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历史的逻辑起点在何处?
历史从何而来?这是建构任何一种历史观过程中都无可回避的前提性问题,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自然也不例外。对于历史的逻辑起点问题,马克思也给出了自己的肯定的答案:现实的个人。在马克思那里,历史就是现实世界的发展过程,是人类实践的发展史,那么历史之所以可能的前提也就只能是作为实践主体的“人”的存在,就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历史唯物主义“这种观察方法不是没有前提的。它从现实前提出发,它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中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那么在马克思那里,作为历史逻辑起点的“现实的个人”究竟是怎样一种存在呢?或者说,怎样的“人”才能承担起作为历史起点的重任?
首先,“现实的个人”是自然的存在。在马克思那里,人毫无疑问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存在。正如马克思所说:“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 ⋯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
其次,“现实的个人”是实践的存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德国哲学从天上降到地上,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从地上升到天上,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想象的,所设想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只存在于口头上所说的、思考出来的、想象出来的、设想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真正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揭示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回声的发展。⋯ ⋯前一种观察方法从意识出发,把意识看作是有生命的个人。后一种符合现实生活的观察方法则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把意识仅仅看作是他们的意识。”在马克思看来,人正是通过实践创造了人自身的存在,使人从动物当中摆脱出来,实现了由客观世界向现实世界的过渡,从而开启了真正的历史,而马克思所实现的由“抽象个人”向“现实的个人”的转换,则为人类历史确立起了现实的主体和真正的逻辑起点。
第三,“现实的个人”是社会的存在。在马克思那里,任何人都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的,实践改变了人作为“一定的狭隘的人群的附属物”的自然性存在方式,使人获得了社会性,成为社会存在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才不是一种先天的定在,而是自身参与创造自己存在的生成性存在。因而,“不是人的存在决定了人的活动,而是人的活动决定了人的存在,人的存在方式不再是纯粹的自然规定,而是人的活动过程本身及其成果即社会”。马克思所说的“现实的个人”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现实地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即作为“社会存在物”的“人”不再是孤立的、单子式的被想象出来的一个个的人,也不仅仅是某个特殊的人,而是蕴含着全部社会性的“人”。“因此,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同样他也是总体,观念的总体,被思考和被感知的社会的主体的自为的存在,正如他在现实中既作为社会存在的直观和现实享受而存在,又作为人的生命表现的总体而存在一样。”
最后,“现实的个人”是处于特定历史阶段,受到现实物质生活条件制约的人。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改造世界、满足自身从而创造自己的历史,但这种创造不是无条件的、不受约束的,恰恰相反,任何一个个人都是生活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之中,受到现实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只能在历史的“可能性空间”中部分地实现自身意愿。人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
马克思以“现实的个人”作为历史唯物主义构建的逻辑起点,更加鲜明地彰显出其对“历史”概念的独特理解,他所关注的既不是“僵死的历史真实”也不是“主体的思维变迁”,而是作为存在者的“存在的历史”何以可能,也就是人的历史性存在,或者存在的历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