山下。井名通渠,又有上下流,则确是井渠。是汉时井渠或自敦煌城北直抵龙堆矣。刘郁《西使记》言穆锡地无水,土人隔岭凿井相沿,数十里下通流以溉田,所言与汉井渠之法无异。盖东来贾胡以此土之法传之彼国者,非由彼土传来也。”或谓井渠乃地表水,坎井则用地下水;方法虽异,但汉时我国灌溉技术,已传于中亚,则无可疑也。
另一灌溉工程,见于《水经注》:“敦煌索劢,字彦义,有才略。刺史毛奕表行贰师将军。将酒泉、敦煌兵千人至楼兰屯田。起白屋。召鄯善、焉耆、龟兹三国兵各千,横断注宾河。河断之日,水奋势激,波凌冒堤。……劢躬祷祀,水犹未减。乃列阵被杖,鼓噪欢叫,且刺且射,大战三日,水乃回减,沃衍灌浸,胡人称神。大田三年,积粟百万,威服外国。”按注宾河即今卡墙河,源出昆仑山。亦中国水利工事之西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