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服务型大学:缘起、内涵与建设路径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技术革命浪潮的到来,世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步伐日益加快,我国高等教育也逐渐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的发展格局。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和社会对高等教育多样化的需求,催生了教学服务型大学这一新的大学形态。面对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和转型发展的客观形势,地方本科高校应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出发,重新审视自身职能定位及与社会的关系,突破传统的知识本位的思维定势,将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作为发展的战略选择和价值取向,把服务的理念全面贯彻到学校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研服务、制度管理等各个方面,以“多元化”“合作式”“联动性”为基本导向,通过制度化运作,构建具有鲜明地方性、应用性、特色性的办学机制和结构体系,以实现错位发展,形成办学优势,提高办学整体水平和人才培养综合质量。
一、教学服务型大学的缘起
自20世纪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不断加快,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实施,高等教育区域化、地方化的趋势日渐深入,高校规模也迅速扩张。1999年年底,我国普通本科院校为597所,其中地方本科院校390所,占普通本科院校的比例为65%;2012年年底,我国普通本科院校增加至1145所,其中地方本科院校1036所(含303所独立学院),占普通本科院校的比例增至90%,13年间新建了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可见,自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以来,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得到迅猛发展,并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无可争议的主力军。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条基本规律就是:在实现外延式的规模和数量增长后,必然进入与之相适应的内涵提升阶段。即,大众化这一概念的内涵不只是“量”的增长,而是“质”的变化。如果只追求“量”的增长而不顾“质”的变化,将由于“无法解决增长所引起的问题”而陷于两难境地。最后的选择只能是“要么进一步增长,要么停止增长”(潘懋元,2000)。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高等教育在完成外延扩张后,还未能在教育观念转变、大学功能整合、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大学类型和评价方式多样化、资源配置方式优化等内涵提升方面进行有效的匹配与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程度仍远不能满足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也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接受多样化优质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正如哈罗德·珀金斯曾说,“如果社会不能从原有机构中获得它所需要的东西,它将导致其他机构的产生”(伯顿·克拉克,2001)。教学服务型这一新的大学形态的出现,也正是我国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一种有力回应。
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来看,大学的变迁是一个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分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产生新的高等教育类型、机构的过程(刘献君,2013)。任何一种大学形态或新的大学类型的产生,都是经济社会变革需求和大学自我转型发展诉求共同作用的结果,都需要在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发展战略和行动策略、组织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职能侧重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方面进行必要的变革和调整,从而为其存在和发展提供合法的理论依据和可操作的实践路径,作为一种伴随着大学服务职能演进而出现的新的大学形态,教学服务型大学也不例外。
教学服务型大学这一概念是由华中科技大学刘献君教授于2007年率先提出的,他认为,在高等学校分类和定位中,每一所大学都应力争体现三大职能,但各自应有所侧重,不同的侧重,构成不同的类型。在我国现有高等学校的分类定位中,有的侧重体现教学,有的侧重体现科学研究,有的侧重体现教学、科学研究并重,而缺少侧重体现社会服务的类型。因此,在现有高等学校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本科院校、专科院校和高等职业学校的分类中,应增加教学服务型大学(刘献君,2007)。此后,我国高等教育界许多专家学者围绕教学服务型大学的概念、内涵及建设路径等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索,并产生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笔者以“教学服务型大学”为关键词,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搜索后发现,截至2014年8月,相关文献已达到50篇。与此同时,一大批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的道路上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和探索,目前已有浙江树人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武汉纺织大学、宁波大红鹰学院、南阳理工学院等10余所地方本科高校将办学定位为教学服务型大学,并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实践,一批行业院校、独立学院、民办高校虽未明确提出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但在其实际办学中,也在按照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进行着实践。这充分说明,教学服务型大学的理论研究已从一种自发、单一、浅层的状态逐渐向自觉、多维、深层推进,其办学实践也逐步从个体实践上升为普遍实践。
二、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一)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内涵
综观整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类型的分化始终伴随着大学职能的不断衍生和拓展,教学服务型大学是大学服务职能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产物。在欧洲,早在17世纪的英国高等学校服务社会已见端倪,到19世纪中后期已成为常见的现象(朱国仁,1999)。特别是1862年兴起于美国的“赠地学院运动”将大学的社会服务理念以法律的形式进行确认,并在具体的实践中予以贯彻和推行;之后,美国的威斯康星大学将这一理念继续深化和拓展,通过知识传播和专家服务来促进全州经济社会发展,这种将大学教学、科研和服务紧密结合的办学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就,得到世界各国高校的广泛认同和效仿。由此,社会服务作为大学的第三大职能得以正式确立。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加大,高等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高等教育机构所提供服务的价值和社会适应性等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质疑(李盛兵,2000),大学服务社会的领域、方式、效率等受到公众的批评和责备。于是,一场“服务型大学运动”在欧美国家悄然兴起,许多院校主动面向市场,加强自身组织变革,利用各自技术、知识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内涵和外延得到进一步的丰富,服务的主体性和独立性日渐增强。
借鉴国外服务型大学实践经验,结合我国高等教育自身特点,部分专家、学者就教学服务型大学内涵进行了深刻阐释。华中科技大学的刘献君教授将教学服务型大学定义为,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以推动知识的创新、传授、应用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为宗旨,全面构建新型的教学与科研模式、组织制度形式和资源配置方式的现代大学(刘献君,2013)。黑龙江科技大学赵国刚教授认为,教学服务型大学是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以服务为宗旨,教学、服务并重的现代大学(赵国刚,2010)。浙江树人大学徐绪卿教授认为,教学服务型大学是在尊重高等教育规律的基础上,以现代服务理念配置资源和运行管理的现代大学,“服务”是贯穿学校各项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处于学校发展决策和设计的高端(徐绪卿、周朝成,2011)。综合国内外有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笔者认为,教学服务型大学是遵循教育服务的本质属性,以服务理念为指导,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注重开展应用研究,整个机构及成员全方位融入社会,主动适应内外不同利益相关者需求的现代大学。区别于其他类型大学,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基本特征是其服务内涵的深刻性和丰富性,服务内容和方式的开放性和多样性。开放办学、多元合作,走产学研协同创新之路是教学服务型大学的行动策略。
(二)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基本特征
1.地域性
每一所大学都存在于一定的生态环境中,没有任何一所高校可以脱离与当地的必要互动(郄海霞,2006)。地方是教学服务型大学的生存之本,发展之源。在办学过程中,教学服务型大学必须坚持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宗旨和校地互动的目标指向,从自身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特征及其发展需求出发,构建与地域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结构相关度较高的专业体系,培养具有鲜明地域行业产业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同时充分发挥自身知识、人才密集优势,开展地方经济建设急需的科技研发,为地方发展提供决策、咨询、信息等多种服务,最终实现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共生共荣,协同进步。
2.应用性
当前,社会固然需要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但需求量更多的应是能够应用各种知识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教学服务型大学应在目标定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过程中始终坚持应用性的基本原则。具体来说,就是要围绕地方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建设具有地方产业特征与地方文化特色的应用性学科专业。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匹配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面向地方开展应用性科研与服务,注重应用技术研发和科研成果的转化,解决当地生产建设和实际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3.多样性
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对教学服务型大学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具体表现在:首先是区域的复杂性,不同区域,其历史传统不同,经济社会结构不同,文化积淀不同,丰富多样的地域元素往往会使教学服务型大学呈现出某种独具地域特色的个性风格;其次是行业产业的多样性,每个地域的支柱产业都不尽相同,企业类型特征各异,不同产业群或岗位特点,对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构成要求和评价标准不同,教学服务型大学必须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最后是学生个性特点的多样性,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及发展潜力等具有差异性与复杂性,这就要求教学服务型大学必须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衡量尺度和质量标准,以满足学生对多样化教育的需求。
4.开放性
开放办学是教学服务型大学顺应高等教育发展潮流、实现内涵发展、打造优质教育品牌的必由之路。教学服务型大学要想获得更多资源、提升办学质量、形成办学优势,就必须打破原来自我封闭的办学状态,形成对内面向学生,对外面向社会的开放状态。需要学校领导及广大教职工解放思想,敞开心扉,从发展决策、制度设计、学科专业布局与调整、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人才培养模式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及教学质量评估等各方面,邀请行业、企事业单位、社区等专业人士参与其中,广泛汲取他们的合理建议,形成办学合力;要进行平台创新,打破传统的学术导向的平台建设思路,构建有利于学校与政府、行业、企业等社会各界互动发展的沟通联系平台,大力发展与专业团体的合作伙伴关系,在合作中实现优势互补、协同进步。
三、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建设路径
尽管不同地方本科高校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特征、产业结构等不同现状,教学服务型大学建设的着力点各有侧重,但在基本导向、价值取向、发展要求等方面具有很多共性特点,结合所在学校建设实践,笔者认为,教学服务型大学应以“多元化”“合作式”“联动性”为基本导向,坚持以服务求生存、以贡献谋发展的共有价值取向,大力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努力开展应用研究,探索建立与地方经济接轨的有效服务机制。
(一)面向市场,树立全员、全方位服务的意识和理念
服务是教学服务型大学实现自我价值的合法性基础,没有服务理念的确立,教学服务型大学建设就失去了前进的持久动力。市场经济环境下,教育的产业属性更加鲜明,经济社会与行业企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愈来愈高,高校仅靠知识、科技服务社会的单一服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整个社会的发展需求。为此,高校首先要牢固树立全员服务的意识,上自学校领导下至基层教职员工,每个成员都应充分认识服务的内涵和深层价值,并在教学、科研等实际工作中自觉践行,进而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一种服务的氛围和文化。同时要树立全方位服务理念,这一理念既要体现在学校办学定位、发展战略等顶层的布局与设计上,也要贯彻到学校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校园文化等具体实施环节中;既要通过发挥教学与科研优势,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在人才支撑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需求,也要在成果转化、实用技术开发、信息咨询、课程开放和文化传播等领域,广泛开展为地方发展的服务活动。正如奥尔特加·加塞特所说,大学不仅需要与科学进行长期、永久的接触,否则就会萎缩退化,而且需要和公共生活、历史事实以及现实环境保持接触(奥尔特加·加塞特,2001)。当然,在确立服务理念的前提下,不同院校可以基于自身所处地域环境、办学条件的不同而在服务社会的内容与方式等方面有所差别。
(二)校地合作,共建应用性特征鲜明的学科专业
围绕地方经济结构调整、产业更新升级需要,重点建设与区域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高度相关的应用性学科专业,是教学服务型大学服务地方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说:一是要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出发,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的现实需求,创新学科专业建设体制,打破封闭式的学科专业体系,形成开放式、交叉式的学科专业体制和结构体系,同时增强学科专业设置的应用性,促进学科专业有效融入地方产业链,建立学科专业与产业结构的良性互动机制。二是要加大政校企合作力度,注重整合学校、企业、政府、行业和社会专业团体等各方优质资源,通过联合攻关,着力建设一批应用性重点学科专业,以此带动其他相关学科专业和技术领域协同发展。三是突破按照学术架构构建学科专业的传统模式,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紧跟区域新兴产业、特色行业发展动态,通过学科专业的创新、交叉与融合,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设一批服务区域新产业、新业态的特色学科专业和基于产业链紧缺人才需求的专业方向群。四是坚持应用导向,注重挖掘学科建设的项目来源,通过联合开展重大横向项目来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社会发展的难点问题,不断增强学科整体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提高知识贡献率。
(三)联合培养,构建以多样化为特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是教学服务型大学的根本使命。经济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多样性需求和不同层次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多样性需求,要求教学服务型大学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产学研合作为平台,构建校企联合培养为主、具有多样化特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第一,在人才培养规格体系构建中,要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细分不同类型人才的不同规格需求,在强化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学生潜在发展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的养成。第二,加强企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及教材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等过程中的全程参与,校企通过开展合办专业、共建教学资源等多种形式的合作,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第三,要定期开展校内和第三方结合的毕业生职业发展与社会评价调查,在强化校内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制订毕业生社会评价指标体系,重点探索建立以企业和社会评价为主的毕业生评价机制,探索形成内外结合、以外为主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第四,建立由擅长专业理论教学的教师和具有工程技术、行业实践背景的教师共同组成的应用型教学队伍,建立教师分层激励与考核的管理机制,以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四)协同互动,开展地方急需的应用科研与服务
科技服务是教学服务型大学构建全方位服务体系的又一重要支柱,其进行知识创新和应用的具体途径为:第一,改变以理论创新作为评价学术成果的传统标准,将经济社会效益纳入高校科研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紧贴区域经济社会需求,扩大服务范围,在发挥人才培养基本功能之外,大力开展政府政策、企业技术咨询、工程技术难题解决、技术推广、成果转化和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应用研究与服务,实现知识传播、创新与应用的有机统一。第二,整合现有科研机构和技术力量,组建应用型科研团队,加强跨学科专业的重大项目公关,建设一批以行业共性技术、产品研发和实用技术推广为主要目标的科技服务与成果转化基地,促进新知识、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不断应用,提高知识产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第三,创新合作模式与运行机制,加强与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及其他高校开展多种形式合作,联合成立产学研战略联盟、应用科技研究所和协同创新中心等组织机构,促进人员交流,共享技术设备,凝聚各方力量,实现合作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奥尔特加·加塞特.大学的使命[M].徐小洲,陈军,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李盛兵.高等教育市场化:欧洲观点[J].高等教育研究,2000(4):108-111.
[4]刘献君.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兼论高等学校分类[J].教育研究,2007(7):31-35.
[5]刘献君.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与教学服务型大学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13(8):1-9.
[6]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J].中国高教研究,2000(1):9-11.
[7]郄海霞.美国大学与城市互动的案例分析——以芝加哥大学与芝加哥市的互动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5):69-75.
[8]徐绪卿,周朝成.教学服务型大学:民办高等学校的新定位[J].中国高教研究,2011(10):59-62.
[9]赵国刚.教学服务型大学转型发展初探[J].中国高等教育,2010(24):14-15.
[10]朱国仁.从“象牙塔”到社会“服务站”——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演变的历史考察[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32-38.
(本文作者:白海雄,发表于《中国成人教育》2015年第4期)